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基本知识逻辑图解

民法总则基本知识逻辑图解

民法概述

民法的概念

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 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民法是权利法

民法的内容主要是私法

民法的特点 民法是实体法

民法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

民法强调意思自治原则

民法与邻近法律部门之间的区别(与经济法、行政法、劳动法、商法)

民法的体系

民法的渊源:宪法、民事法律、国务院发布的民事法规决议和命令、最高人

民法院的指导性文件、国务院各部委依据行政法规制定的规范

性文件、地方法规、国家认可的民事习惯等

时间上的适用范围

空间上的适用范围

对人的适用范围

我国民法的历史发展

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归属、流转)

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事立法上确认的基本原则及其关系

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的前提)

意思自治原则(民法基本原则的核心)

公平原则(对意思自治原则的必要补充)

诚实信用原则(对意思自治原则的必要限制)

公序良俗原则(对意思自治原则的必要限制)

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 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

物权关系与债权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和

国家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

利益、权利

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意义

事件

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表示行为:民事行为、准

民事行为

行为

非表示行为(事实行为)

自 然 人

概念和特征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和终止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宣告

自然人行为能力的终止

概念

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 自然人的侵权责任能力

自然人的其他民事责任能力

监护的概念、性质

监护 监护人的设定、监护权的内容

监护关系的终止

自然人的姓名、住所、户籍和身份证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概念

宣告失踪、宣告死亡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条件

概念和特征

个体工商户

和农村承包经营户

法律责任的承担

法 人

法人的概念、特征 法人制度概述

法人的本质

法人的分类

法人成立应当具备的条件

法人的成立 法人设立的原则

法人的名称和住所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法人的民事能力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

法人机关的概念和种类

法人机关和分支机构 法定代表人

法人分支机构

法人的变更

法人的变更和终止

法人的终止

合伙(合伙组织)的概念

合伙人的出资和合伙财产

合伙(合伙组织) 合伙债务的承担

合伙的内部关系(合伙事务的执行和内部的损益

分配)

入伙与退伙;合伙的终止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要式行为与不要式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主行为和从行为

负担行为(债权行为)与处分行为

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

生前行为与死因行为

当事人

意思表示

有符合民事行为成立的形式

民事行为生效的概念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的生效 一般的生效要件 意思表示真实

内容不违反法律和公共利益

特别生效要件(法律要求书面形式、登记、核准等)

绝对无效的民事行为(概念、种类、效力)

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概念、种类、

效力)

欠缺生效条件的民事行为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概念、种类、效力、

权利人的追认权和相对人的催告权)

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后的法律

后果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行为:概念、对条件的要求、种类、效力;附期

限民事行为的概念、类型、效力。

代理

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代理关系

代理的概述 代理与类似制度的比较

代理的种类

代理权的性质

代理权的取得

代理权 代理权行使的一般要求(亲自、善意、合法)

代理权行使的限制(自己代理和双方代理)

代理行为

无权代理的概念和类型

无权代理 发生与有权代理相同的法律后果 无权代理的法律效果

不发生与有权代理相同的法律后

代理权消灭的原因

代理权的消灭

代理权消灭的后果

诉讼时效和期间

时效制度的概述

诉讼时效制度概述 诉讼时效制度的概述 诉讼时效的客体 诉讼时效期间的概念和特点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 诉讼时效期间的种类(短期诉讼时效期间、普通诉讼时效期间、长期诉讼时效期间、) 诉讼时效期间 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概念、事由及其相应的后果) 权利最长的保护期限(起算点) 概述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后果 现行法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后

期限的概念和内容

期限

期限的确定和计算

民法总则基本知识逻辑图解

民法概述

民法的概念

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 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民法是权利法

民法的内容主要是私法

民法的特点 民法是实体法

民法具有一定程度的任意性

民法强调意思自治原则

民法与邻近法律部门之间的区别(与经济法、行政法、劳动法、商法)

民法的体系

民法的渊源:宪法、民事法律、国务院发布的民事法规决议和命令、最高人

民法院的指导性文件、国务院各部委依据行政法规制定的规范

性文件、地方法规、国家认可的民事习惯等

时间上的适用范围

空间上的适用范围

对人的适用范围

我国民法的历史发展

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归属、流转)

民法的基本原则

民事立法上确认的基本原则及其关系

平等原则(意思自治原则的前提)

意思自治原则(民法基本原则的核心)

公平原则(对意思自治原则的必要补充)

诚实信用原则(对意思自治原则的必要限制)

公序良俗原则(对意思自治原则的必要限制)

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 民事法律关系概述 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 绝对法律关系与相对法律关

物权关系与债权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和

国家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

利益、权利

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意义

事件

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

表示行为:民事行为、准

民事行为

行为

非表示行为(事实行为)

自 然 人

概念和特征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和终止

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

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宣告

自然人行为能力的终止

概念

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 自然人的侵权责任能力

自然人的其他民事责任能力

监护的概念、性质

监护 监护人的设定、监护权的内容

监护关系的终止

自然人的姓名、住所、户籍和身份证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概念

宣告失踪、宣告死亡 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的条件

概念和特征

个体工商户

和农村承包经营户

法律责任的承担

法 人

法人的概念、特征 法人制度概述

法人的本质

法人的分类

法人成立应当具备的条件

法人的成立 法人设立的原则

法人的名称和住所

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

法人的民事能力 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的民事责任能力

法人机关的概念和种类

法人机关和分支机构 法定代表人

法人分支机构

法人的变更

法人的变更和终止

法人的终止

合伙(合伙组织)的概念

合伙人的出资和合伙财产

合伙(合伙组织) 合伙债务的承担

合伙的内部关系(合伙事务的执行和内部的损益

分配)

入伙与退伙;合伙的终止

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单方行为与多方行为

要式行为与不要式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 主行为和从行为

负担行为(债权行为)与处分行为

有因行为与无因行为

生前行为与死因行为

当事人

意思表示

有符合民事行为成立的形式

民事行为生效的概念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民事行为的生效 一般的生效要件 意思表示真实

内容不违反法律和公共利益

特别生效要件(法律要求书面形式、登记、核准等)

绝对无效的民事行为(概念、种类、效力)

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概念、种类、

效力)

欠缺生效条件的民事行为

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概念、种类、效力、

权利人的追认权和相对人的催告权)

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后的法律

后果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行为:概念、对条件的要求、种类、效力;附期

限民事行为的概念、类型、效力。

代理

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代理关系

代理的概述 代理与类似制度的比较

代理的种类

代理权的性质

代理权的取得

代理权 代理权行使的一般要求(亲自、善意、合法)

代理权行使的限制(自己代理和双方代理)

代理行为

无权代理的概念和类型

无权代理 发生与有权代理相同的法律后果 无权代理的法律效果

不发生与有权代理相同的法律后

代理权消灭的原因

代理权的消灭

代理权消灭的后果

诉讼时效和期间

时效制度的概述

诉讼时效制度概述 诉讼时效制度的概述 诉讼时效的客体 诉讼时效期间的概念和特点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 诉讼时效期间的种类(短期诉讼时效期间、普通诉讼时效期间、长期诉讼时效期间、) 诉讼时效期间 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 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概念、事由及其相应的后果) 权利最长的保护期限(起算点) 概述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后果 现行法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后

期限的概念和内容

期限

期限的确定和计算


相关内容

  • 王泽鉴民法总则书评
  • 王泽鉴<民法总则>书评 本书学生在大学时期已经阅读完结,故今天想从整本书出发,从一个比较为宏观的视角谈一谈王老师的这本书. <民法总则>此书共分十二章,50余万字,气势恢宏,高屋建瓴,以民事法律关系的展开为框架,将与民法总则相关的几乎所有问题纳入研究视野.该书体系严谨,资料翔 ...

  • 民法典编纂问题
  • 中国民法典编纂中的几个问题 我为什么不赞成"松散式.汇编式"的民法典 今天讨论民法典编纂,一个无可回避的现实是,清朝末年从德国民法继受过来的这套概念.原则.制度和理论的体系,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一百年之久.现今中国法学院所采用的民法教材,它上面的一整套概念.原则.制度和理论的体系都是 ...

  • 中国民法典编纂中的几个问题的研究
  • 中国民法典编纂中的几个问题 梁慧星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研究员 我为什么不赞成"松散式.汇编式"的民法典 今天讨论民法典编纂,一个无可回避的现实是,清朝末年从德国民法继受过来的这套概念.原则.制度和理论的体系,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一百年之久.现今中国法学院所采用的民法教材,它上 ...

  • 不可不察:民法总则制定中的三大疑难问题 | 前沿
  • 中国民商法律网 本文为中国民商法律网原创作品,作者贺瑞,系中国民商法律网编辑.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获得授权. 全文共1922字,阅读时间约7分钟 民法总则是统领整个民法典并且普遍适用于民商法各个部分的基本规则.作为分则的抽象和概括,民法总则制定过程中涉及众多有争议的理论问题.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

  • 读梁慧星先生文章受到的启发[特别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一般法的规定]
  • 今日读到梁慧星先生<民法典起草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一文,其中涉及先生主张的民法典编撰要强调逻辑性的内容时,我受到一个大大的启发. 其是这样认为的: 大陆法系国家要制定民法典的关键理由,不是规定人们的权利,不是规定人们的行为规则,而是规定法官的裁判规则,为法院裁判案件提供裁判标准.当法官裁判 ...

  • 行政程序法的立法架构与中国立法的选择
  • 作者:王万华 行政法学研究 2005年08期 行政程序法的立法架构是指行政程序法的内容在结构上的安排.立法架构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处理好了,不仅有利于法典的顺利出台,更有利于法典的理解和执行.与行政程序法的内容选择一样,立法架构也一直是中国行政程序立法中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迄今,不仅不同学者提出了数种 ...

  • 人格权制度在中国民法典中的地位(王利明)
  • 人格权制度在中国民法典中的地位(一) 王利明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传时间:2007-11-13 关键词: 民法典/人格权编/民法典体系/侵权行为编 内容提要: 中国在制定民法典的过程中,关于人格权是否应单独成编存在很大的争议.事实上,人格权制度独立成编是丰富与完善民法典体系的需要 ...

  • 合同附条件解除与约定解除比较研究[注释]
  • [1]谢怀轼等:<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45页. [2]王家福主编:<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363页:谢怀轼等:<合同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 245页:韩世远:<合同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

  • 民法典应如何安排人格权制度
  • 民法典应如何安排人格权制度 柳经纬 中国政法大学 教授 关键词: 民法典/人格权/人格权立法建议 内容提要: 应如何规定人格权,是我国制定民法典中的问题之一.人格权关系属于基本的民事法律关系,应当"入典";然而,人格权关系在权利的得失变更方面,与其他民事法律关系又有区别,因此不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