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莫斯科记

  公元1698年的10月,俄罗斯开始进入了每年长达六个月的漫长冬天,鹅毛般的大雪正轻柔地飘落着,笼罩着充满了肃杀气氛中的莫斯科城。就在这个10月里,莫斯科的广场上每天都有军人被枭首、被绞死、被枪毙,这一个月里,大约处死了一千多名军人,这些军人都是来自莫斯科的射击军。   这一千多名被处死的军人的罪名是叛国,给他们判刑的不是别人,就是他们年轻的沙皇彼得一世,也就是历史上久誉盛名的彼得大帝。这位被称为俄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沙皇,为什么要一下处死这么多的军人呢?事情要从一年前他离开莫斯科说起,在1697年的8月,在欧洲最大的造船中心――荷兰的赞丹城里来了一批学习造船技术的俄国代表团,一共大约有两百多人,其中有一个名叫米海伊洛夫的人,他身高有两米,看上去就像一座灯塔,他学习得最为刻苦专心,这个米海伊洛夫其实就是彼得大帝扮的,和工匠们住在一起,吃粗茶淡饭,凿木头、造军舰、学驾船,由于手艺出色,他被师傅和工友们誉为“超级工匠”。除了荷兰,彼得大帝和二百人的代表团还一同游览欧洲各地,他为荷兰东印度公司打工,因技术出色,不要求提高待遇,所以很快他就当了一名船长,他还在英国造船厂工作过,后来又在普鲁士学过射击。每到一个国家,他就是马不停蹄地走访工厂、学校、博物馆、图书馆、军火库,对周围的一切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他甚至还以平民的身份参加了英国当地议会举行的一届大会。总而言之,彼得大帝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以及工业和行政。   彼得大帝为什么会这么做呢?第一是他的个性如此,彼得大帝从小就精力充沛,潇洒快活,而且对一切新的事物都非常感兴趣。在他18岁时,他就干了一件跌破俄国众人眼镜的事情,他以一个下士的身份去当兵了,而且是真的上过战场,扛过大枪,凭着自己一刀一枪打出来的战功,一级一级地升到了海军中将的军衔。而后他还到一个莫斯科的钢铁厂里打了几天的小时工,拿到了8块钱的工资,然后用这8块钱给自己买了一双新鞋来庆祝。据说他在~次接见海外归来的留学生时,伸出右手说:“你看,老弟,我是沙皇,但我手掌上有老茧,这些都是为了给你们示范。”第二个原因就是彼得大帝在儿时,虽然贵为皇子,但并没受到过什么良好的教育,他就没读过几本书,文化水平不高,一辈子也就达到了能够写信的水平。因为他的爸爸老沙皇阿列克谢从来就没有打算让彼得继承自己的皇位,老沙皇过世很早,彼得十岁时便被母亲和姐姐联手赶出了皇宫,此后就更没人管他了。回到皇宫之前,彼得一直住在莫斯科东北的普列阿布拉仁斯基村,周围的朋友都是来自瑞士、荷兰等地的欧洲人。这些人几乎一生都对彼得有影响。彼得夺位成功后,这些人也大多成为了他的得力助手。所以彼得自小就对俄罗斯的宗教、文化和传统没什么感情,就连日常用品都喜欢欧洲的。这也是他日后毫不留情地割断俄罗斯文化传统、大刀阔斧推行欧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个原因就是当时的俄国已经远远落后于欧洲的其他国家了,和欧洲各国相比,错过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俄罗斯就是~个农奴制的国家,仿佛停留在那黑暗的中世纪。好胜好强,励精图治的彼得大帝为了学习到先进的文化,于是上演了这么一场出莫斯科记。   到了1698年的7月,当时还在意大利威尼斯参观兵工厂的彼得大帝忽然接到一份国内密报,说在莫斯科,有多达四个射击军军团造反了。他们造反的目的是要迎立一位真正的沙皇,杀掉这位在他们看来是离经叛道,崇洋媚外的年轻沙皇。彼得大帝得到消息后,日夜兼程披星戴月地赶回了莫斯科,率领由那些当年和他一起玩耍的欧洲人以及少年同伴,扩充成的一支军队,用最为残酷血腥的方式镇压了这场叛乱,处死了1182名参加叛乱的贵族和军官。刑场就设在红场上。彼得大帝这次也没例外,他又是亲自上阵,不但亲临刑场监督,还亲自拿起斧子行刑,曾在一天之内砍下50多颗人头。   暴乱平定之后,彼得一世借着这次血腥的手段趁机发动了一场全国上下的大改革。他废除了俄罗斯的传统历法,以欧洲通用的公元纪年取而代之:他按照西欧的语言习惯改革了俄罗斯文字:他命令所有的俄罗斯人剪掉长长的胡子,要想保留胡子就得交重税;他强制推行欧洲的礼仪服饰,要求每一个体面人必须做一套“西装”。   万事俱备之后,年轻的彼得大帝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远方,为了“打开通往欧洲的窗”,为了夺取一个出海口,以便取得和欧洲的直接联系,彼得大帝在地图上用红笔圈住了两个地方,一个是亚速海,一个是波罗的海。而要夺下它们,彼得大帝分别要面对的是,老大帝国的土耳其和当时欧洲北方的霸主瑞典。志得意满的彼得开始了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次对外争霸的征途。      编辑 杨明珠

  公元1698年的10月,俄罗斯开始进入了每年长达六个月的漫长冬天,鹅毛般的大雪正轻柔地飘落着,笼罩着充满了肃杀气氛中的莫斯科城。就在这个10月里,莫斯科的广场上每天都有军人被枭首、被绞死、被枪毙,这一个月里,大约处死了一千多名军人,这些军人都是来自莫斯科的射击军。   这一千多名被处死的军人的罪名是叛国,给他们判刑的不是别人,就是他们年轻的沙皇彼得一世,也就是历史上久誉盛名的彼得大帝。这位被称为俄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沙皇,为什么要一下处死这么多的军人呢?事情要从一年前他离开莫斯科说起,在1697年的8月,在欧洲最大的造船中心――荷兰的赞丹城里来了一批学习造船技术的俄国代表团,一共大约有两百多人,其中有一个名叫米海伊洛夫的人,他身高有两米,看上去就像一座灯塔,他学习得最为刻苦专心,这个米海伊洛夫其实就是彼得大帝扮的,和工匠们住在一起,吃粗茶淡饭,凿木头、造军舰、学驾船,由于手艺出色,他被师傅和工友们誉为“超级工匠”。除了荷兰,彼得大帝和二百人的代表团还一同游览欧洲各地,他为荷兰东印度公司打工,因技术出色,不要求提高待遇,所以很快他就当了一名船长,他还在英国造船厂工作过,后来又在普鲁士学过射击。每到一个国家,他就是马不停蹄地走访工厂、学校、博物馆、图书馆、军火库,对周围的一切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他甚至还以平民的身份参加了英国当地议会举行的一届大会。总而言之,彼得大帝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以及工业和行政。   彼得大帝为什么会这么做呢?第一是他的个性如此,彼得大帝从小就精力充沛,潇洒快活,而且对一切新的事物都非常感兴趣。在他18岁时,他就干了一件跌破俄国众人眼镜的事情,他以一个下士的身份去当兵了,而且是真的上过战场,扛过大枪,凭着自己一刀一枪打出来的战功,一级一级地升到了海军中将的军衔。而后他还到一个莫斯科的钢铁厂里打了几天的小时工,拿到了8块钱的工资,然后用这8块钱给自己买了一双新鞋来庆祝。据说他在~次接见海外归来的留学生时,伸出右手说:“你看,老弟,我是沙皇,但我手掌上有老茧,这些都是为了给你们示范。”第二个原因就是彼得大帝在儿时,虽然贵为皇子,但并没受到过什么良好的教育,他就没读过几本书,文化水平不高,一辈子也就达到了能够写信的水平。因为他的爸爸老沙皇阿列克谢从来就没有打算让彼得继承自己的皇位,老沙皇过世很早,彼得十岁时便被母亲和姐姐联手赶出了皇宫,此后就更没人管他了。回到皇宫之前,彼得一直住在莫斯科东北的普列阿布拉仁斯基村,周围的朋友都是来自瑞士、荷兰等地的欧洲人。这些人几乎一生都对彼得有影响。彼得夺位成功后,这些人也大多成为了他的得力助手。所以彼得自小就对俄罗斯的宗教、文化和传统没什么感情,就连日常用品都喜欢欧洲的。这也是他日后毫不留情地割断俄罗斯文化传统、大刀阔斧推行欧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三个原因就是当时的俄国已经远远落后于欧洲的其他国家了,和欧洲各国相比,错过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俄罗斯就是~个农奴制的国家,仿佛停留在那黑暗的中世纪。好胜好强,励精图治的彼得大帝为了学习到先进的文化,于是上演了这么一场出莫斯科记。   到了1698年的7月,当时还在意大利威尼斯参观兵工厂的彼得大帝忽然接到一份国内密报,说在莫斯科,有多达四个射击军军团造反了。他们造反的目的是要迎立一位真正的沙皇,杀掉这位在他们看来是离经叛道,崇洋媚外的年轻沙皇。彼得大帝得到消息后,日夜兼程披星戴月地赶回了莫斯科,率领由那些当年和他一起玩耍的欧洲人以及少年同伴,扩充成的一支军队,用最为残酷血腥的方式镇压了这场叛乱,处死了1182名参加叛乱的贵族和军官。刑场就设在红场上。彼得大帝这次也没例外,他又是亲自上阵,不但亲临刑场监督,还亲自拿起斧子行刑,曾在一天之内砍下50多颗人头。   暴乱平定之后,彼得一世借着这次血腥的手段趁机发动了一场全国上下的大改革。他废除了俄罗斯的传统历法,以欧洲通用的公元纪年取而代之:他按照西欧的语言习惯改革了俄罗斯文字:他命令所有的俄罗斯人剪掉长长的胡子,要想保留胡子就得交重税;他强制推行欧洲的礼仪服饰,要求每一个体面人必须做一套“西装”。   万事俱备之后,年轻的彼得大帝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远方,为了“打开通往欧洲的窗”,为了夺取一个出海口,以便取得和欧洲的直接联系,彼得大帝在地图上用红笔圈住了两个地方,一个是亚速海,一个是波罗的海。而要夺下它们,彼得大帝分别要面对的是,老大帝国的土耳其和当时欧洲北方的霸主瑞典。志得意满的彼得开始了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次对外争霸的征途。      编辑 杨明珠


相关内容

  • 绿色首都--莫斯科
  • 绿色首都--莫斯科 莫斯科是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被称为"绿色首都",每人平均拥有绿地44多平方米,绿化面积占全市面积的40%,有11个自然森林,98座公园,占地约2000公顷.市区还有700多座街心花园,占地约1256公顷,加上靛蓝的莫斯科河水.上千座金碧辉煌的教堂,为数众 ...

  • 拿破仑.希特勒攻不下的莫斯科,这些人做到了!莫斯科三次被沦陷
  • 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在欧洲历史上被认为是牢不可破的城市,拿破仑.希特勒都没有攻下这座城市.然而这三个人做到了,莫斯科在历史上三次被沦陷,有哪三次呢? 第一,蒙古人攻陷了莫斯科 1235年蒙古贵族在库里尔台举行大会决定再次西征,拔都统率的蒙古军队在1236年越过乌拉尔山,攻占了保加尔汗国,1238年蒙古 ...

  • 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东正教帝国-拜占廷帝国与地处欧洲东部的东斯拉夫国家莫斯科公国的兴起_毛晨岚
  • Journal of Qiqihar University (Phi&Soc Sci )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10月 November 2011 ●历史研究 论拜占廷与莫斯科公国的兴起 毛晨岚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湖南长沙410205) 关 ...

  • 莫斯科之谜
  • 对稍微上点年纪的中国人来说,莫斯科这个城市所能激起的复杂情绪恐怕是其他外国城市都无法相比的.当绚烂的红色在记忆和书本里褪色,莫斯科的真实面目忽然变得无比模糊,这三个汉字所指向的实体仿佛成了海市蜃楼. 这个夏季,我从北欧辗转到莫斯科,不是朝圣,不是消闲,是解谜. 从圣彼得堡到莫斯科的列车,名曰&quo ...

  • 探秘莫斯科 俄罗斯的真实面貌(组图)
  • 抵达向往已久的莫斯科已是晚上,白昼节刚刚过,黑夜才两三个小时,散步在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看着前苏联时代的建筑和雕塑,以及眼前俄罗斯的街道,时代的更迭会给这个城市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来源:金璎的博客) 作者:[email protected] 典型的斯大林时代建筑产物.当年外交部大楼是按照哥特式 ...

  • 走进俄罗斯---美丽的莫斯科河[散文欣赏]
  • 莫斯科河是莫斯科的母亲河,是俄罗斯奥卡河的支流,流经莫斯科州和斯摩棱斯克州,全长503公里.克里姆林宫.总理府和乌克兰大饭店等许多知名建筑都依河而建,莫斯科河的两岸绿树成荫,古木参天,景色十分宜人. 夜幕下的莫斯科河,显得宁静而安详,美丽的月亮把皎洁的月光晒在莫斯科河上,流淌的河水越发显得柔和,让人 ...

  • 莫斯科,普京"法律专政"下的文明之都?
  • 莫斯科--一场毛毛细雨变成倾盆大雨之后,莫斯科这条平日繁忙的街道上没有了车辆,甚至连警察也没有了. 然而,在这样一个交通规则曾被视为可遵守可不遵守的城市,十几个行人仍然在人行道边,在雨中耐心地等待着红灯倒数完160秒再穿过马路. 为什么他们在根本没有被车辆撞到的危险.也不会因为乱穿马路遭到罚款的情况 ...

  • 莫斯科郊外的蜡烛阅读答案
  • 语文网小编今天推荐的是:莫斯科郊外的蜡烛阅读答案.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莫斯科郊外的蜡烛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莫斯科郊外的蜡烛 2012-03-03 21 ...

  • 探秘莫斯科的少女军校:训练刻苦 生活丰富[組圖文]
  • 莫斯科第九女子军官寄宿学校是俄罗斯精英陆军学院之一.学校纪律严明,在校期间,学生们除了学习标准科目,还要学习行军.军事战略和射击这些军事基础课程.在这里的许多女孩都来自于军事家庭,并且都怀有为俄罗斯效忠的梦想.学生们想成为像阿林娜卡巴耶娃Alina Kabaeva(获得过奥运会艺术体操奖牌,同时也是 ...

  • 透视印度"布拉莫斯"M
  • 2014年2月初,印度与俄罗斯合资的印度"布拉莫斯"航宇公司在印度国际防务展上推出了"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的小型化版本――"布拉莫斯"M,立刻引起舆论关注.这是"布拉莫斯"系列的最新改型,与以往的"布拉莫斯&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