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初中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十年,很多教师已经有了新的体验,对于那些曾经熟练于传统教学的老教师来说感受更多。那么,经过十年的新课程改革,当前初中化学教师教学的现状如何呢?对此,笔者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了解决建议。  一、教材运用  在调查中发现,对于课程改革后的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在内容编排和教学方面,有45.8%的教师认为并没有多少变化,甚至有16.7%的教师认为在内容上新教材还没有旧教材编排得科学和易于教学,所以现在的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与旧教材相比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于是教师根据教学经验还是要对新教材中没有的内容进行补充,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内容”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就成为了停留在理论层次而没有落实到实践的一句空话。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程改革的理念并没有得到这一部分教师的认可,或在理解上有偏差,也有新教材编写缺少考虑到教师的实践因素;另一方面,课程改革打破了以往教师以教材为教学依据的模式,要求教师以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进行教学。这种新的转变对于教师来说有着一定的适应困难。从调查中了解到,尽管有70.8%的教师认为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但还有58.3%的教师认为新教材的内容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与旧教材相比基本没有变化;有37.5%的教师认为新教材有很大进步但教学效果不大,仅有4.2%的教师认为效果明显。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虽然教材内容变得生活化和简单化,但是教师并没有认为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原因是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标准,他们还是用以往的标准去评价现在的教学效果,还在运用旧的教学模式去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没有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探究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方面,调查发现所有的教师讲课的时间都在20分钟以上。其中有66.7%的教师讲课时间为30~40分钟,有12.5%的教师几乎是整堂课自己讲。在对课堂演示实验的调查中也发现有一半的教师并不做完全部演示实验(实验的条件是满足的),还有4.2%的教师几乎不做演示实验而是把时间都放在讲解内容上。90%以上的教师认为上课时要以教授为主,尽量让学生当堂理解,很少让学生发言提问。对于实验课,少部分教师选择不做实验,大部分教师都会让学生做教材上的大部分实验,但是实验的程序事先已经由教师设计好,学生只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即可完成实验。  从调查结果中不难发现,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模式还存在很多传统教学中的弊端,还在采用满堂灌的教授方式。教师并没有真正从灌输学生书本知识的教学方法中走出来,并没有真正实施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探究的重要性。归根到底,初中的化学教师还是没有从传统教学理念中走出来。以实验课为例,传统的实验教学认为,实验是对教学大纲规定的某一科学问题的验证。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去观察实验结果,确信教材所传授理论的正确性,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这些结论,从而达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目的。而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最佳途径。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口头上教师都会说自己是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式却是换汤不换药,思想的深处还是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支配。  三、学习情况检测  在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上,一半以上的教师会组织单元测试,在大型考试来临之前,90%以上的教师会组织学生集体复习。教师对于考试成绩还是非常的重视,但是结合前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教师注重书本知识灌输和考试成绩的引导下,学生也就不由自主地大量向书本知识进军从而轻视平时的实验课和实践课。这与现在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有着一定的关系,有些学校评价一位教师的指标还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情况,并没有制定出课程改革后相关的全面评价标准。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  课程改革强调要注重知识的基础性、社会性、人文性和发展性,注重知识能力的全面性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差异性。教师应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认清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并主动学习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真正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去实践课程改革,践行新的教学理念。  1.发挥学科优势,激发学生兴趣  化学教学可以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化学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2.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初中化学教学不但要完成基础化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尽量使化学知识存取于生活的背景中,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结合,为此要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教师要在此基础上搜集资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做小实验,参加社会实践,在交流中共同提高,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增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获得化学科学教育。  3.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提高课堂效率  化学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接受式教育的教学方法,采取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要特征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时,应该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和内容统一,并且要强化化学作为教学主体的能动作用,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使教学形式多样,内容新颖,达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效果。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  实践证明,扬弃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之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后,课堂教学的容量、教学的直观性、教学手段的灵活多变性等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生动活泼的课堂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兴致盎然。如讲述有关环境污染、人工降雨等与生产生活联系的内容时,可放映一些相应的影视资料,带领学生拍摄一些相关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再如可自制和利用现有的化学课件,截取电视相关资料,利用录像、投影建立习题库、实验录像库、课件库等,从而使化学课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5.发挥实验功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新教材中,设计安排了很多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家庭小实验等,都可让学生在实验室里动手做一做。总之,实验可在激起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勤劳节俭的优良品质,最终培养成为一个“全面的化学人才”。  6.运用多种检测方式评价学生  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可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在学习中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为今后更好地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课程改革的化学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改变方法,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方法投入到化学教学中,使化学成为学生喜闻乐见、增长知识才干的学科。  (作者单位:兴业县城隍第一中学,广西 兴业,537800)

  初中课程改革已经实施十年,很多教师已经有了新的体验,对于那些曾经熟练于传统教学的老教师来说感受更多。那么,经过十年的新课程改革,当前初中化学教师教学的现状如何呢?对此,笔者进行了调查,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并针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了解决建议。  一、教材运用  在调查中发现,对于课程改革后的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在内容编排和教学方面,有45.8%的教师认为并没有多少变化,甚至有16.7%的教师认为在内容上新教材还没有旧教材编排得科学和易于教学,所以现在的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与旧教材相比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于是教师根据教学经验还是要对新教材中没有的内容进行补充,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内容”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就成为了停留在理论层次而没有落实到实践的一句空话。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课程改革的理念并没有得到这一部分教师的认可,或在理解上有偏差,也有新教材编写缺少考虑到教师的实践因素;另一方面,课程改革打破了以往教师以教材为教学依据的模式,要求教师以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进行教学。这种新的转变对于教师来说有着一定的适应困难。从调查中了解到,尽管有70.8%的教师认为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但还有58.3%的教师认为新教材的内容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与旧教材相比基本没有变化;有37.5%的教师认为新教材有很大进步但教学效果不大,仅有4.2%的教师认为效果明显。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虽然教材内容变得生活化和简单化,但是教师并没有认为这样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原因是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标准,他们还是用以往的标准去评价现在的教学效果,还在运用旧的教学模式去适应新的教学环境,没有充分发挥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探究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方面,调查发现所有的教师讲课的时间都在20分钟以上。其中有66.7%的教师讲课时间为30~40分钟,有12.5%的教师几乎是整堂课自己讲。在对课堂演示实验的调查中也发现有一半的教师并不做完全部演示实验(实验的条件是满足的),还有4.2%的教师几乎不做演示实验而是把时间都放在讲解内容上。90%以上的教师认为上课时要以教授为主,尽量让学生当堂理解,很少让学生发言提问。对于实验课,少部分教师选择不做实验,大部分教师都会让学生做教材上的大部分实验,但是实验的程序事先已经由教师设计好,学生只要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即可完成实验。  从调查结果中不难发现,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模式还存在很多传统教学中的弊端,还在采用满堂灌的教授方式。教师并没有真正从灌输学生书本知识的教学方法中走出来,并没有真正实施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探究的重要性。归根到底,初中的化学教师还是没有从传统教学理念中走出来。以实验课为例,传统的实验教学认为,实验是对教学大纲规定的某一科学问题的验证。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去观察实验结果,确信教材所传授理论的正确性,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这些结论,从而达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目的。而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是一个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最佳途径。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正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口头上教师都会说自己是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式却是换汤不换药,思想的深处还是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支配。  三、学习情况检测  在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上,一半以上的教师会组织单元测试,在大型考试来临之前,90%以上的教师会组织学生集体复习。教师对于考试成绩还是非常的重视,但是结合前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教师注重书本知识灌输和考试成绩的引导下,学生也就不由自主地大量向书本知识进军从而轻视平时的实验课和实践课。这与现在对教师的评价体系有着一定的关系,有些学校评价一位教师的指标还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情况,并没有制定出课程改革后相关的全面评价标准。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  课程改革强调要注重知识的基础性、社会性、人文性和发展性,注重知识能力的全面性和学生素质发展的差异性。教师应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认清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并主动学习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真正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去实践课程改革,践行新的教学理念。  1.发挥学科优势,激发学生兴趣  化学教学可以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化学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2.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  初中化学教学不但要完成基础化学知识的学习,而且要尽量使化学知识存取于生活的背景中,达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结合,为此要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内容,教师要在此基础上搜集资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做小实验,参加社会实践,在交流中共同提高,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增强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获得化学科学教育。  3.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提高课堂效率  化学教学必须改变传统的接受式教育的教学方法,采取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要特征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时,应该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一定要根据教学实际,做到形式为内容服务、形式和内容统一,并且要强化化学作为教学主体的能动作用,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使教学形式多样,内容新颖,达到学生喜闻乐见的效果。  4.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  实践证明,扬弃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使之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后,课堂教学的容量、教学的直观性、教学手段的灵活多变性等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生动活泼的课堂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兴致盎然。如讲述有关环境污染、人工降雨等与生产生活联系的内容时,可放映一些相应的影视资料,带领学生拍摄一些相关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再如可自制和利用现有的化学课件,截取电视相关资料,利用录像、投影建立习题库、实验录像库、课件库等,从而使化学课堂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5.发挥实验功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新教材中,设计安排了很多演示实验、探究实验、家庭小实验等,都可让学生在实验室里动手做一做。总之,实验可在激起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不畏艰难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学习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勤劳节俭的优良品质,最终培养成为一个“全面的化学人才”。  6.运用多种检测方式评价学生  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可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在学习中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为今后更好地学习奠定基础。  总之,课程改革的化学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改变方法,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方法投入到化学教学中,使化学成为学生喜闻乐见、增长知识才干的学科。  (作者单位:兴业县城隍第一中学,广西 兴业,537800)


相关内容

  • 虚拟实验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 摘要:虚拟实验以其良好的共享性.可重复使用性.可扩展性及极高的安全性等优势,使得它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深入,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克服化学真实实验的诸多弊端,对化学实验教学大有裨益.分析了现阶段初中化学虚拟实验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化学实验教学. 关键词:化学实 ...

  • 浅探中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
  • [摘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其对我国中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中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仍存在较多问题,其影响了我国医学教学的健康发展.为此,本文笔者针对当前中职护理专业医用化学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的实践经验,对我国中职护理专业的医用化学教学改革提 ...

  • 浅谈实验室化学试剂的类别与安全管理措施_王昭溢
  • 网络出版时间:2017-08-04 20:04:22 网络出版地址: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0.1435.TQ.20170804.2004.100.html 2017·06 化学新课标 当代化工研究Chenmical Intermediate 85 浅谈实验 ...

  • 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及其对化学教学的启示_吴良根
  • 教改前沿 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及其对化学教学的启示 ○吴良根 摘要加涅利用计算机模拟的思想,利用当代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来解释学习过 程,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从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角度看,化学教学系统运行的过程就是化学信息获取.加工和使用的过程.本文简要分析了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原 ...

  • 基于客观世界化学物质的存在
  • [摘 要]新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高中化学课堂素材并非仅存在于教材之中,教师需全面探析客观世界化学物质的存在,探求多元化的素材采集路径,为构建有效的高中化学课堂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课堂素材 化学物质 在我们的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如化学物质包括汞.银.铝.钛等等,化学现象如灯泡用 ...

  •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 如何运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2. 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3.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化学史教育 4. 如何让化学史走进中学课堂 5. 怎样看待化学家的作用 6. 中国炼丹术为何未发展成为科学化学的成因分析 7. 现代美国化学研究领先地位的确立 ...

  • 高中化学实验 小课题论文
  • 高中化学"小课题实验教学"的探究 论 文 姓名:郭 来 学校:林西一中 高中化学"小课题实验教学"的探究 [摘要]: "小课题实验教学"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一些可用所用知识.现有仪器解决大部分问题的小" ...

  • 农村初中化学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
  • (一)研究的意义.价值.现状.创新程度 1. 研究意义 义务教育化学新课程标准把科学探究放在突出的地位,把科学探究作为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核心,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明确地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含的内容与培养目标.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活动, ...

  • 化学教学论试卷AB(含答案)
  • 1 化学教学论试卷A 一.填空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化学教学论是以广大化学教师及科研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为基础,经过理论概括.充实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研究( )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教学系统,即研究( ). 2.根据教学系统的层次结构,教学目标有( )目标.( )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