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的故事

阿基米德的故事

国王让金匠做了一顶新的纯金王冠。但他怀疑金匠在金冠中掺假了。可是,做好的王冠无论从重量上、外形上都看不出问题。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日思夜想。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慢慢坐进澡堂时,水从盆边溢了出来,他望着溢出来的水,突然大叫一声:“我知道了!”竟然一丝不挂地跑回家中。原来他想出办法了。

阿基米德把金王冠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缸中,一些水溢出来了。他取了王冠,把水装满,再将一块同王冠一样重的金子放进水里,又有一些水溢出来。他把两次的水加以比较,发现第一次溢出的水多于第二次。于是他断定金冠中掺了银了。经过一翻试验,他算出银子的重量。当他宣布他的发现时,金匠目瞪口呆。

这次试验的意义远远大过查出金匠欺骗国王。阿基米德从中发现了一条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减轻的重量,等于他所排出液体的重量。这条原理后人以阿基米德的名字命名。一直到现代,人们还在利用这个原理测定船舶载重量等。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家长给孩子报的补习班效果不好

在座的各位不仅仅是兴趣,更可能是工作需要。

如果你对问题视而不见,那就没有创新。 案例:人工合成尿素

维勒自1824年起研究氰酸铵的合成,但是他发现在氰酸中加入氨水后蒸干得到的白色晶体并不是铵盐,到了1828年他终于证明出这个实验的产物是尿素。维勒由于偶然的发现了从无机 物合成有机物的方法,而被认为是有机化学研究的先锋。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有机物只能依靠一种生命力在动物或植物体内产生;人工只能合成无机物而不能合成有机物。维勒的老师贝采里乌斯当时也支持生命力学说,他写信给维勒问他能不能在实验室里“制造出一个小孩来”。

维勒将自己的发现和实验过程写成题为“论尿素的人工制成”的论文,发表在1828年《物理学和化学年鉴》第12卷上。他的论文详尽记述了如何用氰酸与氨水或氯化铵与氰酸银来制备纯净的尿素。随着其他化学家对他的实验的重现成功,人们认识到有机物是可以在实验室由人工合成的,这打破了多年来占据有机化学领域的生命力学说。随后,乙酸、酒石酸等有机物相继被合成出来,支持了维勒的观点。

X射线的发现

也是一个对新奇现象极为敏感的成功的例子。事实上,在伦琴发现X射线之前,就有人曾经碰到过X射线,但当时并没有引起实验者的注意,有的人为放在阴极射线管附近的照像底片莫名其妙地感光而气恼,但没有对这种奇怪的现象引起足够的注意,也有些物理学家在实验时注意到克鲁克斯放电管附近的荧光,但只是专心研究阴极射线,而没有去追究这种奇怪的现象,错过了发现射线,而伦琴却能够抓住这偶然出现的一点荧光。一丝阴影,追根求源,锲而不舍,终于发现X射线。

1.发明“长命灯” 所一段时间,走廊的照明电灯泡成了短命鬼,常常不到一个星期便寿终正寝了。开始王明认为是电灯泡的质量太差,但是接连换了几个牌子的灯泡仍然如此。而家里用同样牌子的白织灯,却至少能用几个月。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仔细观察,最后发现引起白炽灯断丝的主要原因是深夜12时之后电源电压达到240多伏的高压所引起,这段时间若哪位邻居“人走灯未灭”就很容易烧断灯丝。经过他仔细琢磨,发现解决的办法非常多:既换成声控型开关,即节约电,也可防止灯泡在高电压的情况下长时间工作。再如买一个节能灯代替白炽灯,一般来说节能灯对电压的适应范围要宽一些………,但这些方法都需要增加费用。有没有一种更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法呢?他想,引起灯泡断丝的主要原因是电压高,那么只要设法让电压降低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最后,他根据电工所提的建议,在电子市场仅花几分钱买了一个1n4007的整流二极管,把它串联在电灯线路上,尽管照明亮度弱了点,但对于夜间照明还是绰绰有余了。经过他一番改动之后,灯泡使用近一年也从未断丝。后来,他又如法泡制,把卫生间、厨房的照明灯也一个个“小改小革”一番,取得的效果明显。

个人搞点创新,搞点发明、创造并不难,难的是建立一个创新型的团队。爱迪生时代他一生搞了1000多项发明,现在随着人的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一项创新,一项成果,很多时候已经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了,而是一个团队搞出来的。中国的海尔从1984年开始创业,20年后已成为中国企业的一面旗帜,成功原因是什么呢?吴官正在任山东省委书记时到海尔视察后说:“海尔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是因为它有一个创新的企业文化和一个团结的领导班子。”

海尔文化精髓之一就是它的创新精神。从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公司一个212的电冰箱生产技术,经过16年的发展,到2000年,已形成了69大系列108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海尔现在平均每天可推出1.3个新品种,平均每天申请国家专利2.5个,海尔是中国拥有专利最多的企业。

像海尔这么多的创新,绝不是几个工程师能搞成的,而在于他们有一个创新型团队,鼓励人人创新。1998-2000年的三年间,海尔人一共提了3万多条合理化建议,被采纳了17000多条。海尔规定:工人一年提十条合理化建议,只要被采纳了七条,就可以从“合格员工”升为“优秀员工”,连许多老工人一年都可以提出十几项合理化建议。这就是海尔创新型团队的力量。

我们中国人素以谦虚好学著称,我们的企业要想实现跳跃式发展,也就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 上,我们不但要学习日本人的团队精神,德国人的严谨态度,还应学习美国人的创新精神。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次酒会上,有7个人,美国人、俄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中国人,每个人都要宣传自己国家有什么好酒。中国人把茅台拿出来了,酒盖一启,香气扑鼻,在座的各位说了茅台了不起。俄国人拿出了伏特加,英国拿出了威士忌,法国拿出了XO,德国拿出了黑啤酒,意大利拿出了红葡萄酒,都很了不起。到了美国人这里,美国人找了个空杯子,把茅台等几种酒都倒了一点,晃了晃,什么酒?鸡尾酒。综合就是创造。他哪有东西,只不过把别人的东西拿

来,把好的东西综合起来就是创新。

创新最重要的是观念的创新,也就是小平同志所说的解放思想。我想,如果我们企业的团队都有了创新意识,我们的企业一定可以赶超欧美、日本先进企业。

落后就要挨打。要想不挨打,就要不落后;要想不落后,就要与时俱进;要想与时俱进,就要不断创新;要想不断创新,只有坚持学习。创新型的团队来自学习型团队。

——李慧波

阿基米德的故事

国王让金匠做了一顶新的纯金王冠。但他怀疑金匠在金冠中掺假了。可是,做好的王冠无论从重量上、外形上都看不出问题。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日思夜想。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慢慢坐进澡堂时,水从盆边溢了出来,他望着溢出来的水,突然大叫一声:“我知道了!”竟然一丝不挂地跑回家中。原来他想出办法了。

阿基米德把金王冠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缸中,一些水溢出来了。他取了王冠,把水装满,再将一块同王冠一样重的金子放进水里,又有一些水溢出来。他把两次的水加以比较,发现第一次溢出的水多于第二次。于是他断定金冠中掺了银了。经过一翻试验,他算出银子的重量。当他宣布他的发现时,金匠目瞪口呆。

这次试验的意义远远大过查出金匠欺骗国王。阿基米德从中发现了一条原理:即物体在液体中减轻的重量,等于他所排出液体的重量。这条原理后人以阿基米德的名字命名。一直到现代,人们还在利用这个原理测定船舶载重量等。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家长给孩子报的补习班效果不好

在座的各位不仅仅是兴趣,更可能是工作需要。

如果你对问题视而不见,那就没有创新。 案例:人工合成尿素

维勒自1824年起研究氰酸铵的合成,但是他发现在氰酸中加入氨水后蒸干得到的白色晶体并不是铵盐,到了1828年他终于证明出这个实验的产物是尿素。维勒由于偶然的发现了从无机 物合成有机物的方法,而被认为是有机化学研究的先锋。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有机物只能依靠一种生命力在动物或植物体内产生;人工只能合成无机物而不能合成有机物。维勒的老师贝采里乌斯当时也支持生命力学说,他写信给维勒问他能不能在实验室里“制造出一个小孩来”。

维勒将自己的发现和实验过程写成题为“论尿素的人工制成”的论文,发表在1828年《物理学和化学年鉴》第12卷上。他的论文详尽记述了如何用氰酸与氨水或氯化铵与氰酸银来制备纯净的尿素。随着其他化学家对他的实验的重现成功,人们认识到有机物是可以在实验室由人工合成的,这打破了多年来占据有机化学领域的生命力学说。随后,乙酸、酒石酸等有机物相继被合成出来,支持了维勒的观点。

X射线的发现

也是一个对新奇现象极为敏感的成功的例子。事实上,在伦琴发现X射线之前,就有人曾经碰到过X射线,但当时并没有引起实验者的注意,有的人为放在阴极射线管附近的照像底片莫名其妙地感光而气恼,但没有对这种奇怪的现象引起足够的注意,也有些物理学家在实验时注意到克鲁克斯放电管附近的荧光,但只是专心研究阴极射线,而没有去追究这种奇怪的现象,错过了发现射线,而伦琴却能够抓住这偶然出现的一点荧光。一丝阴影,追根求源,锲而不舍,终于发现X射线。

1.发明“长命灯” 所一段时间,走廊的照明电灯泡成了短命鬼,常常不到一个星期便寿终正寝了。开始王明认为是电灯泡的质量太差,但是接连换了几个牌子的灯泡仍然如此。而家里用同样牌子的白织灯,却至少能用几个月。这是什么原因呢?经过仔细观察,最后发现引起白炽灯断丝的主要原因是深夜12时之后电源电压达到240多伏的高压所引起,这段时间若哪位邻居“人走灯未灭”就很容易烧断灯丝。经过他仔细琢磨,发现解决的办法非常多:既换成声控型开关,即节约电,也可防止灯泡在高电压的情况下长时间工作。再如买一个节能灯代替白炽灯,一般来说节能灯对电压的适应范围要宽一些………,但这些方法都需要增加费用。有没有一种更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法呢?他想,引起灯泡断丝的主要原因是电压高,那么只要设法让电压降低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最后,他根据电工所提的建议,在电子市场仅花几分钱买了一个1n4007的整流二极管,把它串联在电灯线路上,尽管照明亮度弱了点,但对于夜间照明还是绰绰有余了。经过他一番改动之后,灯泡使用近一年也从未断丝。后来,他又如法泡制,把卫生间、厨房的照明灯也一个个“小改小革”一番,取得的效果明显。

个人搞点创新,搞点发明、创造并不难,难的是建立一个创新型的团队。爱迪生时代他一生搞了1000多项发明,现在随着人的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一项创新,一项成果,很多时候已经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了,而是一个团队搞出来的。中国的海尔从1984年开始创业,20年后已成为中国企业的一面旗帜,成功原因是什么呢?吴官正在任山东省委书记时到海尔视察后说:“海尔之所以发展得这么快,是因为它有一个创新的企业文化和一个团结的领导班子。”

海尔文化精髓之一就是它的创新精神。从1984年引进德国利勃海尔公司一个212的电冰箱生产技术,经过16年的发展,到2000年,已形成了69大系列108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海尔现在平均每天可推出1.3个新品种,平均每天申请国家专利2.5个,海尔是中国拥有专利最多的企业。

像海尔这么多的创新,绝不是几个工程师能搞成的,而在于他们有一个创新型团队,鼓励人人创新。1998-2000年的三年间,海尔人一共提了3万多条合理化建议,被采纳了17000多条。海尔规定:工人一年提十条合理化建议,只要被采纳了七条,就可以从“合格员工”升为“优秀员工”,连许多老工人一年都可以提出十几项合理化建议。这就是海尔创新型团队的力量。

我们中国人素以谦虚好学著称,我们的企业要想实现跳跃式发展,也就必须站在巨人的肩膀 上,我们不但要学习日本人的团队精神,德国人的严谨态度,还应学习美国人的创新精神。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次酒会上,有7个人,美国人、俄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意大利人、中国人,每个人都要宣传自己国家有什么好酒。中国人把茅台拿出来了,酒盖一启,香气扑鼻,在座的各位说了茅台了不起。俄国人拿出了伏特加,英国拿出了威士忌,法国拿出了XO,德国拿出了黑啤酒,意大利拿出了红葡萄酒,都很了不起。到了美国人这里,美国人找了个空杯子,把茅台等几种酒都倒了一点,晃了晃,什么酒?鸡尾酒。综合就是创造。他哪有东西,只不过把别人的东西拿

来,把好的东西综合起来就是创新。

创新最重要的是观念的创新,也就是小平同志所说的解放思想。我想,如果我们企业的团队都有了创新意识,我们的企业一定可以赶超欧美、日本先进企业。

落后就要挨打。要想不挨打,就要不落后;要想不落后,就要与时俱进;要想与时俱进,就要不断创新;要想不断创新,只有坚持学习。创新型的团队来自学习型团队。

——李慧波


相关内容

  • (水滴系列)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教案 新人教版
  •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课型:新授课 年级:九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从"杰出的科学家"."文学与戏剧"和"著名建筑"等方面的几个代表人物和突出成就,集中体现了世界古代文明的发展和繁荣昌盛,也是对人类古代文明的总结.科技和文化 ...

  • 有关阿基米德与皇冠的物理故事
  • 有关阿基米德与皇冠的物理故事 传说古希腊的国王,想制一顶与泰尔的王冠一模一样的纯金王冠,便召见一位高明的首饰匠,向他说明了旨意,并如数让他称走了黄金. 过了一段时间之后,首饰匠如期将王冠交来,外表金碧辉煌,确实与泰尔的王冠完全相同,重量也恰如取走的黄金.国王按照自己原先的许诺,给了首饰匠重重的奖励. ...

  • 40智烧敌舰
  • 40.智烧敌舰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8个:能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乘虚而入,惊惶失措,欣喜若狂"等词语及词语带点字的意思: 2.能用"多......也多......"造句: 3. 了解阿基米德指挥希腊人用镜子反射太阳光烧毁罗马敌舰的故事内容:流畅地朗读课文: 4.体会阿基米德的大智 ...

  • 力学的黄金规则 (阿基米德的故事)
  • 基本资料 力学的黄金规则 (阿基米德的故事) 作者: (苏)伊凡诺夫斯基 出版社: 出版年: 1963年03月第1版 页数: 定价: 0.18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译自:Золотое правило 书  目: 举报失效目录 超星 目录 青年时代 回到祖国 杠杆的发现 重心 杠杆定律 一 ...

  • 外国数学名人故事
  • 诺伊曼(1903~1957),美籍匈牙利数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 诺伊曼出生在一个犹太银行家的家庭,是位罕见的神童.他8岁掌握微积分,12岁读懂<函数论>.在他成长的道路上,曾有这样一段有趣的故事:1913 年夏天,银行家马克斯先生登出一则启示,愿以10倍于一般教师的聘金,为11岁的长子 ...

  • 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 第9课 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学习目标: 1.了解古代科技.文学.戏剧与建筑对世界文化发展产生的影 响 2.古希腊著名的<荷马史诗>.悲剧<俄底浦斯王>:阿拉伯民 间故事集<天方夜谭>:杰出的科学家阿基米德:著名建筑麦加 大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学习重点:&l ...

  • 子女教育小故事6-龟兔赛跑新传等
  • 子女教育小故事6-龟兔赛跑新传等.txt什么叫神话?请听男人向你表达爱意:什么叫传说?请听男人对你的承诺:什么叫梦境?请看你自己听到前两者时的反应."龟兔赛跑"新传 兔子在赛跑中因为自己骄傲自满失败后,非常懊丧,决心东山再起.为此它聘请了一个顾问团为其进行咨询,希望找出自己的特点 ...

  • 激发创造力的66个科学家的故事读后感
  • 寒假里,我读完<激发创造力的66个科学家的故事>,它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心灵上的震撼.精神上的鼓舞和学习上的动力,更多的是折服于他们那种为人类.为科学不惜一切的自我牺牲精神. 就拿我国明朝的李时珍来说吧!如果他没有那种吃苦耐劳.为民奉献的大无畏精神,可能今天早已谈不上<本草纲目> ...

  • 5个经典的销售故事
  • 5 个经典的营销故事 故事一:苏格拉底与其学生 古希腊有个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想向他哲学.苏格拉底带着他走到一条 河边,突然用力把他推到了河里.年轻人起先以为苏格拉底在跟他开玩笑,并不在意.结果 苏格拉底也跳到水里,并且拼命地把他往水底按.这下子,年轻人真的慌了,求生的本能令 他拼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