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子与增强子

第三章 第二节 启动子与增强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内容:

一、原核生物启动子

1 启动子:是一段位于结构基因 5 '端上游区的 DNA 序列,在转录起始之前被 RNA 聚合酶结合的 DNA

部位称为启动子;启动子的结构影响它与 RNA 聚合酶的亲和力,决定基因表达强度。

转录单元:是一段从启动子开始到终止子( terminator )结束的 DNA 序列, RNA 聚合酶从转录

起点开始沿着模板前进,直到终止子为止,转录出一条 RNA 链;在细菌中,一个转录单

元可以是一个基因,也可以是几个基因。

2 转录起点:指与新生 RNA 链第一个核苷酸相对应 DNA 链上的碱基,研究证实通常为一个嘌呤。

上游:常把起点前面,即 5 '末端的序列称为( upstream )上游;

下游:起点后面即 3 '末端的序列称为下游( downstream )。

在描述碱基的位置时,起点为+ 1 ,下游方向依次为+ 2 ,+ 3 „„,

上游方向依次为- 1 ,- 2 ,- 3 „„。

3 启动子结构:

Pribnow框:在起始点上游,几乎在所有启动子都存在一个6 bp富含A/T区域TATAAT。通常位于-18

位到-9位,称为Pribnow框。该区域是RNA聚合酶牢固结合位点,RNA聚合酶结合后,

这一富含A/T的DNA双链解开。

Sextama框:位于-35区附近有一TTGACA序列,是RNA聚合酶中的σ因子识别位点。以上这两个位点

对于转录起始都是非常重要的。σ因子识别-35区并与之结合。由于RNA聚合酶分子覆盖面积能达到70bp,因此酶分子上的一个合适部位能接触-10区。酶分子一旦与-10区结合以后,就从识别位点上解离下来。此外,-35序列的重要性还在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启动子的强度。。 - 10 区和- 35 区的最佳距离 :

在原核生物中,- 35 区和- 10 区的距离大约是 16 ~ 19bp ,小于 15bp 或大于 20bp 都会降低启动子的活性;保持启动子这两段序列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就会改变它所控制的基因表达水平。

在细菌中常见两种启动子突变:

下降突变:如果把 Pribnow 其从 TATAAT 变成 AATAAT ,就会大大降低其结构基因的转录水平; 上升突变::即增加 Pribnow 区共同序列的同一性。

突变后的 -10 区和 -35 区越接近共同序列,转录的 RNA 就越多;越远离共同序列,转录的 RNA 就越少。

例如,在乳糖操纵子的启动子中,将其 Pribnow 区从 TATGTT 变成 TATATT ,就会提高启动子的效率,提高乳糖操纵子基因的转录水

4 启动子区的识别

一般认为, RNA 聚合酶并不直接识别碱基对本身,而是通过氢键互补的方式加以识别。

在启动子区 DNA 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分子上的 N6 、鸟嘌呤分子上的 N2 、胞嘧啶分子上的 N4 都是氢键供体,而腺嘌呤分子上的 N7 、 N3 ,胸腺嘧啶分子上的 O4 、 O2 ,鸟嘌呤分子上的 N7 、 O6 、 N3 和胞嘧啶分子上的 O2 都是氢键受体。

由于它们分别处于 DNA 双螺旋的大沟和小沟内,因此都具有特定方位,而酶分子中也有处于特定空间构象的氢键受体与供体,当它们与启动子中对应的分子在一定距离内互补时,就形成氢键,相互结合。这种氢键互补学说较为圆满地解释了启动子功能既受 DNA 序列的影响,又受其构象影响这一事实。

二、真核生物启动子

真核生物启动子有三类,分别由RNA聚合酶Ⅰ、Ⅱ和Ⅲ进行转录。

类别Ⅰ(class Ⅰ)启动子:

只控制rRNA前体基因的转录,转录产物经切割和加工后生成各种成熟rRNA。

类别Ⅰ启动子由两部分保守序列组成: 核心启动子

(core promoter)

:位于转录起点附近,从-45至+20;

上游控制元件(upstream control element,UCE):位于-180至-107;

RNA聚合酶Ⅰ对其转录需要2种因子参与:

UBF1:一条M为97000的多肽链,结合在上述两部分的富含GC区;

1TBP,即TATA结合蛋白(TATA-binding protein,TBP);

SL1:一个四聚体蛋白,含有 3个不同的转录辅助因子TAFⅠ;

在SL1因子介导下RNA聚合酶Ⅰ结合在转录起点上并开始转录。

类别Ⅱ(class Ⅱ)启动子:

类别Ⅱ启动子涉及众多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表达的控制。

该类启动子包含4类控制元件:

基本启动子(basal promoter):序列为中心在-25至-30左右的7 bp保守区,TATAAAA/T,称为TATA

框或Goldberg-Hogness 框。与RNA聚合酶的定位有关,DNA双链在此

解开并决定转录的起点位置。失去TATA框,转录将在许多位点上开始。

起始子(initiator):转录起点位置处的一保守序列,共有序列为:PyPyANT(A)PyPy +1

Py为嘧啶碱(C或T),N为任意碱基,A为转录的起点。DNA在此解开并起始

转录。

上游元件(upstream factor):普遍存在的上游元件有CAAT框、GC框和八聚体(octamer)框等。CAAT

框的共有序列是GCCAATCT,GC框的共有序列为GGGCGG和CCGCCC,

八聚体框含有8bp,共有序列为ATGCAAAT;

应答元件(response element):诱导调节产生的转录激活因子与靶基因上的应答元件结合。如热休克效

应元件HSE的共有序列是CNNGAANNTCCNNG,可被热休克因子HSF

识别和作用;血清效应元件SRE的共有序列CCATATTAGG,可被血清效

应因子SRF识别和作用。

参与RNA聚合酶Ⅱ转录起始的各类因子数目很大,可分为3类:

通用因子(general factor):作用于基本启动子上的辅助因子称为通用(转录)因子(GTF),或基本转

录因子(basal transcription),为任何细胞类别Ⅱ启动子起始转录所必需,以

TFⅡⅩ来表示,其中Ⅹ按发现先后次序用英文字母定名,如TFⅡA、TFⅡD、

TFⅡH。

上游因子(upstream factor):或转录辅助因子(transcription ancillary factor),是指识别上游元件的转录

因子。

可诱导因子(inducible factor):在真核生物中,与细胞类型和发育阶段相关的基因表达,主要通过转录

因子的重新合成来进行调节的,是长期的过程。对外界刺激的快速反应

则主要通过转录激活物(transcription activator)的可诱导调节。这些诱

导的转录激活因子与靶基因上所谓应答元件相结合。

类别Ⅲ(class Ⅲ)启动子:

类别Ⅲ启动子为RNA聚合酶Ⅲ所识别,他涉及一些小分子RNA的转录。

RNA聚合酶Ⅲ的启动子有3种类型结构:

类型1基因内启动子:如5S rRNA基因的启动子,位于转录起点下游,即在基因内部,是下游启动子,

有两个框架序列,被3种辅助因子所识别。5S rRNA基因的启动子包括框架A(box

A)、中间元件(intermediate element)和框架C(box C)3个元件组成。TFⅢA

结合在框架A上,然后促使TFⅢC结合,后者结合导致TFⅢB结合到转录起点

附近,并引导RNA聚合酶Ⅲ结合在起点上。TFⅢB使RNA聚合酶Ⅲ正确定位,

起“定位因子”(positioning factor)作用。

类型2基因内启动子:如tRNA基因的启动子,有两个控制元件,分别为框架A和框架B。TFⅢC结合

框架B,其结合区域包括框架A和框架B,然后导致TFⅢB结合到转录起点附近,

并引导RNA聚合酶Ⅲ结合在起点上。

上游启动子:如snRNA基因的启动子,位于转录起点上游。有3个上游元件:OCT(八聚体基序 octamer

motif)、PSE(邻近序列元件 proximal sequence element)、TATA元件。在RNA聚合酶Ⅲ

的上游启动子中,只有靠近起点存在TATA元件,就能起始转录。然而PSE和OCT

元件

的存在将会增加转录效率。

三、增强子及其功能

增强子( enhancer ):能强化转录起始的序列称为增强子或强化子

(1)在 SV40 的转录单元上存在增强子,它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约 200bp 处,为两段 72bp 的重复序列,它们不是启动子的一部分,但能增强或促进转录的起始,除去这两段序列会大大降低这些基因的转录水平,若保留其中一段或将其取出插在 DNA 分子的任何部位,就能保持基因的正常转录;除 SV40 外,还在反转录病毒基因、免疫球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胰麋蛋白酶基因等许多基因的启动子区中陆续发现了增强子的存在。增强子很可能通过影响染色质DNA- 蛋白质结构或改变超螺旋的密度而改变模板的整体结构,从而使得 RNA 聚合酶更容易与模板 DNA相结合,起始基因转录。

(2)增强子的作用特点:

①增强效应非常明显;

②增强子提高同一条 DNA 链上基因转录效率,可以远距离作用,通常可距离1 ~ 4kb 、个别情况下离开所调控的基因 30kb 仍能发挥作用,而且在基因的上游或下游都能起作用;

③增强子作用与其序列的正反方向无关,将增强子方向倒置依然能起作用;

④增强子要有启动子才能发挥作用,没有启动子存在,增强子不能表现活性;

⑤但增强子对启动子没有严格的专一性,同一增强子可以影响不同类型启动子的转录;

⑥增强子必须与特定的蛋白质因子结合后才能发挥增强转录的作用;

⑦增强子一般具有组织或细胞特异性;

⑧大多为重复序列。

沉默子 最早在酵母中发现,以后在 T 淋巴细胞的T 抗原受体基因的转录和重排中证实这种负调控顺

式元件的存在。目前对这种在基因转录降低或关闭中起作用的序列研究还不多,但从已有例子看到:沉默子的作用可不受序列方向的影响,也能远距离发挥作用,并可对异源基因的表达起作用。

第三章 第二节 启动子与增强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学内容:

一、原核生物启动子

1 启动子:是一段位于结构基因 5 '端上游区的 DNA 序列,在转录起始之前被 RNA 聚合酶结合的 DNA

部位称为启动子;启动子的结构影响它与 RNA 聚合酶的亲和力,决定基因表达强度。

转录单元:是一段从启动子开始到终止子( terminator )结束的 DNA 序列, RNA 聚合酶从转录

起点开始沿着模板前进,直到终止子为止,转录出一条 RNA 链;在细菌中,一个转录单

元可以是一个基因,也可以是几个基因。

2 转录起点:指与新生 RNA 链第一个核苷酸相对应 DNA 链上的碱基,研究证实通常为一个嘌呤。

上游:常把起点前面,即 5 '末端的序列称为( upstream )上游;

下游:起点后面即 3 '末端的序列称为下游( downstream )。

在描述碱基的位置时,起点为+ 1 ,下游方向依次为+ 2 ,+ 3 „„,

上游方向依次为- 1 ,- 2 ,- 3 „„。

3 启动子结构:

Pribnow框:在起始点上游,几乎在所有启动子都存在一个6 bp富含A/T区域TATAAT。通常位于-18

位到-9位,称为Pribnow框。该区域是RNA聚合酶牢固结合位点,RNA聚合酶结合后,

这一富含A/T的DNA双链解开。

Sextama框:位于-35区附近有一TTGACA序列,是RNA聚合酶中的σ因子识别位点。以上这两个位点

对于转录起始都是非常重要的。σ因子识别-35区并与之结合。由于RNA聚合酶分子覆盖面积能达到70bp,因此酶分子上的一个合适部位能接触-10区。酶分子一旦与-10区结合以后,就从识别位点上解离下来。此外,-35序列的重要性还在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启动子的强度。。 - 10 区和- 35 区的最佳距离 :

在原核生物中,- 35 区和- 10 区的距离大约是 16 ~ 19bp ,小于 15bp 或大于 20bp 都会降低启动子的活性;保持启动子这两段序列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十分重要的,否则就会改变它所控制的基因表达水平。

在细菌中常见两种启动子突变:

下降突变:如果把 Pribnow 其从 TATAAT 变成 AATAAT ,就会大大降低其结构基因的转录水平; 上升突变::即增加 Pribnow 区共同序列的同一性。

突变后的 -10 区和 -35 区越接近共同序列,转录的 RNA 就越多;越远离共同序列,转录的 RNA 就越少。

例如,在乳糖操纵子的启动子中,将其 Pribnow 区从 TATGTT 变成 TATATT ,就会提高启动子的效率,提高乳糖操纵子基因的转录水

4 启动子区的识别

一般认为, RNA 聚合酶并不直接识别碱基对本身,而是通过氢键互补的方式加以识别。

在启动子区 DNA 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分子上的 N6 、鸟嘌呤分子上的 N2 、胞嘧啶分子上的 N4 都是氢键供体,而腺嘌呤分子上的 N7 、 N3 ,胸腺嘧啶分子上的 O4 、 O2 ,鸟嘌呤分子上的 N7 、 O6 、 N3 和胞嘧啶分子上的 O2 都是氢键受体。

由于它们分别处于 DNA 双螺旋的大沟和小沟内,因此都具有特定方位,而酶分子中也有处于特定空间构象的氢键受体与供体,当它们与启动子中对应的分子在一定距离内互补时,就形成氢键,相互结合。这种氢键互补学说较为圆满地解释了启动子功能既受 DNA 序列的影响,又受其构象影响这一事实。

二、真核生物启动子

真核生物启动子有三类,分别由RNA聚合酶Ⅰ、Ⅱ和Ⅲ进行转录。

类别Ⅰ(class Ⅰ)启动子:

只控制rRNA前体基因的转录,转录产物经切割和加工后生成各种成熟rRNA。

类别Ⅰ启动子由两部分保守序列组成: 核心启动子

(core promoter)

:位于转录起点附近,从-45至+20;

上游控制元件(upstream control element,UCE):位于-180至-107;

RNA聚合酶Ⅰ对其转录需要2种因子参与:

UBF1:一条M为97000的多肽链,结合在上述两部分的富含GC区;

1TBP,即TATA结合蛋白(TATA-binding protein,TBP);

SL1:一个四聚体蛋白,含有 3个不同的转录辅助因子TAFⅠ;

在SL1因子介导下RNA聚合酶Ⅰ结合在转录起点上并开始转录。

类别Ⅱ(class Ⅱ)启动子:

类别Ⅱ启动子涉及众多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表达的控制。

该类启动子包含4类控制元件:

基本启动子(basal promoter):序列为中心在-25至-30左右的7 bp保守区,TATAAAA/T,称为TATA

框或Goldberg-Hogness 框。与RNA聚合酶的定位有关,DNA双链在此

解开并决定转录的起点位置。失去TATA框,转录将在许多位点上开始。

起始子(initiator):转录起点位置处的一保守序列,共有序列为:PyPyANT(A)PyPy +1

Py为嘧啶碱(C或T),N为任意碱基,A为转录的起点。DNA在此解开并起始

转录。

上游元件(upstream factor):普遍存在的上游元件有CAAT框、GC框和八聚体(octamer)框等。CAAT

框的共有序列是GCCAATCT,GC框的共有序列为GGGCGG和CCGCCC,

八聚体框含有8bp,共有序列为ATGCAAAT;

应答元件(response element):诱导调节产生的转录激活因子与靶基因上的应答元件结合。如热休克效

应元件HSE的共有序列是CNNGAANNTCCNNG,可被热休克因子HSF

识别和作用;血清效应元件SRE的共有序列CCATATTAGG,可被血清效

应因子SRF识别和作用。

参与RNA聚合酶Ⅱ转录起始的各类因子数目很大,可分为3类:

通用因子(general factor):作用于基本启动子上的辅助因子称为通用(转录)因子(GTF),或基本转

录因子(basal transcription),为任何细胞类别Ⅱ启动子起始转录所必需,以

TFⅡⅩ来表示,其中Ⅹ按发现先后次序用英文字母定名,如TFⅡA、TFⅡD、

TFⅡH。

上游因子(upstream factor):或转录辅助因子(transcription ancillary factor),是指识别上游元件的转录

因子。

可诱导因子(inducible factor):在真核生物中,与细胞类型和发育阶段相关的基因表达,主要通过转录

因子的重新合成来进行调节的,是长期的过程。对外界刺激的快速反应

则主要通过转录激活物(transcription activator)的可诱导调节。这些诱

导的转录激活因子与靶基因上所谓应答元件相结合。

类别Ⅲ(class Ⅲ)启动子:

类别Ⅲ启动子为RNA聚合酶Ⅲ所识别,他涉及一些小分子RNA的转录。

RNA聚合酶Ⅲ的启动子有3种类型结构:

类型1基因内启动子:如5S rRNA基因的启动子,位于转录起点下游,即在基因内部,是下游启动子,

有两个框架序列,被3种辅助因子所识别。5S rRNA基因的启动子包括框架A(box

A)、中间元件(intermediate element)和框架C(box C)3个元件组成。TFⅢA

结合在框架A上,然后促使TFⅢC结合,后者结合导致TFⅢB结合到转录起点

附近,并引导RNA聚合酶Ⅲ结合在起点上。TFⅢB使RNA聚合酶Ⅲ正确定位,

起“定位因子”(positioning factor)作用。

类型2基因内启动子:如tRNA基因的启动子,有两个控制元件,分别为框架A和框架B。TFⅢC结合

框架B,其结合区域包括框架A和框架B,然后导致TFⅢB结合到转录起点附近,

并引导RNA聚合酶Ⅲ结合在起点上。

上游启动子:如snRNA基因的启动子,位于转录起点上游。有3个上游元件:OCT(八聚体基序 octamer

motif)、PSE(邻近序列元件 proximal sequence element)、TATA元件。在RNA聚合酶Ⅲ

的上游启动子中,只有靠近起点存在TATA元件,就能起始转录。然而PSE和OCT

元件

的存在将会增加转录效率。

三、增强子及其功能

增强子( enhancer ):能强化转录起始的序列称为增强子或强化子

(1)在 SV40 的转录单元上存在增强子,它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约 200bp 处,为两段 72bp 的重复序列,它们不是启动子的一部分,但能增强或促进转录的起始,除去这两段序列会大大降低这些基因的转录水平,若保留其中一段或将其取出插在 DNA 分子的任何部位,就能保持基因的正常转录;除 SV40 外,还在反转录病毒基因、免疫球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胰麋蛋白酶基因等许多基因的启动子区中陆续发现了增强子的存在。增强子很可能通过影响染色质DNA- 蛋白质结构或改变超螺旋的密度而改变模板的整体结构,从而使得 RNA 聚合酶更容易与模板 DNA相结合,起始基因转录。

(2)增强子的作用特点:

①增强效应非常明显;

②增强子提高同一条 DNA 链上基因转录效率,可以远距离作用,通常可距离1 ~ 4kb 、个别情况下离开所调控的基因 30kb 仍能发挥作用,而且在基因的上游或下游都能起作用;

③增强子作用与其序列的正反方向无关,将增强子方向倒置依然能起作用;

④增强子要有启动子才能发挥作用,没有启动子存在,增强子不能表现活性;

⑤但增强子对启动子没有严格的专一性,同一增强子可以影响不同类型启动子的转录;

⑥增强子必须与特定的蛋白质因子结合后才能发挥增强转录的作用;

⑦增强子一般具有组织或细胞特异性;

⑧大多为重复序列。

沉默子 最早在酵母中发现,以后在 T 淋巴细胞的T 抗原受体基因的转录和重排中证实这种负调控顺

式元件的存在。目前对这种在基因转录降低或关闭中起作用的序列研究还不多,但从已有例子看到:沉默子的作用可不受序列方向的影响,也能远距离发挥作用,并可对异源基因的表达起作用。


相关内容

  • 科学家尝试破解基因增强子之谜
  • 2015-07-20 05:47:48 基因可能是细胞核中的主角,但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配角阵容,它们也将永远无法发光.随着DNA调控剂(增强子)的延展,将帮助基因在正确的时间和位置启动. 科学探索  图片来源:<科学> 基因可能是细胞核中的主角,但如果没有强有力的配角阵容,它们也将永远无法 ...

  • 第一章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自测题
  • (一) 选择题 A型题 1. 关于基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基因是贮存遗传信息的单位 B. 基因的一级结构信息存在于碱基序列中 C. 为蛋白质编码的结构基因中不包含翻译调控序列 D. 基因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一磷酸核苷 E. 基因中存在调控转录和翻译的序列 2. 基因是指 A. 有功能的DNA片段 B. ...

  • CHO 细胞表达系统研究新进展
  • CHO 细胞表达系统研究新进展 申烨华 耿信笃3 (西北大学现代分离科学研究所, 陕西省现代分离科学重点实验室, 西安 710069) 摘要 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 ) 是目前重组糖基蛋白生产的首选体系.本 文综述近几年来该系统在生产基因工程药物方面的 ...

  • 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及步骤
  • 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及步骤 一.载体的选择及如何阅读质粒图谱 目前,载体主要有病毒和非病毒两大类,其中质粒 DNA 是一种新的非病毒转基因载体. 一个合格质粒的组成要素: (1)复制起始位点 Ori 即控制复制起始的位点.原核生物 DNA 分子中只有一个复制起始点.而 真核生物 DNA 分子有多个复制 ...

  • 中科院复习题 基因工程原理
  • 中国科学院究生院 <基因工程原理>复习题(2) 1. 原核基因(Prokaryotic gene ):由原核生物(如大肠杆菌)基因组编码的基因,以及高等生物细胞器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等编码的基因,统称原核基因. 2. 真核基因(Eukaryotic gene):真核生物基因组染色体 ...

  •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题
  •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题 1. DNA超螺旋结构:DNA本身的卷曲,一般是DNA双螺旋的弯曲.欠旋(负超螺旋)或过旋(正超螺旋)的结果. 2. DNA Cloning:在体外对DNA分子按照即定目的和方案进行人工重组,将重组分子导入合适宿主,使其在宿主中扩增和繁殖,以获得该DNA分子的大量拷贝. 3. ...

  • 生物化学(中国医科大学临床药学)
  • 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20 种氨基酸的分类及特殊氨基酸 1) .非极性脂肪族氨基酸:甘氨酸 Gly(无手性碳原子,无旋光,不属于 L-α -氨基酸).丙氨 酸 Ala(A)缬氨酸 Vla(V)亮氨酸 Leu 异亮氨酸 Ile 脯氨酸 Pro(亚氨基酸) 极性中性氨基酸:Ser.Cys(可形 ...

  • 从粒子加速器的发展看大型强子对撞机
  • 从粒子加速器的发展看大型强子对撞机 学生姓名: 学号: 院系: 班级: 指导教师: 职称: 摘 要:这篇论文结合加速器的发展历史,介绍了直流加速器.回旋加速器.电子感应加速器.同步加速器等物理史上重要的加速器: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对撞原理的提出:并介绍了目前正在运行之中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实验原理及相 ...

  • 强子论市:连续砸盘后发出绝地抄底信号
  • 周二沪深两市双双小幅低开,随后两大股指短暂上探后再度大幅跳水,沪指一度逼近4100点大关,但是股指随后再度展开百点反弹盘中站上4526点大关,不过从分时来看,股指的反弹还未正式开启,股指在突破4500点关口后再度大幅杀跌,显示出大盘在进行最后的洗盘动作.并且本周14只新股冻资逾4.7万亿打新资金回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