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00题及解答(全)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00题及解答(全)

1. 765×213÷27+765×327÷27

解:原式=765÷27×(213+327)= 765÷27×540=765×20=15300

2. (9999+9997+…+9001)-(1+3+…+999)

解:原式=(9999-999)+(9997-997)+(9995-995)+……+(9001-1)

=9000+9000+…….+9000 (500个9000)

=4500000

3.19981999×19991998-19981998×19991999

解:(19981998+1)×19991998-19981998×19991999

=19981998×19991998-19981998×19991999+19991998

=19991998-19981998

=10000

4.(873×477-198)÷(476×874+199)

解:873×477-198=476×874+199

因此原式=1

5.2000×1999-1999×1998+1998×1997-1997×1996+„+2×1

解:原式=1999×(2000-1998)+1997×(1998-1996)+„

+3×(4-2)+2×1

=(1999+1997+„+3+1)×2=2000000。

6.297+293+289+„+209

解:(209+297)*23/2=5819

7.计算:

解:原式=(3/2)*(4/3)*(5/4)*„*(100/99)*(1/2)*(2/3)*(3/4)*„*(98/99)

=50*(1/99)=50/99 8.

解:原式=(1*2*3)/(2*3*4)=1/4

9. 有7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8。去掉一个数后,剩下6个数的平均数是19;再去掉一个数后,剩下的5个数的平均数是20。求去掉的两个数的乘积。

解: 7*18-6*19=126-114=12

6*19-5*20=114-100=14

去掉的两个数是12和14它们的乘积是12*14=168

10. 有七个排成一列的数,它们的平均数是 30,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8,后五个数的平均数是

33。求第三个数。

解:28×3+33×5-30×7=39。

11. 有两组数,第一组9个数的和是63,第二组的平均数是11,两个组中所有数的平均数是8。问:第二组有多少个数?

解:设第二组有x 个数,则63+11x=8×(9+x),解得x=3。

12.小明参加了六次测验,第三、第四次的平均分比前两次的平均分多2分,比后两次的平均分少2分。如果后三次平均分比前三次平均分多3分,那么第四次比第三次多得几分?

解:第三、四次的成绩和比前两次的成绩和多4分,比后两次的成绩和少4分,推知后两次的成绩和比前两次的成绩和多8分。因为后三次的成绩和比前三次的成绩和多9分,所以第四次比第三次多9-8=1(分)。

13. 妈妈每4天要去一次副食商店,每 5天要去一次百货商店。妈妈平均每星期去这两个商店几次?(用小数表示)

解:每20天去9次,9÷20×7=3.15(次)。

14. 乙、丙两数的平均数与甲数之比是13∶7,求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与甲数之比。

解:以甲数为7份,则乙、丙两数共13×2=26(份)

所以甲乙丙的平均数是(26+7)/3=11(份)

因此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与甲数之比是11:7。

15. 五年级同学参加校办工厂糊纸盒劳动,平均每人糊了76个。已知每人至少糊了70个,并且其中有一个同学糊了88个,如果不把这个同学计算在内,那么平均每人糊74个。糊得最快的同学最多糊了多少个?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100题及解答(全)

1. 765×213÷27+765×327÷27

解:原式=765÷27×(213+327)= 765÷27×540=765×20=15300

2. (9999+9997+…+9001)-(1+3+…+999)

解:原式=(9999-999)+(9997-997)+(9995-995)+……+(9001-1)

=9000+9000+…….+9000 (500个9000)

=4500000

3.19981999×19991998-19981998×19991999

解:(19981998+1)×19991998-19981998×19991999

=19981998×19991998-19981998×19991999+19991998

=19991998-19981998

=10000

4.(873×477-198)÷(476×874+199)

解:873×477-198=476×874+199

因此原式=1

5.2000×1999-1999×1998+1998×1997-1997×1996+„+2×1

解:原式=1999×(2000-1998)+1997×(1998-1996)+„

+3×(4-2)+2×1

=(1999+1997+„+3+1)×2=2000000。

6.297+293+289+„+209

解:(209+297)*23/2=5819

7.计算:

解:原式=(3/2)*(4/3)*(5/4)*„*(100/99)*(1/2)*(2/3)*(3/4)*„*(98/99)

=50*(1/99)=50/99 8.

解:原式=(1*2*3)/(2*3*4)=1/4

9. 有7个数,它们的平均数是18。去掉一个数后,剩下6个数的平均数是19;再去掉一个数后,剩下的5个数的平均数是20。求去掉的两个数的乘积。

解: 7*18-6*19=126-114=12

6*19-5*20=114-100=14

去掉的两个数是12和14它们的乘积是12*14=168

10. 有七个排成一列的数,它们的平均数是 30,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28,后五个数的平均数是

33。求第三个数。

解:28×3+33×5-30×7=39。

11. 有两组数,第一组9个数的和是63,第二组的平均数是11,两个组中所有数的平均数是8。问:第二组有多少个数?

解:设第二组有x 个数,则63+11x=8×(9+x),解得x=3。

12.小明参加了六次测验,第三、第四次的平均分比前两次的平均分多2分,比后两次的平均分少2分。如果后三次平均分比前三次平均分多3分,那么第四次比第三次多得几分?

解:第三、四次的成绩和比前两次的成绩和多4分,比后两次的成绩和少4分,推知后两次的成绩和比前两次的成绩和多8分。因为后三次的成绩和比前三次的成绩和多9分,所以第四次比第三次多9-8=1(分)。

13. 妈妈每4天要去一次副食商店,每 5天要去一次百货商店。妈妈平均每星期去这两个商店几次?(用小数表示)

解:每20天去9次,9÷20×7=3.15(次)。

14. 乙、丙两数的平均数与甲数之比是13∶7,求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与甲数之比。

解:以甲数为7份,则乙、丙两数共13×2=26(份)

所以甲乙丙的平均数是(26+7)/3=11(份)

因此甲乙丙三数的平均数与甲数之比是11:7。

15. 五年级同学参加校办工厂糊纸盒劳动,平均每人糊了76个。已知每人至少糊了70个,并且其中有一个同学糊了88个,如果不把这个同学计算在内,那么平均每人糊74个。糊得最快的同学最多糊了多少个?


相关内容

  • 怎样学好一年级数学
  • 怎样辅导好您的孩子学好一年级数学 1.要了解一年级数学的内容及要求: 第一学期: (1)1到10各数的认识.写法和加减法.包括:实物图,数10以内的数,1到5各数的认识和写法,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0的认识和写法,加0.减0和得数是0的减法,6到10各数的认识和写法,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式 ...

  •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
  •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 四川省南部县南隆镇五小 刘成花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最重要途径.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突出多读.多思.让学生在多读,多思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掌握规律,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

  • 二年级教师工作计划
  • 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教师:黄梅红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本着"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教学理念.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 ...

  • 数学教学分析.措施(2012~2013)
  • 数学教学分析.措施(2012~2013)二年级上册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们班共有学生35人.一年来,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课时能积极思考, 课上能做到发言踊跃, 课下能做到作业认真按时完成.32位同学能够熟练地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 能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对位置.图形.统计.可能性等方面的 ...

  • 下学期计划--数学
  • 周玮英 唐庭茂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共有 74学生,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具有一定个性的去完成学习任务. 一(1)班学生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极个别学生学习惰性稍强, ...

  • 七年级数学教材
  • 新思维学校 七年级寒假预科班 (数学) 授 课 讲 义 [内部资料,翻版必究] 目 录 第一讲 巧求有限个数的和„„„„„„„„„„„„„„„„„1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第十一讲 第十二讲 第十三讲 第十四讲 第十五讲 第十六讲 第十七讲 第十八讲 ...

  • 冀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 2015-2016学年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三班 杜苑苑 一.班级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这是我刚刚接手 ...

  • 浅谈 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 浅谈小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要求:学会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把它当作一门特殊的语言来研究,要确立数学语言 ...

  • 五年级数学思维训练--牛吃草问题
  • 牛吃草问题 知识导航 牛吃草问题也叫牛顿问题或是消长问题,因由牛顿提出而得名,也有人称这一类问题叫做牛吃草问题.牛每天吃草,草每天在不断均匀生长.解题环节主要有四步: 1.求出每天长草量: 2.求出牧场原有草量: 3.求出每天实际消耗原有草量( 牛吃的草量-- 生长的草量= 消耗原有草量)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