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出口_贫困化增长_分析

MARKET市场经纬・

我国出口“贫困化增长”分析

文/段国蕊

“贫困化增长”是由印度经济学家巴格瓦蒂(Bhagwati,

1958)在“普雷维什—辛格命题”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概念。它

所描述的是:在某些情况下,经济增长虽然会由于产出的增加而导致出口量的增加,但与此同时,本国贸易条件却可能出现更大幅度的下降,从而使经济增长带来的产量提高收益被贸易条件的恶化所抵消,导致本国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绝对下降,这种增长被巴格瓦蒂称为“贫困化增长”。

此后,“贫困化增长”理论被其它经济学家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对几个重要经济理论之谜研究中的关键,并且有重大的政策含义”。就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增长是其所追求的最为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之一,如果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却有可能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那么发展中国家如何确立合理的经济发展政策、如何增加参与国际贸易的利益就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了。特别是对于已经加入WTO、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期的发展中大国———中国而言,对“贫困化增长”理论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政策含义和现实意义。

一、“贫困化增长”的内涵及本质

林德特指出,贫困化增长是指“扩大一国贸易意愿的增长可以导致该国贸易条件如此严重的恶化,以致使该国的境况变得更差”。可以看出,从一定程度来说,贸易条件的变化是衡量一国是否存在贫困化增长的“显示器”。

如图所示,在2×2×2模型框架中,假定A1B1和A2B2分别为增长前后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增长前该国的生产点为P1,消费均衡点及福利水平分别为C1和U1。假设该国发生偏向于出口部门的经济增长后,该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从A1B1移到

A2B2,此时产品X在国际市场上的供给量大量增加,本国面临

C1

U1C2

U2

A2P2

A1

P1B1

B2

图1

价格贸易条件恶化下的“贫困化增长”

54

经济论坛2007・5

的国际市场价格贸易条件发生了变化,其新的生产点为P2,消费均衡点及福利水平分别为C2和U2,而U2<U1。显然,经济增长导致了福利水平的下降。这就是典型的贫困化增长,经济和贸易的增长反而导致了社会福利水平的降低。巴格瓦蒂认为,之所以发生贫困化增长,其原因在于技术进步或要素积累增加所导致的实际产出的增加有可能使价格贸易条件不利于正在增长的国家。而且价格贸易条件恶化所造成的损失会超过产出增加所带来的收益,最终使该国的境况不如从前。同时,他认为,贫困化增长的出现是一种极特别的现象,它的发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经济增长必须是偏向出口部门的;②外国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必须是缺乏弹性的,以致出口供给的扩大一定导致出口价格的迅速下跌;③该国必须是一个贸易大国,这样其大幅度的出口扩大必然导致该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④该国经济严重依赖对外贸易,贸易条件的大幅度恶化才有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福利的绝对下降。

巴格瓦蒂从国家层面上阐述了一国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必要条件,但满足以上条件并不必然造成贫困化增长。也就是说,以上四条件是一国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贫困化增长的本质是经济增长后,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以及要素贸易条件的全面恶化,从而造成福利水平的下降。

二、对我国出口“贫困化增长”必要条件分析

1.我国经济增长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出口偏向型的经

济增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已逐步成为世界贸易大国,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也就是我国最具比较优势的产品的贸易量(如丝绸、稀土、钨、服装等)变动直接影响到国际市场供求变化。特别是入世后,更加稳定、相对自由的贸易体制使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更多地打入国际市场,因此,我国出口产业也得到

进一步扩张。同时,我国2002年4月1日所实施的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仍把我国的比较优势产业作为引资的重点之一,即通过倾向性的产业政策把可用的生产资料转移到最具出口竞争力的部门中来,运用贸易保护政策来刺激出口,为出口部门的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就目前状况来看,无论是产业政策还是贸易政策,其国际分工格局仍倾向于刺激我国比较

优势产业发展,以此扩大出口。因此,我国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出口偏向型的经济增长。

MARKET・市场经纬

表1

年份

贸易额(亿美元)

1996-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概况

进出口增长速度

出口占世界比重

位次

三、对我国出口“贫困化增长”的进一步分析

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2898.83251.63239.53606.34743.05096.56207.78512.111545.514221.2

3.212.2-0.411.331.57.521.837.135.723.2

2.93.33.43.63.94.35.15.96.7--

11109976543--

1.价格贸易条件。价格贸易条件简单

直观地反映出一国参与贸易的得利状况,它可以具体表示为Px/Pm,即一国进出口商品之间的比价。如图2所示,尽管1997和2002年价格贸易条件历经两次改善,但势头难以持续,反映在价格贸易条件的总体趋势上呈恶化势头。从贫困化增长的角度来看,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是贫困化增长命题成立的基石,但其最终是否会导致我国的贫困化增长,还取决于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是否得以改善。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对我国的收入贸易条件和

资料来源:根据www.wto.org计算所得。

2.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决定了我国的出口产品缺乏弹性。从总

体上看,我国是以制成品为主的出口贸易结构(2003年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为92.1%),但在全部制成品出口中,以纺织、服装、鞋类、玩具、箱包、塑料制品以及一般机电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

要素贸易条件进行考察。

2.收入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是由价格贸易条件乘以出口Qx。数量得到的,具体可以表示为Px/Pm・如图3所示,我国的收

入贸易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

但收入贸易条件反映的是一国进口能力变化的绝对量,无法说明在国际贸易中交换双方谁相对得益较多,谁相对得益较少这样具有强烈对比性的问题。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各国之间的贸易量都在不断增长,各国的收入贸易条件从长

1999年仅这七类产品的出口额就达1412品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亿美元,占到我国出口总额的72.4%。我国出口制成品的低层次结构,决定了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都比较低,供给量的微量增加就会造成价格的大幅度下调。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大的改变,因而决定了我国出口商品缺乏弹性的状况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善。

3.我国已逐步成长为世界贸易大国。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

化,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已成为迅速崛起的贸易大国(见表1)。

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贸易保持高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无可厚非,我国已成为世界市场上的贸易大国。

4.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外贸依存度逐步升高。经济增长

对贸易的依赖性逐步增强,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不断升高,远远高于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的贸易状况符合贫困化增长的四个前提条件,存在陷入贫困化增长困境的可能性。但是,以上四条件并不必然造成贫困化增长。我国的出口状况如何,需做进一步分析。

表2

年份中国/美国中国/日本中国/韩国

图2

1996-2003我国价格贸易条件

中国与重要贸易伙伴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之比

19900.0220.0180.050

19910.0220.0210.043

19920.0240.0330.046

19930.0330.0210.072

19940.0270.0220.044

19950.0270.0320.037

19960.0300.0370.045

19970.0290.0300.050

19980.0270.0300.050

19990.0290.0370.057

资料来源:张烨,我国贸易条件变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2,8。

2007・5经济论坛55

市场经纬・

MARKET2001801601401201008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年年年年年年年年

图3

1996-2003我国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期来看一般均呈上升趋势,它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各国之间贸易利益不平等的事实。

3.要素贸易条件。要素贸易条件是价格贸易条件乘以两国贸易品相对劳动生产率得到的,具体可以表示为Px/Pm・

Zx/Zm,即它表示包含在出口产品中的本国生产要素可以换取多少进口商品中的外国生产要素,因此更好地说明了国际贸易利益的获得及其分配状况。由此可以看出,价格贸易条件的下降并不必然导致一国贸易利益的减少。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一国主动降低价格贸易条件,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反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反之,如果一国价格下降的幅度超过劳动率上升的幅度时,该国的贸易领域减小,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从而出现贫困化增长。也就是说,一国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大小取决于本国要素生产率上升或下降的幅度是否超过了价格下降或上升的幅度。表3列出了我国与美国、日本、韩国的劳动生产率之比,由于这三个国家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又是世界上较强的经济实体,因此以他们做对比所得到的数据结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说服力。

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与美国、日本、韩国具有相当大的差距。经过10年的努力,我国的要素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并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反映在要素贸易条件指数上,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日本、韩国的要素生产率指数Zx/Zm尽管出现小幅度上升,但并无明显改善。而在此期间,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Px/Pm总体呈下

降趋势,这样由Px/Pm・

Zx/Zm计算所得的要素贸易条件指数的结果也就不那么明朗。但我们可以根据它的两个影响因素判断其基本态势:要么Px/Pm下降幅度超过Zx/Zm的上升幅度,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呈恶化趋势,我国出口陷入福利恶化的贫困化增长陷阱;要么Zx/Zm的上升比例等于或略超过Px/Pm的下降比例,反映在要素贸易条件指数上,呈不变或略微改善趋势。但无论是何种情况,其结果均表明,我国的出口贸易徘徊在贫困化增

56

经济论坛2007・5

长的边缘,如果不加改善和调整,我国的贸易、经济将陷入恶性循环的增长。

四、对我国出口“贫困化增长”现象的反思

1.长期以来,一直指导我国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则

是比较优势战略,强调发展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扩大出口,增加贸易收益。然而,由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并不符合现实情况,因此以这种理论为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事实上,如果我国在参与国际分工时,一味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就有可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洪银兴,1997)。就我国现实而言,我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力优势,如果我们一味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一方面,

会使我国企业之间、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加剧,进一步恶化“增量不增价”的局面;另一方面,也会使我国面临更多的来自发达国家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特别是对我国反倾销的制裁,会使我国遭受更大的贸易损失。

因此,我国必须适时调整我国的外贸指导战略,促进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一定具有比较优势,良好的要素禀赋条件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当前,我国的高新技术、高素质的劳动力、社会的创新机制都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这些因素同样是我国拥有的要素禀赋条件。在当今条件下参与国际分工,这些高级要素的决定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在产业和贸易政策上应不失时机地促成我国指导战略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换,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使我国尽快登上国际分工的高级阶梯。

2.外贸体制的不健全和不适应性,造成了我国贸易静态效益

低下,贸易增长无法带动经济增长。一方面表现为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相脱离:长期以来,贸易与工业、

贸易与科研相互脱离,不仅贸易超前增长缺乏产业、科研支撑,影响产品的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而且产业也缺乏直接的国际市场信息的刺激和竞争压力,即使贸易的发展形成了潜在的动力,国内产业也无法做出积极反应。另一方面,外贸地方割据现象严重,大量外贸企业过度竞争,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导致我国出口面临产业扩张和效率低下的困境。因此,我国有必要通过制度创新和结构创新进一步深化我国外贸体制改革。首先,政府应积极推进企业产权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才会有坚持不懈追求发展的内在激励,企业及产品的竞争力也才能不断提升,才能为比较优势的转变和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通过结构创新,大力推进外贸规模经营,提高外贸企业的集中度,改变当前外贸企业分散经营、

过度竞争的局面,真正建立起以贸易为主,兼具贸易、产业、金融、科技开放功能的企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的综合企业。

(作者单位:山东财政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MARKET市场经纬・

我国出口“贫困化增长”分析

文/段国蕊

“贫困化增长”是由印度经济学家巴格瓦蒂(Bhagwati,

1958)在“普雷维什—辛格命题”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概念。它

所描述的是:在某些情况下,经济增长虽然会由于产出的增加而导致出口量的增加,但与此同时,本国贸易条件却可能出现更大幅度的下降,从而使经济增长带来的产量提高收益被贸易条件的恶化所抵消,导致本国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绝对下降,这种增长被巴格瓦蒂称为“贫困化增长”。

此后,“贫困化增长”理论被其它经济学家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对几个重要经济理论之谜研究中的关键,并且有重大的政策含义”。就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增长是其所追求的最为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之一,如果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却有可能陷入更加贫困的境地,那么发展中国家如何确立合理的经济发展政策、如何增加参与国际贸易的利益就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了。特别是对于已经加入WTO、经济正处于快速增长期的发展中大国———中国而言,对“贫困化增长”理论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政策含义和现实意义。

一、“贫困化增长”的内涵及本质

林德特指出,贫困化增长是指“扩大一国贸易意愿的增长可以导致该国贸易条件如此严重的恶化,以致使该国的境况变得更差”。可以看出,从一定程度来说,贸易条件的变化是衡量一国是否存在贫困化增长的“显示器”。

如图所示,在2×2×2模型框架中,假定A1B1和A2B2分别为增长前后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增长前该国的生产点为P1,消费均衡点及福利水平分别为C1和U1。假设该国发生偏向于出口部门的经济增长后,该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从A1B1移到

A2B2,此时产品X在国际市场上的供给量大量增加,本国面临

C1

U1C2

U2

A2P2

A1

P1B1

B2

图1

价格贸易条件恶化下的“贫困化增长”

54

经济论坛2007・5

的国际市场价格贸易条件发生了变化,其新的生产点为P2,消费均衡点及福利水平分别为C2和U2,而U2<U1。显然,经济增长导致了福利水平的下降。这就是典型的贫困化增长,经济和贸易的增长反而导致了社会福利水平的降低。巴格瓦蒂认为,之所以发生贫困化增长,其原因在于技术进步或要素积累增加所导致的实际产出的增加有可能使价格贸易条件不利于正在增长的国家。而且价格贸易条件恶化所造成的损失会超过产出增加所带来的收益,最终使该国的境况不如从前。同时,他认为,贫困化增长的出现是一种极特别的现象,它的发生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①经济增长必须是偏向出口部门的;②外国对本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必须是缺乏弹性的,以致出口供给的扩大一定导致出口价格的迅速下跌;③该国必须是一个贸易大国,这样其大幅度的出口扩大必然导致该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④该国经济严重依赖对外贸易,贸易条件的大幅度恶化才有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福利的绝对下降。

巴格瓦蒂从国家层面上阐述了一国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必要条件,但满足以上条件并不必然造成贫困化增长。也就是说,以上四条件是一国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贫困化增长的本质是经济增长后,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以及要素贸易条件的全面恶化,从而造成福利水平的下降。

二、对我国出口“贫困化增长”必要条件分析

1.我国经济增长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出口偏向型的经

济增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我国已逐步成为世界贸易大国,我国传统的出口产品,也就是我国最具比较优势的产品的贸易量(如丝绸、稀土、钨、服装等)变动直接影响到国际市场供求变化。特别是入世后,更加稳定、相对自由的贸易体制使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更多地打入国际市场,因此,我国出口产业也得到

进一步扩张。同时,我国2002年4月1日所实施的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仍把我国的比较优势产业作为引资的重点之一,即通过倾向性的产业政策把可用的生产资料转移到最具出口竞争力的部门中来,运用贸易保护政策来刺激出口,为出口部门的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就目前状况来看,无论是产业政策还是贸易政策,其国际分工格局仍倾向于刺激我国比较

优势产业发展,以此扩大出口。因此,我国的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种出口偏向型的经济增长。

MARKET・市场经纬

表1

年份

贸易额(亿美元)

1996-2005年我国对外贸易概况

进出口增长速度

出口占世界比重

位次

三、对我国出口“贫困化增长”的进一步分析

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2898.83251.63239.53606.34743.05096.56207.78512.111545.514221.2

3.212.2-0.411.331.57.521.837.135.723.2

2.93.33.43.63.94.35.15.96.7--

11109976543--

1.价格贸易条件。价格贸易条件简单

直观地反映出一国参与贸易的得利状况,它可以具体表示为Px/Pm,即一国进出口商品之间的比价。如图2所示,尽管1997和2002年价格贸易条件历经两次改善,但势头难以持续,反映在价格贸易条件的总体趋势上呈恶化势头。从贫困化增长的角度来看,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是贫困化增长命题成立的基石,但其最终是否会导致我国的贫困化增长,还取决于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是否得以改善。因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对我国的收入贸易条件和

资料来源:根据www.wto.org计算所得。

2.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决定了我国的出口产品缺乏弹性。从总

体上看,我国是以制成品为主的出口贸易结构(2003年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为92.1%),但在全部制成品出口中,以纺织、服装、鞋类、玩具、箱包、塑料制品以及一般机电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

要素贸易条件进行考察。

2.收入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是由价格贸易条件乘以出口Qx。数量得到的,具体可以表示为Px/Pm・如图3所示,我国的收

入贸易条件得到明显的改善。

但收入贸易条件反映的是一国进口能力变化的绝对量,无法说明在国际贸易中交换双方谁相对得益较多,谁相对得益较少这样具有强烈对比性的问题。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各国之间的贸易量都在不断增长,各国的收入贸易条件从长

1999年仅这七类产品的出口额就达1412品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亿美元,占到我国出口总额的72.4%。我国出口制成品的低层次结构,决定了我国出口产品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都比较低,供给量的微量增加就会造成价格的大幅度下调。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在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大的改变,因而决定了我国出口商品缺乏弹性的状况也不会有太大的改善。

3.我国已逐步成长为世界贸易大国。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

化,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已成为迅速崛起的贸易大国(见表1)。

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贸易保持高速增长,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无可厚非,我国已成为世界市场上的贸易大国。

4.我国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外贸依存度逐步升高。经济增长

对贸易的依赖性逐步增强,我国的外贸依存度不断升高,远远高于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以上分析表明,我国的贸易状况符合贫困化增长的四个前提条件,存在陷入贫困化增长困境的可能性。但是,以上四条件并不必然造成贫困化增长。我国的出口状况如何,需做进一步分析。

表2

年份中国/美国中国/日本中国/韩国

图2

1996-2003我国价格贸易条件

中国与重要贸易伙伴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之比

19900.0220.0180.050

19910.0220.0210.043

19920.0240.0330.046

19930.0330.0210.072

19940.0270.0220.044

19950.0270.0320.037

19960.0300.0370.045

19970.0290.0300.050

19980.0270.0300.050

19990.0290.0370.057

资料来源:张烨,我国贸易条件变动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02,8。

2007・5经济论坛55

市场经纬・

MARKET2001801601401201008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年年年年年年年年

图3

1996-2003我国收入贸易条件指数

期来看一般均呈上升趋势,它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各国之间贸易利益不平等的事实。

3.要素贸易条件。要素贸易条件是价格贸易条件乘以两国贸易品相对劳动生产率得到的,具体可以表示为Px/Pm・

Zx/Zm,即它表示包含在出口产品中的本国生产要素可以换取多少进口商品中的外国生产要素,因此更好地说明了国际贸易利益的获得及其分配状况。由此可以看出,价格贸易条件的下降并不必然导致一国贸易利益的减少。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一国主动降低价格贸易条件,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反而获得更大的利益;反之,如果一国价格下降的幅度超过劳动率上升的幅度时,该国的贸易领域减小,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从而出现贫困化增长。也就是说,一国从贸易中获得的利益大小取决于本国要素生产率上升或下降的幅度是否超过了价格下降或上升的幅度。表3列出了我国与美国、日本、韩国的劳动生产率之比,由于这三个国家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又是世界上较强的经济实体,因此以他们做对比所得到的数据结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说服力。

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与美国、日本、韩国具有相当大的差距。经过10年的努力,我国的要素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并没有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反映在要素贸易条件指数上,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日本、韩国的要素生产率指数Zx/Zm尽管出现小幅度上升,但并无明显改善。而在此期间,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指数Px/Pm总体呈下

降趋势,这样由Px/Pm・

Zx/Zm计算所得的要素贸易条件指数的结果也就不那么明朗。但我们可以根据它的两个影响因素判断其基本态势:要么Px/Pm下降幅度超过Zx/Zm的上升幅度,要素贸易条件指数呈恶化趋势,我国出口陷入福利恶化的贫困化增长陷阱;要么Zx/Zm的上升比例等于或略超过Px/Pm的下降比例,反映在要素贸易条件指数上,呈不变或略微改善趋势。但无论是何种情况,其结果均表明,我国的出口贸易徘徊在贫困化增

56

经济论坛2007・5

长的边缘,如果不加改善和调整,我国的贸易、经济将陷入恶性循环的增长。

四、对我国出口“贫困化增长”现象的反思

1.长期以来,一直指导我国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原则

是比较优势战略,强调发展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扩大出口,增加贸易收益。然而,由于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前提并不符合现实情况,因此以这种理论为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事实上,如果我国在参与国际分工时,一味遵循比较优势原则,就有可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洪银兴,1997)。就我国现实而言,我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力优势,如果我们一味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一方面,

会使我国企业之间、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加剧,进一步恶化“增量不增价”的局面;另一方面,也会使我国面临更多的来自发达国家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特别是对我国反倾销的制裁,会使我国遭受更大的贸易损失。

因此,我国必须适时调整我国的外贸指导战略,促进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变。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一定具有比较优势,良好的要素禀赋条件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当前,我国的高新技术、高素质的劳动力、社会的创新机制都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这些因素同样是我国拥有的要素禀赋条件。在当今条件下参与国际分工,这些高级要素的决定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在产业和贸易政策上应不失时机地促成我国指导战略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换,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使我国尽快登上国际分工的高级阶梯。

2.外贸体制的不健全和不适应性,造成了我国贸易静态效益

低下,贸易增长无法带动经济增长。一方面表现为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相脱离:长期以来,贸易与工业、

贸易与科研相互脱离,不仅贸易超前增长缺乏产业、科研支撑,影响产品的质量提高和结构优化。而且产业也缺乏直接的国际市场信息的刺激和竞争压力,即使贸易的发展形成了潜在的动力,国内产业也无法做出积极反应。另一方面,外贸地方割据现象严重,大量外贸企业过度竞争,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导致我国出口面临产业扩张和效率低下的困境。因此,我国有必要通过制度创新和结构创新进一步深化我国外贸体制改革。首先,政府应积极推进企业产权改革,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才会有坚持不懈追求发展的内在激励,企业及产品的竞争力也才能不断提升,才能为比较优势的转变和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通过结构创新,大力推进外贸规模经营,提高外贸企业的集中度,改变当前外贸企业分散经营、

过度竞争的局面,真正建立起以贸易为主,兼具贸易、产业、金融、科技开放功能的企业化、集团化、国际化的综合企业。

(作者单位:山东财政学院国际经贸学院)


相关内容

  • 中国出口贫困化增长分析
  • [摘要]本文在阐述出口贫困化增长的含义时,以中国的出口贫困化增长为例,说明出口贫困化增长的原因,提出解决中国出口贫困化增长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出口贫困化增长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不断前进.从自然经济的自给自足到当今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高速发展.国际分工与生产 ...

  • 我国贸易条件与贸易收益研究_基于_贫困化增长_理论的思考
  • <理论探索>2009年第1期(总第175期) 经济研究 我国贸易条件与贸易收益研究 ---基于"贫困化增长"理论的思考 刘志永,孙建中 (晋中学院,山西晋中 030600) [摘要]多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已成为支持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和提高社会福利的"引 ...

  • 贸易增长的"贫困化"陷阱和比较优势的悖论
  • 作者:李敏郭曼 经济体制改革 2003年04期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12X(2003)-01-0009(05)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中国家基于自身的资源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而参与国际分工能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普维雷什(Prebish).辛格(Sing ...

  • 浙江农产品出口结构优化研究[文献综述]
  • 题 目: 浙江农产品出口结构优化研究 一.引言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产品贸易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加强农产品出口的基地建设和调控管理,构建开放统一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业的 ...

  • 中国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国际经贸 中国贸易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李 平 辛 佳 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 本文首先通过1983年-2006年的数据,分析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动趋势.然后应用实证的方法,研究影响中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因素.包括建立回归模型,分析经济增长.出口商品结构.外商直接投资等影响因素与贸易条件变 ...

  • 美元贬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 美元贬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摘要:近年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元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贬值,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有特殊的地位,美元贬值对世界经济影响是巨大的.本文主要分析了美元贬值的原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美元:贬值:经济. 相对于世界主要经济货币而言,美元已经发生了持续且较大幅度的贬值,并 ...

  • 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 比优势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学院:商学院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国贸1102 学号:[1**********] 姓名:尹春春 指导老师:刘婧 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推动了时英国的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就其发展至今的历史情况来看,比 ...

  • 浅析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
  • 摘 要:中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国际收支保持较大顺差可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但不容否认,长时期的国际收支双顺差会给我国经济带来负面的影响.根据国际收支的基本原理,本文分析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现状,并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同时在重点分析双顺差的负面影响的 ...

  • 要素成本上升条件下的中国对外贸易转型
  •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实行以传统部门为支撑的比较优势战略,这种贸易模式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剩余,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面对要素成本的变化,当前依靠低要素成本出口以纺织.服装和玩具等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模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 贸易的不适应性导致条件恶化和贫困增长,转型成为我国贸易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