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香草与但丁的玫瑰

屈原的香草与但丁的玫瑰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有一位叫做屈原的诗人,他留下了遗传万世的《离骚》;而在七百多年前的欧洲,有一位叫做但丁的诗人,他留下了流芳百世的《神曲》。穿越千年的时光,两位伟大的灵魂相遇,谱下永恒的精神篇章。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之家,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作为世任要职的贵族子弟,屈原长大后自然也步入了楚国的政治高层,后来由于多次上疏以及奸佞的谗言,为怀王所恶,遭到放逐。从权力之巅一下子跌落谷底,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屈原的心逐渐归于沉静,他将自己的一生倾入书中,留下了《离骚》《天问》《九章》等作品。他开创的“楚辞”文体,成为文学史上的新成就,影响深远。又由于他深邃独特的思想,因此又被后人尊奉为“屈子”。

但丁,同样是作为贵族之后,在其人生巅峰时曾任最高权力机关执行委员会的六位委员之一。后来,由于政争,受到统治者的驱逐,永世不得回到家乡,于是,一颗孤独的心就此踏上了慢慢的旅途。在这人生的漫漫旅途中,他写下了传世巨著《神曲》。而他本人,也作为文艺复兴的先锋,永远的留在了史册之中。

屈原与但丁虽然时隔千余年之久,但其所处背景,个人思想等方面却有极大相似之处。从背景来看,屈原处于战国时代,在之前的西周,其文化是一种宗教伦理化的文化,他改变了殷人唯天命是从,唯天命是依的观念,但更多的是将殷人交给天帝的人的力量寻回,置于天人的观照之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天人相合的主体开始消解,产生了

天人相分的“自力”特征。换而言之,随着政治,文化和经济制度的发展宗教式文化开始瓦解,人的主题意识开始显现,呈现出某种意义上的人文主义。而但丁所处的时代,中世纪的暗夜行将逝去,文艺复兴的曙光已渐破黑夜,又得益于当时政局的混乱,旧的体制在崩坏,新的思想正在酝酿。但丁的《神曲》正似一把利剑,斩开了宗教控制下的沉沉天幕,人文主义精神开始萌发。

正是由于两人相似的背景,相似的处境,催生了两人相似的思想。但丁在《神曲》中坚决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歌颂了灵魂的美好与光明的引导表达了执着追求真理的理想。无独有偶,屈原在其《离骚》中表达出对自我人格的固持,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执着以及对自我与社会契合的要求。

但丁与屈原都具有法的思想,但丁在其《王国论》中提出了世界法的思想,即“倡导统一的政体或帝国”,同时,主张“政教分离”,我们可以把但丁的主张看成是当时人民精神的缩影,人民夹在神圣罗马帝国与教廷之中深受其苦。而但丁本人也对罗马帝国的复兴报以希望,由此可见,在当时,渴望统一是人民的共同呼声,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而屈原则提出了“美政”:效法尧舜,以德治统一中国;以法治限制贵族集团的贪污腐败;主张用法治维行改革。在当时的中国诸侯之间的混战久矣,人民渴望出现一个统一的,稳定的政局。因此,我们可以把但丁与屈原分别视为他们所处时代的人民意志的代表。

我们可以从屈原和但丁的作品中解读他们的一生。就屈原来看,《离

骚》是屈原精神对自我与社会双重固持的精神基点;《九章》是屈原一生情感与精神实录;《涉江》是屈原理想与现实的分裂与冲突,也表现了诗人对自我理想与精神的始终坚守;《惜往日》是诗人对自己过往政治生涯的回顾;《悲回风》是屈原对楚国政治现实绝望后的对未来的一种迷惘;《怀沙》是屈原带着对未来,过去的毫无留恋,走向死亡的终章。纵观这位伟大诗人的一生,自始自终,他都怀着一颗报国之心,却在理想与现实的分裂中逐步走向绝望,直至毁灭。 如果说屈原是个一心向国的赤子,那么但丁就像是个抱经世事的旅者。在《新生》中,但丁毫不隐晦地歌颂了他的爱情,成为那个时代第一个如此直白的表达爱情的人;在《宴会》中,但丁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在《神曲》中,但丁尽情释放着自己,爱其所爱,恨其所恨;在《飨宴》和《论俗语》中,但丁超越了狭隘的党派偏见,以理性意识思考民族现实和未来。从这所有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见一个爱憎分明的但丁,一个睿智的但丁,一个不乏深沉的但丁,一个潇洒的但丁。

但丁和屈原对后世的影响,时至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得到。屈原创立的“楚辞”文体,实现了诗歌的新突破,同时他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时至今日,我们在读屈原,仍能从其深远的思想中大受启发。但丁,作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其传世名作《神曲》中表现出来的深刻批判精神与新思想的萌芽,使但丁成为文艺复兴时代即将到来的预言者,同时也将中世纪的文学艺术推向高峰。

“香草美人”是屈原理想的载体,它是屈原精神世界中的主体。“玫

瑰”是但丁一生所爱的象征,是其精神的寄托。当“香草”与“玫瑰”相遇,两位伟人的精神在此处碰撞,留下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传说。

参考文献:

《屈骚精神及其文化背景研究》 --中华书局2004年九月第一版 M 《屈原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四月第一版 M 《但丁传》 ---团结出版社2005年一月第一版 M

屈原的香草与但丁的玫瑰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有一位叫做屈原的诗人,他留下了遗传万世的《离骚》;而在七百多年前的欧洲,有一位叫做但丁的诗人,他留下了流芳百世的《神曲》。穿越千年的时光,两位伟大的灵魂相遇,谱下永恒的精神篇章。

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之家,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作为世任要职的贵族子弟,屈原长大后自然也步入了楚国的政治高层,后来由于多次上疏以及奸佞的谗言,为怀王所恶,遭到放逐。从权力之巅一下子跌落谷底,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之后,屈原的心逐渐归于沉静,他将自己的一生倾入书中,留下了《离骚》《天问》《九章》等作品。他开创的“楚辞”文体,成为文学史上的新成就,影响深远。又由于他深邃独特的思想,因此又被后人尊奉为“屈子”。

但丁,同样是作为贵族之后,在其人生巅峰时曾任最高权力机关执行委员会的六位委员之一。后来,由于政争,受到统治者的驱逐,永世不得回到家乡,于是,一颗孤独的心就此踏上了慢慢的旅途。在这人生的漫漫旅途中,他写下了传世巨著《神曲》。而他本人,也作为文艺复兴的先锋,永远的留在了史册之中。

屈原与但丁虽然时隔千余年之久,但其所处背景,个人思想等方面却有极大相似之处。从背景来看,屈原处于战国时代,在之前的西周,其文化是一种宗教伦理化的文化,他改变了殷人唯天命是从,唯天命是依的观念,但更多的是将殷人交给天帝的人的力量寻回,置于天人的观照之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天人相合的主体开始消解,产生了

天人相分的“自力”特征。换而言之,随着政治,文化和经济制度的发展宗教式文化开始瓦解,人的主题意识开始显现,呈现出某种意义上的人文主义。而但丁所处的时代,中世纪的暗夜行将逝去,文艺复兴的曙光已渐破黑夜,又得益于当时政局的混乱,旧的体制在崩坏,新的思想正在酝酿。但丁的《神曲》正似一把利剑,斩开了宗教控制下的沉沉天幕,人文主义精神开始萌发。

正是由于两人相似的背景,相似的处境,催生了两人相似的思想。但丁在《神曲》中坚决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歌颂了灵魂的美好与光明的引导表达了执着追求真理的理想。无独有偶,屈原在其《离骚》中表达出对自我人格的固持,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执着以及对自我与社会契合的要求。

但丁与屈原都具有法的思想,但丁在其《王国论》中提出了世界法的思想,即“倡导统一的政体或帝国”,同时,主张“政教分离”,我们可以把但丁的主张看成是当时人民精神的缩影,人民夹在神圣罗马帝国与教廷之中深受其苦。而但丁本人也对罗马帝国的复兴报以希望,由此可见,在当时,渴望统一是人民的共同呼声,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而屈原则提出了“美政”:效法尧舜,以德治统一中国;以法治限制贵族集团的贪污腐败;主张用法治维行改革。在当时的中国诸侯之间的混战久矣,人民渴望出现一个统一的,稳定的政局。因此,我们可以把但丁与屈原分别视为他们所处时代的人民意志的代表。

我们可以从屈原和但丁的作品中解读他们的一生。就屈原来看,《离

骚》是屈原精神对自我与社会双重固持的精神基点;《九章》是屈原一生情感与精神实录;《涉江》是屈原理想与现实的分裂与冲突,也表现了诗人对自我理想与精神的始终坚守;《惜往日》是诗人对自己过往政治生涯的回顾;《悲回风》是屈原对楚国政治现实绝望后的对未来的一种迷惘;《怀沙》是屈原带着对未来,过去的毫无留恋,走向死亡的终章。纵观这位伟大诗人的一生,自始自终,他都怀着一颗报国之心,却在理想与现实的分裂中逐步走向绝望,直至毁灭。 如果说屈原是个一心向国的赤子,那么但丁就像是个抱经世事的旅者。在《新生》中,但丁毫不隐晦地歌颂了他的爱情,成为那个时代第一个如此直白的表达爱情的人;在《宴会》中,但丁表达了他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在《神曲》中,但丁尽情释放着自己,爱其所爱,恨其所恨;在《飨宴》和《论俗语》中,但丁超越了狭隘的党派偏见,以理性意识思考民族现实和未来。从这所有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见一个爱憎分明的但丁,一个睿智的但丁,一个不乏深沉的但丁,一个潇洒的但丁。

但丁和屈原对后世的影响,时至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得到。屈原创立的“楚辞”文体,实现了诗歌的新突破,同时他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时至今日,我们在读屈原,仍能从其深远的思想中大受启发。但丁,作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其传世名作《神曲》中表现出来的深刻批判精神与新思想的萌芽,使但丁成为文艺复兴时代即将到来的预言者,同时也将中世纪的文学艺术推向高峰。

“香草美人”是屈原理想的载体,它是屈原精神世界中的主体。“玫

瑰”是但丁一生所爱的象征,是其精神的寄托。当“香草”与“玫瑰”相遇,两位伟人的精神在此处碰撞,留下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传说。

参考文献:

《屈骚精神及其文化背景研究》 --中华书局2004年九月第一版 M 《屈原评传》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四月第一版 M 《但丁传》 ---团结出版社2005年一月第一版 M


相关内容

  • 我心中的屈原
  • 荠是甜的,荼是苦的,荠和荼不可能生长在一起.兰花要保有自己的幽香,它只能生长在幽深的山谷中.一个人想要保持自己高贵的人格,他这一辈子,注定要走上一条不归路. 我敬佩屈原,因为他是一个伟大的精灵,身上缀着鲜花.披挂香草,宽大的衣袂,在风中猎猎作响,而那颀长的身躯,却纹丝不动,他浑身散发着兰花的芬香,即 ...

  • 如果诗歌可以像自然一样朴素--梁文铎诗歌评论
  • 文学自由谈 高星 如果诗歌可以像自然一样朴素 %%%梁文铎诗歌评论 法国哲学家丰塔尼埃在话语的形象化表达作为一个业余诗歌作者,梁文铎表现出的是一 种平和的自然心态.他没有旗帜和理念,也没有张 扬和愤怒,他更多的是自然中的一员,甚至属自娱 自乐.他的诗歌写作与做人都非常朴素,诗歌元素 尽是原始的题材. ...

  • 离骚教学设计一等奖
  • 离骚教学设计一等奖 2015-12-18 16:35 13435次 共3课时 5 离骚 高中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 2.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 ...

  • 屈原的'香草美人'
  • ren jian cao mu?. ?~?..?人间草木关于草木的诗 "香草美人",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特有的概念,在古代诗文中,常用"香草美人"来表示高洁人格和爱国思想.究其首创,可以归于屈原身上. 屈原发展了<诗经>的比兴手法,赋予草木.鱼虫.鸟 ...

  • 11."个性的张扬"
  • 11."个性的张扬" 阿西莫夫,是一位一生创作了470部著作,享誉世界的科普作家.1958年,他毅然告别了讲台和实验室,"做我能做得最好的事情,而不一定是最好的事情",这是他放弃教授职位的理由.有人说阿西莫夫"自我膨胀得像纽约帝国大厦",他 ...

  • 非遗 | 民间刺绣工艺品
  • 香包,古人叫香缨.香囊.佩帏.容臭,今人称荷包.耍货子.绌绌.它是古代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类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 香包从狭义讲,是指里面填充丁香.雄黄.艾叶末.冰片.霍香.苍术等具有芳香除湿功效的中药材粉末,外表绣以各种图 ...

  • 离骚中的植物
  • <离骚>(节选)里出现的植物可分为香草和香木两类.秋兰.江离.芷.宿莽.蕙茝.荃属于香草,木兰.申椒.菌桂属于香木.下面先简要作以介绍. 秋兰:又名建兰,其神韵非凡,风姿潇洒,秋兰开花,清香阵阵,令人神清目爽,素有"书藏金石器,室有蕙兰香"之说. 江离:一种香草.叶子 ...

  • 2012届高中语文2.1.1[离骚(节选)]教案苏教版必修3
  • <离骚>节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屈原生平,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高尚品质,从而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抓住关键词语,疏通诗句,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评价古诗文的能力. 3.通过鉴赏重要语句,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 ...

  • 必修2-5离骚教案
  • 离骚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3.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所与作者理想的关系: 一.[作家作品]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