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主学佛心得(53):善知识.上师乃至佛,都不可能帮我们作弊,一切靠自己.

详解:

死亡时,结的是第三层的账,粪人们因为做下大负账堕三恶道,善人做了正账生三善道,修行人做比如往生西方的“净账”得生净土——都是造因收果各负自责。

善知识、上师或佛,都只是教诲我们在生时停做或尽量少做负账,同时用正确方法最有效率地做正账或净账等“修行功德账”,却不能代替我们做也不能给我们改账——因果必须自负,一切得靠自己。

附录:

错把依赖当依止

要明心见性,当有正知正见。要有正知正见,当依大善知识发明心地。修行要有方向,善知识如同眼目,指引正确的知见和下手处。若无正确的观念,则永不能成道。因此善知识对于道业是否成就,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法身慧命之存亡,端赖行者运用般若智能,慎择善知识。

“倾心依附”是学道者对善知识应有的态度。《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即生实相。”若对师长怀有成见,或有不同的看法,修行难以成就,盖其心与善知识不能相应。若以感性、崇拜、仰慕的心态来亲近善知识,修行之路无法长远。以其所崇拜者,为善知识外在条件,如:学历、相貌、辩才……然善知识是“人”,而不是“法”,难免有未尽圆满之处,学道者遂忘失自己乃是为求法、了生死而来,处处看师父的缺点,指陈师父的过失,长此以往,道心便退。

修学者若出于感性的心态,崇拜善知识,亦常见将善知识神格化之事情,举凡健康状况、家庭琐事、乃至谋职、生子、皆求助于善知识,已达“每事问”之地步,此是将追求真理的指导者,沦为趋吉避凶、求神问卜之附庸(29),误以善知识为无所不能,神通广大,而错把依赖当依止,自心本具智慧光明及判断力却闲置不用。佛告以:依法不依人。遵循善知识教导,系为学习放下解脱自在之菩提道,而非将民间信仰模式,套用于善知识身上。

就体性而言,与其亲近外在之善知识,莫若内心一念回光返照,于一切法即相离相,自心即是最大之善知识。若见诸相,当体即空,即是见自性佛。倘若烦恼、颠倒,牢执不放,外善知识虽欲救拔亦爱莫能助。是以,自救更胜人救,肯放下即是自救之最佳途径。自我解脱,远比依靠善知识更重要。

——修行人的通病《慧律法师》

正应了《功夫熊猫》里的一句话:没有最高秘诀,只有你自己。

详解:

死亡时,结的是第三层的账,粪人们因为做下大负账堕三恶道,善人做了正账生三善道,修行人做比如往生西方的“净账”得生净土——都是造因收果各负自责。

善知识、上师或佛,都只是教诲我们在生时停做或尽量少做负账,同时用正确方法最有效率地做正账或净账等“修行功德账”,却不能代替我们做也不能给我们改账——因果必须自负,一切得靠自己。

附录:

错把依赖当依止

要明心见性,当有正知正见。要有正知正见,当依大善知识发明心地。修行要有方向,善知识如同眼目,指引正确的知见和下手处。若无正确的观念,则永不能成道。因此善知识对于道业是否成就,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法身慧命之存亡,端赖行者运用般若智能,慎择善知识。

“倾心依附”是学道者对善知识应有的态度。《金刚经》云:“信心清净,即生实相。”若对师长怀有成见,或有不同的看法,修行难以成就,盖其心与善知识不能相应。若以感性、崇拜、仰慕的心态来亲近善知识,修行之路无法长远。以其所崇拜者,为善知识外在条件,如:学历、相貌、辩才……然善知识是“人”,而不是“法”,难免有未尽圆满之处,学道者遂忘失自己乃是为求法、了生死而来,处处看师父的缺点,指陈师父的过失,长此以往,道心便退。

修学者若出于感性的心态,崇拜善知识,亦常见将善知识神格化之事情,举凡健康状况、家庭琐事、乃至谋职、生子、皆求助于善知识,已达“每事问”之地步,此是将追求真理的指导者,沦为趋吉避凶、求神问卜之附庸(29),误以善知识为无所不能,神通广大,而错把依赖当依止,自心本具智慧光明及判断力却闲置不用。佛告以:依法不依人。遵循善知识教导,系为学习放下解脱自在之菩提道,而非将民间信仰模式,套用于善知识身上。

就体性而言,与其亲近外在之善知识,莫若内心一念回光返照,于一切法即相离相,自心即是最大之善知识。若见诸相,当体即空,即是见自性佛。倘若烦恼、颠倒,牢执不放,外善知识虽欲救拔亦爱莫能助。是以,自救更胜人救,肯放下即是自救之最佳途径。自我解脱,远比依靠善知识更重要。

——修行人的通病《慧律法师》

正应了《功夫熊猫》里的一句话:没有最高秘诀,只有你自己。


相关内容

  • [十年一梦犹未觉]
  • <十年一梦犹未觉>----一位留美博士的学佛感应 (2012-12-03 13:28:24) 标签: 知识分子与佛法 分类: 知识分子.名人与佛法.教育 作者:常愧 掐指一算,学佛竟已有十年之久了.这十年之中,有多少人事变迁,沧海桑田.我从一个稚气少年长成青年,从中学生成为博士生,从国内 ...

  • 一位出家师父给父母的一封信(释寂悟)
  • 出家比丘僧释寂悟师父 给父母的一封信(全文) 亲爱的爸妈: 您们好! 随着春节日渐逼近,我把自己出家前后的岁月作了一个深入的反思,又把是否还俗的问题,反反复复思惟了无数遍.现将深思熟虑的结果,同二老作一个汇报和沟通.因为我妈不识字,所以请爸爸将此信大意,向我妈清楚的解说一下. 爸,您和我妈辛辛苦苦把 ...

  • 惟觉老和尚[吃素与学佛]
  • 惟觉老和尚<吃素与学佛>作者:惟觉老和尚 演讲地点:普天精舍 发布时间:2010/05/24修行学佛就是要向佛学习.从身口意开始,学佛的身.学佛的口.学佛的意.学佛的身就是学佛的行为,行住坐卧怎样达到最高的标准?学佛的口,在日常生活中,讲话怎么讲?该有什么标准?学佛的心,我们起心动念,也 ...

  • 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 禅语,感悟人生的句子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别人可以违背因果,别人可以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定要保有颗完整的本性和颗清净的心.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恋爱不是慈善,不能随便施舍的.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 ...

  • 分享:"懒"的快乐和"佛陀教育"的快乐是不一样
  • "懒"的快乐和"佛陀教育"的快乐是不一样 来源:净土释疑网 录入时间:2015-06-18 16:33:15 关键字:佛陀教育,西方教育,古代教育,木牛流马,科技,学佛次第,共修分享,分享,武器 [ 点击数:178 ] [字体: 大 中 小 ] [ 收藏 ][ ...

  • 科技发达时代的佛法教育--香港科技大学演讲
  • 本次演讲的主讲人是索达吉堪布.堪布是四川甘孜炉霍人,现任喇荣五明佛学院主管汉僧的大堪布.堪布因深感汉地佛教徒不易接触到真正的藏传佛教,所以一直以来,将大量藏文经论译成汉语,并以窍诀的方式进行传讲.二十多年来,堪布常常讲.常常译,出版的书有一百多本,包括中观.般若.因明.俱舍.戒律等译作,以及讲记.开 ...

  • 科技发达时代的佛法教育
  • 科技发达时代的佛法教育--香港科技大学演讲 『 2011年11月24日晚上 』 主持人致辞: 大家好!我是"内地学生学者联谊会"主席,这次很荣幸地邀请到堪布来到香港科技大学,为我们"杰出学人讲座"献上他非常精彩的思想分享. 今天的主题是"科技发达时代 ...

  • 分享:生活.工作是修行的好道场,时时检验出自己修行的层次
  • 吉凶祸福的根源是在我们造作的善恶业 顶礼上净下空老和尚!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大德同修:您们好! 阿弥陀佛! 按照共修系统安排的课程,一路学来,看到老和尚语重心长,近六十年天天苦口婆心说到做到,言语间无不流露出无尽的慈悲.他对于我们一无所求,完全是付出的:不附带任何条件,劝导我们.引导我们,无非是教 ...

  • 用觉悟的心生活就是最好的修行
  • 用觉悟的心生活就是最好的修行 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在我们这个世界上,生而为人的非常多,有钱有势的也非常多,但能够接触到佛法的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听闻佛法后又懂得如何修学的就更少,也就是说,信佛的人中真正学佛的并不多. 信佛和学佛,其实还是有区别的.有很多人,信佛只是烧香拜佛,只是祈求佛菩萨的保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