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在树梢上的风筝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题。

挂在树梢上的风筝

随便走到哪里,大自然都是美丽的。

但我还是喜欢故乡的山和故乡的水哩。

还是远在宝岛台湾的时候,还是早在三十年前青春的岁月,我就常常思念海峡对岸我的故乡的那座无名的小山了。

而特别使我难忘的,是山顶上的那株古老的大榕树:青枝绿叶,亭亭如盖,而且还悬垂着潇洒的长长的胡须。真犹如一位登高而望归人的老者哩。

我的故乡是平原。从外地回来的游子望见山顶上那株高高的老榕树时,他就知道:快到家了!

记得,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飞机的空袭,我读书的学校,疏散到附近的县上去了。寒假或是暑假回家时,我和同学们,三五成群,在长而懒散的公路上走着,走着,疲乏而又单调地行走着。忽然之间,有谁最先发现了那山顶上的老榕树——虽然,还仅仅只是个蒙蒙的影子,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所有的人都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到家了!”于是我们都争先恐后地加快了脚步,而且越走越快,越走越有劲。老榕树的影子也越来越看得更清楚了。——真像一位登高而望归人的老者呢……

我还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带上几本书作枕头,一个人躺在大榕树下面的草地上,自由自在地幻想。阳光下,淡淡的野花的香味,像故乡的米酒一样令我沉醉。

我更记得,在每年春节后的几天,我故乡有放风筝的习惯。而山顶,就是孩子们比赛的地点。各种款式的风筝,一个比一个放得更高。我的彩色的蝴蝶风筝,在辽阔的天空中,显得特别的轻盈。

但是,很不幸。有一次,在收线的时候,我的蝴蝶,一下子被大榕树的树梢缠住。线扯断了,风筝却飘飘荡荡地挂在那里……

多少年已经过去了。我离开故乡,越来越远,也越来越久了。但是,我却一直觉得,我的风筝,好像还依然挂在那株大榕树的树梢上呢。

在台湾,每当我想起我的故乡,我就一定会想起那座无名的小山;一定会想起那株古老的老榕树;也就一定会想起似乎还依然挂在那树梢上的我的风筝。

于是,我就有着一种难以言喻而又难以排遣的痛苦的思念和思念的痛苦。好像,我的游子的心,也挂在那海峡对岸的遥远的树梢上一样……

台湾是多山的。从北部的大屯山、中部的阿里山,到南部的鼓山、旗山,我都去过。这些海外名山,也的确各有特点。但我仍然无法忘情于我的故乡的那座无名的小山。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这种思念之情,是越来越强烈了。

是一九五三年的春天吧?有一个周末,我同妻到台北水源地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去散步。我们沿着浅草的小径,一直走到了山顶。然后,我们就在一株开满红花的凤凰木下休息。我突然感到,我好像又回到了海峡对岸的我的故乡了,好像我正躺在那座无名的小山上,躺在那株古老的榕树下面……

我很自然地举目望了望树梢:红色凤凰花,在微风中轻轻摇动了。

但是,我的风筝呢?那挂在树梢上的彩色的蝴蝶,它在哪里?

后来,我终于回到祖国的大陆了。

记得,在我有幸返乡探亲的路上,我一夜都没有睡好。我听着列车员报告一个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站名,我知道,故乡近了,近了。虽然,在夜里,我看不见我心中的那座无名的小山,那棵古老的榕树;但是,我多么想再像当年那样背着书包,一面跑一面欢呼着:“到家了!到家了!”

老。

然而,时间无情,我毕竟是个大人了。人生的波折,甚至使我更早地成熟,更早地衰老。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我的感触,应该说,是远比当年要复杂得多啊!

一早,我特地去看了那座无名的小山,就像我故乡的面貌一样,小山也变了,变得更美了:一条一条的梯田,整整齐齐。山顶上那株古老的榕树,依然是青枝绿叶,亭亭如盖;依然是悬垂着潇洒的长长的胡须。我深情地抚摸着我曾经如此思念过的老榕树,我的心中充满着一种难以自已的激动。我回头望望山下,一片金黄的菜花。灰色的城墙,已经拆掉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幢一幢红瓦的楼房。往日的公路,已经铺上了石渣柏油的路面;而从来没有过的铁轨,也一直通向了远方……

这不就是我从前曾经有过的幻想吗?当我用几本书作枕,躺在这老榕树下面的草地上的时候。

但是,我仍有着一种难以言明而又难以排遣的寂寞之感:我的那个挂在树梢上的风筝呢?它在哪里?我举目凝望着云天远处,而又陷入了沉思。

我仿佛看到,看到了海峡彼岸台北市水源地附近的那座小山了。

我更仿佛看到,小山顶上的那株凤凰木了:在微风中,它的红色的花朵正轻轻地摇动。一朵一朵的红花,在我模糊的泪眼中,又仿佛幻化成,幻化成了我那失去的风筝……

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主要借助哪些事物来描写少年时代的生活?

2.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怎样理解这条线索?

3.指出文中第四段和十三段画线句的表达方法和表达作用。

4.文章以第十六、十七两段中间为界自然分开,这两部分的思路各围绕什么展开?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阅读第十九段中画线的句子,谈一谈这一“复杂”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至少三种)

6.家乡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是感情最深厚的地方,请用一段有文采的话来表达你对家乡的理解与感受。(可用修辞)

阅读答案:

1.无名小山,山上的榕树,挂在树梢上的风筝。

2.线索是挂在树梢上的风筝。捕树是故乡的象征,风筝是指我的游子之心,表达了我对故乡的思念和依恋之情。

3.第四段句子,用拟人的方法,借榕树望归人,表达浓浓思乡之情。第十三段句子,用反衬手法,虽然海外名山各有特点,但我仍不忘故乡的那座无名小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爱家乡的深厚感情。

4.前半部分围绕在台湾思念故乡来写,后半部分围绕在故乡思念台湾来写。两部分结合在一起共同表达了渴望统一的思想感情。

5.初回故乡的激动,对故乡发展的欣喜,物是人非的惆怅寂寞等。

6.示例:家乡是温暖的港湾,永远牵引着漂流的船只。不论海上浪高风急,不论天阴云密布,家乡永远是游子心中的归宿。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题。

挂在树梢上的风筝

随便走到哪里,大自然都是美丽的。

但我还是喜欢故乡的山和故乡的水哩。

还是远在宝岛台湾的时候,还是早在三十年前青春的岁月,我就常常思念海峡对岸我的故乡的那座无名的小山了。

而特别使我难忘的,是山顶上的那株古老的大榕树:青枝绿叶,亭亭如盖,而且还悬垂着潇洒的长长的胡须。真犹如一位登高而望归人的老者哩。

我的故乡是平原。从外地回来的游子望见山顶上那株高高的老榕树时,他就知道:快到家了!

记得,在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本飞机的空袭,我读书的学校,疏散到附近的县上去了。寒假或是暑假回家时,我和同学们,三五成群,在长而懒散的公路上走着,走着,疲乏而又单调地行走着。忽然之间,有谁最先发现了那山顶上的老榕树——虽然,还仅仅只是个蒙蒙的影子,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所有的人都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到家了!”于是我们都争先恐后地加快了脚步,而且越走越快,越走越有劲。老榕树的影子也越来越看得更清楚了。——真像一位登高而望归人的老者呢……

我还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带上几本书作枕头,一个人躺在大榕树下面的草地上,自由自在地幻想。阳光下,淡淡的野花的香味,像故乡的米酒一样令我沉醉。

我更记得,在每年春节后的几天,我故乡有放风筝的习惯。而山顶,就是孩子们比赛的地点。各种款式的风筝,一个比一个放得更高。我的彩色的蝴蝶风筝,在辽阔的天空中,显得特别的轻盈。

但是,很不幸。有一次,在收线的时候,我的蝴蝶,一下子被大榕树的树梢缠住。线扯断了,风筝却飘飘荡荡地挂在那里……

多少年已经过去了。我离开故乡,越来越远,也越来越久了。但是,我却一直觉得,我的风筝,好像还依然挂在那株大榕树的树梢上呢。

在台湾,每当我想起我的故乡,我就一定会想起那座无名的小山;一定会想起那株古老的老榕树;也就一定会想起似乎还依然挂在那树梢上的我的风筝。

于是,我就有着一种难以言喻而又难以排遣的痛苦的思念和思念的痛苦。好像,我的游子的心,也挂在那海峡对岸的遥远的树梢上一样……

台湾是多山的。从北部的大屯山、中部的阿里山,到南部的鼓山、旗山,我都去过。这些海外名山,也的确各有特点。但我仍然无法忘情于我的故乡的那座无名的小山。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这种思念之情,是越来越强烈了。

是一九五三年的春天吧?有一个周末,我同妻到台北水源地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去散步。我们沿着浅草的小径,一直走到了山顶。然后,我们就在一株开满红花的凤凰木下休息。我突然感到,我好像又回到了海峡对岸的我的故乡了,好像我正躺在那座无名的小山上,躺在那株古老的榕树下面……

我很自然地举目望了望树梢:红色凤凰花,在微风中轻轻摇动了。

但是,我的风筝呢?那挂在树梢上的彩色的蝴蝶,它在哪里?

后来,我终于回到祖国的大陆了。

记得,在我有幸返乡探亲的路上,我一夜都没有睡好。我听着列车员报告一个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站名,我知道,故乡近了,近了。虽然,在夜里,我看不见我心中的那座无名的小山,那棵古老的榕树;但是,我多么想再像当年那样背着书包,一面跑一面欢呼着:“到家了!到家了!”

老。

然而,时间无情,我毕竟是个大人了。人生的波折,甚至使我更早地成熟,更早地衰老。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我的感触,应该说,是远比当年要复杂得多啊!

一早,我特地去看了那座无名的小山,就像我故乡的面貌一样,小山也变了,变得更美了:一条一条的梯田,整整齐齐。山顶上那株古老的榕树,依然是青枝绿叶,亭亭如盖;依然是悬垂着潇洒的长长的胡须。我深情地抚摸着我曾经如此思念过的老榕树,我的心中充满着一种难以自已的激动。我回头望望山下,一片金黄的菜花。灰色的城墙,已经拆掉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幢一幢红瓦的楼房。往日的公路,已经铺上了石渣柏油的路面;而从来没有过的铁轨,也一直通向了远方……

这不就是我从前曾经有过的幻想吗?当我用几本书作枕,躺在这老榕树下面的草地上的时候。

但是,我仍有着一种难以言明而又难以排遣的寂寞之感:我的那个挂在树梢上的风筝呢?它在哪里?我举目凝望着云天远处,而又陷入了沉思。

我仿佛看到,看到了海峡彼岸台北市水源地附近的那座小山了。

我更仿佛看到,小山顶上的那株凤凰木了:在微风中,它的红色的花朵正轻轻地摇动。一朵一朵的红花,在我模糊的泪眼中,又仿佛幻化成,幻化成了我那失去的风筝……

1.通读全文,说说作者主要借助哪些事物来描写少年时代的生活?

2.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怎样理解这条线索?

3.指出文中第四段和十三段画线句的表达方法和表达作用。

4.文章以第十六、十七两段中间为界自然分开,这两部分的思路各围绕什么展开?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阅读第十九段中画线的句子,谈一谈这一“复杂”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至少三种)

6.家乡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是感情最深厚的地方,请用一段有文采的话来表达你对家乡的理解与感受。(可用修辞)

阅读答案:

1.无名小山,山上的榕树,挂在树梢上的风筝。

2.线索是挂在树梢上的风筝。捕树是故乡的象征,风筝是指我的游子之心,表达了我对故乡的思念和依恋之情。

3.第四段句子,用拟人的方法,借榕树望归人,表达浓浓思乡之情。第十三段句子,用反衬手法,虽然海外名山各有特点,但我仍不忘故乡的那座无名小山,表达了作者热爱爱家乡的深厚感情。

4.前半部分围绕在台湾思念故乡来写,后半部分围绕在故乡思念台湾来写。两部分结合在一起共同表达了渴望统一的思想感情。

5.初回故乡的激动,对故乡发展的欣喜,物是人非的惆怅寂寞等。

6.示例:家乡是温暖的港湾,永远牵引着漂流的船只。不论海上浪高风急,不论天阴云密布,家乡永远是游子心中的归宿。


相关内容

  • 梁实秋[放风筝](节选)阅读答案
  • 我以为放风筝是一件颇有情趣的事.人生在世上,局促在一个小圈圈里,大概没有不想偶然远走高飞一下的.出门旅行,游山逛水,是一个办法,然亦不可常得.放风筝时,手牵着一根线,看风筝冉冉上升,然后停在高空,这时节仿佛自己也跟着风筝飞起了,俯瞰尘寰,怡然自得.我想这也许是自己想飞而不可得,一种变相的自我满足罢. ...

  • 二年级语文阅读练习.看图写话(含答案)
  • (一)小绵羊和布娃娃 我有一个很大的布娃娃,是我5岁生日那天,阿姨(y í)为我买的.我还有一只布做的小绵羊,是我8岁生日那天,妈妈买的. 每当我做作业马虎时,布娃娃的两只大眼睛总是看着我,好像提(t í)醒(x ǐn g )我学习要踏实,写字要认真,要细心. 每当我说谎(hu ǎn g )时,小绵 ...

  • 二年级语文阅读练习.看图写话(含答案)---副本
  • (一)小绵羊和布娃娃 我有一个很大的布娃娃,是我5岁生日那天,阿姨(y í)为我买的.我还有一只布做的小绵羊,是我8岁生日那天,妈妈买的. 每当我做作业马虎时,布娃娃的两只大眼睛总是看着我,好像提(t í)醒(x ǐn g )我学习要踏实,写字要认真,要细心. 每当我说谎(hu ǎn g )时,小绵 ...

  • 小学语文一年级听力.阅读资料
  • 听力练习 (一) 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冰雪知道, 变成流水蹦蹦跳跳: 春天来了小草知道, 钻出脑袋东瞧西瞧: 春天来了风儿知道, 吹绿田野吹来小鸟, 春天来了孩子知道, 风筝上天越飘越高. 1.在所听到的词语后打"√". 冰雪( ) 树木( ) 风儿( ) 小草( ) 土地( ) ...

  • 二年级阅读写作
  • 金牌教育 二年级语文阅读写作训练 一. 按要求填表. 二.在括号里添上合适的词. 例:小朋友们在唱歌. (快乐的)小朋友们在(草地上)唱歌. 飞机在降落. 蜜蜂在采蜜. 白鸽在飞. 三.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标上序号. ( )爸爸说:"风筝要迎着风放,边放边小跑,手不断地往上提线 ...

  •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阅读练习.看图写话
  • (一)小绵羊和布娃娃 我有一个很大的布娃娃,是我5岁生日那天,阿姨(y í)为我买的.我还有一只布做的小绵羊,是我8岁生日那天,妈妈买的. 每当我做作业马虎时,布娃娃的两只大眼睛总是看着我,好像提(t í)醒(x ǐng )我学习要踏实,写字要认真,要细心. 每当我说谎(hu ǎng )时,小绵羊好 ...

  • 小学语文低段听力训练材料
  • 小学语文低段听力训练材料 一.走进公园,我们感到春天真的来了.花都开了,有淡黄的迎春花,粉红的桃花,白色的玉兰花,还有紫色的丁香花. 一.请听一段话,在你听到的花的名字上打√. 木棉花( )迎春花( )玫瑰花( ) 桃花( )玉兰花( )丁香花( ) 二.我们各自选好要画的景物,就开始画起来.有的画 ...

  • 2015初三一模考试数学试题
  • 郑州2015年九年级一模模拟测试 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 1.-5的绝对值是 ( ) A.  11 B. C. 5 D. 5 55 2.下列四个交通标志中,轴对称图形是( ) 3.不等式组:  x20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 ...

  • 贾平凹风筝教学设计(共8篇)
  • 篇一:贾平凹 风筝 教案 风筝(公开课)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那只充满憧憬和希望的风筝已经做好了,接下来,大家最想干的是什么?(放风筝) 二.学习第3段: 1.大家在上周五都放过风筝?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放风筝的? 2.你们都能说出来,但是表达还不太清楚. 3.[ ]现在请看看,课文第三自然段中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