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思想为何成为中国主流思想
教授:曹家启 2013级岭南学院四班邱临风
将我国的思想文化,或者确切点说,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比作一条气势磅礴,滔滔奔流的大河应该是个比较恰当的比喻。我国幅员辽阔,民族复杂,人口众多,各种思想相互碰撞,不同的学说如百花竞放。然而在几千年的时光里,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却始终如河流虽支流纵横却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到如今仍然有着无穷的生命力。
而这条河流的主流,正是传承了千年的儒家思想,其思想不仅渗透进了千百年国人的言行思想中,甚至对整个民族造成了巨大影响。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原因,使得儒家学说在众多学派的学说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呢?我以为,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一、迎合了需求
思想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必定要以经济基础为依托。思想文化不能是空中花园,一种思想文化要得到发展,必须有经济、政治等条件的支持。迎合需求,是儒家思想能够不断发展并成为主流思想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从最直接最表面的层次而言,儒家学说迎合了当时统治者的需求。百家争鸣时期,儒、道、。。。。。各个学派积极宣扬自己的学说,而此时儒家的学说并不被统治者青睐,儒家处处碰壁屡受挫折。究其原因,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各国之间征战不休,霸权争夺愈演愈烈,统治者需要的是一种强有力的思想,一种可以帮助其迅速称霸的思想。因此,宣扬“仁”的儒家思想并不被看重,而尚武的法家,兵家思想更受青睐。而及至西汉建立,封建制度更为稳固,社会稳定,国家大一统,此时统治者需要的是一种可以可以维护其专制统治的思想。而儒家学说,宣扬社会的秩序,宣扬尊卑有序,要求人们恪守礼制、君臣之道,正好迎合了统治者“维稳”的需求。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的意愿对一种思想的生存发展的影响无疑是极为重大的,在汉武帝的大力推广下,儒家学说登上西汉正统思想的地位,成为官方文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无疑是对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的一大推动。
自西汉后,中国社会虽然几经动荡,但是大一统的局面依然得到很好的保持,“维持社会稳定”成为各朝各代专制政府的一个重要需求。对于统治者来说,只有严格的社会等级划分才能确保政治安定和权力稳固,才能保证官员百姓各安其位。而儒家思想中“中庸”
“仁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被统治者利用成为宣传政治等级理念的工具,迎合了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求。儒家思想巩固了社会秩序,成为统治者维护其专制统治的基础,因而虽然也经历过几次佛教,道教思想的冲击,其官方地位依然牢固。
除了迎合了统治者的需求,儒家学说也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古代中国的主要疆土在中原内陆,相对封闭完整,农耕文明发达,社会分工明确,“稳定”是阶级社会的需求。而且当时“士”这一阶层的不断扩大也为儒家思想提供了更坚固的阶级基础。在封建社会时期,儒家思想符合当时的社会需求,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成为思想主流。
二、广泛的群众基础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长期从事农耕生活的人民在传统的社会意识里就已经养成了对天地的崇敬,对家族血缘的依赖和眷念。儒家学说的推行周礼以安家邦的理念,在普通百姓眼里,这种理念为他们的虔诚提供了一个表达的途径,对天地祖宗的敬意在儒家所提倡的社会道德和礼仪制度中得到表达,以此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安顿。在古代中国,大多数的时候,“人”不是作为一个个体而是“人群”“族群”等以人的社会性连系起来的关系链条。农耕社会中,这种群化心理已经成为一种集体意识而且代代传承并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而儒家思想中“亲亲——仁民——爱物”“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仁者爱人”等思想,强调了对人的尊重和仁爱,讲究对人际关系的牵连和依靠,恰恰符合了我国百姓重视人的社会性的观念。
而儒家思想提倡的忠孝之道又契合了中国人长期以来都十分坚固的血缘心理。中国人对血缘宗亲的认同和依赖心理直至今日依然十分强烈。血缘心理,是中国人代代传承的一种思想纽带,时至今日,关注血缘伦理仍然主导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儒家思想将这种长期以来的伦理思想理性化,整理归纳,让大多数人产生共鸣和与认同。“兄友弟恭”“父慈子孝”诸如此类思想,抓住的是血缘伦理这一条,将这种天性引导为价值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儒家思想并非提出了某些全新的理念,它只是把某些早已存在在广大人民心中普遍认可的真理或观念具体化,体系化,其思想内核与中国古代人民的传统思想观念契合,因此具有很强的亲民性,易于被人民大众接受,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与此同时,儒家思想的务实性也与农耕社会里的劳动大众的心理契合。与名家,道家不同,儒家思想宣扬的是入世、积极、有为的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名家追求思维的逻辑性,道家追求个人的超脱,然而这些思想未免过于超脱,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对于当时的大多数的人们,显得过于虚无缥缈,有太多的理想性。而儒家学说则立足现实,
它倡导人们通过日常中最简单,可实践的事情将思想得到落实。这种学说没有“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疏离感,而是贴近了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获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儒家学说中,往往倡导人们以一种积极入世的心态融入到社会的建设中,构建了被人民大众广泛接受理解的社会伦理体系,以理性的精神对日常的生活实践进行一种最为人性化的归纳,把所有的生活纳入儒家的思想轨迹中,得到大众的接受。
儒家思想由于抓住了中华民族的原始心态和人民的传统思想观念或者天性,将其归纳并引导为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从而获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三、自身的不断完善
一种思想,要保持生机并不断发展,必须具有自我创新自我批判的能力。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虽然不断受到其他思想的冲击,但是它能够把各家思想的内涵融合进自己的思想中,为己所用,如宋时的“三教合归儒”。良好的包容性,使得儒家思想能够常常保持生命力,根据不同时代解释,完善自己的思想内核,使其更好地适应所处的时代。
在时代的发展中,儒家思想的内涵可谓是不断完善不断丰富的。从最开始的孔子著作,到后人不断地对孔子著作的解释;到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进一步推动儒家思想与社会的适应;再到宋明理学的兴盛,“理学”和“心学”之争,更进一步丰富了儒家的学说,宋时书院广泛建立,进一步扩大了儒家学说的受众群,扩大了儒家在社会上的影响,朱熹重新解释了“三纲五常”,使得儒家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逐渐成为社会的道德准则;及至明清,西方启蒙思想的逐渐传入,人们开始对儒家学说进行反思,众多儒学家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批判继承,虽指出儒学中一些弊端,然而实际上从另一方面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广大的士阶层对儒家学说进行批判和完善,而儒家学说自身具有包容性和时代性,使得它在数千年的历史里没有被取代,反而更加巩固了其主流思想的地位。
在以上三种主要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儒家思想不断发展,成为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主流。
参考书目: 《论语》
《中国儒学:第一卷》庞朴主编 东方出版中心
《中国儒学史》 张耀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学与当代社会》祝瑞开 学林出版社
《美的历程》 李泽厚
儒家思想为何成为中国主流思想
教授:曹家启 2013级岭南学院四班邱临风
将我国的思想文化,或者确切点说,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比作一条气势磅礴,滔滔奔流的大河应该是个比较恰当的比喻。我国幅员辽阔,民族复杂,人口众多,各种思想相互碰撞,不同的学说如百花竞放。然而在几千年的时光里,我国古代思想文化却始终如河流虽支流纵横却一脉相承,源远流长,到如今仍然有着无穷的生命力。
而这条河流的主流,正是传承了千年的儒家思想,其思想不仅渗透进了千百年国人的言行思想中,甚至对整个民族造成了巨大影响。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原因,使得儒家学说在众多学派的学说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呢?我以为,有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一、迎合了需求
思想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必定要以经济基础为依托。思想文化不能是空中花园,一种思想文化要得到发展,必须有经济、政治等条件的支持。迎合需求,是儒家思想能够不断发展并成为主流思想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从最直接最表面的层次而言,儒家学说迎合了当时统治者的需求。百家争鸣时期,儒、道、。。。。。各个学派积极宣扬自己的学说,而此时儒家的学说并不被统治者青睐,儒家处处碰壁屡受挫折。究其原因,当时的时代背景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各国之间征战不休,霸权争夺愈演愈烈,统治者需要的是一种强有力的思想,一种可以帮助其迅速称霸的思想。因此,宣扬“仁”的儒家思想并不被看重,而尚武的法家,兵家思想更受青睐。而及至西汉建立,封建制度更为稳固,社会稳定,国家大一统,此时统治者需要的是一种可以可以维护其专制统治的思想。而儒家学说,宣扬社会的秩序,宣扬尊卑有序,要求人们恪守礼制、君臣之道,正好迎合了统治者“维稳”的需求。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的意愿对一种思想的生存发展的影响无疑是极为重大的,在汉武帝的大力推广下,儒家学说登上西汉正统思想的地位,成为官方文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无疑是对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思想的一大推动。
自西汉后,中国社会虽然几经动荡,但是大一统的局面依然得到很好的保持,“维持社会稳定”成为各朝各代专制政府的一个重要需求。对于统治者来说,只有严格的社会等级划分才能确保政治安定和权力稳固,才能保证官员百姓各安其位。而儒家思想中“中庸”
“仁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被统治者利用成为宣传政治等级理念的工具,迎合了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求。儒家思想巩固了社会秩序,成为统治者维护其专制统治的基础,因而虽然也经历过几次佛教,道教思想的冲击,其官方地位依然牢固。
除了迎合了统治者的需求,儒家学说也适应了社会的需求。古代中国的主要疆土在中原内陆,相对封闭完整,农耕文明发达,社会分工明确,“稳定”是阶级社会的需求。而且当时“士”这一阶层的不断扩大也为儒家思想提供了更坚固的阶级基础。在封建社会时期,儒家思想符合当时的社会需求,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成为思想主流。
二、广泛的群众基础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长期从事农耕生活的人民在传统的社会意识里就已经养成了对天地的崇敬,对家族血缘的依赖和眷念。儒家学说的推行周礼以安家邦的理念,在普通百姓眼里,这种理念为他们的虔诚提供了一个表达的途径,对天地祖宗的敬意在儒家所提倡的社会道德和礼仪制度中得到表达,以此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感和安顿。在古代中国,大多数的时候,“人”不是作为一个个体而是“人群”“族群”等以人的社会性连系起来的关系链条。农耕社会中,这种群化心理已经成为一种集体意识而且代代传承并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而儒家思想中“亲亲——仁民——爱物”“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仁者爱人”等思想,强调了对人的尊重和仁爱,讲究对人际关系的牵连和依靠,恰恰符合了我国百姓重视人的社会性的观念。
而儒家思想提倡的忠孝之道又契合了中国人长期以来都十分坚固的血缘心理。中国人对血缘宗亲的认同和依赖心理直至今日依然十分强烈。血缘心理,是中国人代代传承的一种思想纽带,时至今日,关注血缘伦理仍然主导着我们的价值观念。儒家思想将这种长期以来的伦理思想理性化,整理归纳,让大多数人产生共鸣和与认同。“兄友弟恭”“父慈子孝”诸如此类思想,抓住的是血缘伦理这一条,将这种天性引导为价值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儒家思想并非提出了某些全新的理念,它只是把某些早已存在在广大人民心中普遍认可的真理或观念具体化,体系化,其思想内核与中国古代人民的传统思想观念契合,因此具有很强的亲民性,易于被人民大众接受,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与此同时,儒家思想的务实性也与农耕社会里的劳动大众的心理契合。与名家,道家不同,儒家思想宣扬的是入世、积极、有为的思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名家追求思维的逻辑性,道家追求个人的超脱,然而这些思想未免过于超脱,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对于当时的大多数的人们,显得过于虚无缥缈,有太多的理想性。而儒家学说则立足现实,
它倡导人们通过日常中最简单,可实践的事情将思想得到落实。这种学说没有“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疏离感,而是贴近了广大人民的日常生活,获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儒家学说中,往往倡导人们以一种积极入世的心态融入到社会的建设中,构建了被人民大众广泛接受理解的社会伦理体系,以理性的精神对日常的生活实践进行一种最为人性化的归纳,把所有的生活纳入儒家的思想轨迹中,得到大众的接受。
儒家思想由于抓住了中华民族的原始心态和人民的传统思想观念或者天性,将其归纳并引导为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从而获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三、自身的不断完善
一种思想,要保持生机并不断发展,必须具有自我创新自我批判的能力。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在其发展过程中虽然不断受到其他思想的冲击,但是它能够把各家思想的内涵融合进自己的思想中,为己所用,如宋时的“三教合归儒”。良好的包容性,使得儒家思想能够常常保持生命力,根据不同时代解释,完善自己的思想内核,使其更好地适应所处的时代。
在时代的发展中,儒家思想的内涵可谓是不断完善不断丰富的。从最开始的孔子著作,到后人不断地对孔子著作的解释;到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进一步推动儒家思想与社会的适应;再到宋明理学的兴盛,“理学”和“心学”之争,更进一步丰富了儒家的学说,宋时书院广泛建立,进一步扩大了儒家学说的受众群,扩大了儒家在社会上的影响,朱熹重新解释了“三纲五常”,使得儒家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逐渐成为社会的道德准则;及至明清,西方启蒙思想的逐渐传入,人们开始对儒家学说进行反思,众多儒学家对儒家学说进行了批判继承,虽指出儒学中一些弊端,然而实际上从另一方面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广大的士阶层对儒家学说进行批判和完善,而儒家学说自身具有包容性和时代性,使得它在数千年的历史里没有被取代,反而更加巩固了其主流思想的地位。
在以上三种主要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儒家思想不断发展,成为了中国古代传统思想的主流。
参考书目: 《论语》
《中国儒学:第一卷》庞朴主编 东方出版中心
《中国儒学史》 张耀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国学与当代社会》祝瑞开 学林出版社
《美的历程》 李泽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