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下册练习题

P33-2

1、开瓶时使用的开瓶器(图a),可以简化成不计重力的

省力杠杆(图b),O为支点。若动力F1和阻力F2。都与

杠杆垂直,且AO=6cm,BO=1cm,F1=25N,

则F2= N。

2、建筑工地上,工人用独轮车运送石块如图所示,石块与独轮车的

总重为600 N.重心在A点,则工人两手对车所施加向上的力F是

______N;要想使F更小一些,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33-6

3、如图所示,重为9 N的物体挂在B处,O为支点,

要想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在A处施加的最小的力是

___________N,方向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已知OA是OB的两倍,物体重为G,F为动力,方

向竖直向下,该杠杆属于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F= 。

5、定滑轮的实质是__的杠杆,动滑轮实质是_____的杠杆,使用动滑轮时能省__力,但要费____。

6、旗杆顶上的滑轮,其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

A.省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B.费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C.等臂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D.以上说法都正确

7、如图7所示,把重为2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及动滑轮重力的大小分别是( ).

A.10N 8N B.12N 4N C.16N 8N D.6N 4N

P33-8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是一种省力的机械

B.杠杆的长度总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

C.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叫做力臂

D.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9、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处于平衡,此时( )

A.两个小孩重力一定相等

B.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两个小孩质量一定相等

D.两边的力臂与小孩重力的乘积相等

P34-10

10、画出渔民扳鱼网的杠杆示意图(图13-4-7)。

11、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时(如图),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支点为O,他的重心在A点,支撑力为F,请画出策重力和支撑力F的力臂。

12、如图所示,重100N的均匀木棒AB在细绳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请你画出木棒所受拉力的力臂及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P34-11

1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沿水平地面拉动物体A,

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14、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下图中画出拉力F=G/3的绳子的

绕法。(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

P35-5

15、一个质量是60 kg的工人在工作台上粉刷楼房外侧,如图所示,上端固定在楼顶,如果动滑轮的质量是2.5 kg,工作台的质量是7.5 kg,涂料和其他工具的质量是20 kg,当他用力使工作台匀速下落时,绳重和摩擦不计,拉力应该为__________N。(g取10 N/kg)

16、成人正常体温约 ℃,一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 kg。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法把相同的重物提高相同的高度,甲、

乙两图的动滑轮重力相同,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图甲中

人的拉力F1 图乙中人的拉力F2(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

17、用图6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

所用时间为2s,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为6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磨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所做的有用功为2J

B.动滑轮自重0.2N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0.3W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P35-8

18、滑轮组即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建筑工人用自制的滑轮组把

600N的重物缓慢提升2m,如右图所示,绳自由端的拉力F=250N。拉

力做的功是 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 ,若不计一切摩擦

和绳重,该滑轮组的动滑轮重 N

19、如图所示,拉力F=80N,物体重G=120N,若绳子自由端匀速拉动

的距离S=4m,物体被提高的距离h=2m,求:

(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2)拉力所做的总功W总;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P36-9

20、小明在探究利用杠杆做功的实践活动中,所用的杠杆

是一根重为5N、质量均匀的硬棒。他将棒的一端固定,把

重为15N的重物挂在棒的中点,然后用手竖直提起棒的另一

端,如图11所示。若把重物提升了lOcm,则小明使用杠杆

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

21、如图13-4-8所示是一弯曲的杠杆,O是支点,OB=CA=4 cm,OC=3 cm。在B点挂一重物G=10 N,在A点加一力,要使杠杆平衡,力F最小值为多大?

P38-10、14

22、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 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 D.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23、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B. 做功时间短的机械功率大

C. 完成相同的功,用的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D. 功率大的机械在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多

24、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越省力的机械,其机械效率越高

B.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做的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D.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25.用同一个滑轮组来测挂不同钩码时的机械效率,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钩码较重的一次机械效率较高 B.钩码较轻的一次机械效率较高

C.两次机械效率是一样的 D.机械效率与提升高度有关

P33-2

1、开瓶时使用的开瓶器(图a),可以简化成不计重力的

省力杠杆(图b),O为支点。若动力F1和阻力F2。都与

杠杆垂直,且AO=6cm,BO=1cm,F1=25N,

则F2= N。

2、建筑工地上,工人用独轮车运送石块如图所示,石块与独轮车的

总重为600 N.重心在A点,则工人两手对车所施加向上的力F是

______N;要想使F更小一些,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33-6

3、如图所示,重为9 N的物体挂在B处,O为支点,

要想使杠杆保持水平平衡,在A处施加的最小的力是

___________N,方向___________.

4、如图所示,已知OA是OB的两倍,物体重为G,F为动力,方

向竖直向下,该杠杆属于 杠杆(填“省力”或“费力”),

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F= 。

5、定滑轮的实质是__的杠杆,动滑轮实质是_____的杠杆,使用动滑轮时能省__力,但要费____。

6、旗杆顶上的滑轮,其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

A.省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B.费力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C.等臂杠杆,可改变力作用方向 D.以上说法都正确

7、如图7所示,把重为2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若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及动滑轮重力的大小分别是( ).

A.10N 8N B.12N 4N C.16N 8N D.6N 4N

P33-8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杠杆是一种省力的机械

B.杠杆的长度总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

C.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之间的距离叫做力臂

D.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9、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处于平衡,此时( )

A.两个小孩重力一定相等

B.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两个小孩质量一定相等

D.两边的力臂与小孩重力的乘积相等

P34-10

10、画出渔民扳鱼网的杠杆示意图(图13-4-7)。

11、某同学在做俯卧撑运动时(如图),可将他视为一个杠杆,支点为O,他的重心在A点,支撑力为F,请画出策重力和支撑力F的力臂。

12、如图所示,重100N的均匀木棒AB在细绳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请你画出木棒所受拉力的力臂及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P34-11

13、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沿水平地面拉动物体A,

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14、用滑轮组提升重物,请在下图中画出拉力F=G/3的绳子的

绕法。(不计动滑轮、绳重和摩擦)

P35-5

15、一个质量是60 kg的工人在工作台上粉刷楼房外侧,如图所示,上端固定在楼顶,如果动滑轮的质量是2.5 kg,工作台的质量是7.5 kg,涂料和其他工具的质量是20 kg,当他用力使工作台匀速下落时,绳重和摩擦不计,拉力应该为__________N。(g取10 N/kg)

16、成人正常体温约 ℃,一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 kg。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法把相同的重物提高相同的高度,甲、

乙两图的动滑轮重力相同,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图甲中

人的拉力F1 图乙中人的拉力F2(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

17、用图6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

所用时间为2s,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为6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磨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所做的有用功为2J

B.动滑轮自重0.2N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0.3W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P35-8

18、滑轮组即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建筑工人用自制的滑轮组把

600N的重物缓慢提升2m,如右图所示,绳自由端的拉力F=250N。拉

力做的功是 J,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 ,若不计一切摩擦

和绳重,该滑轮组的动滑轮重 N

19、如图所示,拉力F=80N,物体重G=120N,若绳子自由端匀速拉动

的距离S=4m,物体被提高的距离h=2m,求:

(1)拉力所做的有用功;

(2)拉力所做的总功W总;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P36-9

20、小明在探究利用杠杆做功的实践活动中,所用的杠杆

是一根重为5N、质量均匀的硬棒。他将棒的一端固定,把

重为15N的重物挂在棒的中点,然后用手竖直提起棒的另一

端,如图11所示。若把重物提升了lOcm,则小明使用杠杆

所做的有用功为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

21、如图13-4-8所示是一弯曲的杠杆,O是支点,OB=CA=4 cm,OC=3 cm。在B点挂一重物G=10 N,在A点加一力,要使杠杆平衡,力F最小值为多大?

P38-10、14

22、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 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 D.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23、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对物体做的功越多,功率就越大

B. 做功时间短的机械功率大

C. 完成相同的功,用的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D. 功率大的机械在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多

24、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越省力的机械,其机械效率越高

B.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做的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D.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25.用同一个滑轮组来测挂不同钩码时的机械效率,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钩码较重的一次机械效率较高 B.钩码较轻的一次机械效率较高

C.两次机械效率是一样的 D.机械效率与提升高度有关


相关内容

  • 初二物理下册简单力学综合练习提升
  • 一. 知识回顾 重难点知识点整理: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 . 2.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3 ...

  • 初中课程教学视频辅导
  • 初一课程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初一生物上册实验教程(苏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辅导教程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讲座 人教版七年级下英语教程 初一语文新课标教程 七年级历史学习方法辅导 七年级英语学习方法视频教程 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上册视频 人教版七 ...

  • 初二物理下册教学计划
  • 初二物理下册教学计划 初二第二学期物理是初中物理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大多数学生学习起来感到非常吃力,如何把本学期的课程上好,让学生学好就成为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心.我根据上学期的期末成绩分析情况制定了工作计划. 一.目标要求: 1.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能力,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 2.更新教学观念,钻 ...

  • 初二下册物理期中考试
  • 2008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时量: 满分: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40分,每空一分) 1. 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 的装置.电压的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测量电压的仪器叫 表,在电路图中用符号 表示. 2.常用的直流电压表在测量电压时必须与被测用电器 ,电流应从"+&quo ...

  • 初二下册[诗词曲五首]练习题
  • 初二下册<诗词曲五首>练习题 姓名 一.注音或写字 畔 绮 闻笛fǜ 折jí 干gē 风piāoxù hànqīng 宫quâ qióng楼 chánjuān fēngluán 三.解释词语 长精神 铁未销 自将 ...磨洗 寥落.. 零丁..丹心 汗青 把酒 不胜 何似 ....... ...

  • 初二下册物理典型计算题
  • 1. 一石块在空气中称时弹簧秤示数为24.5牛, 把它全部浸入水中称得弹簧秤示数为14.7 牛, 则①物体所受的浮力? ②如果把物体浸入水中一半, 弹簧秤读数为多少? 2. 一金属块的体积为1分米3,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是多少?排开水的重为多少? 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多少? 3. 体积为1分米3 ...

  • 初中全部课程教学视频汇总- 酷6教育频道
  • 初中教程 初中语文 学语文(初中) 初中英语 初一英语单词(上)初一英语单词(下)初二英语单词(上)初二英语单词(下) 初三英语单词(上)初三英语单词(下)初中英语(一年级)初中英语(二年级) 初中英语(三年级) 初中数学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 初 ...

  • 初二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题
  • 初二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题 一.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26课<答谢中书书> (1)五色交辉( )(2)四时俱备( )(3)晓雾将歇( ) (11)虽席地不容闲( )( )( ) (12)吴儿善泅者数百( ) (13)方其远出海门( ) 29课<湖心亭看雪> (1) ...

  • 初中英语补习教学大纲
  • 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 1.对音标和音标的拼读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2.熟练掌握初一上下册的单词和课文 3.熟记初二上册前六个模块的单词意思 4.通过做题掌握解题技巧 总体教学内容:教授48个音标以及单词的拼读:地毯式把初一上下册的单词和课文详细过一遍:辅以初一上册的五三练习册,着重讲解阅读的解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