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读后感

真正的建筑文化

——读《中国建筑史》有感

知道梁思成,是因为他跟林徽因令人动容的爱情;可真正认识梁思成,是因为《中国建筑史》这本书。且不说他在专业方面的造诣有多高,只为了他不畏艰难困苦,在抗战期间仍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建筑而奔波操劳的精神,他就称得上是一位建筑大家。

梁思成早年受父亲梁启超的影响,接受过正统的中国古典文化教育,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回国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了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建筑史》,他还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是一位真正具有文化视野的建筑大师。

我们常挂在嘴边说这个社会是一个人心都浮躁起来的社会,每个人都加紧着脚步往前赶而忽略了周遭的风景。每天面对着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霓虹闪烁,麻木或许已成必然。梁思成用清丽的文艺笔调,别具一格的叙述方式,将每个时代的建筑与政治经济上的变迁分析得十分清楚,引人入胜,能让人静下心来好好感受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源远流长,体会建筑自身的魅力。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木构架建筑是我国使用面积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这种建筑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电视里也时有出现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深宅大院的场景,给人古典庄严的感觉。只是可惜现在木材越来越少,而且木架建筑易遭火灾,很多建筑都没有能保留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国建筑也随着历朝历代的更迭在不断向前发展着。在原始社会时期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从艰难地建造穴居和巢居开始,慢慢地掌握了营建房屋的技术;奴隶社会时期,因为有大量劳动力和青铜工具的使用,很多宏伟的都城、宫殿、宗庙得以建成;经过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建筑逐步走向和谐统一,让我们不得不为它的恢弘大气而感慨。

这本书虽然关于建筑的术语颇多,但胜在图文并茂,我领略到了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的巍峨;感受到了“汉宫殿繁复之部署,嵯峨之外观”的规模庞大;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佛塔上纹饰雕刻的生动、迥异;感叹于唐代佛塔的样式独特,取材不一„„也为清末“因与欧美接触频繁,西洋建筑之式样渗入都市,旧建筑之势力日弱”而唏嘘不已,想想以前总是为国外建筑的优雅从容而赞叹不已,何尝不是忽略了眼前的风景?中国的建筑文化真的应该好好发扬,它的美是需要慢慢挖掘,慢慢品味出来的。

建筑是文化的记录,是历史的见证者,梁思成先生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趁着我们年轻,思想还跟得上步伐,更应该好好领略我们自己的建筑文化,撇开走马观花,真正的用心去看建筑!

土建学院11建一

11040426 杨帆 联系方式:[1**********]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真正的建筑文化

——读《中国建筑史》有感

知道梁思成,是因为他跟林徽因令人动容的爱情;可真正认识梁思成,是因为《中国建筑史》这本书。且不说他在专业方面的造诣有多高,只为了他不畏艰难困苦,在抗战期间仍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建筑而奔波操劳的精神,他就称得上是一位建筑大家。

梁思成早年受父亲梁启超的影响,接受过正统的中国古典文化教育,后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回国后,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了第一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建筑史》,他还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是一位真正具有文化视野的建筑大师。

我们常挂在嘴边说这个社会是一个人心都浮躁起来的社会,每个人都加紧着脚步往前赶而忽略了周遭的风景。每天面对着城市里的高楼大厦,霓虹闪烁,麻木或许已成必然。梁思成用清丽的文艺笔调,别具一格的叙述方式,将每个时代的建筑与政治经济上的变迁分析得十分清楚,引人入胜,能让人静下心来好好感受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源远流长,体会建筑自身的魅力。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木构架建筑是我国使用面积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这种建筑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电视里也时有出现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深宅大院的场景,给人古典庄严的感觉。只是可惜现在木材越来越少,而且木架建筑易遭火灾,很多建筑都没有能保留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国建筑也随着历朝历代的更迭在不断向前发展着。在原始社会时期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祖先从艰难地建造穴居和巢居开始,慢慢地掌握了营建房屋的技术;奴隶社会时期,因为有大量劳动力和青铜工具的使用,很多宏伟的都城、宫殿、宗庙得以建成;经过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建筑逐步走向和谐统一,让我们不得不为它的恢弘大气而感慨。

这本书虽然关于建筑的术语颇多,但胜在图文并茂,我领略到了阿房宫“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的巍峨;感受到了“汉宫殿繁复之部署,嵯峨之外观”的规模庞大;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佛塔上纹饰雕刻的生动、迥异;感叹于唐代佛塔的样式独特,取材不一„„也为清末“因与欧美接触频繁,西洋建筑之式样渗入都市,旧建筑之势力日弱”而唏嘘不已,想想以前总是为国外建筑的优雅从容而赞叹不已,何尝不是忽略了眼前的风景?中国的建筑文化真的应该好好发扬,它的美是需要慢慢挖掘,慢慢品味出来的。

建筑是文化的记录,是历史的见证者,梁思成先生为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趁着我们年轻,思想还跟得上步伐,更应该好好领略我们自己的建筑文化,撇开走马观花,真正的用心去看建筑!

土建学院11建一

11040426 杨帆 联系方式:[1**********]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内容

  • 安藤忠雄论建筑读后感
  • 安藤忠雄论建筑读后感(一) 之前下载的城市规划专业书单中有<安藤忠雄论建筑>一书,但一直没有看,大概源于对建筑学相关领域知之甚少而怀有的担心看不懂的心结吧.昨天下午3点多,开始想起这本书来,开始阅读,没想到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到今天下午3点,不过24小时的时间,已经完整看完.由于建筑学是 ...

  •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读后感
  •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读后感 浅谈园林中建筑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重要作用 玛莎施瓦茨曾经解释景观就是除建筑外的全部,这句话虽然是在强调景观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但也不可否认,中国古典园林中,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中都存在着大量的作为住所,休憩,观景的建筑,他们在园林中的景观作用甚至超越了原本所有的使 ...

  •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
  • <中国建筑史>读后感 闲来无事,翻看了梁思成老先生的<中国建筑史>,收货颇丰,不仅系统的了解了中国建筑的构造与形态,还领略到中国建筑中所包含的中国古典思想. 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 ...

  • 建筑师的20岁读后感
  • 读<建筑师的20岁>有感 班级:建学11-1班 姓名:李林 学号:[1**********] [中文摘要]每个建筑师的一生都会有很多自己的爱好,而建筑师的成名很多也源于他们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两点就是热爱旅游,热爱探索.旅游是指对历史的回顾,对生活的热爱:探索是指建筑师要 ...

  • 你是人间四月天读后感
  • 你是人间四月天读后感 篇一:你是人间四月天>读后感 最近读了网友疏影暗香写的<你是人间四月天>,文中谈到了林徽音.徐志摩.陆小曼等人的其情其事.往事如烟,当这段七.八十年前的爱恋情恨的传奇再次被提起时,仍然那么鲜活,读来让人不胜唏嘘,正如文中所说"掩卷而思,那些尘埃落定的 ...

  • 圆明园的读后感
  • 圆明园那昔日的光辉哪去了?金碧辉煌的殿堂哪去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哪去了?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哪去了?那热闹的"买卖街".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哪去了? 原本华丽的圆明园,如今已是一片废墟,那是英法联军一把火烧了的瑰宝与精华呀!好几代帝王的梦想和人民的心血呀!惋惜之余,问题悄悄 ...

  • 圆明园读后感500字
  • 学了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我感慨万千.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我国北京,闯入圆明园,而慈禧太后带着皇帝逃出了京城.英法联军疯狂地抢夺.毁坏.火烧园中宝藏文物.古建筑,这帮侵略军在中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大罪.那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最悲哀最黑暗的历史时期,是我们中国人应该永远铭记的 ...

  •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600字
  • 五星红旗在香港上空冉冉升起的时候:当人们为申奥成功欢欢鼓舞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有一个百年的恶梦,那是一段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历史.就在前几天,我学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使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中国在过去所受到的屈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 ...

  • 北京史读后感
  • <北京史>读后感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去了解我国的历史,要了解我国的历史我们就应该去了解我国首都历史.北京是我们的,北京城是你我所向往的去处,是我们小时候渴望去大学的地方.虽然我不是北京人我也喜欢去了解北京的历史.北京给我的不仅仅是悠久的历史,还留给我的是神秘.高中在西安上学的时候第一次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