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贵就贵在"自见"

摘自净空法师《2014大经科注》第373集  2016年9月 30日 讲于 英国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贵就贵在“自见”

我们再看下面这段文:

【解】从根本智而差别智,故能了达、出生、宣说、证入等等诸善巧智也。

无量无边的善巧智慧出现了,《华严》说得清楚、说得明白,所以要从“了达”,“了”是明了,“达”是通达,“了达”就是见性。见性之后就能出生,出生什么?出生无量智慧。有无量智慧就能宣说,能够宣说就能帮助别人证入,证入种种善巧智。经上讲的“善巧决定”,“决定”这两个字语气非常沉重,丝毫怀疑都没有,“善巧决定”。

【解】“决定”,事之定而无移改者也。

“决定”是不能更改,就这样依教奉行,认真把它做到就对了,不能改变,这叫“真理,”我们不能不知道。它是从自性流出来的,只要明心见性,他们流出来的东西完全相同。你细心去观察,说的言语不一样,里头意思一样的;说的名称不一样,他境界相同。这就是让我们相信无师可以自通,这不是假的,不是骗人的。

释迦牟尼佛他一生说的这个法,谁教他的?无师自通,没人教他,他没有老师。他虽然参学十二年,印度所有宗教他都学过,所有学派他都接触过,但是他没有用上一句,他所说的全是开悟的,真实心中流出来的,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这么出来的。那么他十二年所学的,那是有教有学,不是自性流出来的,所以不是自性流露的全放下了,一个字他也没说。他所说的统统是自性自自然然向外流出,请教他的人站在他的面前,就像站在镜子面前一样,自自然然就契机契理,就善巧方便,帮助他、成就他,自自然然,没有费丝毫功夫,说的人如如不动,说出之后心里头没有印象,痕迹都没有,这叫“佛教”。

哪个教不是佛教?统统叫佛教。基督是佛教,摩西是佛教,穆罕默德也是佛教,中国的老庄是佛教,孔子是佛教,甚至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人都是佛教。通了,自己通了。

我们今天依佛的经典是因为我们烦恼习气没断,我们的自性这个门被堵塞了,智慧出不来,读佛的经书完全靠信心,深信不疑,字字句句都是真如自性流露。有这样的认知,你才能得利益;没有这个认知,得不到佛法真实利益。凭我们猜想,不可以。

看一遍看下去,懂就懂,不懂就不懂,没有关系,再看第二遍,看上一千遍全懂了。“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贵就贵在“自见”,不是他人教给你,不是老师讲给我听,是我自己悟出来的。悟的跟经上所讲的一样,跟祖师大德的注解也一样,欢喜心就生起来了,我悟的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些典籍给我做证明,这是真学佛,真得利益。

【解】又《胜鬘宝窟》曰:“决定谓信也。”

什么叫“信”?“决定”叫“信”,“信”就是“决定”。决定不怀疑、决定相信《无量寿经》讲的极乐世界是真的。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一生所说的这一切经,大概都是说一遍,没有说重复的,唯独《无量寿经》是多次宣说。多到什么程度我们不知道,古德考据,就用现存的五种原译本来对照,里面确实有一些不同的。不同,那就不是一次说的,依照中国这五种原译本,古德告诉我们,至少说三次。但是中文译本曾经有七种失传,这七种里面也很有可能与现前五种不一样,这失传找不到了。可是蒙古《大藏经》里头有二十多种不同的版本,我请人把它们翻成汉文,我们来看看释迦牟尼佛各种不同的版本,然后想到多次宣讲,不止三次,可能有三十次。为什么这部经讲这么多遍,每一次讲的都不完全相同,所以这些版本都非常可贵,让我们知道世尊教化众生、成就众生的苦心,慈悲到极处,恨不得一切众生在这一生当中个个成佛,这是他的本愿。他不希望我们在六道里头流转,六道太苦。经上给我们说的,我们今天读到这个地方,“决定”这叫“信”。

佛经告诉我们,三途——饿鬼、畜生、地狱不能去!去了之后什么时候能出来?不是做了畜生之后,被人杀了、被人吃了就能又投生到人道来,没有这回事情!要在恶道里头做多少年?经上说“三途一堕(堕下去)五千劫”,不要说大劫,就算小劫都不得了,太可怕了!为什么干这种傻事?你这一堕到三途,五千劫也许有一个机会你到人道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一点都不假,难到什么程度,没人知道,怎么可以再堕落?!怎么可以再去到恶道?!决定不能干。

如果不想堕三恶道,“净业三福”、“六和敬”、“戒定慧三学”、“菩萨六度”、“普贤十愿”,我们只要把这几条抓到,依教奉行。这是什么?这是戒律。你只把这五样抓上,依教奉行,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绝不违背,你就不会堕三恶道。如果你再能念佛求生净土,那就恭喜你,你一生成佛了,释迦牟尼佛对你的期望,你成就了,佛欢喜。

一本书对成就有把握的书——夏莲老编的《净修捷要》

所以净宗这个经典,我不相信释迦牟尼佛讲三次。他老人家讲经教学四十九年,在我的想象四十九年要讲四十九次,是一年讲一次,没有这么多,二三十次应该是有的。特别显示出世尊对于这个法门的重视,这个法门保证成就,稀有难得。

夏莲居老居士遇到净宗这个法门,欢喜!欢喜了一个多星期,欢喜什么?无量劫来的修行,生生世世都没有办法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这一次遇到净宗有把握了,欢喜!

那我们没有办法像他那么欢喜,什么原因?我们遇到了,无知、迷惑、糊涂,不知道这是宝。保证我们永远脱离六道轮回,保证我们一生肯定成佛,到哪里去找!?所以他那么欢喜,把他的书房取个名叫“欢喜斋”。

我们能往生吗?有把握吗?如果你要是看到一本书有把握,你欢不欢喜?欢喜,绝不亚于夏莲老。有没有这个书?有!还就是夏莲老编的《净修捷要》,真简单,不需要一个小时,你能够每天依教奉行,决定往生。纵然做错事情,造作罪业,五逆十恶、毁谤三宝,你那一口气还没断,最后一口气还没断,真正能够忏悔、能够回头,能够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只要一念十念都能往生。有根据,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第十八愿“十念必生”。

后头是有一句“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有这么一句话,善导大师告诉我们,这句话不是真的,是提醒我们,劝我们不要造“五逆罪”,是这个意思。真正造了?真正造了,真正忏悔,还是能往生。说得好!善导大师的注解。

善导,唐朝那个时候的人就说,阿弥陀佛再来,他的注解就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所以我们读到了、听到了也生大欢喜心,像夏莲老一样的真欢喜。我们有救,不是没救,业障深重不怕!回头是岸。

下面,念老给我们做了个总结。

【解】故善巧者随机应缘也。决定者真实不变也。

这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就是善巧。往生极乐世界这桩事情是真实不变的,只要“信愿念佛”,相信真有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真信切愿”就是决定、就是永远不变,我这一生就是这么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每天认真努力去干,决定成就。

【解】“善巧决定”者,随缘善巧,悉皆真实也。

“随缘”,是我们现前生活。“悉皆真实”,没有一法不是自性现的,这个真实就是“心现识变”,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法,这就是事实真相,“心现识变”。

明了之后,无论是佛法还不是佛法、是善法是恶法都不放在心上,就对了。为什么?不可得。佛法不可得,世法也不可得,这样才能明心见性,自性的障碍才能够完全放下。障碍放下了,悟门就打开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我们虽然不能达到,不去理它,走这个路心里头只放一尊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决定不要塞东西进去,就是连佛法也不放在心上,这就好!就放一句阿弥陀佛,比什么都重要。

下面这一段注解:

【解】“论法无厌,求法不倦”者,上句“觉他”,下句“自觉”。

这是我们要干的。“论法”就是讲经教学,教不厌。“求法不倦”是我们本身,我们应该要学海贤老和尚。海贤老和尚一生二十岁出家,师父传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嘱咐他一直念下去,他念了九十二年。这个人老实、听话、真干,就凭这个六个字,他圆满成就,所谓圆满成就就是念佛念到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是凡夫,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从小就在田里面做农活,他对于耕地、种粮食很内行,一生就干这个事情,出家之后,寺庙在山上,山上荒地很多,他开荒,种了一百多亩地,种粮食、种水果、种蔬菜,他不是赚钱,他是供养一些贫苦的人、生活困难的人,他送粮食给他们,送蔬菜给他们,得他帮助生活的这些穷苦人家,有上百上千户,他照顾这么多人,自己一生就是一句佛号,这句佛号不妨碍工作,他种地不妨碍,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我们有工作的时候工作,没有工作的时候念佛,念出声可以,不出声也可以,希望这句佛号不要间断,这就对了。

念老在此地为我们引用的。

【解】《净影疏》曰:“专乐求法,心无厌足,自利方便。”

这是隋朝慧远大师《无量寿经》的注解,上面有这三句话,“专乐求法”,“乐”是爱好。爱好什么?“爱好佛法,心无厌足”。

下面说:

【解】“常欲广说,志无疲等,正明利他。”

前面是“自利”,这个是“利他”。“利他”就是常常想着讲经教学,学不厌,教不倦,志无疲,不疲倦。这都是真话,说法教学越说越欢喜,把疲倦忘掉,为什么?法喜充满。尤其是在说法的时候、讲经的时候常常有悟处,欢喜。平常读到这个地方有怀疑,找不到答案,不定在什么时候讲经突然说出来,明白了,所以法喜充满。

【解】又《会疏》曰:“菩萨求法为利他故,所得法必为他说。为一切众生,经无量劫而无疲倦。”

“菩萨求法”,特别是没有开悟的菩萨,这个“悟”是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有小悟、有大悟,没有彻悟。“求法”,求法为帮助他,帮助他实在就是帮助自己,所得法一定喜欢跟别人讨论向别人请教。

“为一切众生,经无量劫而无疲倦。”这一句重要!不是一天不疲倦,不是一个月不疲倦,而是经无量劫都没有疲倦的现象,这是菩萨,这不是凡人。我们要学菩萨,要把疲倦、辛苦、劳碌要统统放下,跟菩萨相应,这就对了。

经文不长,只有几句话,我们学习用了这么多的时间,更重要的我们要把它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用上了,真得受用,真得法喜,常生欢喜心,是这么来的。你没有受用,虽然说得很好,得不到法喜;得到法喜,真正得受用了,跟我生活融成一片。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佛泰播经机流通处]

我们每天会把净空老法师最新讲经菁华、学佛答问;及网友们的学佛体会等文章,分享给大家,欢迎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fotain

长按下方二维码图片,即可关注我们,关注微信号!

摘自净空法师《2014大经科注》第373集  2016年9月 30日 讲于 英国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贵就贵在“自见”

我们再看下面这段文:

【解】从根本智而差别智,故能了达、出生、宣说、证入等等诸善巧智也。

无量无边的善巧智慧出现了,《华严》说得清楚、说得明白,所以要从“了达”,“了”是明了,“达”是通达,“了达”就是见性。见性之后就能出生,出生什么?出生无量智慧。有无量智慧就能宣说,能够宣说就能帮助别人证入,证入种种善巧智。经上讲的“善巧决定”,“决定”这两个字语气非常沉重,丝毫怀疑都没有,“善巧决定”。

【解】“决定”,事之定而无移改者也。

“决定”是不能更改,就这样依教奉行,认真把它做到就对了,不能改变,这叫“真理,”我们不能不知道。它是从自性流出来的,只要明心见性,他们流出来的东西完全相同。你细心去观察,说的言语不一样,里头意思一样的;说的名称不一样,他境界相同。这就是让我们相信无师可以自通,这不是假的,不是骗人的。

释迦牟尼佛他一生说的这个法,谁教他的?无师自通,没人教他,他没有老师。他虽然参学十二年,印度所有宗教他都学过,所有学派他都接触过,但是他没有用上一句,他所说的全是开悟的,真实心中流出来的,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这么出来的。那么他十二年所学的,那是有教有学,不是自性流出来的,所以不是自性流露的全放下了,一个字他也没说。他所说的统统是自性自自然然向外流出,请教他的人站在他的面前,就像站在镜子面前一样,自自然然就契机契理,就善巧方便,帮助他、成就他,自自然然,没有费丝毫功夫,说的人如如不动,说出之后心里头没有印象,痕迹都没有,这叫“佛教”。

哪个教不是佛教?统统叫佛教。基督是佛教,摩西是佛教,穆罕默德也是佛教,中国的老庄是佛教,孔子是佛教,甚至于尧舜禹汤、文武周公,这些人都是佛教。通了,自己通了。

我们今天依佛的经典是因为我们烦恼习气没断,我们的自性这个门被堵塞了,智慧出不来,读佛的经书完全靠信心,深信不疑,字字句句都是真如自性流露。有这样的认知,你才能得利益;没有这个认知,得不到佛法真实利益。凭我们猜想,不可以。

看一遍看下去,懂就懂,不懂就不懂,没有关系,再看第二遍,看上一千遍全懂了。“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贵就贵在“自见”,不是他人教给你,不是老师讲给我听,是我自己悟出来的。悟的跟经上所讲的一样,跟祖师大德的注解也一样,欢喜心就生起来了,我悟的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些典籍给我做证明,这是真学佛,真得利益。

【解】又《胜鬘宝窟》曰:“决定谓信也。”

什么叫“信”?“决定”叫“信”,“信”就是“决定”。决定不怀疑、决定相信《无量寿经》讲的极乐世界是真的。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一生所说的这一切经,大概都是说一遍,没有说重复的,唯独《无量寿经》是多次宣说。多到什么程度我们不知道,古德考据,就用现存的五种原译本来对照,里面确实有一些不同的。不同,那就不是一次说的,依照中国这五种原译本,古德告诉我们,至少说三次。但是中文译本曾经有七种失传,这七种里面也很有可能与现前五种不一样,这失传找不到了。可是蒙古《大藏经》里头有二十多种不同的版本,我请人把它们翻成汉文,我们来看看释迦牟尼佛各种不同的版本,然后想到多次宣讲,不止三次,可能有三十次。为什么这部经讲这么多遍,每一次讲的都不完全相同,所以这些版本都非常可贵,让我们知道世尊教化众生、成就众生的苦心,慈悲到极处,恨不得一切众生在这一生当中个个成佛,这是他的本愿。他不希望我们在六道里头流转,六道太苦。经上给我们说的,我们今天读到这个地方,“决定”这叫“信”。

佛经告诉我们,三途——饿鬼、畜生、地狱不能去!去了之后什么时候能出来?不是做了畜生之后,被人杀了、被人吃了就能又投生到人道来,没有这回事情!要在恶道里头做多少年?经上说“三途一堕(堕下去)五千劫”,不要说大劫,就算小劫都不得了,太可怕了!为什么干这种傻事?你这一堕到三途,五千劫也许有一个机会你到人道来,“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一点都不假,难到什么程度,没人知道,怎么可以再堕落?!怎么可以再去到恶道?!决定不能干。

如果不想堕三恶道,“净业三福”、“六和敬”、“戒定慧三学”、“菩萨六度”、“普贤十愿”,我们只要把这几条抓到,依教奉行。这是什么?这是戒律。你只把这五样抓上,依教奉行,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绝不违背,你就不会堕三恶道。如果你再能念佛求生净土,那就恭喜你,你一生成佛了,释迦牟尼佛对你的期望,你成就了,佛欢喜。

一本书对成就有把握的书——夏莲老编的《净修捷要》

所以净宗这个经典,我不相信释迦牟尼佛讲三次。他老人家讲经教学四十九年,在我的想象四十九年要讲四十九次,是一年讲一次,没有这么多,二三十次应该是有的。特别显示出世尊对于这个法门的重视,这个法门保证成就,稀有难得。

夏莲居老居士遇到净宗这个法门,欢喜!欢喜了一个多星期,欢喜什么?无量劫来的修行,生生世世都没有办法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这一次遇到净宗有把握了,欢喜!

那我们没有办法像他那么欢喜,什么原因?我们遇到了,无知、迷惑、糊涂,不知道这是宝。保证我们永远脱离六道轮回,保证我们一生肯定成佛,到哪里去找!?所以他那么欢喜,把他的书房取个名叫“欢喜斋”。

我们能往生吗?有把握吗?如果你要是看到一本书有把握,你欢不欢喜?欢喜,绝不亚于夏莲老。有没有这个书?有!还就是夏莲老编的《净修捷要》,真简单,不需要一个小时,你能够每天依教奉行,决定往生。纵然做错事情,造作罪业,五逆十恶、毁谤三宝,你那一口气还没断,最后一口气还没断,真正能够忏悔、能够回头,能够一心称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只要一念十念都能往生。有根据,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第十八愿“十念必生”。

后头是有一句“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有这么一句话,善导大师告诉我们,这句话不是真的,是提醒我们,劝我们不要造“五逆罪”,是这个意思。真正造了?真正造了,真正忏悔,还是能往生。说得好!善导大师的注解。

善导,唐朝那个时候的人就说,阿弥陀佛再来,他的注解就是阿弥陀佛自己说的,所以我们读到了、听到了也生大欢喜心,像夏莲老一样的真欢喜。我们有救,不是没救,业障深重不怕!回头是岸。

下面,念老给我们做了个总结。

【解】故善巧者随机应缘也。决定者真实不变也。

这就是我们平常讲的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就是善巧。往生极乐世界这桩事情是真实不变的,只要“信愿念佛”,相信真有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真信切愿”就是决定、就是永远不变,我这一生就是这么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每天认真努力去干,决定成就。

【解】“善巧决定”者,随缘善巧,悉皆真实也。

“随缘”,是我们现前生活。“悉皆真实”,没有一法不是自性现的,这个真实就是“心现识变”,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法,这就是事实真相,“心现识变”。

明了之后,无论是佛法还不是佛法、是善法是恶法都不放在心上,就对了。为什么?不可得。佛法不可得,世法也不可得,这样才能明心见性,自性的障碍才能够完全放下。障碍放下了,悟门就打开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我们虽然不能达到,不去理它,走这个路心里头只放一尊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决定不要塞东西进去,就是连佛法也不放在心上,这就好!就放一句阿弥陀佛,比什么都重要。

下面这一段注解:

【解】“论法无厌,求法不倦”者,上句“觉他”,下句“自觉”。

这是我们要干的。“论法”就是讲经教学,教不厌。“求法不倦”是我们本身,我们应该要学海贤老和尚。海贤老和尚一生二十岁出家,师父传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嘱咐他一直念下去,他念了九十二年。这个人老实、听话、真干,就凭这个六个字,他圆满成就,所谓圆满成就就是念佛念到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是凡夫,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从小就在田里面做农活,他对于耕地、种粮食很内行,一生就干这个事情,出家之后,寺庙在山上,山上荒地很多,他开荒,种了一百多亩地,种粮食、种水果、种蔬菜,他不是赚钱,他是供养一些贫苦的人、生活困难的人,他送粮食给他们,送蔬菜给他们,得他帮助生活的这些穷苦人家,有上百上千户,他照顾这么多人,自己一生就是一句佛号,这句佛号不妨碍工作,他种地不妨碍,是我们最好的榜样,我们有工作的时候工作,没有工作的时候念佛,念出声可以,不出声也可以,希望这句佛号不要间断,这就对了。

念老在此地为我们引用的。

【解】《净影疏》曰:“专乐求法,心无厌足,自利方便。”

这是隋朝慧远大师《无量寿经》的注解,上面有这三句话,“专乐求法”,“乐”是爱好。爱好什么?“爱好佛法,心无厌足”。

下面说:

【解】“常欲广说,志无疲等,正明利他。”

前面是“自利”,这个是“利他”。“利他”就是常常想着讲经教学,学不厌,教不倦,志无疲,不疲倦。这都是真话,说法教学越说越欢喜,把疲倦忘掉,为什么?法喜充满。尤其是在说法的时候、讲经的时候常常有悟处,欢喜。平常读到这个地方有怀疑,找不到答案,不定在什么时候讲经突然说出来,明白了,所以法喜充满。

【解】又《会疏》曰:“菩萨求法为利他故,所得法必为他说。为一切众生,经无量劫而无疲倦。”

“菩萨求法”,特别是没有开悟的菩萨,这个“悟”是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有小悟、有大悟,没有彻悟。“求法”,求法为帮助他,帮助他实在就是帮助自己,所得法一定喜欢跟别人讨论向别人请教。

“为一切众生,经无量劫而无疲倦。”这一句重要!不是一天不疲倦,不是一个月不疲倦,而是经无量劫都没有疲倦的现象,这是菩萨,这不是凡人。我们要学菩萨,要把疲倦、辛苦、劳碌要统统放下,跟菩萨相应,这就对了。

经文不长,只有几句话,我们学习用了这么多的时间,更重要的我们要把它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用上了,真得受用,真得法喜,常生欢喜心,是这么来的。你没有受用,虽然说得很好,得不到法喜;得到法喜,真正得受用了,跟我生活融成一片。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佛泰播经机流通处]

我们每天会把净空老法师最新讲经菁华、学佛答问;及网友们的学佛体会等文章,分享给大家,欢迎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账号:fotain

长按下方二维码图片,即可关注我们,关注微信号!


相关内容

  • 教师表扬用语
  • 教师精彩课堂用语50句[转帖] [听] 1. 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 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 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 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 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 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 我的解释不 ...

  • [海豚救人]说课稿
  • <海豚救人>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的说课的课题是<海豚救人>.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展开我对本课教学的理解与设计. 一.说教材 <海豚救人>一文是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的一篇略 ...

  • [优秀作文]读书与人生
  • 读书与人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让人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想象.读书与人生,是自古至今多少人实践了的人生平凡而伟大的课题.读书的人生是美好的,美好的人生要读书.这是一个正反都成立的哲学推断.一位伟人这样说:"书籍将引入万花筒般的未来世界."所以我们的祖宗就教导子孙要"读万卷书 ...

  • 做人做事的格言警句
  • 做人做事的格言警句 由俭如奢易,由奢入俭难 精打细算 油盐不断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白居易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萨迪 ...

  • 珍惜时间的名言或格言
  •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2.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3.荒废时间等于荒废生命.(川端康成) 做人 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 培根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张闻天 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 ...

  • 刻苦学习的格言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孔丘(春秋时代思想家,教育家)引自《礼记。学记》 少而好学,如曰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曰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引自〈说苑〉 多见者博,多闻者智,拒谏者塞,专己者孤。 ——桓宽 引自《盐铁论 ...

  • 小熊住山洞评课稿
  • <小熊住山洞>评课稿 兴围小学 曾菊萍 黄静老师所上的课文<小熊住山洞>,它是一个意在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的童话故事.它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连环画形式出现.文中通过住在山洞里的小熊一家想造一间木房而始终舍不得砍树造房子的行为,赞扬了小熊一家高尚的情操. 在课堂教学中,黄静 ...

  • 语文学习的窍门
  • 语文课是很多学生颇感头疼和伤脑的事情,对多数语文教师而言,也是费九牛二虎之力没有收效,甚至从教多年,越教越无头绪,没有好的方法.但是,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对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有重要影响: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对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解决实际问题也影响颇深. ...

  • 教师精彩课堂用语50句
  • 教师精彩课堂用语50句 1. 谢谢大家听得这么专心. 2. 大家对这些内容这么感兴趣,真让我高兴. 3. 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 4. 我从你们的姿态上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 5. 我不知道我这样说是否合适. 6. 不知我说清了没有,说明白了没有. 7. 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