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发展特殊性

城乡统筹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发展特殊性[ 来源:中国旅游报 | 发布日期:2013-08-12 | 浏览(87)人次 | 投稿 | 收藏 ]  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起步于19世纪80年代,旅游城镇的发展则开始于20世纪初。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民族地区城镇发展重要产业之一。城乡统筹这一背景下,我国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一步加快。全国城镇的标准化建设导致了城镇的差异化消失,也就意味着地方文化的消失。这对我国城镇旅游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如何保持民族地区城镇的差异性,是保证这些旅游城镇旅游吸引力的基础与前提。

一、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发展的背景

2012年国家旅游局指出,要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和地区影响力的城市目的地和特色各异的旅游小镇。城乡统筹的目标是以城市和农村一体发展思维为指导,以打破历史和制度设计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为出发点,立足城市发展,着眼农村建设,最终实现城乡差距最小化、城市和农村共同富裕。城乡统筹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建设相比以前有所不同,这种统筹给旅游城镇带来了思想观念、技术资金和生活方式上的改变。

二、城乡统筹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发展具有特殊性

1.民族地区城镇的自然环境差异性较大。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植物等的差异性,都将影响城镇的差异性,包括建筑风貌、样式、材料、选址与建筑格局等应该与环境相适应。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南、东南地区,居住环境易受外界自然条件影响。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梁启超)。四川甘孜州康定县的新都桥镇民居为藏族式“碉房”,适应高原气候,房屋2-3层,用乱石垒砌或土筑而成,窗户较小,有防寒、采暖的效果;贵州郎德上寨古建筑群,有天然民俗博物馆之称,苗寨吊脚楼,依山就势,鳞次栉比,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

2.民族地区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通过文化符号、生活方式,包括建筑装饰艺术、颜色的使用、空间格局,业态等方面表现出来。我国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居住空间创造了丰富多彩、极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每一种民族文化现象的外在特色,都是这个民族文化内容的具体表现(肖琼,2011)。民族旅游城镇是集中向游客展示民族风情之地:民居、街道;服饰、饮食;节庆节日、宗教以及婚俗等等,文化的内涵通过旅游得到升华。西昌凉山州彝族的火把节,每年农历6月25号举行,维持三天,每年的主题不同,规模较大,是一场文化、体育和旅游的盛宴,号称“东方的狂欢节”;四川香格里拉县“走婚”、“爬墙子”的挖掘和传播使得更多人了解了藏族的婚俗。

3.民族地区城镇内部商业活动的差异性。民族旅游城镇以经营民族服饰、民族风味餐馆、小吃、土特产以及其他饰品为主,手工业品很受欢迎,民族餐饮生意红火,再加上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游客一般会延长停留时间,甚至在此定居。而且民族旅游城镇的商业更加注重文化的传承,在服饰、餐饮方面表现明显,祖传的手工艺人在随处可见。游客不仅能看到店内手工业者做活并且可以亲手参与制作,重庆瓷器口街道上,游客可以看到,张飞的扮演者、手工糍粑师傅边表演边招揽顾客。

三、城乡统筹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城镇保留特殊性的意义

1.旅游城镇的建设可以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文化的传承是每个人的使命,旅游城镇的建设使得民族文化得以开发、传播、继承。但是目前民族地区的语言、服饰、节日以及民俗已经被汉族逐渐涵化,整个民族特征处于消失的过程中,若不及时拯救,民族性就会丧失。四川甘孜州新都桥镇藏民的服饰、饮食、节庆、宗教依然是藏族传统风俗,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开发,游客的增多,藏语慢慢演变为汉语,似乎只有祝酒词“扎西德勒”保留了下来。

再者,民族地区原生态自然环境优良,重工业污染较小,空气质量和植被以及河流都保持着原始状态,生态一旦遭到破坏,短时间内难以恢复,而且容易引发次生灾害。旅游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对文化的传承与自然环境的保护有积极的作用,一是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服务业本身就是新型无污染的产业,二是旅游城镇的建设要求保护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地区稳定和民族团结。旅游城镇建设既有利于地区稳定和民族团结,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团结又可以促进旅游城镇又快又好的发展(李柏文,2010)。旅游城镇的建设,得到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新型政策法规的确立,给不法分子敲响警钟。另外,城镇的建设,使民族手工业规模扩大,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多,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思想觉悟提升,有利于地区的稳定与民族的团结。

城乡统筹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发展特殊性[ 来源:中国旅游报 | 发布日期:2013-08-12 | 浏览(87)人次 | 投稿 | 收藏 ]  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起步于19世纪80年代,旅游城镇的发展则开始于20世纪初。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民族地区城镇发展重要产业之一。城乡统筹这一背景下,我国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一步加快。全国城镇的标准化建设导致了城镇的差异化消失,也就意味着地方文化的消失。这对我国城镇旅游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如何保持民族地区城镇的差异性,是保证这些旅游城镇旅游吸引力的基础与前提。

一、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发展的背景

2012年国家旅游局指出,要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和地区影响力的城市目的地和特色各异的旅游小镇。城乡统筹的目标是以城市和农村一体发展思维为指导,以打破历史和制度设计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为出发点,立足城市发展,着眼农村建设,最终实现城乡差距最小化、城市和农村共同富裕。城乡统筹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建设相比以前有所不同,这种统筹给旅游城镇带来了思想观念、技术资金和生活方式上的改变。

二、城乡统筹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发展具有特殊性

1.民族地区城镇的自然环境差异性较大。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植物等的差异性,都将影响城镇的差异性,包括建筑风貌、样式、材料、选址与建筑格局等应该与环境相适应。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南、东南地区,居住环境易受外界自然条件影响。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梁启超)。四川甘孜州康定县的新都桥镇民居为藏族式“碉房”,适应高原气候,房屋2-3层,用乱石垒砌或土筑而成,窗户较小,有防寒、采暖的效果;贵州郎德上寨古建筑群,有天然民俗博物馆之称,苗寨吊脚楼,依山就势,鳞次栉比,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

2.民族地区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通过文化符号、生活方式,包括建筑装饰艺术、颜色的使用、空间格局,业态等方面表现出来。我国少数民族在不同的居住空间创造了丰富多彩、极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每一种民族文化现象的外在特色,都是这个民族文化内容的具体表现(肖琼,2011)。民族旅游城镇是集中向游客展示民族风情之地:民居、街道;服饰、饮食;节庆节日、宗教以及婚俗等等,文化的内涵通过旅游得到升华。西昌凉山州彝族的火把节,每年农历6月25号举行,维持三天,每年的主题不同,规模较大,是一场文化、体育和旅游的盛宴,号称“东方的狂欢节”;四川香格里拉县“走婚”、“爬墙子”的挖掘和传播使得更多人了解了藏族的婚俗。

3.民族地区城镇内部商业活动的差异性。民族旅游城镇以经营民族服饰、民族风味餐馆、小吃、土特产以及其他饰品为主,手工业品很受欢迎,民族餐饮生意红火,再加上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游客一般会延长停留时间,甚至在此定居。而且民族旅游城镇的商业更加注重文化的传承,在服饰、餐饮方面表现明显,祖传的手工艺人在随处可见。游客不仅能看到店内手工业者做活并且可以亲手参与制作,重庆瓷器口街道上,游客可以看到,张飞的扮演者、手工糍粑师傅边表演边招揽顾客。

三、城乡统筹背景下民族地区旅游城镇保留特殊性的意义

1.旅游城镇的建设可以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文化的传承是每个人的使命,旅游城镇的建设使得民族文化得以开发、传播、继承。但是目前民族地区的语言、服饰、节日以及民俗已经被汉族逐渐涵化,整个民族特征处于消失的过程中,若不及时拯救,民族性就会丧失。四川甘孜州新都桥镇藏民的服饰、饮食、节庆、宗教依然是藏族传统风俗,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开发,游客的增多,藏语慢慢演变为汉语,似乎只有祝酒词“扎西德勒”保留了下来。

再者,民族地区原生态自然环境优良,重工业污染较小,空气质量和植被以及河流都保持着原始状态,生态一旦遭到破坏,短时间内难以恢复,而且容易引发次生灾害。旅游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对文化的传承与自然环境的保护有积极的作用,一是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服务业本身就是新型无污染的产业,二是旅游城镇的建设要求保护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有利于地区稳定和民族团结。旅游城镇建设既有利于地区稳定和民族团结,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团结又可以促进旅游城镇又快又好的发展(李柏文,2010)。旅游城镇的建设,得到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新型政策法规的确立,给不法分子敲响警钟。另外,城镇的建设,使民族手工业规模扩大,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多,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思想觉悟提升,有利于地区的稳定与民族的团结。


相关内容

  • 武陵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最新)
  • 武陵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目 录 序 言 -------------------------.4 第一章 基本情况 ---------------------.5 第一节 规划范围--.---------..--------5 第二节 自然条件--.---------..--------5 第三 ...

  • 中央2号文件
  • 目录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 3 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 ...

  • 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决定
  •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决定 (2013年5月14日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共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体会议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和任务,对推进四川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 ...

  •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 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结合贵州实际,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就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 ...

  • 关于盘县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 [摘要]本文总结了盘县当前小城镇建设五方面的主要做法,规划统筹.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示范镇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阐述了建设中存在的四个深层次问题,即"四重四轻"――重基础设施建设.轻支柱产业的支撑,重大项目.轻小微劳动密集型企业,重特色优势产业.轻纵向横向相关产 ...

  • "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 "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国务院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阶段.本规划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 ...

  • 在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 在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 蒋巨峰 2011年1月18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省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qu ...

  • 温家宝总理在四川视察时的讲话(全文)
  • 在四川视察时的讲话 (2012年7月14日) 温家宝 四川是一个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的地方,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过去几年,四川经历了抗击"5·12"汶川特大地震.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四川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 ...

  • 玉溪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 玉溪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30) 简 本 联系人:李继明.王宇飞 电话:2664423.2664415 玉溪市人民政府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2.02 目 录 第一部分 总 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