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对象的分类标准五类

社区矫正对象的分类标准五类:

A类(宽管类):严格遵守社区矫正规定,自我控制力和现实表现良好; B类(普管类):基本能遵守社区矫正规定,自我控制力和现实表现一般; C类(严管类):不能遵守社区矫正规定,主观恶性及社会危害性较大,心理不健康,自我控制力和现实表现较差;

D类:初入矫的社区矫正对象;

E类: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矫正对象。

E类社区矫正对象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遵守法律法规,服从司法所的监管;

2.每月向司法所电话汇报活动情况一次;

3.每3个月份向司法所书面汇报一次;

4.对于E类社区矫正对象,司法所应当加强选举前的走访了解和考察。 D类社区矫正对象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服从司法所的监管;

2.每周向司法所电话汇报活动情况一次;

3.每月到司法所报到一次;

4.每月交一份书面情况汇报;

5.每月参加集中教育学习活动不少于一次;

6.每月接受个别谈话不少于二次;

7.有劳动能力的,每月参加公益劳动不少于12小时;

8.一般情况下,不得离开本市,如因特殊情况确需离开本市的,应当履行请销假手续,销假时应书面汇报外出情况。

C类(严管类)社区矫正对象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服从司法所的监管;

2.每周向司法所电话汇报活动情况一次;

3.每半月到司法所报到一次;

4.每月交一份书面情况汇报;

5.每月参加集中教育学习活动不少于一次;

6.每月接受个别谈话不少于二次;

7.有劳动能力的,每月参加公益劳动不少于14个小时;

8.一般情况下,不得离开本市(区);因正当理由确需离开本市(区)的,除按有关规定履行请销假手续外,应当每日电话汇报当日活动情况,销假时递交书面汇报材料。

B类(普管类)社区矫正对象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服从司法所的监管;

2.每半月向司法所电话汇报活动情况一次;

3.每月交一份书面情况汇报;

4.每月参加集中教育学习活动不少于一次;

5.每月接受个别谈话不少于一次;

6.有劳动能力的,每月参加公益劳动不少于8个小时;

7.一般情况下,不得离开本市(区);因工作、生活等正当理由确需离开本市(区)的,应当履行请销假手续。

A类(宽管类)社区矫正对象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服从司法所的监管;

2.每月向司法所电话汇报一次;

3.每二个月交一份书面情况汇报;

4.每三个月参加集中教育学习活动不少于一次;

5.每三个月接受个别谈话不少于一次;

6.有劳动能力的,每月参加公益劳动不少于4个小时;

7.因工作、生活等正当理由确需离开本市(区)的,应当履行请销假手续。

社区矫正对象的分类标准五类:

A类(宽管类):严格遵守社区矫正规定,自我控制力和现实表现良好; B类(普管类):基本能遵守社区矫正规定,自我控制力和现实表现一般; C类(严管类):不能遵守社区矫正规定,主观恶性及社会危害性较大,心理不健康,自我控制力和现实表现较差;

D类:初入矫的社区矫正对象;

E类: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社区矫正对象。

E类社区矫正对象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遵守法律法规,服从司法所的监管;

2.每月向司法所电话汇报活动情况一次;

3.每3个月份向司法所书面汇报一次;

4.对于E类社区矫正对象,司法所应当加强选举前的走访了解和考察。 D类社区矫正对象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服从司法所的监管;

2.每周向司法所电话汇报活动情况一次;

3.每月到司法所报到一次;

4.每月交一份书面情况汇报;

5.每月参加集中教育学习活动不少于一次;

6.每月接受个别谈话不少于二次;

7.有劳动能力的,每月参加公益劳动不少于12小时;

8.一般情况下,不得离开本市,如因特殊情况确需离开本市的,应当履行请销假手续,销假时应书面汇报外出情况。

C类(严管类)社区矫正对象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服从司法所的监管;

2.每周向司法所电话汇报活动情况一次;

3.每半月到司法所报到一次;

4.每月交一份书面情况汇报;

5.每月参加集中教育学习活动不少于一次;

6.每月接受个别谈话不少于二次;

7.有劳动能力的,每月参加公益劳动不少于14个小时;

8.一般情况下,不得离开本市(区);因正当理由确需离开本市(区)的,除按有关规定履行请销假手续外,应当每日电话汇报当日活动情况,销假时递交书面汇报材料。

B类(普管类)社区矫正对象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服从司法所的监管;

2.每半月向司法所电话汇报活动情况一次;

3.每月交一份书面情况汇报;

4.每月参加集中教育学习活动不少于一次;

5.每月接受个别谈话不少于一次;

6.有劳动能力的,每月参加公益劳动不少于8个小时;

7.一般情况下,不得离开本市(区);因工作、生活等正当理由确需离开本市(区)的,应当履行请销假手续。

A类(宽管类)社区矫正对象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服从司法所的监管;

2.每月向司法所电话汇报一次;

3.每二个月交一份书面情况汇报;

4.每三个月参加集中教育学习活动不少于一次;

5.每三个月接受个别谈话不少于一次;

6.有劳动能力的,每月参加公益劳动不少于4个小时;

7.因工作、生活等正当理由确需离开本市(区)的,应当履行请销假手续。


相关内容

  • 我国社区矫正面临的问题
  • 试述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完善 一.我国社区矫正现状 2002 年 8 月,司法部成立社区矫正制度研究课题组,开始对社区矫正制度进行研究,并形成<关于改革和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研究报告>,对建立我国社区矫正制度提出了初步构想.与此同时,上海徐汇区斜土街道.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闸北区宝山路街道 ...

  • 2010法院社区矫正总结
  • 二0一0年汝城县人民法院 深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总结 汝城县人民法院坚持把判处缓刑.管制.暂予监外执行.剥夺政治权利.假释的五类人员统一纳入社区矫正范围,从三个方面不断强化矫正力度,今来矫正总人数共计4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确保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

  • [上海和为]社区矫正解决方案-矫正工作平台
  • 当前,社区矫正工作面临多种困难: ∙ 矫正工作人员少,矫正对象活动范围广,易出现矫正对象脱管.失控现象. ∙ 相关信息资源不足,导致矫正工作中出现断层现象. ∙ 上下级机构间信息沟通不及时同步,导致信息不准确. 和为社区矫正解决方案通过一个信息集成共享的管理工作平台,实现对矫正对象的日常工作管理和社 ...

  • 强制性隔离戒毒所
  • 1绪论 戒毒就是使具有吸食和注射毒品的人将这样的恶劣的习惯戒除.针对吸食毒品的人员进行戒除毒瘾的整个过程一般来讲包含三个不同的阶段,脱除毒素.进行身体康复.重新的进入社会的教育辅导组成了这三个不同的阶段.在现阶段我们通常用自然性.药物和非药物的方法使吸食毒品的人戒除吸食毒品的习惯.自然性戒除毒瘾的办 ...

  • 2011年司法所工作总结
  • 一年来,卧里屯司法所在区司法局的正确领导下和街道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以普法依法治理、人民调解工作、社区矫正工作为中心,切实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为依法治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现将一年来的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主要工作: 一、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和基层依法治理工作。 1、顺利通过“五五”普法验收检 ...

  • 区司法局半年度总结
  • 抓班子,局党组始终依照“举旗帜。带队伍,促发展”要求和“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规范,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认真执行两个《条例》以及《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偏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系统中树立党风廉政建设无局外人的思想,加强监督检查。法律服务业中,深入开展行 ...

  • 2012年上半年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总结
  • 2012年上半年社区矫正工作汇报 新安街道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在街道党工委.街道政府的领导下,在区司法局强有力的指导下,各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社区矫正立足我辖区实际,积极探索创新,狠抓措施落实,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我所共有矫正服刑人员十五名,其中缓刑7人,假释7人,暂予监外执行1人.男性15人 ...

  • 关于强制隔离戒毒社区矫正机制构建的思考
  • [摘  要]综观当前各地在<禁毒法>.<戒毒条例>和<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规定>的框架内进行戒毒管理模式理论与实践研究,作为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戒毒人员社区矫正机制构建在新时期有着现实的重要意义.本文拟就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社区矫正机制构建的意义 ...

  • 社区矫正三防专项活动总结(zheng)
  • 五乡镇社矫"三防"专项活动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矫正监督工作,以全面贯彻落实年初区司法局三防会议精神为契机,我所于2011年3月至10月期间,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了社会矫正"防脱管.防漏管.防严重再犯罪"专项活动. 近一年来,我所严格按照活动方案,紧紧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