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教育的概念_体系与意义刍议

第3卷 第1期 2009年01月

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JOU RNAL O F CEN TRAL SOU TH UN I V ERS ITY O F FORESTRY &TECHNOLO GY (Social Sciences )

. 3 N o . 1V o l

Jan . 2009 

游客教育的概念、体系与意义刍议

文首文1, 徐洁华2

Ξ

(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动画学院, 广东深圳518055; 2. 深圳市莲花山园林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518000)

  [摘 要] 目前, 游客教育的声音已出现在公共、私营和非营利性部门中, 尽管他们的目的并不一样。当我们面对更大规模的游客人群和更为复杂的旅游活动时, 研究游客应当遵循什么样的标准以及怎样用这些标准去教育游客、规范游客的行为势在必行。文章从游客教育的必要性出发, 探讨了游客教育研究的内容体系, 阐述了游客教育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 游客教育; 概念; 内涵; 价值

  [中图分类号] F 590.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272(2009) 03

Concept , System EN J ie 2hua

. , Shenzhen 518055, Guangdong , Ch ina ;

H ill L andscape A rch itecture CO . , Shenzhen 518055, Guangdong , Ch ina )

Abstract :A t p resent , desp ite the variety of their ai m s , the dem and fo r visito r educati on has been called out by som e public ,

p rivate and non 2p rofit secto rs . It is i m perative to initiate the research on the rules that visito r to abide by and how to use them to instruct the visito rs under the situati on of m assive visito rs and comp lex agenda . Starting w ith the necessity of visito r educati on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its contents ,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visito r educati on fo r touris m industry .

Key words :visito r educati on ; concep t ; intensi on ; value

  一、游客教育的概念分析

1. 游客教育提出的历史背景

措施包括巡视、罚款、监视、分区、限制(游客数量、规模、停留时间) 等。直接管理对游客和资源的负面影响起着直接的遏止作用, 但也存在被动、对抗、技术性强和高成本等局限。因此, 后来的游客管理越来越倾向于“胡萝卜加大棒”——以间接管理法为主配合直接管理法。间接管理法给予游客选择的自由, 不具对抗性, 注重对游客行为的提前干预(教育、沟通、解说和劝说) 和隐性控制(如物理变更、信息引导和价格变动等) [3]。20世纪60年代, 针对游客冲击问题, 美国林业局、国家公园机构和土地管理局开始应用规章制度约束访客行为。为提高管理效果, 有关专家认识到需要发展教育项目来辅助这些规章制度[4]。

目前在我国, 游客教育的声音已经出现在公共、私营和非营利性部门中。2006年10月, 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公布《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

很长一段时间, 旅游业被人们誉为“无烟工业”而备受推崇。当旅游地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特色文化逐渐被同化时, 人们才意识到旅游活动会对环境产生冲击, 如不及时加以妥善的调控和管理, 这些冲击带来的破坏将会不可逆转[1]。旅游地居民最激进、最典型的一次表述是夏威夷代表在一次旅游会议上说的一段话:“我们不想要旅游业, 我们不需要你们, 我们不想降格为仆人和舞者。这是一种文化卖淫。我在夏威夷不想看到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世界上没有无辜的旅游者[2]。

为了减缓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 的冲击, 专家们提出了许多管理策略。最初是通过直接管理法直接改变游客的意愿和行为, 具体的技术

Ξ

[收稿日期]2008210212

[作者简介]文首文(1976-生态旅游。

) , 男, 湖南益阳人,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94

《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 着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游客教育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督查考核机制和测评体系, 推动全国各地修订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 把文明旅游基本要求渗入社会管理之中[5]。但是, 迄今为止, 国内关于游客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还处于起步状态, 缺乏系统性。要普及旅游知识, 提高游客生态意识, 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 任重道远。

当前, 国内外关于游客教育定义的专门论述并不多。大多数学者只是在讨论环境教育、生态教育、森林旅游、生态旅游、旅游地管理、游客管理、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时提及游客的教育问题。事实上, 游客教育“概念最早源自美国荒野系统研究V isito r educa ti on ”

文献, 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向游客传送低影响技术知识等信息, 改变游客行为, 减少娱乐使用对资源的影响的一种措施。在荒野系统研究文献中。游客教育概念并无一致称呼, 常见的与之接近的概念还有:L ow

[3]i m p act educa ti on 、Info r m a ti on and educa ti on 等。

极活动接受这种影响, 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 养成一定的品德和个性的品质, 获得一定的旅游知识技能, 发展综合素质, 为搞好游客管理创造条件、夯实基础; 就游客管理而言, 它通过制度约束、督促检查、目标激励等必要的制约性手段, 规范、纠正游客的言行, 甚至惩罚对象的过失, 使教育得以顺利实施, 成果得以巩固。他们的共同目标是, 在不破坏旅游地资源环境质量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需求和提供高质最的游客体验, 同时实现旅游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 游客教育既是游客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也是游客管理的载体与手段。

二、游客教育的框架体系

1. 游客教育的动力体系

游客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过程, 它的良性发展是建立在理想价值产出与实际价值收益两者耦合的基础之上。, 联结着一些具, 、相关产品供应商, 它们, 各利益相关群都。但这。在游客无限制的增长或游客需求无限制的增长所带来的利益驱动下, 部分利益相关者不惜打破利益均衡的极限甚至毁坏生态资源为游客提供服务, 从而引发群内和群间的冲突。各利益相关群通过游客教育这种行为调节, 纠正游客群对生态保护不利的需求, 提高游客群生态保护意识和能力, 降低资源开发对生态旅游资源结构和功能负影响, 使资源供应在整个利益群落内都得到合理分配, 甚至把个别个体从群体中排挤出去, 最终基于统一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行为规范, 共同参与游客教育, 使利益相关群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达到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目的。

2. 游客教育的内容体系

2. 游客教育与旅游教育的关系

国内绝大多数学者从旅游学科教育、育角度来研究旅游教育, 学校教育。ti on rela ted to 内容分成教游实务教育”(Educa ti on tou ris m theo rela ted tou ris m p ractice ) 两大类, 并认为让所有游客

掌握严谨的有关旅游现象的知识, 了解自己所参加的旅游活动对整个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旅游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6]。这是国内首次对旅游教育的概念进行全面系统的诠释。另外, 梁学成、李树民、刘洋在其建立的旅游教育动态模式中, 从教育对象的视角提出旅游教育应分为普及性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类, 并将游客列为普及性教育的主要对象[35]。廖晓静认为旅游教育包括对游客和旅游目的地居民各自文化素质及可持续理念的教育, 以便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达成共识与统一[7]。

3. 游客教育与游客管理的关系

游客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3大层面。一是可持续旅游内涵。包括可持续旅游定义、可持续旅游功能等2项内容要点。可持续旅游定义的教育内容主要涵盖国内外基于环境与游客的生态旅游定义、类型、判断标准; 可持续旅游功能的教育内容主要涵盖生态旅游的教育功能、生态旅游的保健功能、生态旅游的社会功能等; 二是可持续旅游技能。包括生态保护技能、安全防护技能、卫生防疫技能、设施装备技能、学习技能等5项内容要点。生态保护技能的教育内容主要涵盖游客在旅行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低影响技术; 安全防护技能的教育内容主要涵盖游客在整个旅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及其防护对策, 如地震、火灾、水灾、雷电、雪崩、海啸、飓风、交通事故等。卫生防疫技能的教育内容主要涵盖游客在旅行过程中的卫生问题及其预防对策, 如腹泻、中暑、感冒、食物中毒、蛇虫咬伤、骨折及其它突发疾病。设施装备

95

游客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 已为发达国家旅游地广泛应用。曹霞、吴承照认为, 游客管理是指旅游管理部门或机构通过运用科技、教育、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组织和管理游客的行为过程[8]。管理与教育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所谓管理, 是为了有效地实现某项活动的最佳目标, 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过程, 影响和协调组织机构内的人员及其它因素, 以达到高效率运行的一项综合性社会活动。所谓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以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社会活动[9]。游客教育和游客管理是对立的统一体。就游客教育而言, 它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计划和措施去影响游客, 使游客通过自己的积

技能的教育内容主要涵盖野外旅游时必备物品的挑选、携带、使用知识。学习技能的教育内容主要涵盖旅行过程中的审美技能、专项考察如观鸟、观花等基本技能; 三是环境基础知识。包括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环境与健康、游憩干扰知识等4项内容要点。环境污染的教育内容主要涵盖环境污染源的概念、主要类型, 环境污染的主要特征、危害; 影响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环境保护的教育内容主要涵盖环境问题的概念、特点、类型和产生原因, 环境保护的涵义,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方针, 环境保护的日常措施、基本技术等。环境与健康的教育内容主要涵盖环境性疾病的类型, 地方病和公害病的概念及防治对策, 生态环境因子如空气负离子、植物精气、空气细菌含量、声学环境、小气候、水环境、大气环境的保健作用。游憩干扰知识的教育内容主要涵盖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对社会环境的干扰2个方面。

3. 游客教育的实施体系

的保障要求; 二是有效地将保障考虑纳入教育设计; 三是获取所需的保障资源; 四是在使用阶段以最低的费用实施对游客教育的保障。

三、开展游客教育的意义

1. 开展游客教育是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调查表明, 目前我国有22%的自然保护区因开展旅游活动而造成环境破坏, 11%的旅游资源出现了退化[10]。造成这种被动现象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产业运行达不到可持续旅游的要求。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一些组织和机构泛用、滥用“可持续旅游”。几乎任何一种与自然资源有关的旅游活动均被贴上了“可持续旅游”的标签, 不少地区的旅游产业从规划、开发、管理到经营, 鲜有顾及开发对资源的负面效应。二是游客素质达不到可持续旅游的要求。因为在我国, 人意, 。据国家年所做的全国, 7分(最高分12分) , 若以百分制来[11]。可见, 目前城市公众的环境知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一些国际旅行社的导游感慨国内团比国际团难带, 有的国际社的老导游甚至宁愿不带团, 也不愿意带国内团。因此呼吁国内游客提高旅游素质已经成为广大旅游从业者共同的心声。所以实施游客教育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典型方式, 它是旅游业高度发展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 开展游客教育是旅游产品应有的基本内涵

世界上一切有益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成果, 都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 本质上都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旅游者教育, 能动地改造。:、属性, ,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 二是选择教育对象, 确定技术路线, 优化实践主体, 开展知识、态度、行为干预实践。同时在人员、资金、教学、信息、时间等方面加强教育的组织和管理, 确保教育活动朝着既定目标持续、健康、高效地运行; 三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实践结果的检验。因为特定对象的教育干预过程结束之后, 一般会形成相应的实践结果。它意味着干预目标在被改变了的旅游者中的实现程度。

4. 游客教育的保障体系

学习和教育始终是游客开展旅游活动的内在需求。旅游者产生旅游的动机多种多样, 其中就有精神上的动机因素, 包括对知识、见闻的追求。就旅游业的社会属性而言, 旅游本身就具备知识传播功能。旅游地要满足游客的学习需求, 就必须以旅游资源为载体, 利用教育技术手段, 主动解说自然与人文知识, 弘扬科学精神, 宣传科学思想, 努力做到寓教于游、寓教于乐, 使之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外的又一阵地。因此, 旅游地的使命不仅是满足人们吃、喝、玩、乐的需求, 也不仅是承担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率, 更担当着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所必需的知识、文明、人文精神的传承和教育职责。

3. 开展游客教育是旅游产业应尽的基本责任

游客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由各个领域的相关方面聚集而成的综合整体, 它包括自然环境教育和人文环境教育, 广泛涉及生态学、生物学、地理学、社会学、历史学、伦理学及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综合保障是在游客教育过程中为满足教育任务要求, 综合规划教育干预所需的保障问题, 在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以可承受的教育费用提供与教育干预相匹配的保障资源和建立有效的保障系统所进行的一系列技术与管理活动。这种活动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开展综合保障工作对教育设计施加影响, 使教育设计得便于保障; 二是在实施教育的同时, 提供经济有效的保障资源和建立相应的保障系统, 以便使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得到保障。为达到上述目的, 概括起来, 游客教育综合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任务:一是研究制定与教育干预完好性目标值, 设计相互间有最佳关系

96

游客的旅游知识和生态意识是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民众基础。如果游客缺乏有关生态破坏和污染的基本知识, 不清楚旅游行为破坏和污染将对旅游地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什么影响, 在自己的旅游活动中没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可持续发展就只能是政府或少数专家学者、公益人士的行动目标。当前旅游业最重要的工作, 就是通过各种宣传教育使游客了解有关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

(下转至第107页)

快长大, 并剪掉眉毛和尾巴毛, 边剪边念:“剪哒眉毛吃饱潲, 剪哒尾巴风吹样长。”然后在猪栏门口贴上“姜太公在此”、“此猪不卖”字条, 据说可以防治猪瘟。长沙、望城等地还用红纸写“牛力如龙”、“牛力如虎”等字样贴在牛栏柱上, 望牛来年健壮。湘乡等地, 过去农家门口贴上黄裱纸, 纸上写“龙”字, 据说可以防御鸡敌的侵犯。这些在猪栏或房屋门口贴上写有“姜太公在此”等字样的纸符, 表现了当时养殖技术和防治禽畜病虫害技术的落后, 人们只能利用这样一些纸符来驱赶瘟疫或其他侵害, 并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美好愿望。这不过是人们自我安慰而已, 但这种安慰也是人们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 它们至少能给人们带来些许希望, 虽然这些习俗明显都带有浓厚的巫术色彩。

从上面的分析和阐述可以看出, 湘语区的农业生产习俗非常明显地受到了原始宗教信仰的影响。不管是神灵崇拜、多神崇拜, 还是种种民间禁忌、占卜和巫术, 都是人们渴望农业生产丰收, 祈求家庭平安无事, 这种内心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湘语区农业生产习俗中的种种宗教信仰或多或少有所减弱, 同程度地消失了, 也逐渐减弱。慢“民俗词

语”。对这类反映历史的“民俗词语”的研究, 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社会的经济生产发展水平, 对经济学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又可以向人们展现许多现在已经湮没了生产民俗事象, 提供了大量的民俗材料, 是民俗学的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 ]. 北京:人民出

版社, 1966. 354.

[2] 陈注. 礼记(卷八) [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253. [3] 王逸章注, 洪兴祖补注. 楚辞[M ]. 上海:世界书局, 1932. 33. [4] 《全唐诗》卷398《赛神》。

[5] [唐]刘禹锡. 刘禹锡全集(卷二十七) [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 1999. 198.

[6] [明]

谢肇, 五杂组(卷六) [M ].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1.

123.

[7] [清]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 [M ]. 上海:上海科

, .

[8]. 上海, 1961. . []. 2006, (2) :15-17.

[本文编校:杨 灿]

(上接第96页)

了解破坏生态环境所可能造成的损害, 并使得他们自觉地在旅游消费中去维护生态和保护环境。但是, 长期以来, 人们总把旅游行为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 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 而相对忽略了普遍存在的旅游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同时, 游客有意破坏与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 旅游地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长此下去则必然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另外, 旅游活动中还有许多无意识行为不为大众所知。如游人过量还会加剧土壤的板结化, 加快古树名木的死亡速度; 建筑物因承载游人过多而损毁; 过量的生活垃圾对风景水及其它旅游资源造成严重污染等。因此, 旅游理论界有责任帮助旅游地借助教育手段, 探索对旅游者进行教育的方式方法, 提高旅游者的环境意识, 加深他们对环境的理解, 建立正确的生态观, 促使旅游行为与环境相协调。

[参考文献]

[1] 邓金阳, 吴云华, 全 龙.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游憩冲击的调查

Environm en 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 ]. N e w Yo rk :CRC P ress , 2006.

[3] 蔡 君. 对美国LN T (L eave N o T race ) 游客教育项目的探讨[J ].

旅游学刊, 2003, (6) . 90-94.

[4] 李洪光, 蔡 君. 游客教育在减少云蒙山游客乱扔垃圾行为中的

有效性研究[J ]. 河北林业科技, 2005, (12) :17-19.

[5] 文首文. 国内外游客教育研究进展[J ]. 旅游学刊, 2008, 23(7) :

92-96.

[6] 唐本钰, 侯晓靖. 生态人格培育与道德教育价值定位[J ]. 山东师

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4) .

[7] 廖晓静. 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与可持续旅游的互动性分析[J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6) .

[8] 曹 霞, 吴承照. 国外旅游目的地游客管理研究进展[J ]. 北京第

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1) .

[9] 王秋来, 程敬宝. 教育人事管理学[M ].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

社. 1996.

[10] 龚雪辉. 生态旅游岂能破坏生态[N ]. 光明日报, 1998-05-23

(6) .

[1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教中心,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 全国

城市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R ]. 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5. 6-7.

评估[J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0, (1) :40-45.

[2] J am es R .

Pfafflin , Edw ard N .

. Ziegler

Encyclopedia of

[本文编校:凤 明]

107

第3卷 第1期 2009年01月

中 南 林 业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JOU RNAL O F CEN TRAL SOU TH UN I V ERS ITY O F FORESTRY &TECHNOLO GY (Social Sciences )

. 3 N o . 1V o l

Jan . 2009 

游客教育的概念、体系与意义刍议

文首文1, 徐洁华2

Ξ

(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动画学院, 广东深圳518055; 2. 深圳市莲花山园林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518000)

  [摘 要] 目前, 游客教育的声音已出现在公共、私营和非营利性部门中, 尽管他们的目的并不一样。当我们面对更大规模的游客人群和更为复杂的旅游活动时, 研究游客应当遵循什么样的标准以及怎样用这些标准去教育游客、规范游客的行为势在必行。文章从游客教育的必要性出发, 探讨了游客教育研究的内容体系, 阐述了游客教育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价值意义。  [关键词] 游客教育; 概念; 内涵; 价值

  [中图分类号] F 590.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272(2009) 03

Concept , System EN J ie 2hua

. , Shenzhen 518055, Guangdong , Ch ina ;

H ill L andscape A rch itecture CO . , Shenzhen 518055, Guangdong , Ch ina )

Abstract :A t p resent , desp ite the variety of their ai m s , the dem and fo r visito r educati on has been called out by som e public ,

p rivate and non 2p rofit secto rs . It is i m perative to initiate the research on the rules that visito r to abide by and how to use them to instruct the visito rs under the situati on of m assive visito rs and comp lex agenda . Starting w ith the necessity of visito r educati on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its contents ,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ignificance of visito r educati on fo r touris m industry .

Key words :visito r educati on ; concep t ; intensi on ; value

  一、游客教育的概念分析

1. 游客教育提出的历史背景

措施包括巡视、罚款、监视、分区、限制(游客数量、规模、停留时间) 等。直接管理对游客和资源的负面影响起着直接的遏止作用, 但也存在被动、对抗、技术性强和高成本等局限。因此, 后来的游客管理越来越倾向于“胡萝卜加大棒”——以间接管理法为主配合直接管理法。间接管理法给予游客选择的自由, 不具对抗性, 注重对游客行为的提前干预(教育、沟通、解说和劝说) 和隐性控制(如物理变更、信息引导和价格变动等) [3]。20世纪60年代, 针对游客冲击问题, 美国林业局、国家公园机构和土地管理局开始应用规章制度约束访客行为。为提高管理效果, 有关专家认识到需要发展教育项目来辅助这些规章制度[4]。

目前在我国, 游客教育的声音已经出现在公共、私营和非营利性部门中。2006年10月, 中央文明办、国家旅游局公布《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

很长一段时间, 旅游业被人们誉为“无烟工业”而备受推崇。当旅游地生态环境出现恶化、特色文化逐渐被同化时, 人们才意识到旅游活动会对环境产生冲击, 如不及时加以妥善的调控和管理, 这些冲击带来的破坏将会不可逆转[1]。旅游地居民最激进、最典型的一次表述是夏威夷代表在一次旅游会议上说的一段话:“我们不想要旅游业, 我们不需要你们, 我们不想降格为仆人和舞者。这是一种文化卖淫。我在夏威夷不想看到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世界上没有无辜的旅游者[2]。

为了减缓旅游活动对旅游地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 的冲击, 专家们提出了许多管理策略。最初是通过直接管理法直接改变游客的意愿和行为, 具体的技术

Ξ

[收稿日期]2008210212

[作者简介]文首文(1976-生态旅游。

) , 男, 湖南益阳人,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森林旅游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94

《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 着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游客教育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督查考核机制和测评体系, 推动全国各地修订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 把文明旅游基本要求渗入社会管理之中[5]。但是, 迄今为止, 国内关于游客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还处于起步状态, 缺乏系统性。要普及旅游知识, 提高游客生态意识, 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 任重道远。

当前, 国内外关于游客教育定义的专门论述并不多。大多数学者只是在讨论环境教育、生态教育、森林旅游、生态旅游、旅游地管理、游客管理、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时提及游客的教育问题。事实上, 游客教育“概念最早源自美国荒野系统研究V isito r educa ti on ”

文献, 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向游客传送低影响技术知识等信息, 改变游客行为, 减少娱乐使用对资源的影响的一种措施。在荒野系统研究文献中。游客教育概念并无一致称呼, 常见的与之接近的概念还有:L ow

[3]i m p act educa ti on 、Info r m a ti on and educa ti on 等。

极活动接受这种影响, 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 养成一定的品德和个性的品质, 获得一定的旅游知识技能, 发展综合素质, 为搞好游客管理创造条件、夯实基础; 就游客管理而言, 它通过制度约束、督促检查、目标激励等必要的制约性手段, 规范、纠正游客的言行, 甚至惩罚对象的过失, 使教育得以顺利实施, 成果得以巩固。他们的共同目标是, 在不破坏旅游地资源环境质量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地满足游客需求和提供高质最的游客体验, 同时实现旅游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总的来说, 游客教育既是游客管理的任务与内容, 也是游客管理的载体与手段。

二、游客教育的框架体系

1. 游客教育的动力体系

游客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过程, 它的良性发展是建立在理想价值产出与实际价值收益两者耦合的基础之上。, 联结着一些具, 、相关产品供应商, 它们, 各利益相关群都。但这。在游客无限制的增长或游客需求无限制的增长所带来的利益驱动下, 部分利益相关者不惜打破利益均衡的极限甚至毁坏生态资源为游客提供服务, 从而引发群内和群间的冲突。各利益相关群通过游客教育这种行为调节, 纠正游客群对生态保护不利的需求, 提高游客群生态保护意识和能力, 降低资源开发对生态旅游资源结构和功能负影响, 使资源供应在整个利益群落内都得到合理分配, 甚至把个别个体从群体中排挤出去, 最终基于统一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行为规范, 共同参与游客教育, 使利益相关群密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达到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目的。

2. 游客教育的内容体系

2. 游客教育与旅游教育的关系

国内绝大多数学者从旅游学科教育、育角度来研究旅游教育, 学校教育。ti on rela ted to 内容分成教游实务教育”(Educa ti on tou ris m theo rela ted tou ris m p ractice ) 两大类, 并认为让所有游客

掌握严谨的有关旅游现象的知识, 了解自己所参加的旅游活动对整个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是“旅游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6]。这是国内首次对旅游教育的概念进行全面系统的诠释。另外, 梁学成、李树民、刘洋在其建立的旅游教育动态模式中, 从教育对象的视角提出旅游教育应分为普及性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三类, 并将游客列为普及性教育的主要对象[35]。廖晓静认为旅游教育包括对游客和旅游目的地居民各自文化素质及可持续理念的教育, 以便在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达成共识与统一[7]。

3. 游客教育与游客管理的关系

游客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3大层面。一是可持续旅游内涵。包括可持续旅游定义、可持续旅游功能等2项内容要点。可持续旅游定义的教育内容主要涵盖国内外基于环境与游客的生态旅游定义、类型、判断标准; 可持续旅游功能的教育内容主要涵盖生态旅游的教育功能、生态旅游的保健功能、生态旅游的社会功能等; 二是可持续旅游技能。包括生态保护技能、安全防护技能、卫生防疫技能、设施装备技能、学习技能等5项内容要点。生态保护技能的教育内容主要涵盖游客在旅行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低影响技术; 安全防护技能的教育内容主要涵盖游客在整个旅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及其防护对策, 如地震、火灾、水灾、雷电、雪崩、海啸、飓风、交通事故等。卫生防疫技能的教育内容主要涵盖游客在旅行过程中的卫生问题及其预防对策, 如腹泻、中暑、感冒、食物中毒、蛇虫咬伤、骨折及其它突发疾病。设施装备

95

游客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念, 已为发达国家旅游地广泛应用。曹霞、吴承照认为, 游客管理是指旅游管理部门或机构通过运用科技、教育、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组织和管理游客的行为过程[8]。管理与教育的关系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所谓管理, 是为了有效地实现某项活动的最佳目标, 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过程, 影响和协调组织机构内的人员及其它因素, 以达到高效率运行的一项综合性社会活动。所谓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以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社会活动[9]。游客教育和游客管理是对立的统一体。就游客教育而言, 它是按照一定的目的、计划和措施去影响游客, 使游客通过自己的积

技能的教育内容主要涵盖野外旅游时必备物品的挑选、携带、使用知识。学习技能的教育内容主要涵盖旅行过程中的审美技能、专项考察如观鸟、观花等基本技能; 三是环境基础知识。包括环境污染、环境保护、环境与健康、游憩干扰知识等4项内容要点。环境污染的教育内容主要涵盖环境污染源的概念、主要类型, 环境污染的主要特征、危害; 影响污染物对人体作用的因素。环境保护的教育内容主要涵盖环境问题的概念、特点、类型和产生原因, 环境保护的涵义, 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方针, 环境保护的日常措施、基本技术等。环境与健康的教育内容主要涵盖环境性疾病的类型, 地方病和公害病的概念及防治对策, 生态环境因子如空气负离子、植物精气、空气细菌含量、声学环境、小气候、水环境、大气环境的保健作用。游憩干扰知识的教育内容主要涵盖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对社会环境的干扰2个方面。

3. 游客教育的实施体系

的保障要求; 二是有效地将保障考虑纳入教育设计; 三是获取所需的保障资源; 四是在使用阶段以最低的费用实施对游客教育的保障。

三、开展游客教育的意义

1. 开展游客教育是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途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调查表明, 目前我国有22%的自然保护区因开展旅游活动而造成环境破坏, 11%的旅游资源出现了退化[10]。造成这种被动现象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产业运行达不到可持续旅游的要求。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一些组织和机构泛用、滥用“可持续旅游”。几乎任何一种与自然资源有关的旅游活动均被贴上了“可持续旅游”的标签, 不少地区的旅游产业从规划、开发、管理到经营, 鲜有顾及开发对资源的负面效应。二是游客素质达不到可持续旅游的要求。因为在我国, 人意, 。据国家年所做的全国, 7分(最高分12分) , 若以百分制来[11]。可见, 目前城市公众的环境知识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一些国际旅行社的导游感慨国内团比国际团难带, 有的国际社的老导游甚至宁愿不带团, 也不愿意带国内团。因此呼吁国内游客提高旅游素质已经成为广大旅游从业者共同的心声。所以实施游客教育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典型方式, 它是旅游业高度发展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 开展游客教育是旅游产品应有的基本内涵

世界上一切有益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成果, 都是由人的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 本质上都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旅游者教育, 能动地改造。:、属性, ,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目标; 二是选择教育对象, 确定技术路线, 优化实践主体, 开展知识、态度、行为干预实践。同时在人员、资金、教学、信息、时间等方面加强教育的组织和管理, 确保教育活动朝着既定目标持续、健康、高效地运行; 三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实践结果的检验。因为特定对象的教育干预过程结束之后, 一般会形成相应的实践结果。它意味着干预目标在被改变了的旅游者中的实现程度。

4. 游客教育的保障体系

学习和教育始终是游客开展旅游活动的内在需求。旅游者产生旅游的动机多种多样, 其中就有精神上的动机因素, 包括对知识、见闻的追求。就旅游业的社会属性而言, 旅游本身就具备知识传播功能。旅游地要满足游客的学习需求, 就必须以旅游资源为载体, 利用教育技术手段, 主动解说自然与人文知识, 弘扬科学精神, 宣传科学思想, 努力做到寓教于游、寓教于乐, 使之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外的又一阵地。因此, 旅游地的使命不仅是满足人们吃、喝、玩、乐的需求, 也不仅是承担对社会经济的贡献率, 更担当着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所必需的知识、文明、人文精神的传承和教育职责。

3. 开展游客教育是旅游产业应尽的基本责任

游客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由各个领域的相关方面聚集而成的综合整体, 它包括自然环境教育和人文环境教育, 广泛涉及生态学、生物学、地理学、社会学、历史学、伦理学及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综合保障是在游客教育过程中为满足教育任务要求, 综合规划教育干预所需的保障问题, 在开展教育活动的同时以可承受的教育费用提供与教育干预相匹配的保障资源和建立有效的保障系统所进行的一系列技术与管理活动。这种活动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开展综合保障工作对教育设计施加影响, 使教育设计得便于保障; 二是在实施教育的同时, 提供经济有效的保障资源和建立相应的保障系统, 以便使所开展的教育活动得到保障。为达到上述目的, 概括起来, 游客教育综合保障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任务:一是研究制定与教育干预完好性目标值, 设计相互间有最佳关系

96

游客的旅游知识和生态意识是旅游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民众基础。如果游客缺乏有关生态破坏和污染的基本知识, 不清楚旅游行为破坏和污染将对旅游地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什么影响, 在自己的旅游活动中没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可持续发展就只能是政府或少数专家学者、公益人士的行动目标。当前旅游业最重要的工作, 就是通过各种宣传教育使游客了解有关生态环境的基础知识,

(下转至第107页)

快长大, 并剪掉眉毛和尾巴毛, 边剪边念:“剪哒眉毛吃饱潲, 剪哒尾巴风吹样长。”然后在猪栏门口贴上“姜太公在此”、“此猪不卖”字条, 据说可以防治猪瘟。长沙、望城等地还用红纸写“牛力如龙”、“牛力如虎”等字样贴在牛栏柱上, 望牛来年健壮。湘乡等地, 过去农家门口贴上黄裱纸, 纸上写“龙”字, 据说可以防御鸡敌的侵犯。这些在猪栏或房屋门口贴上写有“姜太公在此”等字样的纸符, 表现了当时养殖技术和防治禽畜病虫害技术的落后, 人们只能利用这样一些纸符来驱赶瘟疫或其他侵害, 并以此来达到自己的美好愿望。这不过是人们自我安慰而已, 但这种安慰也是人们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 它们至少能给人们带来些许希望, 虽然这些习俗明显都带有浓厚的巫术色彩。

从上面的分析和阐述可以看出, 湘语区的农业生产习俗非常明显地受到了原始宗教信仰的影响。不管是神灵崇拜、多神崇拜, 还是种种民间禁忌、占卜和巫术, 都是人们渴望农业生产丰收, 祈求家庭平安无事, 这种内心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湘语区农业生产习俗中的种种宗教信仰或多或少有所减弱, 同程度地消失了, 也逐渐减弱。慢“民俗词

语”。对这类反映历史的“民俗词语”的研究, 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过去社会的经济生产发展水平, 对经济学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又可以向人们展现许多现在已经湮没了生产民俗事象, 提供了大量的民俗材料, 是民俗学的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资料。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 ]. 北京:人民出

版社, 1966. 354.

[2] 陈注. 礼记(卷八) [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7. 253. [3] 王逸章注, 洪兴祖补注. 楚辞[M ]. 上海:世界书局, 1932. 33. [4] 《全唐诗》卷398《赛神》。

[5] [唐]刘禹锡. 刘禹锡全集(卷二十七) [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社, 1999. 198.

[6] [明]

谢肇, 五杂组(卷六) [M ].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1.

123.

[7] [清]顾炎武. 天下郡国利病书() [M ]. 上海:上海科

, .

[8]. 上海, 1961. . []. 2006, (2) :15-17.

[本文编校:杨 灿]

(上接第96页)

了解破坏生态环境所可能造成的损害, 并使得他们自觉地在旅游消费中去维护生态和保护环境。但是, 长期以来, 人们总把旅游行为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 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 而相对忽略了普遍存在的旅游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同时, 游客有意破坏与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 旅游地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长此下去则必然会对我国的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另外, 旅游活动中还有许多无意识行为不为大众所知。如游人过量还会加剧土壤的板结化, 加快古树名木的死亡速度; 建筑物因承载游人过多而损毁; 过量的生活垃圾对风景水及其它旅游资源造成严重污染等。因此, 旅游理论界有责任帮助旅游地借助教育手段, 探索对旅游者进行教育的方式方法, 提高旅游者的环境意识, 加深他们对环境的理解, 建立正确的生态观, 促使旅游行为与环境相协调。

[参考文献]

[1] 邓金阳, 吴云华, 全 龙. 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游憩冲击的调查

Environm en 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 ]. N e w Yo rk :CRC P ress , 2006.

[3] 蔡 君. 对美国LN T (L eave N o T race ) 游客教育项目的探讨[J ].

旅游学刊, 2003, (6) . 90-94.

[4] 李洪光, 蔡 君. 游客教育在减少云蒙山游客乱扔垃圾行为中的

有效性研究[J ]. 河北林业科技, 2005, (12) :17-19.

[5] 文首文. 国内外游客教育研究进展[J ]. 旅游学刊, 2008, 23(7) :

92-96.

[6] 唐本钰, 侯晓靖. 生态人格培育与道德教育价值定位[J ]. 山东师

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4) .

[7] 廖晓静. 旅游的社会教育功能与可持续旅游的互动性分析[J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6) .

[8] 曹 霞, 吴承照. 国外旅游目的地游客管理研究进展[J ]. 北京第

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1) .

[9] 王秋来, 程敬宝. 教育人事管理学[M ].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

社. 1996.

[10] 龚雪辉. 生态旅游岂能破坏生态[N ]. 光明日报, 1998-05-23

(6) .

[1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宣教中心, 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 全国

城市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R ]. 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 2005. 6-7.

评估[J ].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0, (1) :40-45.

[2] J am es R .

Pfafflin , Edw ard N .

. Ziegler

Encyclopedia of

[本文编校:凤 明]

107


相关内容

  • 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刍议_常海鹏
  • 经济视野 (1)开发人力资源 ①实施个性化管理.酒店领导应该深刻认识到实习生对酒店发展的潜力,培养一批优秀的实习生,是为酒店管理层级打下更加结这就说实的基础的重要方式.不同的学生的特征长处是不一样的,明了不同的学生所适合的工作是一样的.因此制定个性化的管理十分的重要. ②给出更好的待遇.根据学生的工 ...

  • 生态旅游资源概念及分类体系研究
  •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7,22(4):162-166 JournalofNorthwestForestryUniversity 生态旅游资源概念及分类体系研究 周文丽 (兰州商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摘要:本文规避了生态旅游资源概念在主体.范畴两方面存在的争议,从资源组合形成区域的角度对其进行 ...

  • 博物馆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 毕业论文(设计) 题学 专目院业学生姓名 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一日 博物馆学毕业论文选题(1169个) 一.论文说明 本写作团队致力于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精通前沿理论研究.仿真编程.数据图表制作,专业本科论文300起,具体可以联系 二.论文参考题目 从博物馆的临展举办 ...

  • 09级学年论文模板
  • 学 年 论 文 游客满意度视角下的A景区 导游知识结构研究 院 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 业 旅游管理 班 级 94080401 学 号 [1**********]0 姓 名 戚晓东 指导教师 胡锦秀 职 称 讲 师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1年7月 摘 要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据国家旅游局& ...

  • 刍议我国旅游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摘要]旅游业的性质就是以营利为目的,推动各产业发展的一项经济性产业.本文阐述了旅游业就是有偿的为旅游者在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创造便利条件的综合性产业.本文针对我国旅游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我国旅游资源的开发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发展趋势以及应倡导发展乡村游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旅游 ...

  • 刍议[旅游法(草案)]
  • [摘 要]近日公布的<旅游法(草案)>不仅仅是旅游业界的大事,也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增长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大事.它对近些年来被群众诟病已久的强迫购物."零负团费".景区乱涨价等乱象作了相关规定,但还存在着些许不足,值得商榷. [关键词]<旅游法(草案)> ...

  • 刍议西江千户苗寨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
  • 摘  要:西江苗族是贵州苗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作为全国及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但有传统的民族特点,而且至今保存较好.西江千户苗寨就是一个天然的博物馆,陈设着一部苗族的文化历史创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平台和展厅.西江千户苗寨有着远近闻名的刺绣.蜡染. ...

  • 现代德育过程观刍议
  • 正文:德育过程是德育学或德育原理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德育过程论是德育学中的基本理论,对德育过程作理论上的探讨不同于我们日常所说的德育工作过程,作为德育学研究对象的德育并不同于我们一般日常意义上的德育,而是更概括.更抽象.由于德育过程涉及到诸如德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德育也涉及到 ...

  • 宋明理学的时代文化价值及影响刍议
  •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论文题目:宋明理学的时代文化价值及影响刍议 学生姓名:刘嘉瑜 学 号:[1**********] 专业班级:人力资源管理2015级二班 任课教师:王宝琳 摘要: 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哲学发展断链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人类认知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