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

基础知识

第一章职业道德基本常识

道德的基本含义:是人们对于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形式,是依靠教育、和人们内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观念原则规范准则等的总和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道德的具体表现形式: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体形式体现

职业道德的基本含义: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关系:1促进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2调节人际关系和行为3赢得职业声誉

职业态度: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认识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

职业态度对职业培训工作的影响:1端正职业态度是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前提2可以促进职业培训工作能力的提高

职业态度的形成与培养:1加强自我修养意识,提高思想境界2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增强创新能力3树立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培训师职业道德守则的基本内容: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勤于钻研、精益求精、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提高素质、促进发展

职业道德守则对实际工作的作用:1可以提高培训师的职业道德觉悟和修养,从而形成良好稳定的职业道德品质,自觉按照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办事2可以有效地提高培训师以法律和职业纪律对自身的约束力,工作中以身作则,遵纪守法3可以增强培训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其对工作一丝不苟,尽职尽责任4可以增强培训师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管理和教学水平

第二章职业教育培训政策法规

职业培训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原则,制定颁布的各种职业培训方面的行政法规,其法律效力具有普遍性,是我国当前职业培训的重要依据

第三章经济学的基本常识

市场:商品交换的场所

市场的特点:1具有商品的需求方即买方2具有商品的供给方即卖方3凡在市场中买卖的商品均具有其自身的价格的买卖的数量

需求:消费者购买某种消费品的愿望和能力

决定个人需求的因素: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个人嗜好、消费者的未来预期

供给:指商家提供某种消费物品的愿望和能力

影响供给形成的因素:价格、投入价格、技术、预期

市场经济的优点:1突出了自由竞争2资源配置通过市场的选择与评价,较好的与供需变化中的效用和效率相联系,可实现资源配置的较高效益和价值3倡导自由平等,提倡公平竞争 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1资源配置的市场中心化2互利性的等价交换3资源主体的自主性4反垄断的自由竞争5崇尚优势的优胜劣汰规律6机会均等的公平公正7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规律8维系有序性的法制原则规律9以利益为形式的市场经济道德10强调比较优势的开放规律11保障弱势的社会保障规律

市场经济对职业培训的影响:1政府对职业培训的管理职能发生变化2由培训形式和内容的单一呆板向灵活多样化转化3市场竞争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被引入职业培训工作中4宏观管理进一步强化5企业行业在职业培训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2效用最大化3资源利用方式的选择4劳动

力市场

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指劳动力需求量的增加对其工资水平变动的反映程度

劳动力的供给弹性:指劳动力供给量的增减对工资水平变动的反映程度

失业: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态,即劳动者失去赖以维持生活的工作

失业分为磨擦性、结构性、周期性、季节性失业

自然失业率:指经济正常情况下的失业量与劳动力总人数的比率

充分就业:不是指所有劳动力都就业,而是指在自然失业率范围之内的就业水平,其内涵包括数量和质量的充分就业

外部性:一个人或组织的行为对其他或组织的利益造成的影响

外部性表现形式:正外部性、负外部性

知识经济:指区别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1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对自然资源通过知识和智力进行科学合理综合的配置2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西半球得到空前提高3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

第四章教育培训基本常识

教育:凡是能够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改善人的态度和品质的活动即可称为教育

教育的基本特点: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素质教育培训的特点:1面向全体学生和全体劳动者2促进学生和劳动者全面发展3贯穿于教育培训活动全过程,并渗透于各个环节之中4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教育培训发展的基本规律:1与生产力相互作用2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

职业培训的特点:1为劳动就业服务的即时性2突出技能训练的操作性3同生产岗位结合的直接性4隶属于劳动工作的专业性5侧重职业资格证书的非学历性

职业培训体系的内容:1职业需求预测2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制定3职业技能培训4职业技能鉴定5职业资格证书6职业技能竞赛和表彰7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8劳动监察

教育培训统计:是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统计学为基础,研究运用各种教育、心理、经济的测量和统计手段及工具,对人才素质、培训效益和教学效果等进行科学分析和价值判断,以探求教育培训的规律,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一种科学方法

教育培训统计工作的基本指标:1人力资源预测方面的指标2教育培训总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工作状态和质量指标3学员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指标4人才素质综合测评指标5教育培训绿效益指标

教育培训统计工作的基本程序;1统计设计2统计调查3统计资料整理4统计分析

培训统计的基础工作:1收集整理原始记录2建立统计台帐3制作统计报表统计工作对教育培训工作的作用:1科学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做好教育培训的规划工作2支持开展教育培训评价3支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开发和综合素质测评4支持开展教育培训的科学研究 经济:一指社会性生产方式,二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一指必要劳动时间的节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培训:指根据现代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对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进行的专业的培养和训练

培训投入:指向培训领域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及其货币表现形式

培训成本:指培养每名学生或学员所支付的全部费用

培训的经济效益:指培训的劳动耗费同所得的经济收益在数量上的比值或收支相抵后的余额

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常识

人力资源: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的总和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品性与态度

人力资源开发:使人力资源保值、增值的工作

人力资源的基本特性:活动性、可控性、时效性、能动性、变化性、再生性、持续性、独立性、内耗性

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1开发职业技能2开发职业品质3开发职业潜能

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工作程序:1需求分析2制定开发方案3设计培训课程方案4开发培训过程的组织、检查、监督和指导5培训效果评估

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意义:1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和工业化程度的标志2给投资主体带来更高的收益率3发展知识经济的需要4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人力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1必须跳出旧的人事管理的束缚2必须重视开发的作用,发挥开发的功能3必须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和层次,提高开发的整体效果

人力资源结构的主要内容:年龄、职称、性别、文化、技能结构

人力资源管理: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1制定人力资源规划2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3进行工作分析评价4进行员工的招聘和选拔5建立劳动关系,进行劳动合同管理6进行薪酬管理7进行员工的教育培训8进行员工的业绩考评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开发是管理的基础和前提2开发是管理的重要内容3管理实践为开发提供了动力和保障机制

第六章团队建设

组织:是一种有意协调的社会单元,它由两个以上的人组成,在一个相对连续的基础上运作,以达到共同目标

团队:由两个以上成员组成的目标或任务共同体

工作团队的类型:1问题解决型2自我管理型3多功能型

群体: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正式群体分为命令型群体、任务型群体

团队精神:指团队内全体成员形成共识的思想、意识和信念

团队建设: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其成员进行的培养、训练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提高成员的协作精神、合作意识,使其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工作 团队建设的要求:1清晰的团队目标2共同的信念3成员之间的信任4良好的沟通5必要的相关技能6团队领导者的领导能力7良好的团队环境

团队形成的基本过程:开始、困惑、成型、行动、团队阶段

团队建议对职业培训的意义:1保证培训任务的完成2满足个人心理需求3使管理层有时间进行战略性思考4提高决策速度5提高决策的准确性6提高工作绩效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相互满足的状态

工作中不正常的人际关系的表现:恐惧心理、羞怯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猜疑心理、自私心理、偏见心理

工作中正常人际关系的表现:真诚、信任、克制、自信、热情

工作中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从工作需要出发、宽宏豁达、诚实守信、平等

正常人际关系的培养与建立:1注重自身修养2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3处理好竞争与友谊的关系

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1明确交往的基点2树立友好相处的愿望3严于律已,宽以待人4不断调试冲突5以诚待人尊重他人6优化团队风气7改善领导作用,制定科学政策8调解帮助要及时有效

第七章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的课程包括:拓展体验课程、回归自然课程、挑战自我课程、领导才能课程和团队建设课程

拓展训练的特点:综合性、挑战极限、集体中的个性、高峰体验、自我教育

拓展训练的目的:提高个体的环境适应与发展能力、提高组织的环境适应与发展能力

拓展训练与企业发展的意义:1可以帮助企业管理都挖掘潜能,增强自信2可以帮助企业员工克服隋性,磨练意志3帮助企业部门间取长补短,加强合作

拓展训练可以为企业实现的培训目标:1使新员工尽快的适应其工作岗位2提高和改善员工提升绩效的意识和能力3提高员工的价值,为担负更多的工作和更大的责任做好准备4提高和增进员工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八章创建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指通过在组织内部营造全体员工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和弱身学习的氛围,逐步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组织观念的制度

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特征:1工作与学习不再分离2强调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3强调组织结构精简扁平化4强调终身学习5强调学习内容的创新怀和学习方法的多元性6重在激发个人的潜能和创新意识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要求:1要进行全员学习培训2建立共同愿景和价值观念3制定团队学习制度,营造团队学习氛围,搭建团队学习平台4要重视系统思考和心智模式,打破思考问题时的自我中心主意5企业领导者要更新观念6必须要健全创建制度和运行机制7学习型组织建设必须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8要做实创建内容

培训师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的作用:1是创建工作的设计者2是创建工作的组织者3是创建工作亲身实践者

助理培训师部分

第一章岗位职务描述

岗位描述基础工作11个基本环节1 确定岗位职务分析的对象2成立岗位职务分析描述工作组3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外搜集有关资料、文件等5制定岗位职务分析图表6对岗位职务分析人员进行培训7按工作规模、专业技术要求划分工作小组8工作人员填写各种岗位描述表格9对所填写的表格进行审核10打印、上报、审定11制成岗位职务分析档案

岗位信息搜集工作的3个要点:

1全面2准确3整理清楚

岗位职务描述信息搜集6个方法1观察法2问卷调查法3面谈法4工作实践与工作日写实法5功能性工作分析法6关键事件法

观察法:是观察者通过感官或利用其它工具,仔细观察、记录工作者在正常情况下的工作情况,从而获得各部分的内容、特点和方法,提出具体的报告。

观察法具体包括工作研究、动作-时间研究等技术

观察法的主要作用1观察记录核实工作负荷及条件2观察记录分析某一岗位具体工作流程及工作方法,找出不合理之处

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常用的调查方法,且成本较低,占用时间相对较少,问卷调查法根据特定的工作、特定的目的来进行问卷设计,所以可用于多种形式和各种用途数据分析,对简单体

力劳动岗位和复杂脑力劳动岗位均可使用。

面谈法的主要内容1岗位工作目标2岗位工作内容3岗位性质和范围4岗位责任

功能性工作分析法:由美国劳工部制定,以职工所需发挥的功能与应尽的职责为核心,列出需加以收集与的信息类别,规定工作分析内容

工作分析的数据分为两类1实际工作信息,如工作内容工作特点等2工作者信息,描述工作者的特点。包括正确完成岗位工作所需的培训,个人能力,个性特征,身体状况

岗位职务描述的基本内容1岗位职务基本情况描述2生产活动主要内容或范围描述3岗位职务设备与技术技术优势支持方面的描述4员工匹配描述

岗位职务描述的含义:按照职业,工种属性要求,并结合一定的相对独立活动组织所承担活动内容的要求,描述出某个特定岗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元素的图表

岗位职务描述的作用:1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2使技术投入更加合理3双向选择的依据4组织内部用人标准5培训大纲的功能6绩效评估尺度

岗位描述的基本原则1实用性2专家行为3个性化4科学操作5动肪管理

微动作是指一些非常基本的工作动作,它对完成工作任务最基本的单元

元素是指两个以上微动作集合体

任务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元素组成,构成员工工作绩效中的逻辑和必要步骤的一种清晰活动. 职责是指在履行一项工作任务时,具有的个性化的具体职能和责任

岗位也称为职位,是构成一个员工全部工作任务和责任的集合,也可以定义为人们工作的范围 工种是活动对象或劳动对象分类称谓,也称工作种类

职业是指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为获取生活所得,运用个人能力进行活动范围,

职业的5大要素:1名称2其工作或劳动对象内容方式和场所3从事该职业所需要的资格和能力4从事职业活动所获取的报酬5在职业活动中形成部门之间或社会成员之间人际关系 职业的3大特性:1社会性2经济性3技能性

岗位职务描述工具表3种基本类型

岗位设定是岗位职务分析的第一步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岗位设置的4方面因素:1经济发展趋势对企业的影响2产业结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3企业发展规模和实际运行情况4有利于生产管理和组织协调,并将管理成本控制在最佳的范围之内

岗位职务分析:按照岗位应该具备的有关技能等内涵进行具体的分析

影响岗位职务分析4个因素:1专家的素质2专家队伍构成因素3信息收集的准确度4组织管理与过程控制

第二章培训项目开发

企业发展的6大要素:1人员2信息3时间4资金5商品与服务6场所与设施

企业:指从事生产,服务性活动,向社会提供产品或劳务,获取经济效益的独立经济单位

企业发展要素:指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内部条件,也是企业用于创造财富,投入生产和管理活动的主要资源

人员要素:企业经营活动的主体,是其它各要素的支配者,包括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及生产操作者

人员要素是首要的基础的决定性要素

信息:能被人们认识和理解的,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各种信息,情报数据资料的总称 信息来源可分为企业内部信息和企业外部信息

企业经营信息按作用分为决策,控制和作业三类

决策信息是为企业领导服务,用于确定企业经营目标决策方案制定经营策略的信息

控制信息包括2方面:1政府有关部门通过法规,政策等形式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控制的信息2企业内部的管理部门为实现管理的组织指挥和控制职能,对企业的经营过程所发出的指令性调控信息

作业信息:是来自企业内部具体作业部门,是基层管理人员所使用的关于具体业务经营过程的信息

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按照企业管理目标要求,建立完善高效的信息沟通网络,保证企业管理所必需的各种信息准确完整及时传递

时间要素成为重要经营因素的原因:1随着科技、竞争、需求的快速变化,速度经济日益取代规模经济;2时间的缩短可以节约物质成本、人力成本和能源消耗;3缩短产品研制和进入市场的周期,获得领先的市场利润;因此时间表作为现代经济的的重要资源,既丰富着成本的内涵与外延,也变革着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方式,同时拓展着企业创造剩余价值的弹性空间。

资金要素:是指企业进行经营活动所使用的资金,即企业才产物资的货币表现。 企业经营资金可分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

自有资金:主要由企业的投资者和企业留存收益构成,可由企业长期支配使用。

借入资金:是企业从金融机构、其他有借贷能力的机构借入的以及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等形式取得的资金,还有在经营业过程中形成的应付未付款项等。借入资金的使用期限一般较短,到期要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

商品是企业的经营对象。

商品要素的基本要求是:适销对路、质量优良、售价合理、库存量科学合理、信誉可靠、服务完善。

服务要素主要包括主营服务项目和附带服务项目。

企业经营场所与设施是衡量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

企业员工素质包括个体素质和群体素质两个方面。

个体素质包括为思想修养、道德品质、学习能力、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身体状况。 人员要素的特征:首位性、能动性、高增值性、创新性。

培训工作对提高人员素质的作用:1道德、思想熏陶作用2行为改善作用3知识更新作用4技能提升作用5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个体素质分析的三个方面:1分析员工的个性潜能及人格特质2分析员工的学历水平及职业资格水平3分析员工的日常工作表现

群体素质分析的四个方面:1分析员工队伍的专业及其技术技能结构2分析员工队伍的层次结构特点3分析员工的智能结构及心理素质4分析员工胜任工作的情况

信息文字材料的主要内容:1信息收集说明2信息分类3对信息的初步判断

文字材料基本内容:1信息收集说明2信息分类3对信息的初步分析

信息在培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1依据类信息2条件类信息3主体类信息

文字材料的基本要求: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建议可行、表述准确、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搜集整理信息材料就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实事求是2必须科学加工3在加工基础上开成一份经验材料4必须进行评估

经验材料的基本框架和要求是:1标题2概况3材料内容要重点突出

建立培训素材基础台帐的方法:1拿来法2改造法3独创法

培训项目:是指在一定的条件约束下,具有明确培养目标的一次性培训活动

培训项目的特征:1培训对象特定性2目标性3一次性和单件性4系统性和周期性5广泛性

6时限性7资金限制和效益性

培训项目开发的直接信息:1组织目标2组织气候3培训需求4培训对象5培训内容6培训规模7培训时间8培训地点9培训方式方法10考评方式等信息

培训项目开发的辅助信息:1培训师资2教材3时机4培训设施工具5培训费用

培训项目开发的基础性工作的原则:1准确性2全面性3时效性

培训项目开发基础性台帐的内容:1基本素材台帐2员工基本素质台帐3相关新信息台帐

第三章 培训课程开发

课程:广义是指为实现教育培训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培训内容的总和。狭义指针对某一门学科或某一培训活动而设计的教学内容

职业培训课程的特征:1课程目标对社会劳动力需用求的直接性2课程设计中的技能训练有一定的比例界定3理论知识服从于技能要求,具有不系统性4注重经济性和时效性5岗位工作要求对课程内容设计影响较大

职业培训课程的五个要素1由对学员和环境的假定所组成的课程框架2宗旨和目标3内容及其选择范围和顺序4执行和模式5课程评价

职业培训课程与学科性课程的五个区别1课程目标不同2注重时效性的程度不同3课程内容、编排形式不同4课程的实行模式不同5课程的评价不同

培训课程与培训项目的关系一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具体表现为1培训项目决定课程开发2支配课程开发3引领课程开发;二课程开发反作用于培训项目,具体表现为1课程开发可以丰富培训项目的内容2可以增强培训项目的亮点3可以匡正下意识项目的偏颇

培训项目和课程开发是统领与被统领的关系,是纲与目的关系,是任务与载体的关系。 培训课程开发的基础工作的内容:1明确课程开发的依据2制定工作计划3搜集相关信息4及时对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

搜集信息的方法:观察法、询问法、问卷法、量表法、检索法、交换法

信息分类的方法:按对象、按主题、按来源、按信息内容、按通用分类表分类等 信息整理的方法:鉴别法、选择法、核实法、分析法、编写法

培训课程开发是指依据一定的培训目标要求,按照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确定与培训目标相适应的培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最终形成培训课程文件的活动过程

培训课程开发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就是为实施某一具体的培训项目计划,而开发相应的培训教学内容。

培训课程开发的基础工作是培训课程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训课程开发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

培训课程开发的基础性工作的几方面要求1与培训目标相一致2与课程目标相一致3保持课程开发基础工作的系统性

第四章 培训教材开发

职业培训教材开发工作的基本方法:1通过分析培训项目上、课程及其培训对象的特点,分析并把握教材应具备的特点2通过分析职业培训教材成功案例,借鉴职业培训教材开发的有效方法3积极参与职业教材的开发实践活动,广泛搜集积累素材

教材:是教学活动中各学科内容的体现,也就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学生进行相关学科内容学习时所用的材料的总和,包括教科书以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类资料、实物、模型、多媒体音频材料等

教材的类型:1按教材使用的媒体传输途径分为视觉、听觉和视听;2按教师授课选择的形式分讲授法、案例法、研讨法、多媒体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技能培训法和成套系统培训法。 职业培训教材:是实现职业培训目标而编写的,供教师教学和学员学习使用的材料总和。 职业培训教材的特点:1充分体现职业岗位活动的特点2充分体现职业培训教学活动的特点

3充分体现直观性、灵活性的特点。

职业培训教材与学科性教材的关系:1都具有教材的一些基本特征2基本表现形式存在着一致性3都有各自明显的特点和差异性

培训教材与培训课程的关系:培训教材是培训课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培训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培训教材是依据培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开发的,是培训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具体化

了解培训内容的主要方法:1了解培训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2了解培训课程内容的范围和顺序3了解培训课程需要的教学组织形式4了解课程需要的时间

分析了解培训对象主要包括:1基本特点2个性特点

培训教材开发的信息资料的内容包括理论、技术、经验、情报、等内容的文字、图片、数字材料,如图书、杂志、报纸、软件、文件、影片等

培训教材开发的基础性工作的内容:1培训需求调查工作2要做好培训市场调查

培训市场调查包括三个方面:1了解教育培训资源的分布情况,以便充分利用社会可供给的培训资源。2了解培训需求的数量规模,以便于根据实际调查情况确定所需投入的教育资源;3了解行业领域专业发展,从而确定对学培训素质能力的定位标准。

培训教材开发信息搜集基本原则:1与培训目标相符的原则;2实事求是的原则;3系统性的原则;4经济实用原则

培训班通知的要求:1明确培训目的;2明确培训对象;3明确培训内容;4明确培训时间、地点;5明确培训教师;6明确培训费用标准及收费方式;7明确与培训相关的其他内容。

第四章 培训教学工作

培训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的类型:1直接传授式;2参与式也称互动式;3体验式

互动式培训的方法:1案例研究;2角色扮演;3模拟训练;4头脑风暴;5参观访问;6工作轮换;7事务处理训练;8会议

体验式的形式:1小组培训;2室内培训;3户外体验式培训;4影视法

举办小组培训的要点1每个小组培训人数为4-6人,每个参加者要自始至终,不得中途退出2每个小组最好由不同性格、不同知识和技能的人员组成3培训人员只起帮助、指导作用,观察参加者的行为,掌握进度,而不能随意打断4小组培训要集中解决某一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参加者领悟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

企业培训教学的特点:1教学的实践性2教学培养目标的确定性3教学形式灵活多样4教学和生产相结合

企业培训可借鉴的教学组织形式:1个别教学制2集体教学制3班级教学制4贝尔兰喀特制5道尔顿制6文纳特卡制7特朗普制8不分级制9选科制10复式教学制

企业培训特有的教学模式:1现场教学制2灵活教学制3企校合作制

考察培训师的方法:1间接考察法2直接考察法

间接考察法包括:1考察企业培训师的个人阅历2考察企业培训师对培训目标和内容的理解能力3考察其以往教学效果

直接考察法包括:面谈和现场模拟教学。

“一体化”企业培训师的基本素质:1职业道德素质;2业务素质;3职业能力素质; 业务素质主要表现在1具备扎实的理论过硬的专业技术素质2具有丰富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经验3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并能运用仿真、模拟等教学手段开发课程和技能训练4具有鲜明的教改意识,能担负相应课程的开发、课程内容的改革和相关教材的编写5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职业能务素质具体包括:1一般能力要求2特殊能力要求3企业培训教学研究和经验总结能力

企业培训师选拔与使用的基本要求:1明确企业培训师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加强规划,有目的地选拔和使用师资2来格把关,保证质量,确实选择那些能为人师表、热爱企业培训事业、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健康人格的专业人员做企业培训师3广泛深入地宣传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争取社会各办对培训工作的支持,吸引有志于企业培训事业,有专长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企业培训师4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选拔和使用企业培训师5要解决好企业培训师的福利待遇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让他们在工资、奖金、福利方面享有更为优惠的条件,使他们安心工作。

第五章 培训评估工作

培训评估工作容易出现的问题1过分依赖评估人员的良心和职业道德2不能树立正确的评估观念3没有建立良好的反馈系统4没有建立持续性的评估制度。

培训评估的基础工作:1制定培训评估工作实施计划方案2评估要在清楚了解评估目的的前提下进行信息资料收集3信息加工与起草评估方案建议书

评估是指对某一事物的价值给予判断,用较为学术化的定义来说,评估则是依据相关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获得各种信息,来判断某一系统的价值。

培训平估是依据培训的目的和要求,从培训项目中收集信息和数据,运用一定的评估指标和方法,以判断培训的价值和质量的过程。

培训评估方案是依据一定的评估目的,根据职业培活动和评估活动的一般规律,对评估的内容、范围、方法、手段和程序等方面加以规范的基本文件。

培训评估的主要原则:1社会需求2方向性3客观性4指导性5系统性

社会需求性原则的基本含义:1职业培训是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2要求培训评估一方面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发挥其为促进职业培训、提高社会科学技术水平服务的重要作用3要求培训评估要注意依据社会需求变化适时地做出调整,要注意发挥评估标准对人们价值取向的定位、导向作用。

方向性原则的基本含义:1首先要求充分发挥培训评估的导向功能,引导培训评估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2要求对培训的评估要有利于培训目标的实现,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工作,不能盲目从事,更不能随心所欲3要求培训评估能够随时跟踪培训市场及经济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评估标准,反馈信息。

客观性原则的具体含义:1要求培训评估必须尊重客观实际,科学、准确、真实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全貌2要求我们在对评估对象进行评估的整个过程中,要坚持统一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

指导性原则的具体含义:1要求培训评估与培训指导相结合,将指导评估对象改善培训工作作为培训评估的延续和最高价值追求2评估的最高目标是为了指导3依据培训评估的结果,实施有效的科学的培训指导,不仅促进职业培训工作水平的提高,还能使人们切身地感受到培训评估工作的现实意义,使培训评估成为人们乐于接受并自觉使用的手段和方法,从而促进培训评估工作有效、高效的开展。

系统性原则:1首先要求组成系统的多种要素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有机整体2要求对培训的评估必须依据系统论的理论指导,在制定评估方案时,要综合考虑系统内各方面要素的地位与作用3要注意收集职业培训系统活动不同阶段的信息,适时地做出反馈。 培训评估的作用:1信息反馈与调节2目标导向3指导与促进4鉴定与考核

第六章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科学设计方案的意义:1反应层评估的重要性2学习层评估的重要性3行为层评估的重要性

4结果层评估的重要性

柯氏四级评估:第一级培训反应,第二级培训学习,第三级培训行为,第四级培训结果 培训质量管理的关键点:1紧紧抓住培训质量管理的实效性2要全员参与3要注意过程控制4需要本土化5把质量文化建设作为培训质量管理的基础

培训质量管理的含义:在培训过程中,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使其在体系中运行、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表现在三个方面1培训质量管理的范围必须是培训的全过程2为了确保培训质量,既要做到培训质量标准与先进的国际培训质量标准相接轨,又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保证质量标准体系的有效运行3培训质量标准必须包括对企业培训需求的满足程度,必建立在全面的管理控制体系的基础之上,才能对培训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估。 培训质量管理的作用:1可以发挥培训工作指南的作用2可以更加有效的落实培训责任3有助于全面提高培训质量4有利于政府和社会对培训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培训质量与培训评估的关系:培训评估是进行培训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为改进培训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必须的和可靠的依据,但是培训评估往往侧重于事后检查、评价,属于培训质量的“事后控制”

培训质量管理要落到实处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建立以PDCA为循环的培训质量管理工作程序2尽可能地将衡量标准加以量化和固化3各控制责任者之间要加强相互沟通和支持 PDCA即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培训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1加强培训质量教育工作2强化培训质量信息工作3健全培训质量管理责任制4推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

培训质量管理的基本技巧:1控制程序和手段2控制规范和标准3控制主体和责任者4控制环境和文化

培训质量管理方针的含义:是培训质量管理工作的根本方向和目标要求

培训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1需求至上2经济性3管理标准便于评价4科学规范、适度超前5突出重点、简单易行6动态渐进、持续改进

培训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1总体性2客观性3准确性4适时性5灵活性6效果性

第七章现代培训技术应用

多媒体的含义:是多种信息的表达方式或者多种信息的类型,用来表示包含文字信息、图形信息、图象信息和声音信息等多种信息类型的综合

多媒体技术的作用:1丰富课程内容,使培训的表现形式多样化2使培训过程生动化,极大的提高了培训效果3便于知识管理和共享4增加了学习的能动性

多媒体的类型:1视觉媒介2听觉媒介3触觉媒介4操作模拟及远程培训媒介

课件制作最常用的技术方法:1用FLASH制作多媒体课件2用PPT制作3POWER POINT搭配FLASH MX

课件的含义:是根据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

课件的种类:按操作流程分为顺序型、分支型、交互型和网络型;按教学中的作用分为贯穿全课程型、突破重难点型、教学自学兼用型;按教学中的目的分为测验型、教学型、模拟型、开放型;按适用年龄分为幼教课件、小学课件、中学课件、成教课件;按学科分语文课件、数学课年、信息技术

企业培训师部分

第一章岗位职务描述

岗位职务描述工作的基本步骤:1准备阶段2调查阶段3分析阶段4完成阶段

准备阶段一般包括:了解基本情况、确定调查样本、建立相关联系、设计调查方案、进行人员培训

调查阶段一般包括:1编制各种调查提纲和问卷2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进行实地调查3根据岗位描述的基本目标,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岗位工作特征信息,以及其它相关数据4重点怍集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的特征性信息5要求被调查的员工对各种工作特征和人员特征的发生率和重要性做出等级评定

分析阶段的工作包括:1对已收集到的各有关信息进行仔细审核,尽可能将无关信息排除在外2以创新精神分析现状,尽可能发现有关工作人员在目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3对岗位描述的工作要点进行归纳总结,主要包括关键岗位的职责、任务、岗位间的工作关系、岗位职责范围4回顾最初所列的主要任务,针对岗位描述中提出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重新划分岗位职责范围、工作内容、确保原有岗位中存在并已被发现问题都得到解决

岗位说明书的设计方法:岗位说明书是根据企业需要而编写的岗位具体要求内容,主要包括:1一般资料2工作描述3任职资格说明4本岗位的工作条件与环境说明5个性特质要求 岗位职务描述的基本理论:1工作任务特性理论2必备任务特性理论3工作特性模型

6种工作特性来界定一个工作岗位的复杂性程度:1这一岗位工作内容的变化性2自主性3这一岗位工作对于员工责任性的要求程度4胜任这一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及技能5从事这一岗位工作所需要进行的社会交往6对于社会交往的可选择性

工作特质模型5个核心维度:1技能多样性2任务同一性3任务重要性4工作自主性5工作反馈

岗位分析问卷主要侧重的方面:1岗位分析基本情况2岗位工作身份3岗位简述4岗位职责5岗位责任6做作业人员特点或称任职基本资格

岗位分析报告撰写方法:1实录法2再加工法

岗位分析维度文件:是将基本一岗位工作的有关信息按性质划分为若干维度,并据此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从而勾画出本岗位的基本形象

岗位分析维度文件的主要维度包括1信息职能维度2人员职能维度3事物职能维度 信息职能维度包括:比较、抄写、计划、编辑、分析、创新、协调、综合

人员职能维度包括:指令协调、服务、信息转换、教导、劝导、转向、咨询、指导、处理、管理、谈判、顾问

事物职能维度包括:处理、移走、照管、操纵、操作---控制、运转---控制、精确工作、装配 根据岗位分析报告制定培训方案应注意的重点要素:1将岗位工作内容与知识技能点要求细化,最好能列表分析2半岗位现在员工工作业绩进行详尽分析,长出员工能力差异程度与差异能力类型3培训方案制定过程中、实施前工进行必要的论证4建立培训方案的动态调整机制,体现方案内容的与进俱进,确保培训方案的质量

第二章人员素质测评

人员素质测评:是每时综合运用心理学、测量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对人的能力水平及倾向、个性特点、行为特征等进行系统而客观的衡量评价,从而指导用人单位进行人员甄选、求职者寻求适当职业,以及指导企业单位采取科学的方法开展职工培训,切实提高职工素质的科学方法

人职匹配:又称职业能力匹配,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人的能力与该职业的相互适应性,即平常所说的某个人是否适合从事某项工作

能力: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有关的心理特征,通常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本领。一般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测评:包括“测”与“评”两个方面,测指运用适当的工具,对人的能力水平及倾向、个性

特征、行为表现等进行量化的分析,也称测量;评指以一定的量化指标为依据,对人的能力水平及倾向性、个性特征、行为表现进行定性的评价

人员素质测评的内容:1能力: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个人风格:气质、性格、行为风格3动力:兴趣、需要、动机、价值观

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特点:1人们心理素质上的差异性、相对稳定性和可测量性是人员素质测评得以实施的理论基础之一2是一种客观的间接的相对的测理手段3科学的人员素质测评必须借助于严格的统计学方法作为手段

一般职业能力测验分为:注意力稳定性、空间感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字运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笔试测验的基本类型:1根据性质分为认知、人格测验;2根据难易程度分为速度、难度测验3根据被试者的人数规模分为个别、团体测验4根据测验发问的形式分为构造性、投射性测验5根据测验评定标准分为标准参照测验、常规参照测验

测验指标:指用以检验测评工具准确性的主要尺度,主要包括信度指标、效度指标、标准化、常模、难度指标、区分度指标、测量公平性

第三章培训项目开发

培训项目开发的关键环节:1要掌握寻找特定岗位能力要求的关键要素2要掌握寻找特定岗位员工素质差距的方法3要学会抓住主要问题

寻找特定岗位能力要求的关键:1从岗位规范书、岗位说明书和岗位任务书中寻找岗位特定的素质和能力要求2从企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去发现该岗位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岗位素质和能力提出的新要求3组织环境变化引起的岗位流程再造对员工素质和岗位能力提出的新要求4企业领导对该岗位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培训项目开发的步骤:1收集信息把握趋势2发现问题提出设想3识别机遇与需求,给出项目提案4进行可行性研究5制定开发计划

培训项目开发的主要方法:1从项目主体分指令性、自主性、个体开发2从项目开发内容分积累性、即时性、前瞻性

培训项目开发报告书的主要内容:1培训项目的名称2目的3目标4任务说明5费用预算6经济效益

撰写培训项目开发报告书的关键点:1依据可靠2要素全面3内容翔实4表述准确

培训项目开发:是一个满足特定培训需求,寻找、发现、挖掘、选择培训对象、内容、手段、形式与方法的一次性活动过程,培训项目开发是培训需求分析预测直接结果

培训项目的构成要素:1培训项目名称2培训需求预测3培训项目系统设计4培训项目实施5项目实施效果评估

开发培训项目的原则:服务性、针对性、实效性、适时性、可行性、系统性

制定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步骤:1研究培训项目报告书,明确具体培训实施目标2围绕培训实施目标,拟定计划书3审定修改计划书4领导决策

培训项目实施计划书的要素:1确认培训计划的目的2确定培训的目标3确定培训对象及内容4确定培训规模5确定培训方式6确定培训时间7确定管理者8确定培训教师9确定培训方法10确定考核方式方法11确定培训场所12确定培训设备13预算培训费用14预测培训效果

制定培训项目实施计划一般有会议法、座谈法、专家论证法

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实施方法与步骤:1公布培训计划2培训资源的组织准备3进行培训动员工作4了解特殊需求5强调培训纪律

计划:指为实现已定的决策目标而对各项具体管理活及其所需人力、财力、物力做出的设计和谋划

计划的要素:目标、措施、步骤、约束条件

培训项目实施计划:是在全面客观的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某一培训项目做出的培训目标、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者、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等进行的预先系统设计 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构成要素:1目的、目标、对象和类型、、内容、组织范围、规模、时间、地点、方式和方法、教师、考评方式、经费投入、效益效果预期

培训组织范围包括个人、部门、组织、行业、公共

制定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主要依据:1以企业的发展2以中长期培训计划3以培训需求预测4 组织优先权5以培训素材基础台帐6以培训项目报告书为依据

第四章培训课程开发

培训课程目标包括的要素:1操作目标2条件3标准

开发培训课程的步骤:分析需求选准课题、选定安排课程内容和形式、预期的课程、课程的论证修改试用、课程实施的结果评价

分析需求选准课题是关键的第一步,要1分析企业规范化岗位培训的需求选准课题2分析企业开发新品种、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改善经营管理的迫切需要,选准课题3预测企业进行市场的潜在需求,选准课题4分析企业人员素质需求,选准课题

开发培训课程的方法:1选择移植法2能力中心法3任务分析法

培训课程内容的编排:1按工作程序安排2按知识系统安排3大分段与小分段---按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考核内容安排4按不同层次的需要层层扩展

培训课程的构成要素:1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3课程教材4教学模式5教学策略6课程评价7教学组织8课程时间9课程空间10教师与学员素质因素

培训课程开发的特征:1以能力教学为核心2以操作目标体系为框架3以满足共性与个性同步发展为主体4以动态化和灵活性为特征

培训课程开发的原则:1一致性2系统性3技能性4操作性5针对性

培训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要素:1设定课程体系目标2课程内容的确定3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

信息资料收集的渠道:1国家行业和相关培训的政策法规2企业岗位培训规范化要求3企业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对新岗位新工种新技术的需求4企业开发新产品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改善经营管理的需求5预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潜在需求6企业对提高员工科技文化素质的长远规划的近期计划7受训人员的思想知识能力状况8实施本课程体系所需要的师资设备器材图书资料的情况9国内外行业内外关于本课程体系中有关课程的最新动态

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包括1分析培训课程体系的支撑条件2分析培训目标对象拟定课程模块3起草培训课程体系框架文件4信息反馈和框架修订完善

培训课程体系是指与企业培训各项培训活动及其目标相适应的培训课程的集合体,它包括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辩证统一,纵横排列的课程科目。有两个方面加以理解1培训课程体系的开了设计与培训目标活动相关联系2培训课程体系具有合理的结构和内在的逻辑性 培训课程体系的内容:名称、设计依据、设计的目的和目标、具体课程名称及简要内容 确定培训课程体系的原则:目的性、实践性、超前性、多元性、基础性、灵活性

制定培训教学大纲的步骤:1研究培训课程2分析培训课程教学条件3选择培训课程教学手段4安排培训课程教学进度5撰写培训教学大纲6征求意见进行修改完善7专家审定

编制培训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1明确分工责任到人2遵循程序分步实施3全面分析深度开发4严格把关保证质量5依据规范写好大纲

培训课程教学大纲:是培训工作主管部门对某项培训课程或某一课程体系,以纲要的形式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定,是编写培训教材,确定培训目的、任务、教学时间、教学方法的指导性文件,是检查与评定学员培训质量的标准,是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培训工作的一种依

培训教学大纲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性

培训课程教学大纲与培训课程的关系:1培训课程开发为培训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提供了依据和前提2培训课程教学大纲是为培训课程的实施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3培训课程教学大纲与培训课程两面者之间相辅相成

培训课程教学大纲与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关系:1培训项目实施计划是培训教学大纲的原始依据2培训课程教学大纲能促进培训项目实施计划落到实处3培训课程教学大纲能够丰富和完善培训项目实施计划

第五章培训教材开发

教材开发工作总体计划的内容包括:教材开发组织工作计划和教材开发实施工作计划 培训教材开发的组织原则:统筹计划、三落实、协调配合

培训教材开发组织工作主体内容:1确定教材开发组织工作的基本任务,落实人员经费2确定教材选题3选定编写人员或专家,并确定组织负责人或主编辑4编写人员根据课程目标或选题目标,提出编写计划及教材内容提纲5审定教材编写计划监督落实

培训教材开发方法:1培训者自编自制教材2集体合编3补充或充实现在教材4借用现有素材5选用其他相关教材

培训教材开发的步骤:1收集教育培训素材2设计信息存储和输出形式3根据教材存储形式设计开发相应传输形式的教材

培训教材编辑的方法:1讲授法2多媒体教学法3角色扮演法4案例法5成套系统培训法教材编辑

培训教材选择方法:1就地取材法2照章实施法3移花接木法4拼接法5原汁原味法6案例收集法

培训教材开发与选用的原则:1与培训目标相适相符2理论联系实际3经济实用4系统性5教材形式的多样性6新颖性7开放性

培训教材的选用与开发依据:1依据岗位培训目标确定培训教材2依据培训层次水平确定教材3依据行业标准规范确定教材4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定教材5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教材

培训教材开发的根本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不断出新

具体要求:1盯紧劳动力市场,不断发现新热点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开发2做到内容创新和适度超前3简洁求精通俗易懂4遵循职业培训活动的特点,突出培训教材的技能操作性特点,确保以技能为主,理论为辅的开发原则

教材编辑的意义:1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要通过教材编辑将其贯彻落实2将社会最新科技知识记载传承的手段3保证培训顺利进行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

教材编辑的基本原则:1针对性与实用性2系统性与科学性3创新性与新颖性4反映最新科技成果

第六章培训教学工作

课程设计的关键点:1把握课程设计的任务2把握课程决策的依据3把握教学系统设计的要点

课程设计的任务包括课程形式的确定2课程结构的确定

课程决策的依据包括:1社会经济发殿需求和劳动力市场动态2接受培训服务单位的需求3学员的具体情况4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内外环境

课程的要素:目标、内容、教材、模式、策略、评价、组织、时间、空间

设计教学活动总体实施方案包括:1设定培训目的及主题2确定培训的形式或训练方法3确定培训对象4安排培训时间地点5选择企业培训师6课程设置要素

课程设置要素包括:内容及范围、顺序、培训技法、时间分配、指导方案

企业培训教学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人员系统和物质系统

人员系统包括:企业培训师和教学辅助人员

企业培训师的基本工作职责:1根据企业培训项目的具体要求,参照有关的教学大纲、教科书以及辅导材料,进行教学准备工作2从事企业培训教学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3在企业培训教学活动中充当主持人、引导者、评判员和讲解员的角色4帮助学员理解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指导学员进行现场操作实习。

教学管理的物质系统包括:教学场所和教学设施

企业培训教学设计:是以传授技能为主的活动,应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以技能为主线,分析培训教学中问题与需求,设计培训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技能教学为主,知识补充的教学思想

企业培训教学设计的特点:1培训教学目的建立在对培训系统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之上2培训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术语来描述3培训教学的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以系统理论为基础4研究重点放在培训教学计划方法和媒体选择上5教学评价是设计和修改过程的一部分 企业培训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系统综合2针对性3最优化

企业培训教学原则:1尊重成人教学规律原则2遵守企业培训发展规律3教学互动4个性化5现场现实教学6激发兴趣和创造性学习的原则

备课的要素:1明确备课的目的任务2掌握好备课的原则3吃透备课的基本要领

备课的原则:1教学目的的决定性2教学内容的规定性3教学对象的可受性4教学方法的适应性5教学活动的训练性

编写教案的方法:1深入研究教案的关键要素与内容2掌握教案编写的原则和方法3尝试编写教案的草稿4向老企业培训师学习5试讲6走上讲台后不断调整

组织教学活动的环节:1组织教学2导入新课3讲授新课4巩固新课5布置课后练习

设计教学过程中应注意:1教学过程经贯彻启发式指导思想2教学过程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教学过程必须紧扣教学目标

教学效果的检验和评价:包括效果测定和业务评价

效果测定法的种类:书面测试法、报告法、作品审查法、实际操作法、听取受训者上司的意见

业务评价方法的种类:业务日志法、听讲日志法、清单法、会见面谈法

教学准备工作的内容:1明确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宗旨2明确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环节3备课和教案

编写教案的意图:1明确企业培训师和学员应当完成的具体任务2确定每一个具体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以及将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效果评价程序3指导师生的活动,使企业培训师对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准备4明确学习的程序和连续性5使企业培训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所参照6为企业培训师提供教学记录7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基础8为企业培训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教案编写的基本形式:1文字表达法2表格法3卡片提示法

教学模式:模式是现实的再现,是理论性的形式,是简化的形式

教学模式的因素:1理论依据2目标3实现条件4操作程序5评价

教学的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3事例研究法4模拟训练技法

第七章培训评估工作

培训评估标准制定的原则:1以培训目标为基础2与培训计划相匹配3具体可操作4可信度

制定评估标准的步骤:1确定评估指标2构建指标体系3设立指标等级4确定权重系数5进行试评

培训评估方法的选择:1评估目标与方法的匹配性2评估技能3评估方法和方式的选择不能忽视调查对象4组织是否认可5多种方法

评估工具的设计:1调查问卷的设计2访谈的方案设计

培训评估标准的内涵:是指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职业培训的计划、实施以及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依据

评估类型分为:诊断式评估、形成式评估、终结式评估

指标体系:是由系统化的有机联系的指标构成的评估标准体系,是评估目标的具体反映 评估指标体系从内涵上分为素质、职责、效能指标

素质指标:是从开展职业培训活动的基础和条件这一角度提出的评估指标

职责指标:是从被评对象履行工作职能情况的角度提出的评估指标

效能指标:是从被评估对象完成任务结果的角度,从投入与产出的比例的角度确定的评估指标,它重点地考察职业培训活动所带来的质与量的变化

培训评估方案的设计种类:1按评估的具体实施方法分为仅有后测、前测---后测、后测有对照组、前---后测有对照组、索罗门四组设计

2按培训评估的主体可分为学员为主体、培训组织单位为主体、培训组织单位用人单位为共同主体的评估方案3按评估的内容和时间安排分为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

培训主体的方法分为资料收集阶段、具体评估方法两个阶段

资料收集阶段主要有;资料收集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总结法、追踪法

具体评估方法主要有:1终结性与形成性评估法2纵向与横向评估法3单项与全方位评估法4定性与定量评估法5个体评估和集体讨论评估

评估实施的一般步骤:1预评估2再评估

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1进行培训评估的动员与宣传2收集信息3评分4汇集整理有关资料

拟定评估方案的主要内容:1明确评估对象和评估主体2选择评估者3明确评估目的4明确参与者5明确制定评估方案的框架思路

评估报告的内容:导言、概述评估实施过程、阐明评估结果、分析与建议、附录

实施评估反馈的方式方法要把握:1充分尊重被评估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2在不涉及有关当事人隐私的前提下,有必要在有关领导的召集下,召开一次评估工作总结会3不能把评估结果作为衡量被评者的唯一标准

评估组织机构:有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评估工作专家小组、评估工作小组

第八章质量体系建设

决定培训质量的工作内容:体现培训质量的关键是培训针对性与有效性,是培训投入的产出与效果比。包括培训需求分析是否准确、培训课程设计是否科学、师资选择是否得当、学员组织管理是否严格、培训考核评估是否客观、培训服务是否细致到位,1培训需求文件2培训活动方案3培训业务日志4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

培训质量的16个控制环节:1培训动意与培训需求的吻合度2培训目标和对象的针对性3培训项目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4培训项目组织严密性与多方参与性5培训大纲编制要严谨6选聘培训教师7培训实施计划与培训模块设计8培训成本的预算9招收学员与学员资格审查10培训前的准备11课前准备12培训监控13培训服务14考试与考核15培训评估16跟踪评价

培训工作流程的构成要素:1标准化的培训课程2程序化的过程控制3具体化的指导文件4

明晰化的责任分工

培训质量管理工作方案的内容:1培训项目简介2质量管理的目的3质量管理的部门人员及其分工4质量管理的方法5指标6步骤7内容及工具8报告及反馈

培训质量管理工作实施:1准确把握并确定需求2科学设计和策划3组织实施既严谨又灵活4培训质量的评价和考核要严密5信息反馈

培训质量管理方案及有关文件的基本内容:1培训质量管理方针2培训质量责任主体3培训质量管理规范和标准4培训质量管理输出文件

开展培训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1预防性2协作性3全程控制全员参与

培训组织者的五种基本角色:管理者、顾问、提供者、培训者、创新者

第九章现代培训技术应用

计算机多媒体教材:指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一种应用软件

计算机多媒体教材的特点:多样性、智能性、交互性、重复性、可控性

多媒体教材的基本类型:专题课件、系列课件、完整教材

计算机多媒体教材的表现形式及特性:讲课型、示范演示型、主动学习型、综合型

多媒体教材共有的特性:1信息集成性2操作简便性3利于学员学习的自控性4内容修改增删的灵活性

多媒体教材的开发原则:科学性、创新性、个别化教育、实用性、信息反馈、可扩充性 多媒体教材在使用中的误区:1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教学现代化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无非就是克隆教材3任何课程都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4运用多媒体教学就一定能提高教学质量 软件系统开发应该包括的因素:1技术技能2团队合作3方法过程

培训软件基本内容的评估方法包括:建立基本的数据库、对评估方法的选择及对对评估数据的

基础知识

第一章职业道德基本常识

道德的基本含义:是人们对于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反映形式,是依靠教育、和人们内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观念原则规范准则等的总和

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道德的具体表现形式: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具体形式体现

职业道德的基本含义: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职业道德与职业培训工作的关系:1促进职业培训事业的发展2调节人际关系和行为3赢得职业声誉

职业态度:指从业人员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认识及其在工作中的表现

职业态度对职业培训工作的影响:1端正职业态度是做好职业培训工作的前提2可以促进职业培训工作能力的提高

职业态度的形成与培养:1加强自我修养意识,提高思想境界2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增强创新能力3树立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培训师职业道德守则的基本内容:爱岗敬业、恪尽职守、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勤于钻研、精益求精、以人为本、开拓创新、提高素质、促进发展

职业道德守则对实际工作的作用:1可以提高培训师的职业道德觉悟和修养,从而形成良好稳定的职业道德品质,自觉按照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办事2可以有效地提高培训师以法律和职业纪律对自身的约束力,工作中以身作则,遵纪守法3可以增强培训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其对工作一丝不苟,尽职尽责任4可以增强培训师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管理和教学水平

第二章职业教育培训政策法规

职业培训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原则,制定颁布的各种职业培训方面的行政法规,其法律效力具有普遍性,是我国当前职业培训的重要依据

第三章经济学的基本常识

市场:商品交换的场所

市场的特点:1具有商品的需求方即买方2具有商品的供给方即卖方3凡在市场中买卖的商品均具有其自身的价格的买卖的数量

需求:消费者购买某种消费品的愿望和能力

决定个人需求的因素:收入、相关物品的价格、个人嗜好、消费者的未来预期

供给:指商家提供某种消费物品的愿望和能力

影响供给形成的因素:价格、投入价格、技术、预期

市场经济的优点:1突出了自由竞争2资源配置通过市场的选择与评价,较好的与供需变化中的效用和效率相联系,可实现资源配置的较高效益和价值3倡导自由平等,提倡公平竞争 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1资源配置的市场中心化2互利性的等价交换3资源主体的自主性4反垄断的自由竞争5崇尚优势的优胜劣汰规律6机会均等的公平公正7以契约为基础的信用经济规律8维系有序性的法制原则规律9以利益为形式的市场经济道德10强调比较优势的开放规律11保障弱势的社会保障规律

市场经济对职业培训的影响:1政府对职业培训的管理职能发生变化2由培训形式和内容的单一呆板向灵活多样化转化3市场竞争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被引入职业培训工作中4宏观管理进一步强化5企业行业在职业培训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1劳动力资源的稀缺性2效用最大化3资源利用方式的选择4劳动

力市场

劳动力的需求弹性:指劳动力需求量的增加对其工资水平变动的反映程度

劳动力的供给弹性:指劳动力供给量的增减对工资水平变动的反映程度

失业:指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状态,即劳动者失去赖以维持生活的工作

失业分为磨擦性、结构性、周期性、季节性失业

自然失业率:指经济正常情况下的失业量与劳动力总人数的比率

充分就业:不是指所有劳动力都就业,而是指在自然失业率范围之内的就业水平,其内涵包括数量和质量的充分就业

外部性:一个人或组织的行为对其他或组织的利益造成的影响

外部性表现形式:正外部性、负外部性

知识经济:指区别以前的,以传统工业为产业支柱,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因此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

知识经济的主要特征:1在资源配置上以智力资源无形资产为第一要素,对自然资源通过知识和智力进行科学合理综合的配置2人在经济发展中的地西半球得到空前提高3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

第四章教育培训基本常识

教育:凡是能够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改善人的态度和品质的活动即可称为教育

教育的基本特点: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素质教育培训的特点:1面向全体学生和全体劳动者2促进学生和劳动者全面发展3贯穿于教育培训活动全过程,并渗透于各个环节之中4以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教育培训发展的基本规律:1与生产力相互作用2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

职业培训的特点:1为劳动就业服务的即时性2突出技能训练的操作性3同生产岗位结合的直接性4隶属于劳动工作的专业性5侧重职业资格证书的非学历性

职业培训体系的内容:1职业需求预测2职业分类和职业技能标准制定3职业技能培训4职业技能鉴定5职业资格证书6职业技能竞赛和表彰7职业指导与职业介绍8劳动监察

教育培训统计:是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和统计学为基础,研究运用各种教育、心理、经济的测量和统计手段及工具,对人才素质、培训效益和教学效果等进行科学分析和价值判断,以探求教育培训的规律,寻求解决问题途径的一种科学方法

教育培训统计工作的基本指标:1人力资源预测方面的指标2教育培训总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工作状态和质量指标3学员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指标4人才素质综合测评指标5教育培训绿效益指标

教育培训统计工作的基本程序;1统计设计2统计调查3统计资料整理4统计分析

培训统计的基础工作:1收集整理原始记录2建立统计台帐3制作统计报表统计工作对教育培训工作的作用:1科学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情况,做好教育培训的规划工作2支持开展教育培训评价3支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开发和综合素质测评4支持开展教育培训的科学研究 经济:一指社会性生产方式,二指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一指必要劳动时间的节约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培训:指根据现代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按照职业岗位的要求对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进行的专业的培养和训练

培训投入:指向培训领域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及其货币表现形式

培训成本:指培养每名学生或学员所支付的全部费用

培训的经济效益:指培训的劳动耗费同所得的经济收益在数量上的比值或收支相抵后的余额

第五章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常识

人力资源: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的总和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基本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品性与态度

人力资源开发:使人力资源保值、增值的工作

人力资源的基本特性:活动性、可控性、时效性、能动性、变化性、再生性、持续性、独立性、内耗性

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1开发职业技能2开发职业品质3开发职业潜能

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工作程序:1需求分析2制定开发方案3设计培训课程方案4开发培训过程的组织、检查、监督和指导5培训效果评估

人力资源开发对经济发展的意义:1国家经济发展速度和工业化程度的标志2给投资主体带来更高的收益率3发展知识经济的需要4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人力资源开发应注意的问题:1必须跳出旧的人事管理的束缚2必须重视开发的作用,发挥开发的功能3必须重视人力资源开发的结构和层次,提高开发的整体效果

人力资源结构的主要内容:年龄、职称、性别、文化、技能结构

人力资源管理: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1制定人力资源规划2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3进行工作分析评价4进行员工的招聘和选拔5建立劳动关系,进行劳动合同管理6进行薪酬管理7进行员工的教育培训8进行员工的业绩考评

人力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关系:人力资源开发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开发是管理的基础和前提2开发是管理的重要内容3管理实践为开发提供了动力和保障机制

第六章团队建设

组织:是一种有意协调的社会单元,它由两个以上的人组成,在一个相对连续的基础上运作,以达到共同目标

团队:由两个以上成员组成的目标或任务共同体

工作团队的类型:1问题解决型2自我管理型3多功能型

群体: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正式群体分为命令型群体、任务型群体

团队精神:指团队内全体成员形成共识的思想、意识和信念

团队建设: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其成员进行的培养、训练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提高成员的协作精神、合作意识,使其为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努力工作 团队建设的要求:1清晰的团队目标2共同的信念3成员之间的信任4良好的沟通5必要的相关技能6团队领导者的领导能力7良好的团队环境

团队形成的基本过程:开始、困惑、成型、行动、团队阶段

团队建议对职业培训的意义:1保证培训任务的完成2满足个人心理需求3使管理层有时间进行战略性思考4提高决策速度5提高决策的准确性6提高工作绩效

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相互满足的状态

工作中不正常的人际关系的表现:恐惧心理、羞怯心理、自卑心理、嫉妒心理、猜疑心理、自私心理、偏见心理

工作中正常人际关系的表现:真诚、信任、克制、自信、热情

工作中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从工作需要出发、宽宏豁达、诚实守信、平等

正常人际关系的培养与建立:1注重自身修养2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3处理好竞争与友谊的关系

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1明确交往的基点2树立友好相处的愿望3严于律已,宽以待人4不断调试冲突5以诚待人尊重他人6优化团队风气7改善领导作用,制定科学政策8调解帮助要及时有效

第七章拓展训练

拓展训练的课程包括:拓展体验课程、回归自然课程、挑战自我课程、领导才能课程和团队建设课程

拓展训练的特点:综合性、挑战极限、集体中的个性、高峰体验、自我教育

拓展训练的目的:提高个体的环境适应与发展能力、提高组织的环境适应与发展能力

拓展训练与企业发展的意义:1可以帮助企业管理都挖掘潜能,增强自信2可以帮助企业员工克服隋性,磨练意志3帮助企业部门间取长补短,加强合作

拓展训练可以为企业实现的培训目标:1使新员工尽快的适应其工作岗位2提高和改善员工提升绩效的意识和能力3提高员工的价值,为担负更多的工作和更大的责任做好准备4提高和增进员工对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八章创建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指通过在组织内部营造全体员工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和弱身学习的氛围,逐步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组织观念的制度

学习型组织的基本特征:1工作与学习不再分离2强调团队学习和组织学习3强调组织结构精简扁平化4强调终身学习5强调学习内容的创新怀和学习方法的多元性6重在激发个人的潜能和创新意识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基本要求:1要进行全员学习培训2建立共同愿景和价值观念3制定团队学习制度,营造团队学习氛围,搭建团队学习平台4要重视系统思考和心智模式,打破思考问题时的自我中心主意5企业领导者要更新观念6必须要健全创建制度和运行机制7学习型组织建设必须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8要做实创建内容

培训师在创建学习型组织中的作用:1是创建工作的设计者2是创建工作的组织者3是创建工作亲身实践者

助理培训师部分

第一章岗位职务描述

岗位描述基础工作11个基本环节1 确定岗位职务分析的对象2成立岗位职务分析描述工作组3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外搜集有关资料、文件等5制定岗位职务分析图表6对岗位职务分析人员进行培训7按工作规模、专业技术要求划分工作小组8工作人员填写各种岗位描述表格9对所填写的表格进行审核10打印、上报、审定11制成岗位职务分析档案

岗位信息搜集工作的3个要点:

1全面2准确3整理清楚

岗位职务描述信息搜集6个方法1观察法2问卷调查法3面谈法4工作实践与工作日写实法5功能性工作分析法6关键事件法

观察法:是观察者通过感官或利用其它工具,仔细观察、记录工作者在正常情况下的工作情况,从而获得各部分的内容、特点和方法,提出具体的报告。

观察法具体包括工作研究、动作-时间研究等技术

观察法的主要作用1观察记录核实工作负荷及条件2观察记录分析某一岗位具体工作流程及工作方法,找出不合理之处

问卷调查法是一种常用的调查方法,且成本较低,占用时间相对较少,问卷调查法根据特定的工作、特定的目的来进行问卷设计,所以可用于多种形式和各种用途数据分析,对简单体

力劳动岗位和复杂脑力劳动岗位均可使用。

面谈法的主要内容1岗位工作目标2岗位工作内容3岗位性质和范围4岗位责任

功能性工作分析法:由美国劳工部制定,以职工所需发挥的功能与应尽的职责为核心,列出需加以收集与的信息类别,规定工作分析内容

工作分析的数据分为两类1实际工作信息,如工作内容工作特点等2工作者信息,描述工作者的特点。包括正确完成岗位工作所需的培训,个人能力,个性特征,身体状况

岗位职务描述的基本内容1岗位职务基本情况描述2生产活动主要内容或范围描述3岗位职务设备与技术技术优势支持方面的描述4员工匹配描述

岗位职务描述的含义:按照职业,工种属性要求,并结合一定的相对独立活动组织所承担活动内容的要求,描述出某个特定岗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元素的图表

岗位职务描述的作用:1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2使技术投入更加合理3双向选择的依据4组织内部用人标准5培训大纲的功能6绩效评估尺度

岗位描述的基本原则1实用性2专家行为3个性化4科学操作5动肪管理

微动作是指一些非常基本的工作动作,它对完成工作任务最基本的单元

元素是指两个以上微动作集合体

任务是指由一个或多个元素组成,构成员工工作绩效中的逻辑和必要步骤的一种清晰活动. 职责是指在履行一项工作任务时,具有的个性化的具体职能和责任

岗位也称为职位,是构成一个员工全部工作任务和责任的集合,也可以定义为人们工作的范围 工种是活动对象或劳动对象分类称谓,也称工作种类

职业是指具有一定工作能力的人,为获取生活所得,运用个人能力进行活动范围,

职业的5大要素:1名称2其工作或劳动对象内容方式和场所3从事该职业所需要的资格和能力4从事职业活动所获取的报酬5在职业活动中形成部门之间或社会成员之间人际关系 职业的3大特性:1社会性2经济性3技能性

岗位职务描述工具表3种基本类型

岗位设定是岗位职务分析的第一步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岗位设置的4方面因素:1经济发展趋势对企业的影响2产业结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3企业发展规模和实际运行情况4有利于生产管理和组织协调,并将管理成本控制在最佳的范围之内

岗位职务分析:按照岗位应该具备的有关技能等内涵进行具体的分析

影响岗位职务分析4个因素:1专家的素质2专家队伍构成因素3信息收集的准确度4组织管理与过程控制

第二章培训项目开发

企业发展的6大要素:1人员2信息3时间4资金5商品与服务6场所与设施

企业:指从事生产,服务性活动,向社会提供产品或劳务,获取经济效益的独立经济单位

企业发展要素:指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内部条件,也是企业用于创造财富,投入生产和管理活动的主要资源

人员要素:企业经营活动的主体,是其它各要素的支配者,包括企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及生产操作者

人员要素是首要的基础的决定性要素

信息:能被人们认识和理解的,与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各种信息,情报数据资料的总称 信息来源可分为企业内部信息和企业外部信息

企业经营信息按作用分为决策,控制和作业三类

决策信息是为企业领导服务,用于确定企业经营目标决策方案制定经营策略的信息

控制信息包括2方面:1政府有关部门通过法规,政策等形式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控制的信息2企业内部的管理部门为实现管理的组织指挥和控制职能,对企业的经营过程所发出的指令性调控信息

作业信息:是来自企业内部具体作业部门,是基层管理人员所使用的关于具体业务经营过程的信息

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按照企业管理目标要求,建立完善高效的信息沟通网络,保证企业管理所必需的各种信息准确完整及时传递

时间要素成为重要经营因素的原因:1随着科技、竞争、需求的快速变化,速度经济日益取代规模经济;2时间的缩短可以节约物质成本、人力成本和能源消耗;3缩短产品研制和进入市场的周期,获得领先的市场利润;因此时间表作为现代经济的的重要资源,既丰富着成本的内涵与外延,也变革着现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方式,同时拓展着企业创造剩余价值的弹性空间。

资金要素:是指企业进行经营活动所使用的资金,即企业才产物资的货币表现。 企业经营资金可分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

自有资金:主要由企业的投资者和企业留存收益构成,可由企业长期支配使用。

借入资金:是企业从金融机构、其他有借贷能力的机构借入的以及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等形式取得的资金,还有在经营业过程中形成的应付未付款项等。借入资金的使用期限一般较短,到期要偿还本金并支付利息。

商品是企业的经营对象。

商品要素的基本要求是:适销对路、质量优良、售价合理、库存量科学合理、信誉可靠、服务完善。

服务要素主要包括主营服务项目和附带服务项目。

企业经营场所与设施是衡量企业经营能力的重要标志。

企业员工素质包括个体素质和群体素质两个方面。

个体素质包括为思想修养、道德品质、学习能力、知识水平、专业技能和身体状况。 人员要素的特征:首位性、能动性、高增值性、创新性。

培训工作对提高人员素质的作用:1道德、思想熏陶作用2行为改善作用3知识更新作用4技能提升作用5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个体素质分析的三个方面:1分析员工的个性潜能及人格特质2分析员工的学历水平及职业资格水平3分析员工的日常工作表现

群体素质分析的四个方面:1分析员工队伍的专业及其技术技能结构2分析员工队伍的层次结构特点3分析员工的智能结构及心理素质4分析员工胜任工作的情况

信息文字材料的主要内容:1信息收集说明2信息分类3对信息的初步判断

文字材料基本内容:1信息收集说明2信息分类3对信息的初步分析

信息在培训项目开发中的作用:1依据类信息2条件类信息3主体类信息

文字材料的基本要求: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建议可行、表述准确、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搜集整理信息材料就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实事求是2必须科学加工3在加工基础上开成一份经验材料4必须进行评估

经验材料的基本框架和要求是:1标题2概况3材料内容要重点突出

建立培训素材基础台帐的方法:1拿来法2改造法3独创法

培训项目:是指在一定的条件约束下,具有明确培养目标的一次性培训活动

培训项目的特征:1培训对象特定性2目标性3一次性和单件性4系统性和周期性5广泛性

6时限性7资金限制和效益性

培训项目开发的直接信息:1组织目标2组织气候3培训需求4培训对象5培训内容6培训规模7培训时间8培训地点9培训方式方法10考评方式等信息

培训项目开发的辅助信息:1培训师资2教材3时机4培训设施工具5培训费用

培训项目开发的基础性工作的原则:1准确性2全面性3时效性

培训项目开发基础性台帐的内容:1基本素材台帐2员工基本素质台帐3相关新信息台帐

第三章 培训课程开发

课程:广义是指为实现教育培训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培训内容的总和。狭义指针对某一门学科或某一培训活动而设计的教学内容

职业培训课程的特征:1课程目标对社会劳动力需用求的直接性2课程设计中的技能训练有一定的比例界定3理论知识服从于技能要求,具有不系统性4注重经济性和时效性5岗位工作要求对课程内容设计影响较大

职业培训课程的五个要素1由对学员和环境的假定所组成的课程框架2宗旨和目标3内容及其选择范围和顺序4执行和模式5课程评价

职业培训课程与学科性课程的五个区别1课程目标不同2注重时效性的程度不同3课程内容、编排形式不同4课程的实行模式不同5课程的评价不同

培训课程与培训项目的关系一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具体表现为1培训项目决定课程开发2支配课程开发3引领课程开发;二课程开发反作用于培训项目,具体表现为1课程开发可以丰富培训项目的内容2可以增强培训项目的亮点3可以匡正下意识项目的偏颇

培训项目和课程开发是统领与被统领的关系,是纲与目的关系,是任务与载体的关系。 培训课程开发的基础工作的内容:1明确课程开发的依据2制定工作计划3搜集相关信息4及时对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

搜集信息的方法:观察法、询问法、问卷法、量表法、检索法、交换法

信息分类的方法:按对象、按主题、按来源、按信息内容、按通用分类表分类等 信息整理的方法:鉴别法、选择法、核实法、分析法、编写法

培训课程开发是指依据一定的培训目标要求,按照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确定与培训目标相适应的培训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最终形成培训课程文件的活动过程

培训课程开发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就是为实施某一具体的培训项目计划,而开发相应的培训教学内容。

培训课程开发的基础工作是培训课程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训课程开发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

培训课程开发的基础性工作的几方面要求1与培训目标相一致2与课程目标相一致3保持课程开发基础工作的系统性

第四章 培训教材开发

职业培训教材开发工作的基本方法:1通过分析培训项目上、课程及其培训对象的特点,分析并把握教材应具备的特点2通过分析职业培训教材成功案例,借鉴职业培训教材开发的有效方法3积极参与职业教材的开发实践活动,广泛搜集积累素材

教材:是教学活动中各学科内容的体现,也就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学生进行相关学科内容学习时所用的材料的总和,包括教科书以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类资料、实物、模型、多媒体音频材料等

教材的类型:1按教材使用的媒体传输途径分为视觉、听觉和视听;2按教师授课选择的形式分讲授法、案例法、研讨法、多媒体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技能培训法和成套系统培训法。 职业培训教材:是实现职业培训目标而编写的,供教师教学和学员学习使用的材料总和。 职业培训教材的特点:1充分体现职业岗位活动的特点2充分体现职业培训教学活动的特点

3充分体现直观性、灵活性的特点。

职业培训教材与学科性教材的关系:1都具有教材的一些基本特征2基本表现形式存在着一致性3都有各自明显的特点和差异性

培训教材与培训课程的关系:培训教材是培训课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培训课程内容的表现形式;培训教材是依据培训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开发的,是培训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具体化

了解培训内容的主要方法:1了解培训课程设置的主要目标2了解培训课程内容的范围和顺序3了解培训课程需要的教学组织形式4了解课程需要的时间

分析了解培训对象主要包括:1基本特点2个性特点

培训教材开发的信息资料的内容包括理论、技术、经验、情报、等内容的文字、图片、数字材料,如图书、杂志、报纸、软件、文件、影片等

培训教材开发的基础性工作的内容:1培训需求调查工作2要做好培训市场调查

培训市场调查包括三个方面:1了解教育培训资源的分布情况,以便充分利用社会可供给的培训资源。2了解培训需求的数量规模,以便于根据实际调查情况确定所需投入的教育资源;3了解行业领域专业发展,从而确定对学培训素质能力的定位标准。

培训教材开发信息搜集基本原则:1与培训目标相符的原则;2实事求是的原则;3系统性的原则;4经济实用原则

培训班通知的要求:1明确培训目的;2明确培训对象;3明确培训内容;4明确培训时间、地点;5明确培训教师;6明确培训费用标准及收费方式;7明确与培训相关的其他内容。

第四章 培训教学工作

培训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的类型:1直接传授式;2参与式也称互动式;3体验式

互动式培训的方法:1案例研究;2角色扮演;3模拟训练;4头脑风暴;5参观访问;6工作轮换;7事务处理训练;8会议

体验式的形式:1小组培训;2室内培训;3户外体验式培训;4影视法

举办小组培训的要点1每个小组培训人数为4-6人,每个参加者要自始至终,不得中途退出2每个小组最好由不同性格、不同知识和技能的人员组成3培训人员只起帮助、指导作用,观察参加者的行为,掌握进度,而不能随意打断4小组培训要集中解决某一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参加者领悟沟通和协作的重要性

企业培训教学的特点:1教学的实践性2教学培养目标的确定性3教学形式灵活多样4教学和生产相结合

企业培训可借鉴的教学组织形式:1个别教学制2集体教学制3班级教学制4贝尔兰喀特制5道尔顿制6文纳特卡制7特朗普制8不分级制9选科制10复式教学制

企业培训特有的教学模式:1现场教学制2灵活教学制3企校合作制

考察培训师的方法:1间接考察法2直接考察法

间接考察法包括:1考察企业培训师的个人阅历2考察企业培训师对培训目标和内容的理解能力3考察其以往教学效果

直接考察法包括:面谈和现场模拟教学。

“一体化”企业培训师的基本素质:1职业道德素质;2业务素质;3职业能力素质; 业务素质主要表现在1具备扎实的理论过硬的专业技术素质2具有丰富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经验3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并能运用仿真、模拟等教学手段开发课程和技能训练4具有鲜明的教改意识,能担负相应课程的开发、课程内容的改革和相关教材的编写5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职业能务素质具体包括:1一般能力要求2特殊能力要求3企业培训教学研究和经验总结能力

企业培训师选拔与使用的基本要求:1明确企业培训师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加强规划,有目的地选拔和使用师资2来格把关,保证质量,确实选择那些能为人师表、热爱企业培训事业、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健康人格的专业人员做企业培训师3广泛深入地宣传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争取社会各办对培训工作的支持,吸引有志于企业培训事业,有专长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企业培训师4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法选拔和使用企业培训师5要解决好企业培训师的福利待遇问题,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让他们在工资、奖金、福利方面享有更为优惠的条件,使他们安心工作。

第五章 培训评估工作

培训评估工作容易出现的问题1过分依赖评估人员的良心和职业道德2不能树立正确的评估观念3没有建立良好的反馈系统4没有建立持续性的评估制度。

培训评估的基础工作:1制定培训评估工作实施计划方案2评估要在清楚了解评估目的的前提下进行信息资料收集3信息加工与起草评估方案建议书

评估是指对某一事物的价值给予判断,用较为学术化的定义来说,评估则是依据相关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获得各种信息,来判断某一系统的价值。

培训平估是依据培训的目的和要求,从培训项目中收集信息和数据,运用一定的评估指标和方法,以判断培训的价值和质量的过程。

培训评估方案是依据一定的评估目的,根据职业培活动和评估活动的一般规律,对评估的内容、范围、方法、手段和程序等方面加以规范的基本文件。

培训评估的主要原则:1社会需求2方向性3客观性4指导性5系统性

社会需求性原则的基本含义:1职业培训是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2要求培训评估一方面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发挥其为促进职业培训、提高社会科学技术水平服务的重要作用3要求培训评估要注意依据社会需求变化适时地做出调整,要注意发挥评估标准对人们价值取向的定位、导向作用。

方向性原则的基本含义:1首先要求充分发挥培训评估的导向功能,引导培训评估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2要求对培训的评估要有利于培训目标的实现,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工作,不能盲目从事,更不能随心所欲3要求培训评估能够随时跟踪培训市场及经济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评估标准,反馈信息。

客观性原则的具体含义:1要求培训评估必须尊重客观实际,科学、准确、真实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全貌2要求我们在对评估对象进行评估的整个过程中,要坚持统一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

指导性原则的具体含义:1要求培训评估与培训指导相结合,将指导评估对象改善培训工作作为培训评估的延续和最高价值追求2评估的最高目标是为了指导3依据培训评估的结果,实施有效的科学的培训指导,不仅促进职业培训工作水平的提高,还能使人们切身地感受到培训评估工作的现实意义,使培训评估成为人们乐于接受并自觉使用的手段和方法,从而促进培训评估工作有效、高效的开展。

系统性原则:1首先要求组成系统的多种要素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有机整体2要求对培训的评估必须依据系统论的理论指导,在制定评估方案时,要综合考虑系统内各方面要素的地位与作用3要注意收集职业培训系统活动不同阶段的信息,适时地做出反馈。 培训评估的作用:1信息反馈与调节2目标导向3指导与促进4鉴定与考核

第六章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科学设计方案的意义:1反应层评估的重要性2学习层评估的重要性3行为层评估的重要性

4结果层评估的重要性

柯氏四级评估:第一级培训反应,第二级培训学习,第三级培训行为,第四级培训结果 培训质量管理的关键点:1紧紧抓住培训质量管理的实效性2要全员参与3要注意过程控制4需要本土化5把质量文化建设作为培训质量管理的基础

培训质量管理的含义:在培训过程中,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使其在体系中运行、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表现在三个方面1培训质量管理的范围必须是培训的全过程2为了确保培训质量,既要做到培训质量标准与先进的国际培训质量标准相接轨,又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保证质量标准体系的有效运行3培训质量标准必须包括对企业培训需求的满足程度,必建立在全面的管理控制体系的基础之上,才能对培训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估。 培训质量管理的作用:1可以发挥培训工作指南的作用2可以更加有效的落实培训责任3有助于全面提高培训质量4有利于政府和社会对培训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培训质量与培训评估的关系:培训评估是进行培训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检验培训效果的重要手段,为改进培训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必须的和可靠的依据,但是培训评估往往侧重于事后检查、评价,属于培训质量的“事后控制”

培训质量管理要落到实处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建立以PDCA为循环的培训质量管理工作程序2尽可能地将衡量标准加以量化和固化3各控制责任者之间要加强相互沟通和支持 PDCA即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培训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1加强培训质量教育工作2强化培训质量信息工作3健全培训质量管理责任制4推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

培训质量管理的基本技巧:1控制程序和手段2控制规范和标准3控制主体和责任者4控制环境和文化

培训质量管理方针的含义:是培训质量管理工作的根本方向和目标要求

培训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1需求至上2经济性3管理标准便于评价4科学规范、适度超前5突出重点、简单易行6动态渐进、持续改进

培训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1总体性2客观性3准确性4适时性5灵活性6效果性

第七章现代培训技术应用

多媒体的含义:是多种信息的表达方式或者多种信息的类型,用来表示包含文字信息、图形信息、图象信息和声音信息等多种信息类型的综合

多媒体技术的作用:1丰富课程内容,使培训的表现形式多样化2使培训过程生动化,极大的提高了培训效果3便于知识管理和共享4增加了学习的能动性

多媒体的类型:1视觉媒介2听觉媒介3触觉媒介4操作模拟及远程培训媒介

课件制作最常用的技术方法:1用FLASH制作多媒体课件2用PPT制作3POWER POINT搭配FLASH MX

课件的含义:是根据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

课件的种类:按操作流程分为顺序型、分支型、交互型和网络型;按教学中的作用分为贯穿全课程型、突破重难点型、教学自学兼用型;按教学中的目的分为测验型、教学型、模拟型、开放型;按适用年龄分为幼教课件、小学课件、中学课件、成教课件;按学科分语文课件、数学课年、信息技术

企业培训师部分

第一章岗位职务描述

岗位职务描述工作的基本步骤:1准备阶段2调查阶段3分析阶段4完成阶段

准备阶段一般包括:了解基本情况、确定调查样本、建立相关联系、设计调查方案、进行人员培训

调查阶段一般包括:1编制各种调查提纲和问卷2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进行实地调查3根据岗位描述的基本目标,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岗位工作特征信息,以及其它相关数据4重点怍集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的特征性信息5要求被调查的员工对各种工作特征和人员特征的发生率和重要性做出等级评定

分析阶段的工作包括:1对已收集到的各有关信息进行仔细审核,尽可能将无关信息排除在外2以创新精神分析现状,尽可能发现有关工作人员在目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3对岗位描述的工作要点进行归纳总结,主要包括关键岗位的职责、任务、岗位间的工作关系、岗位职责范围4回顾最初所列的主要任务,针对岗位描述中提出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重新划分岗位职责范围、工作内容、确保原有岗位中存在并已被发现问题都得到解决

岗位说明书的设计方法:岗位说明书是根据企业需要而编写的岗位具体要求内容,主要包括:1一般资料2工作描述3任职资格说明4本岗位的工作条件与环境说明5个性特质要求 岗位职务描述的基本理论:1工作任务特性理论2必备任务特性理论3工作特性模型

6种工作特性来界定一个工作岗位的复杂性程度:1这一岗位工作内容的变化性2自主性3这一岗位工作对于员工责任性的要求程度4胜任这一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及技能5从事这一岗位工作所需要进行的社会交往6对于社会交往的可选择性

工作特质模型5个核心维度:1技能多样性2任务同一性3任务重要性4工作自主性5工作反馈

岗位分析问卷主要侧重的方面:1岗位分析基本情况2岗位工作身份3岗位简述4岗位职责5岗位责任6做作业人员特点或称任职基本资格

岗位分析报告撰写方法:1实录法2再加工法

岗位分析维度文件:是将基本一岗位工作的有关信息按性质划分为若干维度,并据此进行较为详细的描述,从而勾画出本岗位的基本形象

岗位分析维度文件的主要维度包括1信息职能维度2人员职能维度3事物职能维度 信息职能维度包括:比较、抄写、计划、编辑、分析、创新、协调、综合

人员职能维度包括:指令协调、服务、信息转换、教导、劝导、转向、咨询、指导、处理、管理、谈判、顾问

事物职能维度包括:处理、移走、照管、操纵、操作---控制、运转---控制、精确工作、装配 根据岗位分析报告制定培训方案应注意的重点要素:1将岗位工作内容与知识技能点要求细化,最好能列表分析2半岗位现在员工工作业绩进行详尽分析,长出员工能力差异程度与差异能力类型3培训方案制定过程中、实施前工进行必要的论证4建立培训方案的动态调整机制,体现方案内容的与进俱进,确保培训方案的质量

第二章人员素质测评

人员素质测评:是每时综合运用心理学、测量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技术与方法,对人的能力水平及倾向、个性特点、行为特征等进行系统而客观的衡量评价,从而指导用人单位进行人员甄选、求职者寻求适当职业,以及指导企业单位采取科学的方法开展职工培训,切实提高职工素质的科学方法

人职匹配:又称职业能力匹配,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人的能力与该职业的相互适应性,即平常所说的某个人是否适合从事某项工作

能力:指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有关的心理特征,通常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本领。一般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测评:包括“测”与“评”两个方面,测指运用适当的工具,对人的能力水平及倾向、个性

特征、行为表现等进行量化的分析,也称测量;评指以一定的量化指标为依据,对人的能力水平及倾向性、个性特征、行为表现进行定性的评价

人员素质测评的内容:1能力: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个人风格:气质、性格、行为风格3动力:兴趣、需要、动机、价值观

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特点:1人们心理素质上的差异性、相对稳定性和可测量性是人员素质测评得以实施的理论基础之一2是一种客观的间接的相对的测理手段3科学的人员素质测评必须借助于严格的统计学方法作为手段

一般职业能力测验分为:注意力稳定性、空间感知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字运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手眼协调能力

笔试测验的基本类型:1根据性质分为认知、人格测验;2根据难易程度分为速度、难度测验3根据被试者的人数规模分为个别、团体测验4根据测验发问的形式分为构造性、投射性测验5根据测验评定标准分为标准参照测验、常规参照测验

测验指标:指用以检验测评工具准确性的主要尺度,主要包括信度指标、效度指标、标准化、常模、难度指标、区分度指标、测量公平性

第三章培训项目开发

培训项目开发的关键环节:1要掌握寻找特定岗位能力要求的关键要素2要掌握寻找特定岗位员工素质差距的方法3要学会抓住主要问题

寻找特定岗位能力要求的关键:1从岗位规范书、岗位说明书和岗位任务书中寻找岗位特定的素质和能力要求2从企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去发现该岗位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岗位素质和能力提出的新要求3组织环境变化引起的岗位流程再造对员工素质和岗位能力提出的新要求4企业领导对该岗位能力提出的新要求

培训项目开发的步骤:1收集信息把握趋势2发现问题提出设想3识别机遇与需求,给出项目提案4进行可行性研究5制定开发计划

培训项目开发的主要方法:1从项目主体分指令性、自主性、个体开发2从项目开发内容分积累性、即时性、前瞻性

培训项目开发报告书的主要内容:1培训项目的名称2目的3目标4任务说明5费用预算6经济效益

撰写培训项目开发报告书的关键点:1依据可靠2要素全面3内容翔实4表述准确

培训项目开发:是一个满足特定培训需求,寻找、发现、挖掘、选择培训对象、内容、手段、形式与方法的一次性活动过程,培训项目开发是培训需求分析预测直接结果

培训项目的构成要素:1培训项目名称2培训需求预测3培训项目系统设计4培训项目实施5项目实施效果评估

开发培训项目的原则:服务性、针对性、实效性、适时性、可行性、系统性

制定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步骤:1研究培训项目报告书,明确具体培训实施目标2围绕培训实施目标,拟定计划书3审定修改计划书4领导决策

培训项目实施计划书的要素:1确认培训计划的目的2确定培训的目标3确定培训对象及内容4确定培训规模5确定培训方式6确定培训时间7确定管理者8确定培训教师9确定培训方法10确定考核方式方法11确定培训场所12确定培训设备13预算培训费用14预测培训效果

制定培训项目实施计划一般有会议法、座谈法、专家论证法

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实施方法与步骤:1公布培训计划2培训资源的组织准备3进行培训动员工作4了解特殊需求5强调培训纪律

计划:指为实现已定的决策目标而对各项具体管理活及其所需人力、财力、物力做出的设计和谋划

计划的要素:目标、措施、步骤、约束条件

培训项目实施计划:是在全面客观的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某一培训项目做出的培训目标、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者、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等进行的预先系统设计 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构成要素:1目的、目标、对象和类型、、内容、组织范围、规模、时间、地点、方式和方法、教师、考评方式、经费投入、效益效果预期

培训组织范围包括个人、部门、组织、行业、公共

制定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主要依据:1以企业的发展2以中长期培训计划3以培训需求预测4 组织优先权5以培训素材基础台帐6以培训项目报告书为依据

第四章培训课程开发

培训课程目标包括的要素:1操作目标2条件3标准

开发培训课程的步骤:分析需求选准课题、选定安排课程内容和形式、预期的课程、课程的论证修改试用、课程实施的结果评价

分析需求选准课题是关键的第一步,要1分析企业规范化岗位培训的需求选准课题2分析企业开发新品种、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改善经营管理的迫切需要,选准课题3预测企业进行市场的潜在需求,选准课题4分析企业人员素质需求,选准课题

开发培训课程的方法:1选择移植法2能力中心法3任务分析法

培训课程内容的编排:1按工作程序安排2按知识系统安排3大分段与小分段---按知识传授与能力训练考核内容安排4按不同层次的需要层层扩展

培训课程的构成要素:1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3课程教材4教学模式5教学策略6课程评价7教学组织8课程时间9课程空间10教师与学员素质因素

培训课程开发的特征:1以能力教学为核心2以操作目标体系为框架3以满足共性与个性同步发展为主体4以动态化和灵活性为特征

培训课程开发的原则:1一致性2系统性3技能性4操作性5针对性

培训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要素:1设定课程体系目标2课程内容的确定3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

信息资料收集的渠道:1国家行业和相关培训的政策法规2企业岗位培训规范化要求3企业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对新岗位新工种新技术的需求4企业开发新产品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改善经营管理的需求5预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潜在需求6企业对提高员工科技文化素质的长远规划的近期计划7受训人员的思想知识能力状况8实施本课程体系所需要的师资设备器材图书资料的情况9国内外行业内外关于本课程体系中有关课程的最新动态

培训课程体系的设计包括1分析培训课程体系的支撑条件2分析培训目标对象拟定课程模块3起草培训课程体系框架文件4信息反馈和框架修订完善

培训课程体系是指与企业培训各项培训活动及其目标相适应的培训课程的集合体,它包括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辩证统一,纵横排列的课程科目。有两个方面加以理解1培训课程体系的开了设计与培训目标活动相关联系2培训课程体系具有合理的结构和内在的逻辑性 培训课程体系的内容:名称、设计依据、设计的目的和目标、具体课程名称及简要内容 确定培训课程体系的原则:目的性、实践性、超前性、多元性、基础性、灵活性

制定培训教学大纲的步骤:1研究培训课程2分析培训课程教学条件3选择培训课程教学手段4安排培训课程教学进度5撰写培训教学大纲6征求意见进行修改完善7专家审定

编制培训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1明确分工责任到人2遵循程序分步实施3全面分析深度开发4严格把关保证质量5依据规范写好大纲

培训课程教学大纲:是培训工作主管部门对某项培训课程或某一课程体系,以纲要的形式提出的统一要求和具体规定,是编写培训教材,确定培训目的、任务、教学时间、教学方法的指导性文件,是检查与评定学员培训质量的标准,是主管部门指导和监督培训工作的一种依

培训教学大纲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目的性

培训课程教学大纲与培训课程的关系:1培训课程开发为培训课程教学大纲的编制提供了依据和前提2培训课程教学大纲是为培训课程的实施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3培训课程教学大纲与培训课程两面者之间相辅相成

培训课程教学大纲与培训项目实施计划的关系:1培训项目实施计划是培训教学大纲的原始依据2培训课程教学大纲能促进培训项目实施计划落到实处3培训课程教学大纲能够丰富和完善培训项目实施计划

第五章培训教材开发

教材开发工作总体计划的内容包括:教材开发组织工作计划和教材开发实施工作计划 培训教材开发的组织原则:统筹计划、三落实、协调配合

培训教材开发组织工作主体内容:1确定教材开发组织工作的基本任务,落实人员经费2确定教材选题3选定编写人员或专家,并确定组织负责人或主编辑4编写人员根据课程目标或选题目标,提出编写计划及教材内容提纲5审定教材编写计划监督落实

培训教材开发方法:1培训者自编自制教材2集体合编3补充或充实现在教材4借用现有素材5选用其他相关教材

培训教材开发的步骤:1收集教育培训素材2设计信息存储和输出形式3根据教材存储形式设计开发相应传输形式的教材

培训教材编辑的方法:1讲授法2多媒体教学法3角色扮演法4案例法5成套系统培训法教材编辑

培训教材选择方法:1就地取材法2照章实施法3移花接木法4拼接法5原汁原味法6案例收集法

培训教材开发与选用的原则:1与培训目标相适相符2理论联系实际3经济实用4系统性5教材形式的多样性6新颖性7开放性

培训教材的选用与开发依据:1依据岗位培训目标确定培训教材2依据培训层次水平确定教材3依据行业标准规范确定教材4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确定教材5依据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教材

培训教材开发的根本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不断出新

具体要求:1盯紧劳动力市场,不断发现新热点做到与时俱进创新开发2做到内容创新和适度超前3简洁求精通俗易懂4遵循职业培训活动的特点,突出培训教材的技能操作性特点,确保以技能为主,理论为辅的开发原则

教材编辑的意义:1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要通过教材编辑将其贯彻落实2将社会最新科技知识记载传承的手段3保证培训顺利进行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

教材编辑的基本原则:1针对性与实用性2系统性与科学性3创新性与新颖性4反映最新科技成果

第六章培训教学工作

课程设计的关键点:1把握课程设计的任务2把握课程决策的依据3把握教学系统设计的要点

课程设计的任务包括课程形式的确定2课程结构的确定

课程决策的依据包括:1社会经济发殿需求和劳动力市场动态2接受培训服务单位的需求3学员的具体情况4职业教育培训发展的内外环境

课程的要素:目标、内容、教材、模式、策略、评价、组织、时间、空间

设计教学活动总体实施方案包括:1设定培训目的及主题2确定培训的形式或训练方法3确定培训对象4安排培训时间地点5选择企业培训师6课程设置要素

课程设置要素包括:内容及范围、顺序、培训技法、时间分配、指导方案

企业培训教学管理系统的基本结构:人员系统和物质系统

人员系统包括:企业培训师和教学辅助人员

企业培训师的基本工作职责:1根据企业培训项目的具体要求,参照有关的教学大纲、教科书以及辅导材料,进行教学准备工作2从事企业培训教学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3在企业培训教学活动中充当主持人、引导者、评判员和讲解员的角色4帮助学员理解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并指导学员进行现场操作实习。

教学管理的物质系统包括:教学场所和教学设施

企业培训教学设计:是以传授技能为主的活动,应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以技能为主线,分析培训教学中问题与需求,设计培训教学的各个环节,体现技能教学为主,知识补充的教学思想

企业培训教学设计的特点:1培训教学目的建立在对培训系统内外环境分析的基础之上2培训教学目标用可观察的术语来描述3培训教学的计划开发传递和评价以系统理论为基础4研究重点放在培训教学计划方法和媒体选择上5教学评价是设计和修改过程的一部分 企业培训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1系统综合2针对性3最优化

企业培训教学原则:1尊重成人教学规律原则2遵守企业培训发展规律3教学互动4个性化5现场现实教学6激发兴趣和创造性学习的原则

备课的要素:1明确备课的目的任务2掌握好备课的原则3吃透备课的基本要领

备课的原则:1教学目的的决定性2教学内容的规定性3教学对象的可受性4教学方法的适应性5教学活动的训练性

编写教案的方法:1深入研究教案的关键要素与内容2掌握教案编写的原则和方法3尝试编写教案的草稿4向老企业培训师学习5试讲6走上讲台后不断调整

组织教学活动的环节:1组织教学2导入新课3讲授新课4巩固新课5布置课后练习

设计教学过程中应注意:1教学过程经贯彻启发式指导思想2教学过程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教学过程必须紧扣教学目标

教学效果的检验和评价:包括效果测定和业务评价

效果测定法的种类:书面测试法、报告法、作品审查法、实际操作法、听取受训者上司的意见

业务评价方法的种类:业务日志法、听讲日志法、清单法、会见面谈法

教学准备工作的内容:1明确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宗旨2明确教学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环节3备课和教案

编写教案的意图:1明确企业培训师和学员应当完成的具体任务2确定每一个具体教学阶段的教学内容,以及将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效果评价程序3指导师生的活动,使企业培训师对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准备4明确学习的程序和连续性5使企业培训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所参照6为企业培训师提供教学记录7为下一步的教学奠定基础8为企业培训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教案编写的基本形式:1文字表达法2表格法3卡片提示法

教学模式:模式是现实的再现,是理论性的形式,是简化的形式

教学模式的因素:1理论依据2目标3实现条件4操作程序5评价

教学的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3事例研究法4模拟训练技法

第七章培训评估工作

培训评估标准制定的原则:1以培训目标为基础2与培训计划相匹配3具体可操作4可信度

制定评估标准的步骤:1确定评估指标2构建指标体系3设立指标等级4确定权重系数5进行试评

培训评估方法的选择:1评估目标与方法的匹配性2评估技能3评估方法和方式的选择不能忽视调查对象4组织是否认可5多种方法

评估工具的设计:1调查问卷的设计2访谈的方案设计

培训评估标准的内涵:是指以一定的方法途径对职业培训的计划、实施以及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依据

评估类型分为:诊断式评估、形成式评估、终结式评估

指标体系:是由系统化的有机联系的指标构成的评估标准体系,是评估目标的具体反映 评估指标体系从内涵上分为素质、职责、效能指标

素质指标:是从开展职业培训活动的基础和条件这一角度提出的评估指标

职责指标:是从被评对象履行工作职能情况的角度提出的评估指标

效能指标:是从被评估对象完成任务结果的角度,从投入与产出的比例的角度确定的评估指标,它重点地考察职业培训活动所带来的质与量的变化

培训评估方案的设计种类:1按评估的具体实施方法分为仅有后测、前测---后测、后测有对照组、前---后测有对照组、索罗门四组设计

2按培训评估的主体可分为学员为主体、培训组织单位为主体、培训组织单位用人单位为共同主体的评估方案3按评估的内容和时间安排分为诊断性、形成性、终结性

培训主体的方法分为资料收集阶段、具体评估方法两个阶段

资料收集阶段主要有;资料收集法、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总结法、追踪法

具体评估方法主要有:1终结性与形成性评估法2纵向与横向评估法3单项与全方位评估法4定性与定量评估法5个体评估和集体讨论评估

评估实施的一般步骤:1预评估2再评估

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1进行培训评估的动员与宣传2收集信息3评分4汇集整理有关资料

拟定评估方案的主要内容:1明确评估对象和评估主体2选择评估者3明确评估目的4明确参与者5明确制定评估方案的框架思路

评估报告的内容:导言、概述评估实施过程、阐明评估结果、分析与建议、附录

实施评估反馈的方式方法要把握:1充分尊重被评估者的知情权和隐私权2在不涉及有关当事人隐私的前提下,有必要在有关领导的召集下,召开一次评估工作总结会3不能把评估结果作为衡量被评者的唯一标准

评估组织机构:有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评估工作专家小组、评估工作小组

第八章质量体系建设

决定培训质量的工作内容:体现培训质量的关键是培训针对性与有效性,是培训投入的产出与效果比。包括培训需求分析是否准确、培训课程设计是否科学、师资选择是否得当、学员组织管理是否严格、培训考核评估是否客观、培训服务是否细致到位,1培训需求文件2培训活动方案3培训业务日志4培训效果评估与反馈

培训质量的16个控制环节:1培训动意与培训需求的吻合度2培训目标和对象的针对性3培训项目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4培训项目组织严密性与多方参与性5培训大纲编制要严谨6选聘培训教师7培训实施计划与培训模块设计8培训成本的预算9招收学员与学员资格审查10培训前的准备11课前准备12培训监控13培训服务14考试与考核15培训评估16跟踪评价

培训工作流程的构成要素:1标准化的培训课程2程序化的过程控制3具体化的指导文件4

明晰化的责任分工

培训质量管理工作方案的内容:1培训项目简介2质量管理的目的3质量管理的部门人员及其分工4质量管理的方法5指标6步骤7内容及工具8报告及反馈

培训质量管理工作实施:1准确把握并确定需求2科学设计和策划3组织实施既严谨又灵活4培训质量的评价和考核要严密5信息反馈

培训质量管理方案及有关文件的基本内容:1培训质量管理方针2培训质量责任主体3培训质量管理规范和标准4培训质量管理输出文件

开展培训质量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1预防性2协作性3全程控制全员参与

培训组织者的五种基本角色:管理者、顾问、提供者、培训者、创新者

第九章现代培训技术应用

计算机多媒体教材:指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一种应用软件

计算机多媒体教材的特点:多样性、智能性、交互性、重复性、可控性

多媒体教材的基本类型:专题课件、系列课件、完整教材

计算机多媒体教材的表现形式及特性:讲课型、示范演示型、主动学习型、综合型

多媒体教材共有的特性:1信息集成性2操作简便性3利于学员学习的自控性4内容修改增删的灵活性

多媒体教材的开发原则:科学性、创新性、个别化教育、实用性、信息反馈、可扩充性 多媒体教材在使用中的误区:1运用多媒体教学就是教学现代化2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无非就是克隆教材3任何课程都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4运用多媒体教学就一定能提高教学质量 软件系统开发应该包括的因素:1技术技能2团队合作3方法过程

培训软件基本内容的评估方法包括:建立基本的数据库、对评估方法的选择及对对评估数据的


相关内容

  • 物业管理师资料
  • 关于印发<物业管理师制度暂行规定>.<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实施办 法> 和<物业管理师资格认定考试办法>的通知 国人部发[2005]9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事厅(局).建设厅(建委.房地产管理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部门,中央管理的企业: 根据< ...

  • 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李敏
  • 关于举办"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的 通 知 根据人社部.住建部<关于印发〈物业管理师制度暂行规定〉.〈物业管理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国人部发[2005]95号)精神和财政部.发改委关于物业管理师考试收费和收费标准的文件精神(财综[2009]7号.发改价格[2009] ...

  • 贵州2017年一级建造师考试报名通知
  • 关于做好2017年度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报名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住房城乡建设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贵安新区规划建设管理局.社会事务管理局,仁怀市.威宁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关于做好2017年度一级建造师资格考试考务工作的通 ...

  • 关于新形势下税务干部教育培训方式的思考
  • ∙ ∙ 关于新形势下税务干部教育培训方式的思考 2010-11-01 19:17:30 作者:王伟东 来源:新和县地税局 浏览次数:362 文字大小:[大][中] [小] ∙ 今年以来,新和县地税局全面贯彻落实地区地税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三级干部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局党组确定的2010年总体工作思路中关 ...

  • 2016高校教务处工作工作计划
  • xxxxx学院教务处2016年工作计划 为了更有效地做好我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教务处的教务管理.督导检查.协调服务.组织评价的工作职能,根据学校‚十三五‛规划总体部署,结合教务处工作实际情况,特制订本计划. 一.总体工作思路 以深化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为两大抓手,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工 ...

  • 高级育婴师资料2011.6.1
  • 育婴师项目培训资料 乐学教育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技术支持单位,现正与石景山业余大学联合开办高级育婴师/育婴师/育婴员的职业资格考试培训,石景山区政府特别扶持育婴师培训就业项目,已成为全国数百家专业企业委托培训技术支持机构和人才储备基地,实现教育与就业双向服务,成功向众多企业免费推荐优秀人才,我学 ...

  • 2012年重庆二级建造师领证通知
  • 关于办理2012年度二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合格证书(考试合格证明)的通知 根据<重庆市职称改革办公室关于我市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发放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2012年度二级建造师资格考试合格证书(增项考试合格证明)即将制作完毕,为使考试合格证书安全有序发放给合格人员,现就证书办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 资产评估实训小结
  • 省评协秉承“服务、管理、监督、协调”的宗旨,在省财政厅的正确领导下,在中评协的精心指导下,在广大会员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以构建和谐行业为目标,进一步加强行业队伍建设和诚信建设,健全行业自律管理体制,完善事务所内部治理机制,强化服务,开拓创新,积极进取,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 (一) ...

  • 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报名
  • 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报名 本中心王老师从2004年开始一直从事心理咨询师的培训.组织.考试安排工作,具备了丰富的教学管理和培训经验,熟悉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各个环节,拥有了一批专业.强大的心理咨询师师资.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不断节约成本,降低培训费用,为学员减轻负担,使学员培训收益达到最大化 ...

  • 2016年河南一建报考文件
  • 报 考 须 知 欢迎您报考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报考前请认真阅读以下相关事项: 一.报考人员须认同并严格遵守本网站报名协议. 1.确保报名信息完整.准确,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考试资格.已通过考试并取得资格证书的将收回证书. 2.报名照片须为证件照,JPG或JPEG格式,原文件大于30K. 3.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