父亲和他的土地

□林彰永

父亲早已经过了古稀之年,也许是因为我长期不孝,给他的生活费太少;也许是因为他体谅我长期工作在异乡,生活过得比较艰辛;也许是因为他对土地有着我们这代人难以理解的钟情,75岁高龄的他,仍不肯放弃辛苦耕作了一辈子的土地,一直到今天。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家承包了4亩多水田、1亩多旱地。这些水田和旱地零零星星地散布在村子周围,近的离家约300米,远的有上1000米。土地成为自己家的以后,父亲在地里的时间更多了。在我的记忆里,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都在这些地里劳作着。

老家有句俗语:“耍正月,玩二月,过了三月再耕田。”但对父亲来说,这只是一种奢想。元宵未过,当别人家仍然沉浸在节日的迎来送往之中时,父亲早已经出工了。每天牵着他的宝贝耕牛,带上一个小竹筐,到田间地头去放牛,到了傍晚才回来。父亲每次回来,总少不了带回一筐草根。到了夜里,在那盏昏暗的煤油灯下,父亲把那筐早已洗干净的草根解开,细细地喂给耕牛。如果遇上冷冻天,父亲就在家里提上一桶水,准备一些荞麦、干红薯叶子、谷糠,煮上一大锅饲料,再拌上刚从地里扯回来的萝卜,给牛加餐。按他的话说,冬天把牛养得膘肥体壮,春天来了,牛儿才有力气干活。

当第一声春雷唤醒沉睡大地的时候,父亲浑身的血液与这大地一样,也沸腾起来。春来了,春耕了,春种了,父亲每天的农活总是忙不完。垒田垄、挖水沟、整山塘、修农具、犁地、耙田,这些事情,他样样要赶在别人前面,早早就做好了。接下来就是泡谷种、撒种、育秧苗、施肥。日历一天一天翻过,春风一天比一天暖和,在这样美好的春光里,田野里的庄稼铆足了劲儿地生长,父亲往地里跑得也一天更比一天勤。到了立夏时节,田地里的油菜和小麦成熟了,秧苗也渐渐长好了。父亲的脸上堆满了久违的笑容,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有了出息一样,忙着收割,然后再犁田、耙田、撒肥、插秧。

每年大暑之后,立秋之前,赤日炎炎,又到“双抢”时节。“双抢”就是抢收早稻、抢种晚稻。成熟的早稻不及时收割会倒伏减产,晚稻也一样,秧苗不赶在立秋前插下去不会分蘖,没有收成。这时只有延长劳动时间,抢收抢种,才能丰收。“上午是黄稻,下午见青苗”,“稻收一季,肉掉十斤”,这些谚语,就是“双抢”时节最真实的写照。稻收时节,父亲就像一台机器一样不停地在运转,一季下来,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

“鸡叫出门,鬼叫进门”!我在十岁以后,便加入了“双抢”大军。每天天刚蒙蒙亮,赶在太阳没出来之前,天气凉爽,一家人就出门了。禾苗粗壮,我弓着身子,一手扯紧稻秆,一手紧握镰刀用力地割,割倒的稻子一堆堆整齐地放在身后。稻秆割倒后,要用打稻机脱粒。脚踩打稻机是“双抢”中最累的,不仅要手脚并用,还要在稻田里拖来拖去。父母在前面拉,我和姐姐在后面推;父母使劲儿地踩打稻机,我和姐姐拼命地递稻秆,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一块田收割完了,父亲忙着送谷子回家,母亲赶忙回家晒谷子、做饭,姐姐和我忙着捆稻草。吃完早饭,父亲牵着耕牛去田里犁地、耙田;母亲则要去秧苗田里扯秧苗;我和姐姐去挑稻草,晒稻草,一家人分工明确、热情高涨。正午时分,烈日高照,这时最奢侈的就是能够躺在大树底下,卷着泥巴满身的衣裳慵懒地打个盹。下午,一家人又要去刚耕好的田里插晚稻苗,而这时,我最喜欢听到父亲的一句话就是:“你不用去插秧,去放牛吧。”于是,我牵着牛去附近的山上,让牛儿吃草,自己则躺在石头上,美美地休息一下。

晚稻插下去以后,日常管理可以由母亲负责,父亲的农活儿没那么忙了,每逢墟日乡里赶集,他就去收购一些鸡、辣椒等农副产品,然后挑到离家5公里外的地方坐车,再运到邻县县城,甚至广西的桂林去卖,往返一趟,需要3天左右时间。尽管挣的钱不多,但他十分高兴。

秋分时节,晚稻收割完了,父亲又开始忙着犁地、耙田,种小麦、油菜,地里的活儿,好像永远也干不完,父亲的劳作,无休无止。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

我来广东工作后,大约10多年前,为了让父亲摆脱农活儿,也为了让老人们与我们在一起生活,我在小区附近开了一间小店,让父亲管理。但父亲一直心挂两头儿,每年都要屡次奔波于老家与惠州之间,虽然辛苦,但他离开乡土久了就想回去看看。父亲断断续续跟我们生活了3年时间,后来小店停业了,老人家更是归心似箭。回到老家后,父亲重操旧业,悄悄把已经送给别人耕作的农田收回来,准备自己耕种。电话里,我再三劝他不要种田了,他虽然口里答应了,但依旧我行我素,又一次种起了地。老父亲对于他的土地的情愫岂是我们做儿女的三言两语能道尽?

□林彰永

父亲早已经过了古稀之年,也许是因为我长期不孝,给他的生活费太少;也许是因为他体谅我长期工作在异乡,生活过得比较艰辛;也许是因为他对土地有着我们这代人难以理解的钟情,75岁高龄的他,仍不肯放弃辛苦耕作了一辈子的土地,一直到今天。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家承包了4亩多水田、1亩多旱地。这些水田和旱地零零星星地散布在村子周围,近的离家约300米,远的有上1000米。土地成为自己家的以后,父亲在地里的时间更多了。在我的记忆里,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都在这些地里劳作着。

老家有句俗语:“耍正月,玩二月,过了三月再耕田。”但对父亲来说,这只是一种奢想。元宵未过,当别人家仍然沉浸在节日的迎来送往之中时,父亲早已经出工了。每天牵着他的宝贝耕牛,带上一个小竹筐,到田间地头去放牛,到了傍晚才回来。父亲每次回来,总少不了带回一筐草根。到了夜里,在那盏昏暗的煤油灯下,父亲把那筐早已洗干净的草根解开,细细地喂给耕牛。如果遇上冷冻天,父亲就在家里提上一桶水,准备一些荞麦、干红薯叶子、谷糠,煮上一大锅饲料,再拌上刚从地里扯回来的萝卜,给牛加餐。按他的话说,冬天把牛养得膘肥体壮,春天来了,牛儿才有力气干活。

当第一声春雷唤醒沉睡大地的时候,父亲浑身的血液与这大地一样,也沸腾起来。春来了,春耕了,春种了,父亲每天的农活总是忙不完。垒田垄、挖水沟、整山塘、修农具、犁地、耙田,这些事情,他样样要赶在别人前面,早早就做好了。接下来就是泡谷种、撒种、育秧苗、施肥。日历一天一天翻过,春风一天比一天暖和,在这样美好的春光里,田野里的庄稼铆足了劲儿地生长,父亲往地里跑得也一天更比一天勤。到了立夏时节,田地里的油菜和小麦成熟了,秧苗也渐渐长好了。父亲的脸上堆满了久违的笑容,就像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大有了出息一样,忙着收割,然后再犁田、耙田、撒肥、插秧。

每年大暑之后,立秋之前,赤日炎炎,又到“双抢”时节。“双抢”就是抢收早稻、抢种晚稻。成熟的早稻不及时收割会倒伏减产,晚稻也一样,秧苗不赶在立秋前插下去不会分蘖,没有收成。这时只有延长劳动时间,抢收抢种,才能丰收。“上午是黄稻,下午见青苗”,“稻收一季,肉掉十斤”,这些谚语,就是“双抢”时节最真实的写照。稻收时节,父亲就像一台机器一样不停地在运转,一季下来,整个人都瘦了一大圈。

“鸡叫出门,鬼叫进门”!我在十岁以后,便加入了“双抢”大军。每天天刚蒙蒙亮,赶在太阳没出来之前,天气凉爽,一家人就出门了。禾苗粗壮,我弓着身子,一手扯紧稻秆,一手紧握镰刀用力地割,割倒的稻子一堆堆整齐地放在身后。稻秆割倒后,要用打稻机脱粒。脚踩打稻机是“双抢”中最累的,不仅要手脚并用,还要在稻田里拖来拖去。父母在前面拉,我和姐姐在后面推;父母使劲儿地踩打稻机,我和姐姐拼命地递稻秆,一家人忙得不亦乐乎。一块田收割完了,父亲忙着送谷子回家,母亲赶忙回家晒谷子、做饭,姐姐和我忙着捆稻草。吃完早饭,父亲牵着耕牛去田里犁地、耙田;母亲则要去秧苗田里扯秧苗;我和姐姐去挑稻草,晒稻草,一家人分工明确、热情高涨。正午时分,烈日高照,这时最奢侈的就是能够躺在大树底下,卷着泥巴满身的衣裳慵懒地打个盹。下午,一家人又要去刚耕好的田里插晚稻苗,而这时,我最喜欢听到父亲的一句话就是:“你不用去插秧,去放牛吧。”于是,我牵着牛去附近的山上,让牛儿吃草,自己则躺在石头上,美美地休息一下。

晚稻插下去以后,日常管理可以由母亲负责,父亲的农活儿没那么忙了,每逢墟日乡里赶集,他就去收购一些鸡、辣椒等农副产品,然后挑到离家5公里外的地方坐车,再运到邻县县城,甚至广西的桂林去卖,往返一趟,需要3天左右时间。尽管挣的钱不多,但他十分高兴。

秋分时节,晚稻收割完了,父亲又开始忙着犁地、耙田,种小麦、油菜,地里的活儿,好像永远也干不完,父亲的劳作,无休无止。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

我来广东工作后,大约10多年前,为了让父亲摆脱农活儿,也为了让老人们与我们在一起生活,我在小区附近开了一间小店,让父亲管理。但父亲一直心挂两头儿,每年都要屡次奔波于老家与惠州之间,虽然辛苦,但他离开乡土久了就想回去看看。父亲断断续续跟我们生活了3年时间,后来小店停业了,老人家更是归心似箭。回到老家后,父亲重操旧业,悄悄把已经送给别人耕作的农田收回来,准备自己耕种。电话里,我再三劝他不要种田了,他虽然口里答应了,但依旧我行我素,又一次种起了地。老父亲对于他的土地的情愫岂是我们做儿女的三言两语能道尽?


相关内容

  • 父亲的菜园说课
  • <父亲的菜园>说课稿 一.浅析教材 <父亲的菜园>这是一篇第七册选读课文,记叙了父亲在一片荒凉的山坡上开垦一块土地,使它成为"我家"菜园的事,表现了父亲勤劳.坚毅的品质,体现出作者对父亲.对土地深厚的感情. 课文通过对父亲言行的具体描写,表现父亲的优秀品质 ...

  • 乡路上蹒跚的脚步声
  • 语文教学课例分析及教学设计演练 题目:<乡路上蹒跚的脚步声>的简案 院 系: 姓 名:谢江林 班 级:11级中师一班 学 号:[1**********] 2014年 12月 18月 <乡路上蹒跚的脚步声>的简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全文,学习本文的结构特点,选取典型事例, ...

  • 向泥土敬礼阅读答案
  • ①人们说乡村是泥土做的,是啊,木镇的一切都在泥土上.木镇的人不识字,但不妨碍他们把泥土当作<圣经>,他们知道大地上的一切都是泥土给的,炊烟呼吸,鸡啄驴鸣,花草物种,这些只是圣经上不同的文字. ②如果说草的种子是汉语印制的,父亲能读懂;那村长折腾土地的脾气就是英文印制的,他读不懂.因为有时 ...

  • 古巴比伦时期家庭财产继承习俗研究
  • 摘要:古巴比伦时期家庭财产继承的基本原则为父系单线继承,遗产分割为诸子平分,世俗女性享有有限继承权.古巴比伦人还存在着遗嘱继承,被继承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处置自己的财产.继承人如果犯有重罪或不尽赡养义务,则丧失继承权. 关键词:古巴比伦:契约:法定继承:遗嘱继承 中图分类号:K124 文献标识码: ...

  • [麦田的守望]
  • 麦田的守望 文/孙守名 ①一个阒寂无人的夜晚,我独自立于麦田的埂脊上.繁星璀璨,一望无际的麦田显得苍苍茫茫.我弯下腰身,用手轻轻抚摸着柔软的麦苗,心里充溢着甜美和温暖. ②我是守望着乡村的麦田长大的.童年的记忆中,臂膊上挎着小小的竹篮,随着大人们在刚刚收割完的麦茬地里小心翼翼地捡拾着麦穗.收获一个麦 ...

  • [父亲的菜园]课堂实录
  • <父亲的菜园>课堂实录 作者 聂刚彬 师:(板书:菜园)孩子们,见过菜园吗? 生:见过. 师:你在哪儿见过的? 生:我在乡下外婆家见过,是一片很碧绿的美丽的菜园. 师:也许,在你的眼里,菜园只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可是,对于一个普通农家来说,就像奶汁对于初生的婴儿那么重要.平时,在院子里或小 ...

  • 油画[父亲]赏析
  • 姓名: 班级: 学号: <父亲>赏析 --以意境审美解读罗中立油画<父亲> 在油画中追求意境,开拓油画的审美本土化的道路途中,罗中立的<父亲>堪称是一幅意境深远的经典之作.这副作品,描绘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农形象,却像一首扣人心弦的沉重又悲怆的奏鸣曲令人震撼令人感 ...

  •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
  • 28* <父亲的菜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8 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并学习父亲的执著.勤劳等品质. 3.指导学生进一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描写人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并学习父亲的执著和勤劳. 2.教学难点:理解父亲菜园的来之不 ...

  • 父亲的味道
  • xjjk雅儒 父亲的味道 类别:挚爱亲情 作者:任我行 [个人散文集] 日期:2011-11-8 21:25:24 编者按:文章用几个活生生的事例,极写了质朴的父亲用他特有的方式教育.关爱我们,我们成长的岁月里离不开父亲的味道:问候作者! 每一位父亲都会有他不一样的味道,每一个孩子都会从父亲身上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