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脱盐操作法
一、电脱盐的重要性
原油电脱盐是控制腐蚀的关键一步,充分脱除水解后产生的氯化氢的盐类是防腐蚀治本的办法。通过有效的脱盐,实现脱后原油含盐3mg/L以下,即可对低温部位的腐蚀进行有效的控制。另外电脱盐脱后原油含盐不合格造成部分盐类中的金属进入重馏分油或渣油中,毒害催化剂、影响二次加工原料质量及产品质量。原油中溶解的盐类,随着水分蒸发,盐分在换热器和加热炉管壁上形成盐垢,降低传热效率,增大流动阻力,严重时导至堵塞管路,烧穿管壁、造成事故。
二、影响电脱盐运行的几个重要因素
混合阀压降对脱后原油含盐的影响
混合阀压降设置的过高,油水混合强度大,原油乳化严重,混合强度过大,会造成新的乳化并使水滴过小的分布于原油中,增加油水的分离难度。原油混合阀压降过低,油水未得到有效接触,原油中含有的可溶于水的盐类不能溶解于水中,不能随电脱盐排水排出装置,造成脱后原油含盐超。
原油进料温度
温度是原油脱盐过程中—个很重要的操作条件。提高温度,使原油粘度降低,减少水滴运动阻力,有利于水滴运动。温度升高还使油水界面的张力降低,水滴受热膨胀,使乳化液膜减弱,也增强了聚结力。因此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破乳。从电脱盐的原理斯托克斯定律中看到,温度还通过影响油水密度差、原油粘度而影响水滴的沉降速度,从而影响脱盐效率。但是当温度升至—定值时氯化钙、氯化镁开始水解,不利于脱盐,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原油的电导率也随之增大,电流的增加会使电极板上的电压降低,会影响脱盐效果,电耗也会随之增高。因此对不同的原油应有不同的脱盐温度,并且要综合考虑进行优选。找出最佳操作温度。由于原油温度高低对于脱盐效率高低影响较大,为此应避免原油温度突然大幅度波动,温度变化幅度不应超过3℃/15分钟。
破乳剂类型
原油破乳剂能够破坏原油中油和水的乳化状态,促使油水分离,对原油进行脱盐、脱水,所以破乳剂的选择对脱后含盐的合格率有直接的作用。
反冲洗工艺的确定
由于原油中会含有泥沙等一些固体颗粒状机械杂质,常常会沉淀于脱盐罐底部,使罐的空间变小,造成水的停留时间减少,排污水含油量增加。因此,电脱盐罐必须设有循环反冲洗系统,定期清除电脱盐罐内沉积的物质。反冲洗频率、冲洗注水量的确定是关键。
注水量、水质的控制
水质和注水量的作用是生产操作中常被忽略的。
水是原油脱盐的萃取剂,从这个意义上讲,注水量越大越好,但注水量过大会增加电场的负担,耗电量增大,同时排污水也会增多;当然,注水量过少,也就难以达到脱盐的目标。CO32-离子会与原油中的Ca2+形成CaCO3沉积于罐的底部或后续的管道
和设备;NH4+会造成原油与水的乳化因此,注水的水质应避免含有CO32-离子和NH4+ 。特别注意回用的净化水中NH4+含量≯20ppm。
电脱盐界位的控制
电脱盐罐内油水界位控制是影响电脱盐效果和稳定操作的一个重要参数,界位控制的难点不在于控制回路,而在于液位的检测,特别是重质原油,由于油水的比重差较小,油水界面出又存在着或薄或厚的乳化层,界位的准确性又较难控制。
综上影响电脱盐运行的主要因素:
电场强度
破乳剂性质及其注入量
注水量和水质
油水混合强度
电脱盐的操作条件:温度、压力
原油在电脱盐罐内的分布
电脱盐罐油水界面之间乳化层的消除
电脱盐罐的冲洗。
三、日常工作安排
1、暂定每周一对电脱盐进行沉渣冲洗,日后根据电脱盐运行情况调整。
具体操作步骤:
外操停三级电脱盐排水回注一级电脱盐流程,三级电脱盐排水改为直接出装置。
一级电脱盐注水改为脱硫净化水。
除油罐V-4303改走副线。
关小C罐混合器前注水阀门至3扣左右(标准:阀门卡量,注水量开始减小),
打开V-4301C沉渣冲洗阀门(罐底6个手阀,开度每个三扣),开大三级注水控制阀FIC430404,反冲洗水增加量15t/h,冲洗电脱盐C罐两个小时。冲洗完毕后,关小FIC430404至正常注水量,关闭C罐罐底各阀门。
打开V-4301B罐沉渣冲洗总阀,开大三级注水控制阀FIC430404,反冲洗水增加
量15t/h,B罐沉渣冲洗两小时。冲洗完毕后关三级注水控制阀FIC430404至正常阀位,关闭B罐沉渣冲洗总阀,开大C罐混合器前注水阀至正常阀位。
打开V-4301A罐沉渣冲洗总阀,罐底各阀。关小B罐注水混合器前手阀至3扣左
右(标准:阀门卡量,注水量开始减小),开大二级注水控制阀FIC430403反冲洗水增加量15t/h。A罐沉渣冲洗两个小时,冲洗完毕后关小控制阀FIC430403至正常阀位,关闭沉渣冲洗总阀,开大B罐注水混合器前手阀至正常阀位。 沉渣冲洗完毕后三级注水改回回注一级流程。V-4303投用。
2、界位拉空
根据车间指令,按需进行。
外操停三级电脱盐排水回注一级电脱盐流程,三级电脱盐排水改为直接出装置。
一级电脱盐注水改为脱硫净化水。
除油罐V-4303改走副线。
拉低C罐界位,期间每1小时联系外操观察排水外观,待外排带泥沙、黑颗粒时,
外操现场监护,将乳化层拉空后重新建立界位。
界位拉底期间,可通过提高进料量稳定进预分馏塔燃料油量保持平稳操作。重新
建立界位期间,可适当降低进料量保持预分离塔进料稳定。
3、界位核对
日常巡检过程中,每两小时和内操核对电脱盐界位,保证射频导纳界位计指示准确。控制从罐底开始第二根为油水混合物,第一根为清水为宜。
4、破乳剂标定
外操每班标定二次破乳剂的注入量,内操将注剂量写入交接班日志,保证注剂量稳定。注入量按车间指令执行。原料进料量变化时及时调整破乳剂的注入量。
5、注水量
注水量一般控制在5%-8%,具体按车间要求执行,内操不允许随意调整注水比例。
6、采样
采样操作按采样频次规定执行,特别注意因长时间不流动采样口有水积聚,放样时间一定要长(5分钟以上),保证采样口样品的代表性。
电脱盐操作法
一、电脱盐的重要性
原油电脱盐是控制腐蚀的关键一步,充分脱除水解后产生的氯化氢的盐类是防腐蚀治本的办法。通过有效的脱盐,实现脱后原油含盐3mg/L以下,即可对低温部位的腐蚀进行有效的控制。另外电脱盐脱后原油含盐不合格造成部分盐类中的金属进入重馏分油或渣油中,毒害催化剂、影响二次加工原料质量及产品质量。原油中溶解的盐类,随着水分蒸发,盐分在换热器和加热炉管壁上形成盐垢,降低传热效率,增大流动阻力,严重时导至堵塞管路,烧穿管壁、造成事故。
二、影响电脱盐运行的几个重要因素
混合阀压降对脱后原油含盐的影响
混合阀压降设置的过高,油水混合强度大,原油乳化严重,混合强度过大,会造成新的乳化并使水滴过小的分布于原油中,增加油水的分离难度。原油混合阀压降过低,油水未得到有效接触,原油中含有的可溶于水的盐类不能溶解于水中,不能随电脱盐排水排出装置,造成脱后原油含盐超。
原油进料温度
温度是原油脱盐过程中—个很重要的操作条件。提高温度,使原油粘度降低,减少水滴运动阻力,有利于水滴运动。温度升高还使油水界面的张力降低,水滴受热膨胀,使乳化液膜减弱,也增强了聚结力。因此适当提高温度有利于破乳。从电脱盐的原理斯托克斯定律中看到,温度还通过影响油水密度差、原油粘度而影响水滴的沉降速度,从而影响脱盐效率。但是当温度升至—定值时氯化钙、氯化镁开始水解,不利于脱盐,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原油的电导率也随之增大,电流的增加会使电极板上的电压降低,会影响脱盐效果,电耗也会随之增高。因此对不同的原油应有不同的脱盐温度,并且要综合考虑进行优选。找出最佳操作温度。由于原油温度高低对于脱盐效率高低影响较大,为此应避免原油温度突然大幅度波动,温度变化幅度不应超过3℃/15分钟。
破乳剂类型
原油破乳剂能够破坏原油中油和水的乳化状态,促使油水分离,对原油进行脱盐、脱水,所以破乳剂的选择对脱后含盐的合格率有直接的作用。
反冲洗工艺的确定
由于原油中会含有泥沙等一些固体颗粒状机械杂质,常常会沉淀于脱盐罐底部,使罐的空间变小,造成水的停留时间减少,排污水含油量增加。因此,电脱盐罐必须设有循环反冲洗系统,定期清除电脱盐罐内沉积的物质。反冲洗频率、冲洗注水量的确定是关键。
注水量、水质的控制
水质和注水量的作用是生产操作中常被忽略的。
水是原油脱盐的萃取剂,从这个意义上讲,注水量越大越好,但注水量过大会增加电场的负担,耗电量增大,同时排污水也会增多;当然,注水量过少,也就难以达到脱盐的目标。CO32-离子会与原油中的Ca2+形成CaCO3沉积于罐的底部或后续的管道
和设备;NH4+会造成原油与水的乳化因此,注水的水质应避免含有CO32-离子和NH4+ 。特别注意回用的净化水中NH4+含量≯20ppm。
电脱盐界位的控制
电脱盐罐内油水界位控制是影响电脱盐效果和稳定操作的一个重要参数,界位控制的难点不在于控制回路,而在于液位的检测,特别是重质原油,由于油水的比重差较小,油水界面出又存在着或薄或厚的乳化层,界位的准确性又较难控制。
综上影响电脱盐运行的主要因素:
电场强度
破乳剂性质及其注入量
注水量和水质
油水混合强度
电脱盐的操作条件:温度、压力
原油在电脱盐罐内的分布
电脱盐罐油水界面之间乳化层的消除
电脱盐罐的冲洗。
三、日常工作安排
1、暂定每周一对电脱盐进行沉渣冲洗,日后根据电脱盐运行情况调整。
具体操作步骤:
外操停三级电脱盐排水回注一级电脱盐流程,三级电脱盐排水改为直接出装置。
一级电脱盐注水改为脱硫净化水。
除油罐V-4303改走副线。
关小C罐混合器前注水阀门至3扣左右(标准:阀门卡量,注水量开始减小),
打开V-4301C沉渣冲洗阀门(罐底6个手阀,开度每个三扣),开大三级注水控制阀FIC430404,反冲洗水增加量15t/h,冲洗电脱盐C罐两个小时。冲洗完毕后,关小FIC430404至正常注水量,关闭C罐罐底各阀门。
打开V-4301B罐沉渣冲洗总阀,开大三级注水控制阀FIC430404,反冲洗水增加
量15t/h,B罐沉渣冲洗两小时。冲洗完毕后关三级注水控制阀FIC430404至正常阀位,关闭B罐沉渣冲洗总阀,开大C罐混合器前注水阀至正常阀位。
打开V-4301A罐沉渣冲洗总阀,罐底各阀。关小B罐注水混合器前手阀至3扣左
右(标准:阀门卡量,注水量开始减小),开大二级注水控制阀FIC430403反冲洗水增加量15t/h。A罐沉渣冲洗两个小时,冲洗完毕后关小控制阀FIC430403至正常阀位,关闭沉渣冲洗总阀,开大B罐注水混合器前手阀至正常阀位。 沉渣冲洗完毕后三级注水改回回注一级流程。V-4303投用。
2、界位拉空
根据车间指令,按需进行。
外操停三级电脱盐排水回注一级电脱盐流程,三级电脱盐排水改为直接出装置。
一级电脱盐注水改为脱硫净化水。
除油罐V-4303改走副线。
拉低C罐界位,期间每1小时联系外操观察排水外观,待外排带泥沙、黑颗粒时,
外操现场监护,将乳化层拉空后重新建立界位。
界位拉底期间,可通过提高进料量稳定进预分馏塔燃料油量保持平稳操作。重新
建立界位期间,可适当降低进料量保持预分离塔进料稳定。
3、界位核对
日常巡检过程中,每两小时和内操核对电脱盐界位,保证射频导纳界位计指示准确。控制从罐底开始第二根为油水混合物,第一根为清水为宜。
4、破乳剂标定
外操每班标定二次破乳剂的注入量,内操将注剂量写入交接班日志,保证注剂量稳定。注入量按车间指令执行。原料进料量变化时及时调整破乳剂的注入量。
5、注水量
注水量一般控制在5%-8%,具体按车间要求执行,内操不允许随意调整注水比例。
6、采样
采样操作按采样频次规定执行,特别注意因长时间不流动采样口有水积聚,放样时间一定要长(5分钟以上),保证采样口样品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