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复习陋室铭经典试题

● 中考古文复习资料(三)

陋室铭

(一)文学常识:

1.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为______著。“铭”本是古代刻

于金属器具和碑上用以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文字,后来

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______的。

此处陋室是__________于长庆四年任和州刺史时所建。

2.刘禹锡(772-842) ,河南______人。字______,晚年自称“庐山

人”,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

家,世称“______”、诗豪。

● 作者逸事:

刘禹锡生于嘉兴(当时属苏州),洛阳(今属河南) 人,自言系

出中山(今河北定县) 。唐代大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和进步的思想

家。刘禹锡生活在唐代中后期,晚年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其诗现存800

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

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

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

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

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著有《刘宾客

集》(一称《刘梦得文集》)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

江南》词牌。 唐顺宗时,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专

权的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屡遭贬谪,本文即作于此间。刘禹锡

为人正直,在政治上主张法治。在文学上,他比较重视文艺的社会

价值。他流传下来的作品,有不少具有明显的进取精神。王安石称

他为“天下奇才”,白居易称他为“诗豪”。刘禹锡因革新,得罪

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刺史。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

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

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给他小鞋穿。策知县先叫刘

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的撰写了一联

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举动

气坏了策知县,他 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

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

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

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气得肺都要

炸了,又和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

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便

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

一筹莫展,哑口无言。由此可见《陋室铭》并非是自命清高、孤芳

自赏之作,而是愤世嫉俗之作。所谓清高是“不问政治,与世无争,

安贫乐道,洁身自好”。刘禹锡写《陋室铭》本身就是与恶势力进

行不屈的抗争,为官而不计较居室的大小、陋与不陋,恰是他为政

清廉的真实写照。

(二)文章释意

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法仓库

● 一词多义

1. 之:

①用于主谓之间,______________,不译:无丝竹之乱耳

②_____________的标志,不译:何陋之有

2. 往来:

①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②_______________: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3. 是:

①判断词,是:斯是陋室

②这个、那个:当是时(《口技》)

4. 名:

①_______:有仙则名

②名词作动词,_______: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 词类活用

1. 灵:名词活用为_______,显出灵异,变成灵异的水。例句:水不

在深,有龙则灵

2. 乱:动词用作_________,___________。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3. 劳:动词用作_______,_____________。例句:无案牍之劳形

4. 有仙则名,名词作_____,变得有名。

● 古今异义:

馨:古义(香气,这里指___________)今义(芳香)

调:古义(_______)今义(调动)

形:古义(_______)今义(形状)

鸿:古义(_______)今义(书信)

丝、竹: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丝,丝绸;竹,竹子) ● 文言句式:

倒装句 何陋之有(应为“有何之陋”) 孔子云:“何陋之有?” (出自《论语·子罕》)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偶)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

(四)文义理解

1. 问题探讨

1) 本文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体现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体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体现作者活动情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全文中画龙点睛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义相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主题思想

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

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慕富贵,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

洁品格。

为什么说“陋室”不“陋”,这样说是否前后矛盾?

3. 结构梳理

(五)经典试题、

1.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各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

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

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2不堪:无法忍受。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名:

(2)惟吾德馨德馨: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 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

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

妙境。

4) 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

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5)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乙)文颜回采用

的学习方法是课上 ,课下巩固、发挥;他安

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

2. 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 .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

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 .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

弃。

D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

“陋室”就不陋。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

法?

4. 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斯是陋室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 无案牍之劳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 有龙则灵 学而不思则罔

D. 可以调素琴 皆以美于徐公

5. 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 、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

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 、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

弃。

D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

“陋室”就不陋。

6.试做分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最后引用孔子的话的目的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作者是否不喜欢听音乐?“调素琴”跟“丝竹之乱耳”有什么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本文既是写陋室,为何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陋室铭》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4.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 .“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

之人的鄙薄。

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17.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

陋呢?

18.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现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

B 、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C 、表现了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的心情。

D 、表明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态度。

19.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 ,虚写的是 。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 , 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 进行类比,写仙写龙,

是为了与 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20.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 )

A、①②句以山水作类比,“山”和“水”其实都是暗寓道德高尚的人。

B、④句渲染了恬静的气氛,也反映了室主人的淡泊心境。

C、⑦句虚写,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D、⑧句以古庐、亭作类比说明陋室不陋,也表达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

况的意思。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

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延伸

司空见惯与刘禹锡

司空,古代官名,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相当于清代的尚书。惯

字,原指习惯。“司空见惯”形容经常看到的事物,不足为奇。

近义词

屡见不鲜、习以为常[1]、见多不怪

反义词

少见多怪、大惊小怪、绝无仅有、盖世无双

典故: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吟诗和作文章都很出色的人,名叫刘禹锡,他中了进士后,便在京做司空;因为他的放荡不羁的性格,在京中受人排挤,被贬做苏州刺史。就在苏州刺史的任内,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人名叫李绅,因仰慕刘禹锡的名声,邀请他饮酒,并请了几个歌妓在席上作陪。

酣畅淋漓之时,刘禹锡诗兴大发,便做了这样的一首诗:“高髻云鬓新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司空见惯” 这句成语,就是从刘禹锡这首诗中得来的。这首诗中所用的司空两个字,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相当于清代的尚书。从刘禹锡的诗来看,整句成语是指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

刘禹锡诗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竹枝词二首(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秋词》(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我国古代文学中,常将“秋”与“愁”等同起来。这首写秋的诗却爽朗明快,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后两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4.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

①谈笑有鸿儒 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15. 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2分)

日: A.太阳 B.白天 C.日子 D.每天,一天天地

16.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17. 简答题:(5分)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

● 中考古文复习资料(三)

陋室铭

(一)文学常识:

1.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为______著。“铭”本是古代刻

于金属器具和碑上用以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文字,后来

逐渐发展演变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______的。

此处陋室是__________于长庆四年任和州刺史时所建。

2.刘禹锡(772-842) ,河南______人。字______,晚年自称“庐山

人”,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政治

家,世称“______”、诗豪。

● 作者逸事:

刘禹锡生于嘉兴(当时属苏州),洛阳(今属河南) 人,自言系

出中山(今河北定县) 。唐代大诗人、文学家、哲学家和进步的思想

家。刘禹锡生活在唐代中后期,晚年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与朋友交游赋诗,生活闲适。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其诗现存800

余首。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

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

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

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

刺而不露痕迹。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著有《刘宾客

集》(一称《刘梦得文集》)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

江南》词牌。 唐顺宗时,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专

权的藩镇割据势力。失败后,屡遭贬谪,本文即作于此间。刘禹锡

为人正直,在政治上主张法治。在文学上,他比较重视文艺的社会

价值。他流传下来的作品,有不少具有明显的进取精神。王安石称

他为“天下奇才”,白居易称他为“诗豪”。刘禹锡因革新,得罪

了当朝权贵宠臣,被贬为安徽省和州刺史。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

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

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给他小鞋穿。策知县先叫刘

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的撰写了一联

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举动

气坏了策知县,他 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

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

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了此景,又作了一联:“杨柳青青江水

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他仍在此处读书作文。策知县气得肺都要

炸了,又和书丞商量,为刘禹锡在城中寻了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

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狗官欺人太甚了,便

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

一筹莫展,哑口无言。由此可见《陋室铭》并非是自命清高、孤芳

自赏之作,而是愤世嫉俗之作。所谓清高是“不问政治,与世无争,

安贫乐道,洁身自好”。刘禹锡写《陋室铭》本身就是与恶势力进

行不屈的抗争,为官而不计较居室的大小、陋与不陋,恰是他为政

清廉的真实写照。

(二)文章释意

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法仓库

● 一词多义

1. 之:

①用于主谓之间,______________,不译:无丝竹之乱耳

②_____________的标志,不译:何陋之有

2. 往来:

①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②_______________: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3. 是:

①判断词,是:斯是陋室

②这个、那个:当是时(《口技》)

4. 名:

①_______:有仙则名

②名词作动词,_______: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 词类活用

1. 灵:名词活用为_______,显出灵异,变成灵异的水。例句:水不

在深,有龙则灵

2. 乱:动词用作_________,___________。例句:无丝竹之乱耳

3. 劳:动词用作_______,_____________。例句:无案牍之劳形

4. 有仙则名,名词作_____,变得有名。

● 古今异义:

馨:古义(香气,这里指___________)今义(芳香)

调:古义(_______)今义(调动)

形:古义(_______)今义(形状)

鸿:古义(_______)今义(书信)

丝、竹:古义(______________)今义(丝,丝绸;竹,竹子) ● 文言句式:

倒装句 何陋之有(应为“有何之陋”) 孔子云:“何陋之有?” (出自《论语·子罕》)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偶)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

(四)文义理解

1. 问题探讨

1) 本文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体现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体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体现作者活动情趣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作者以古代名贤自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全文中画龙点睛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义相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主题思想

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甘于淡泊、不为物役,

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慕富贵,不与权贵同流合污的高

洁品格。

为什么说“陋室”不“陋”,这样说是否前后矛盾?

3. 结构梳理

(五)经典试题、

1.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各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

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

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

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

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2不堪:无法忍受。

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名:

(2)惟吾德馨德馨: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 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

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

妙境。

4) 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

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

5)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 ;〔乙)文颜回采用

的学习方法是课上 ,课下巩固、发挥;他安

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

2. 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 .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

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 .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

弃。

D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

“陋室”就不陋。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

法?

4. 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斯是陋室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 无案牍之劳形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 有龙则灵 学而不思则罔

D. 可以调素琴 皆以美于徐公

5. 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 、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

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 、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

弃。

D 、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

“陋室”就不陋。

6.试做分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作者最后引用孔子的话的目的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作者是否不喜欢听音乐?“调素琴”跟“丝竹之乱耳”有什么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本文既是写陋室,为何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陋室铭》处处紧扣 一句来写,最后画龙点睛的

A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4.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 .“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

之人的鄙薄。

D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17.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

陋呢?

18.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表现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和追求。

B 、表达了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C 、表现了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的心情。

D 、表明了以古代名贤自比的态度。

19.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 ,虚写的是 。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 , 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 进行类比,写仙写龙,

是为了与 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20.下列说法有误的项是( )

A、①②句以山水作类比,“山”和“水”其实都是暗寓道德高尚的人。

B、④句渲染了恬静的气氛,也反映了室主人的淡泊心境。

C、⑦句虚写,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D、⑧句以古庐、亭作类比说明陋室不陋,也表达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

况的意思。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

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延伸

司空见惯与刘禹锡

司空,古代官名,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相当于清代的尚书。惯

字,原指习惯。“司空见惯”形容经常看到的事物,不足为奇。

近义词

屡见不鲜、习以为常[1]、见多不怪

反义词

少见多怪、大惊小怪、绝无仅有、盖世无双

典故: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吟诗和作文章都很出色的人,名叫刘禹锡,他中了进士后,便在京做司空;因为他的放荡不羁的性格,在京中受人排挤,被贬做苏州刺史。就在苏州刺史的任内,当地有一个曾任过司空官职的人名叫李绅,因仰慕刘禹锡的名声,邀请他饮酒,并请了几个歌妓在席上作陪。

酣畅淋漓之时,刘禹锡诗兴大发,便做了这样的一首诗:“高髻云鬓新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江南刺史肠。”

“司空见惯” 这句成语,就是从刘禹锡这首诗中得来的。这首诗中所用的司空两个字,是唐代一种官职的名称,相当于清代的尚书。从刘禹锡的诗来看,整句成语是指李司空对这样的事情,已经见惯,不觉得奇怪了。

刘禹锡诗

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竹枝词二首(其一)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秋词》(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我国古代文学中,常将“秋”与“愁”等同起来。这首写秋的诗却爽朗明快,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前两句是议论,直接表达了秋日胜春朝的看法。后两句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把诗人的豪迈乐观之情抒发的淋漓尽致。]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4. 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

①谈笑有鸿儒 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15. 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2分)

日: A.太阳 B.白天 C.日子 D.每天,一天天地

16.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17. 简答题:(5分)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


相关内容

  • 八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 肥东义和尚真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复习纲要 古诗词默写答题技巧 一.复习要点: 1. 难确无误地背诵和记忆,背诵时不添字.不掉字. 2. 命题者出题时一般都会选择那些较为工整的名句,因此要在这些句子上多下工夫. 3. 背诵古诗词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切忌机械记忆.理解是识 ...

  • 中考语文古诗文名句背诵默写汇编(7)
  • 中考语文古诗文名句背诵默写汇编(7) [河北省] [试题]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6分) (1)惜秦皇汉武,______:唐宗宋祖,______.(毛泽东<沁园春 雪>) (2)复有贫妇人,______,______,左臂悬敝筐.(白居易<观刈麦>) (3)臣本布 ...

  • 2013中考语文复习计划
  • 中考语文复习计划(2013 3) 学校:双桥中学 教师:张燕 许洪丽 学生现状分析 升入初三后,大部分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完成学习任务,但还有小部分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随着初三中考任务的加重,原来基础差的学生知识接受能力明显跟不上,再加之学习能力本来有限,整体上感觉复习会很吃力.好在,他们现在有明 ...

  • 新航线国际学校2012年武汉市中考说明
  • 2012年武汉市中考说明 考试变化及备考建议 2012年武汉市中考说明昨日出台,每年的中考说明不仅仅是作为考试的参考,更多的是对中考的定位,题型和考试内容的进一步的精简.今年中考,文化考试共5份试卷(含两份合卷).7门学科,满分为570分.昨日公布的考纲表明,所有学科均实行"网上阅卷&qu ...

  • 中考语文古诗文名句背诵默写汇编(2)
  • 中考语文古诗文名句背诵默写汇编(2) [江苏省扬州市] [试题]7.默写.(每空1分,共9分) (1)采菊东篱下,______.(陶渊明<饮酒>) (2)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大漠孤烟直,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4) ...

  • 2012年初三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 2012年初三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更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现将复习计划拟定如下: 一.新课结束和开始复习时间 三月中旬结束新课开始复习. 二.指导 ...

  • 古诗理解性默写
  • 古诗理解性默写.txt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课程标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理解性默写 作者: 加入日期:06-11-04 课程标准语文八年级上 ...

  • 中考语文名句默写试题汇编
  • 中考语文名句默写试题汇编 1.(2010四川巴中)你一定读过不少古诗词,请用原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①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②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 ③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望江南> ...

  • 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知识要点
  • 八年级语文上册复习知识要点 复习说明:现代文注重字词和写法,生字词通过听写来完成.文言文和古诗词注重字词句的翻译.文章写法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加强学生的背诵和默写. 第一课:新闻两则 1.新闻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准确.简洁.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感情色彩鲜明. 2.新闻的表达方式: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