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规习惯的培养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习惯对幼儿的发展尤为重要。   幼儿教育是包括从幼儿入园到进餐、教学活动以及幼儿喝水、入厕、 盥洗、午睡到离园的一种贯穿于整个一日生活活动的常规教育。中国的幼儿教育与国外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教育对象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都是家庭的中心,有骄横、自私、生活自理能力差的表现,因此,良好的常规习惯的培养有利于他们从小形成良好的品质。   众所周知,常规习惯包括许多,有行为习惯的培养、卫生习惯的培养、劳动习惯的培养等等。叶圣陶先生曾说“幼儿凡人生所需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半多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由此可见,幼儿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那么怎样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呢?结合实际工作,综合各班教育,谈点认识。   1 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在年龄小时,习惯易建立,也易于巩固,不良的习惯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就不易纠正了。好的习惯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不忽视孩子生活、学习中的每个环节,做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如小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不知道安静听讲,易分散注意力,没有坐的概念。对此,教师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安全美丽的玩教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有意识引导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再逐步强化训练,让其能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长期坚持,随年龄的增长,使其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2 融入孩子――言传身教   “老师、他打我”、“老师,他把水甩到我脸上了”……在幼儿园,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告状”的声音,同样也常听到教师对孩子说,这样做不对,那样做错了,但孩子往往不爱听,有时该怎样还怎样。对此,作为老师要会思考: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也要弯下腰融入孩子中,观察了解他们,从而正确引导他们。如针对大班孩子洗手时爱玩水的现象,教师先提出要求,后排队示范卷衣袖开小水洗手,再在水池中甩干水珠,最后拿餐巾擦手等一系列动作,天天坚持如此,在耳濡目染中孩子们不知不觉的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3 正确引导――鼓励为主   孩子辩别是非能力较差,但往往对来自教师的表扬鼓励特别在意。对此,教师应适时满足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特别是对活动中能自觉遵守规则的幼儿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使幼儿有信心让好的行为习惯固化下来。如在日常教学中,有幼儿随意性大,乱讲话,为了让其养成举手发言的习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先对举手发言的幼儿提出表扬,这样很多孩子能学着做,久而久之能让幼儿形成举手发言的良好习惯。同样,幼儿喜欢听故事,教师可充分利用故事中的载体对幼儿进行常规习惯的培养,通过正确引导,让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好的习惯。如在教育教学中,发现孩子有“不合群”的现象,观其原因是嫌这个小朋友脏,那个小朋友碰到了他,表现出与人相处及情感行为上的不足。对此,教师利用语言课《金色的房子》这一故事,正确引导幼儿分析故事中的角色行为,从而唤起幼儿的意识,让其自觉自愿地同小朋友活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4 游戏引导――启发自觉   游戏活动是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生活常规的一种教育方法,做为教师要充分发挥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作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组织不同的游戏活动对幼儿实施教育。如学前班有个别淘气、爱动手的孩子,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让他扮“警察”,游戏中有孩子不听他指挥,他就又嚷又推,但一经提出:你还是个警察呢!他就马上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教师可针对个别孩子的特点,通过游戏活动有针对性的让他们扮演适当的角色,启发他们用角色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更便于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5 家园同步――互相促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既教育。生活将自始至终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贯穿于一个人的终生教育之中。做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多形式利用儿歌、故事、木偶戏、游戏等进行教育,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形成各个环节教育的一致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常规习惯的培养有很多。正如前面所述,这些都源于幼儿的学习、生活,它们之间有很大关联性。如果一个幼儿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那就为他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等创造了条件。因此说幼儿常规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各种习惯培养的结合, 需要幼儿园、家庭的结合,需要教师、成人进行耐心、细致、长期的工作。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 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 收获命运。”此话道出了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期望幼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传递、播种给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培育出具有良好习惯的人才。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可见习惯对幼儿的发展尤为重要。   幼儿教育是包括从幼儿入园到进餐、教学活动以及幼儿喝水、入厕、 盥洗、午睡到离园的一种贯穿于整个一日生活活动的常规教育。中国的幼儿教育与国外相比,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是教育对象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都是家庭的中心,有骄横、自私、生活自理能力差的表现,因此,良好的常规习惯的培养有利于他们从小形成良好的品质。   众所周知,常规习惯包括许多,有行为习惯的培养、卫生习惯的培养、劳动习惯的培养等等。叶圣陶先生曾说“幼儿凡人生所需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半多可以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由此可见,幼儿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期。那么怎样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呢?结合实际工作,综合各班教育,谈点认识。   1 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在年龄小时,习惯易建立,也易于巩固,不良的习惯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就不易纠正了。好的习惯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不忽视孩子生活、学习中的每个环节,做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如小班的孩子由于年龄小,不知道安静听讲,易分散注意力,没有坐的概念。对此,教师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安全美丽的玩教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有意识引导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再逐步强化训练,让其能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长期坚持,随年龄的增长,使其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2 融入孩子――言传身教   “老师、他打我”、“老师,他把水甩到我脸上了”……在幼儿园,我们经常听到孩子们“告状”的声音,同样也常听到教师对孩子说,这样做不对,那样做错了,但孩子往往不爱听,有时该怎样还怎样。对此,作为老师要会思考: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同时也要弯下腰融入孩子中,观察了解他们,从而正确引导他们。如针对大班孩子洗手时爱玩水的现象,教师先提出要求,后排队示范卷衣袖开小水洗手,再在水池中甩干水珠,最后拿餐巾擦手等一系列动作,天天坚持如此,在耳濡目染中孩子们不知不觉的学会了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3 正确引导――鼓励为主   孩子辩别是非能力较差,但往往对来自教师的表扬鼓励特别在意。对此,教师应适时满足孩子的这种心理需要,特别是对活动中能自觉遵守规则的幼儿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使幼儿有信心让好的行为习惯固化下来。如在日常教学中,有幼儿随意性大,乱讲话,为了让其养成举手发言的习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先对举手发言的幼儿提出表扬,这样很多孩子能学着做,久而久之能让幼儿形成举手发言的良好习惯。同样,幼儿喜欢听故事,教师可充分利用故事中的载体对幼儿进行常规习惯的培养,通过正确引导,让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好的习惯。如在教育教学中,发现孩子有“不合群”的现象,观其原因是嫌这个小朋友脏,那个小朋友碰到了他,表现出与人相处及情感行为上的不足。对此,教师利用语言课《金色的房子》这一故事,正确引导幼儿分析故事中的角色行为,从而唤起幼儿的意识,让其自觉自愿地同小朋友活动,从中体验活动的乐趣,从而达到教育目的。   4 游戏引导――启发自觉   游戏活动是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生活常规的一种教育方法,做为教师要充分发挥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作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组织不同的游戏活动对幼儿实施教育。如学前班有个别淘气、爱动手的孩子,在角色游戏中教师让他扮“警察”,游戏中有孩子不听他指挥,他就又嚷又推,但一经提出:你还是个警察呢!他就马上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教师可针对个别孩子的特点,通过游戏活动有针对性的让他们扮演适当的角色,启发他们用角色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更便于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5 家园同步――互相促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既教育。生活将自始至终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贯穿于一个人的终生教育之中。做为一名幼儿教师,要多形式利用儿歌、故事、木偶戏、游戏等进行教育,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形成各个环节教育的一致性。.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而常规习惯的培养有很多。正如前面所述,这些都源于幼儿的学习、生活,它们之间有很大关联性。如果一个幼儿一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那就为他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等创造了条件。因此说幼儿常规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需要各种习惯培养的结合, 需要幼儿园、家庭的结合,需要教师、成人进行耐心、细致、长期的工作。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 播种习惯, 收获性格, 播种性格, 收获命运。”此话道出了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期望幼儿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传递、播种给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培育出具有良好习惯的人才。


相关内容

  • 浅谈幼儿"良好常规习惯"规约的培养
  • 在界定个人领域规约上, 我根据我们课题的总计划在我担任班级, 对52名幼儿, 进行了小.中.大班的三年的计划规约的指导培养.结果表明幼儿对正确良好常规有了理解, 孩子能从自己身边认识到什么是好的? 什么是不好的? 规约自己的行为, 长期的督促孩子在行为中, 收获习惯, 在习惯中形成初步的个性. [关 ...

  • [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实施细则]心得体会
  • <连云港市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实施细则>心得体会我们幼儿教师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是琐碎的,当我拿到<幼儿园一日活动常 规实施细则> 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幼儿园的工作真是越来越琐碎了.说实在 的对眼前的这份细则还真是有些抱怨, 但是当我静下心来仔细阅读其中的每一个 环节(从来园及 ...

  • 浅谈中班幼儿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 摘要 幼儿期是良好个性形成.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现阶段的工作重点.著名教育家若井邦夫说:"婴幼儿的生理心理正处于迅速变化和发展之中,是最适合培养习惯的时期."所以教师在开发幼儿智力的同时,必须使幼儿在身体.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

  • 小班下学期教学计划
  • 小班下学期教学计划 篇一:小班下学期教学计划范文 一 班况分析新年过去了,我们迎来了小班的第二学期.现如今,我们班的新生经过几周的学习生活情绪基本已稳定,个别孩子还有哭泣行为,情绪不大稳定.原来的孩子们经过了 一学期在园的生活和学习之后,有了很大进步,每位幼儿都愿意上幼儿园,同时能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 ...

  •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
  •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 一个班级的常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因此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所以,一日常规的培养,教师要时刻做到心中有数,只要幼儿在班上,常规的培养就是常抓不懈的工作之一. ...

  • 论幼儿常规培养
  • 论幼儿常规培养 版权所有:学前教育杂志社 内蒙古鄂伦春旗诺敏镇诺敏中心幼儿园 李金红 内容题要: 幼儿园常规教育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点,培养良好的常规教育是保证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健康.有序地进行的前提.我认为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要通过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运用儿歌.故事.图片等来增强幼儿良好习惯的意识. ...

  • 如何建立良好的常规
  • 领导班子学习心得 学习<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的心得体会 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时代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重习惯的养成.良好的常规不仅能为幼儿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更能使幼儿终生受益.那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 ...

  • 幼儿园常规培养大全
  • 幼儿园常规培养新大全 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 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 如果常规没有建 立好, 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 教师也因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力去维持秩序而影 响活动的质量.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一.幼儿园常规培养的内容及作用 常规就是需要经 ...

  • 幼儿园常规培养新大全
  • 幼儿园常规培养新大全 一个班的常规好不好,直接关系到幼儿的成长和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质量.如果常 规没有建立好,幼儿无法形成良好的习惯,教师也因在组织各环节活动中要分散精 力去维持秩序而影响活动的质量. 所以, 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一.幼儿园常规培养的内容及作用 常规就是需要经常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