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业院校“后示范”校建设巩固提升与内涵建设及
发展策略高级研修班
学习心得体会
广东省城市建设高级技工学校
陈旭彬
2014年8月25日
全国职业院校“后示范”校建设巩固提升与内涵建设及
发展策略高级研修班
学习心得体会
陈旭彬
2014年8月16至19日由中国高等学校协会职业教育委员会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后示范校建设巩固提升与内涵建设及发展策略高级研修班”在青海西宁举行,本次培训研修活动是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会议以及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有关精神,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后示范校建设的巩固提升而开展的。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学习,首先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现将本次培训学习情况及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主要培训内容
此次培训班邀请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用促进处副处长胡延华教授等知名职教专家讲课,主要的讲授专题有:“后示范”校建设的思考、深职院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与经验、以方法和机制提升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素养、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基于项目的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施、在产学研合作中推进专业建设、职业教育微课设计与制作、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制订的流程与方法等八个专题,从八个专题可以看出,培训的内容主要围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示范校建设中的主要板块展开。
此次培训班的主讲教师胡延华教授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用促进处副处长,他曾担任该院管理学院副院长、物流系主任,是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程指导了深圳宝安职校、深圳第一职校、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的示范校建设,多次受邀到省内外职业院校做有关示范校建设的专题讲座,具有丰富的示范校建设指导经验。胡教授上课内容丰富、案例详实、图文并茂,结合深职院示范校建设经验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分享了示范校建设几个板块的宝贵经验。
(一) 校企合作经验
胡教授坚定认为,职业院校必须走校企合作道路,2014年6月23-24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次会议作了重要批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大趋势,是职业院校的基本办学制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经验可以概括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推进。通过校企合作推进专业建设,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职院要求每个专业至少和一个政府主管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至少和一个兄弟院校、中职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协同育人关系,至少和一个对口行业协会建立密切联系,至少和5家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深职院把校企合作定义为“教学全过程的校企合作”,因为校企合作在教师和员工的培训、教学实习实训、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顶岗实习和就业指导、科学技术研发、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开发等环节都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当期中国职业院校企合作合作形式单
一、“校热企冷”等问题,深职院提出了“协调建和用的关系,强化资源利益互补”的校企合作新思路,通过不断增加校企合作的数量、提升校企合作质量、用好实习实训基地、坚持组织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等,推行校企合作“137工程”,教师下企业必须做到“六带回”,即是带回行业动态信息、课程建设信息、合作信息、招聘信息、培训信息和课题科研信息。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深职院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的10条经验:节日传温情、活动建感情、子弟给待遇、专家请进来、企业挂牌匾、合作给荣誉、平台促宣传、员工送培训、课题助攻关、联合报课题。
(二) 师资队伍建设经验
胡教授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存在来源单一、实践能力欠缺、课时量大培训机会少等诸多问题,教师职业素养欠缺重点表现为:入教不入社、能教不会管、能教不善研、管教不管育,能讲不善教等,针对此,可从道德、政治、能力、人文、科学等方面提升教师职业素养,能力的素养包括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胡教授特别提到当前要高度重视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方法能力又包含了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社会能力包含了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革新创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
深圳职院推动实施了包含正高行动计划、教学名师计划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培养计划在内的“名师工程”,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胡老师还分享了深职院在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机制方面积累的8条经验:职业道德一票否决机制——守住底线,学生信息每周汇报机制——日常监督,培训学习信息公开机制——保证公平,专业、学院领导责任制——基本任务,专业与个人的提升计划——集体自觉,大项目的任务分解机制——团队配合,设立校内各级各类平台——鼓励竞争,争取校外各级各类平台——搭建平台。
(三) 专业及课程教学建设经验
深职院的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探索出一条成功特色之路,目前有国家级精品课程53门,省级精品课程70门,呈现出数量大、质量高、品类全、层次高等特点,秉承“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课程开发思路,深职院在专业及课程建设过程中坚持专业跟着主导产业走,教学跟着岗位能力走,课程跟着生产流程走,教材跟着任务项目走,这些都跟《决定》提出的“五个对接”的精神是一致的。比如,根据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他们分别在1993、1997就论证了港航管理、物流管理专业,1994、1998年分别开始招生,开始相关课程,目前已成为深圳物流技能人才培养的风向标。
在《基于项目的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专题中,胡教授认为:一体化课程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教学进程,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分析,设计课程体系、内容及教学活动安排,从而实现以工作为学习内容,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课程。何为典型工作任务?举个例子,技工院校教师的典型工作任务包括如下:常规课程的教学、班级的管理、教学文件的制定和修改、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教研活动参加,业务进修培训、出卷改卷、教科研、实习基地的建立等等。胡延华教授认为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中,技工院校走在中职学校前面,他重点介绍了国家人社部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政策背景以及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和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
此外,胡教授还为参训人员讲授了职业教育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精彩一课,大家收
获颇多。
二、几点体会
(一)抓好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办学的根本
此次培训,深职院在诸多方面的经验令人震撼,他们有一条很好的经验就是在产学研合作中推进专业建设,并提出和实施了“校企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近期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又一次强调了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马凯副总理在讲话中提出技工院校要坚持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办学方向。校企合作、校企双制已经成为技工院校办学的基本制度。
(二)实施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技工院校内涵发展的关键
省厅林应武厅长提出了当前技工院校“调整结构、稳控规模、提升内涵、特色发展”改革思路,如何提升内涵,如何特色发展,我想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要抓好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以专业建设为切入口,以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为重点,大力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法,狠抓课堂教学规范。内涵发展成功与否的检验标准是我们的学生满不满意,用人单位对我们的毕业生满不满意,家长等客户对我们的服务是否满不满意,社会政府对我们的业绩满不满意等等,因此当前我校构建的学生多元化评价体系是正确的方向,建议下一步要大力推广强化此工作,同时每年度要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
(三)构建一支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队伍是技工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只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才有培养出一流技工的可能,深职院的办学层次比较高,他们推行的教师国际化工程令人羡慕,很多教师都被公派到国外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进修,很多教师出国后也相应带回来了不少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专业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的保障就是教学团队的建设,没有一支强有力的教学团队,专业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乃至日常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就很难收到好的效果。当前我校借助示范校项目和世行项目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已取得阶段性的成绩,但当前也存在着个别培训目的不明确、效果不够高、培训后能力提升不明显等诸多不足,师资培训一定要注意缺什么补什么,缺、培、用一体。通过专业能力培训、新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境外培训、
教师下企业实践培训、 教师职业道德、“三新”技术培训等全方位打造一支德技双馨教学团队。
全国职业院校“后示范”校建设巩固提升与内涵建设及
发展策略高级研修班
学习心得体会
广东省城市建设高级技工学校
陈旭彬
2014年8月25日
全国职业院校“后示范”校建设巩固提升与内涵建设及
发展策略高级研修班
学习心得体会
陈旭彬
2014年8月16至19日由中国高等学校协会职业教育委员会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后示范校建设巩固提升与内涵建设及发展策略高级研修班”在青海西宁举行,本次培训研修活动是为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会议以及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有关精神,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促进后示范校建设的巩固提升而开展的。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学习,首先感谢学校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现将本次培训学习情况及心得体会汇报如下:
一、主要培训内容
此次培训班邀请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用促进处副处长胡延华教授等知名职教专家讲课,主要的讲授专题有:“后示范”校建设的思考、深职院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与经验、以方法和机制提升职业院校教师职业素养、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基于项目的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施、在产学研合作中推进专业建设、职业教育微课设计与制作、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制订的流程与方法等八个专题,从八个专题可以看出,培训的内容主要围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示范校建设中的主要板块展开。
此次培训班的主讲教师胡延华教授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产学研用促进处副处长,他曾担任该院管理学院副院长、物流系主任,是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程指导了深圳宝安职校、深圳第一职校、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的示范校建设,多次受邀到省内外职业院校做有关示范校建设的专题讲座,具有丰富的示范校建设指导经验。胡教授上课内容丰富、案例详实、图文并茂,结合深职院示范校建设经验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分享了示范校建设几个板块的宝贵经验。
(一) 校企合作经验
胡教授坚定认为,职业院校必须走校企合作道路,2014年6月23-24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次会议作了重要批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大趋势,是职业院校的基本办学制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的经验可以概括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产学研用立体推进。通过校企合作推进专业建设,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深职院要求每个专业至少和一个政府主管部门建立密切联系,至少和一个兄弟院校、中职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协同育人关系,至少和一个对口行业协会建立密切联系,至少和5家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深职院把校企合作定义为“教学全过程的校企合作”,因为校企合作在教师和员工的培训、教学实习实训、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顶岗实习和就业指导、科学技术研发、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开发等环节都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当期中国职业院校企合作合作形式单
一、“校热企冷”等问题,深职院提出了“协调建和用的关系,强化资源利益互补”的校企合作新思路,通过不断增加校企合作的数量、提升校企合作质量、用好实习实训基地、坚持组织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等,推行校企合作“137工程”,教师下企业必须做到“六带回”,即是带回行业动态信息、课程建设信息、合作信息、招聘信息、培训信息和课题科研信息。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深职院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的10条经验:节日传温情、活动建感情、子弟给待遇、专家请进来、企业挂牌匾、合作给荣誉、平台促宣传、员工送培训、课题助攻关、联合报课题。
(二) 师资队伍建设经验
胡教授系统分析了当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存在来源单一、实践能力欠缺、课时量大培训机会少等诸多问题,教师职业素养欠缺重点表现为:入教不入社、能教不会管、能教不善研、管教不管育,能讲不善教等,针对此,可从道德、政治、能力、人文、科学等方面提升教师职业素养,能力的素养包括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胡教授特别提到当前要高度重视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包括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其中方法能力又包含了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社会能力包含了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革新创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等。
深圳职院推动实施了包含正高行动计划、教学名师计划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培养计划在内的“名师工程”,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胡老师还分享了深职院在教师职业素养的提升机制方面积累的8条经验:职业道德一票否决机制——守住底线,学生信息每周汇报机制——日常监督,培训学习信息公开机制——保证公平,专业、学院领导责任制——基本任务,专业与个人的提升计划——集体自觉,大项目的任务分解机制——团队配合,设立校内各级各类平台——鼓励竞争,争取校外各级各类平台——搭建平台。
(三) 专业及课程教学建设经验
深职院的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中探索出一条成功特色之路,目前有国家级精品课程53门,省级精品课程70门,呈现出数量大、质量高、品类全、层次高等特点,秉承“工学结合、能力为本”的课程开发思路,深职院在专业及课程建设过程中坚持专业跟着主导产业走,教学跟着岗位能力走,课程跟着生产流程走,教材跟着任务项目走,这些都跟《决定》提出的“五个对接”的精神是一致的。比如,根据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他们分别在1993、1997就论证了港航管理、物流管理专业,1994、1998年分别开始招生,开始相关课程,目前已成为深圳物流技能人才培养的风向标。
在《基于项目的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专题中,胡教授认为:一体化课程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教学进程,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分析,设计课程体系、内容及教学活动安排,从而实现以工作为学习内容,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课程。何为典型工作任务?举个例子,技工院校教师的典型工作任务包括如下:常规课程的教学、班级的管理、教学文件的制定和修改、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教研活动参加,业务进修培训、出卷改卷、教科研、实习基地的建立等等。胡延华教授认为在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中,技工院校走在中职学校前面,他重点介绍了国家人社部推进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施的政策背景以及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和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
此外,胡教授还为参训人员讲授了职业教育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精彩一课,大家收
获颇多。
二、几点体会
(一)抓好校企合作是技工院校办学的根本
此次培训,深职院在诸多方面的经验令人震撼,他们有一条很好的经验就是在产学研合作中推进专业建设,并提出和实施了“校企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近期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又一次强调了校企合作在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马凯副总理在讲话中提出技工院校要坚持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办学方向。校企合作、校企双制已经成为技工院校办学的基本制度。
(二)实施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技工院校内涵发展的关键
省厅林应武厅长提出了当前技工院校“调整结构、稳控规模、提升内涵、特色发展”改革思路,如何提升内涵,如何特色发展,我想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要抓好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以专业建设为切入口,以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为重点,大力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法,狠抓课堂教学规范。内涵发展成功与否的检验标准是我们的学生满不满意,用人单位对我们的毕业生满不满意,家长等客户对我们的服务是否满不满意,社会政府对我们的业绩满不满意等等,因此当前我校构建的学生多元化评价体系是正确的方向,建议下一步要大力推广强化此工作,同时每年度要开展毕业生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
(三)构建一支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队伍是技工院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只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才有培养出一流技工的可能,深职院的办学层次比较高,他们推行的教师国际化工程令人羡慕,很多教师都被公派到国外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进修,很多教师出国后也相应带回来了不少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专业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的保障就是教学团队的建设,没有一支强有力的教学团队,专业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乃至日常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就很难收到好的效果。当前我校借助示范校项目和世行项目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已取得阶段性的成绩,但当前也存在着个别培训目的不明确、效果不够高、培训后能力提升不明显等诸多不足,师资培训一定要注意缺什么补什么,缺、培、用一体。通过专业能力培训、新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境外培训、
教师下企业实践培训、 教师职业道德、“三新”技术培训等全方位打造一支德技双馨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