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干旱地区饮用水源地存在的问题及环境保护措施

  摘要 分析了宁夏干旱地区饮用水源地缺水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环境保护措施,以期为该地区的饮用水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饮用水源地;缺水原因;问题;保护措施;干旱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214-02

  宁夏的干旱地区属于南部山区,地处黄土高原的中部地区,水资源非常少,年降水量只占蒸发量的1/10,与全国的人均占有量相比,该地区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占14.2%,因此水资源处于相当匮乏的状况,尤其是饮用水,不能满足日趋增长的人口需要,可以说,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对饮用水源地进行开发与保护。由于缺乏资金等问题,一直未能落实水源地的保护措施。目前,宁夏干旱地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无任何相应的保护设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畜禽粪便污染、人为活动及潜在的人为破坏等,当地的群众长期受到水源保证率不足及水质的逐步恶化等困扰。宁夏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相当匮乏。水资源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解决当地人畜的饮水问题,以保证满足当地群众的用水需求,推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1 宁夏干旱地区缺水的原因

  1.1 干旱少雨,时空分布不均匀

  干旱地区的群众面临着缺水的危机,该地人们的生活、生产及自然环境方面对水资源的需求均较为缺乏。而宁夏南部山区即属于干旱少雨区,不仅年降水量少,而且年蒸发量大,与其他地区相比,该地区在水资源方面更显得尤为缺乏。且宁夏南部地区的水资源空间分布非常不均匀,区域的分布高度集中,难以进行开发利用。

  1.2 污染导致水资源相当缺乏

  水资源恶化严重制约着宁夏南部山区的经济发展。由于近年来黄河的水质遭受了严重的污染,地下水的水质呈现日益恶化的发展趋势,导致了人们生活饮用水的质量严重下降。在宁夏南部的干旱山区,农村的日常饮用水绝大多数来源于雨雪的积累,农药及化肥等的普遍使用导致了该地的生活饮用水的恶化,对人们身体健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 宁夏干旱地区饮用水源地存在的问题

  宁夏地区的饮用水源主要来自2个方面,即天水和地下水,而这2种水源的来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比如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以及其他污染。这就给人民的用水带来了困扰,严重地制约着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

  2.1 工业污染

  近年来,由于科学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宁夏地区也相继建起了大型企业和工厂。虽然这些工厂和企业的建立为广大人民群众解决了就业困难,同时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由于这些工厂和企业的废气、废水的排放措施不得当,不同程度地对当地的土壤产生了污染,这些废水渗入到深层土壤中,对当地的水源产生了严重的污染。

  2.2 农业污染

  山区的地下水资源相当贫乏,农业的灌溉基本上全来源于地表水,一般都是由河道直接引水进行灌溉,由于近年山区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导致林木对水源的涵养能力不断降低,造成河水量的不断减少,甚至河水经常出现断流等现象;再加上当地大量使用农药,使河水中积累了大量的农药残毒物,导致河水的自净能力降低,对河中的鱼类生存产生威胁,甚至导致一些鱼类的灭绝,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3 生活污染及其他污染

  生活污染基本是源于人类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由于宁夏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人们的生活条件比较差,长期的广种薄收导致当地的农民无力对其生活条件进行改善,造成当地的人居环境越来越差,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等严重滞后。因经济条件的限制,当地流域内并无相应的无害化处理体系对污水、垃圾及粪便进行处理,导致当地村落的面源污染十分严重。据统计,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

  3 环境保护措施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的重要控制性要素[1-2]。而宁夏南部山区为干旱地区,水资源非常匮乏,水资源生态现状很不乐观,必须加强宁夏南部山区水资源的保护。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就是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为重点,以小流域内污染总控为原则,综合减污,达到流域内空气新鲜、水源洁净、环境优美的效果。

  3.1 加强组织领导,部门协调合作

  为了认真抓好宁夏南部山区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促进当地各项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管理办法,成立了南部山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有效地促进了农、林、牧、水、乡、村等部门工作的协调,并在施工的过程中,抽调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及时地给予指导,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提高,以对项目建设任务的质量进行保证。

  3.2 控制荒坡地径流

  增加林草的覆盖率,可采取退耕还草、营造水保林等措施,实现对当地的水土流失现状的有效控制。可采取设置封禁牌、铁丝网围栏等方式,进行封禁治理,以降低由于人为活动而对植被产生的破坏。还可采取沼气、太阳灶等可再生能源替代措施,充分地依靠当地的自然力量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促进荒坡地蓄水保土能力的增加。

  3.3 控制村落面源污染

  在人类活动较为集中的地方建设垃圾处理设施,以对人们的居住环境进行改善,实现“清洁流域”。通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农民进行指导,使人们尽量选择使用高效化肥及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尽量防止河流及土壤出现污染现象。此外,还可利用生物技术在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从源头上控制面源污染[3-4]。

  3.4 积极开辟新水源

  首先应充分合理地对当地的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可修建水库,对雨、雪等水资源进行蓄积。虽然宁夏干旱地区某些地区地下水还可以开采利用,但大部分已出现超采现象,必须对其开采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另一种有效途径是对污水进行处理。在各种污水排入河道前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加以回收利用。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河水的污染,还可以增加供水量。因此,为了防治污染,改善自然环境,必须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应当运用法律手段控制污水源的发展,将污水处理回用与污染源的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4 参考文献

  [1] 陈即军.三峡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策略[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4(1):33-37.

  [2] 林助金.“十一五”为水土保持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1(5):44-45.

  [3] 张光贵.湖南省水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水资源保护,2003,19(4):43-45.

  [4] 杨瑞强,朱琨,金星龙,等.窖水的水质分析及水质特点[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1,14(2):70-71.

  摘要 分析了宁夏干旱地区饮用水源地缺水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环境保护措施,以期为该地区的饮用水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 饮用水源地;缺水原因;问题;保护措施;干旱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图分类号 X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214-02

  宁夏的干旱地区属于南部山区,地处黄土高原的中部地区,水资源非常少,年降水量只占蒸发量的1/10,与全国的人均占有量相比,该地区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占14.2%,因此水资源处于相当匮乏的状况,尤其是饮用水,不能满足日趋增长的人口需要,可以说,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对饮用水源地进行开发与保护。由于缺乏资金等问题,一直未能落实水源地的保护措施。目前,宁夏干旱地区饮用水源地保护区无任何相应的保护设施,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畜禽粪便污染、人为活动及潜在的人为破坏等,当地的群众长期受到水源保证率不足及水质的逐步恶化等困扰。宁夏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相当匮乏。水资源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必须解决当地人畜的饮水问题,以保证满足当地群众的用水需求,推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1 宁夏干旱地区缺水的原因

  1.1 干旱少雨,时空分布不均匀

  干旱地区的群众面临着缺水的危机,该地人们的生活、生产及自然环境方面对水资源的需求均较为缺乏。而宁夏南部山区即属于干旱少雨区,不仅年降水量少,而且年蒸发量大,与其他地区相比,该地区在水资源方面更显得尤为缺乏。且宁夏南部地区的水资源空间分布非常不均匀,区域的分布高度集中,难以进行开发利用。

  1.2 污染导致水资源相当缺乏

  水资源恶化严重制约着宁夏南部山区的经济发展。由于近年来黄河的水质遭受了严重的污染,地下水的水质呈现日益恶化的发展趋势,导致了人们生活饮用水的质量严重下降。在宁夏南部的干旱山区,农村的日常饮用水绝大多数来源于雨雪的积累,农药及化肥等的普遍使用导致了该地的生活饮用水的恶化,对人们身体健康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 宁夏干旱地区饮用水源地存在的问题

  宁夏地区的饮用水源主要来自2个方面,即天水和地下水,而这2种水源的来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比如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以及其他污染。这就给人民的用水带来了困扰,严重地制约着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

  2.1 工业污染

  近年来,由于科学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宁夏地区也相继建起了大型企业和工厂。虽然这些工厂和企业的建立为广大人民群众解决了就业困难,同时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由于这些工厂和企业的废气、废水的排放措施不得当,不同程度地对当地的土壤产生了污染,这些废水渗入到深层土壤中,对当地的水源产生了严重的污染。

  2.2 农业污染

  山区的地下水资源相当贫乏,农业的灌溉基本上全来源于地表水,一般都是由河道直接引水进行灌溉,由于近年山区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导致林木对水源的涵养能力不断降低,造成河水量的不断减少,甚至河水经常出现断流等现象;再加上当地大量使用农药,使河水中积累了大量的农药残毒物,导致河水的自净能力降低,对河中的鱼类生存产生威胁,甚至导致一些鱼类的灭绝,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3 生活污染及其他污染

  生活污染基本是源于人类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由于宁夏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人们的生活条件比较差,长期的广种薄收导致当地的农民无力对其生活条件进行改善,造成当地的人居环境越来越差,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等严重滞后。因经济条件的限制,当地流域内并无相应的无害化处理体系对污水、垃圾及粪便进行处理,导致当地村落的面源污染十分严重。据统计,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

  3 环境保护措施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的重要控制性要素[1-2]。而宁夏南部山区为干旱地区,水资源非常匮乏,水资源生态现状很不乐观,必须加强宁夏南部山区水资源的保护。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就是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水源保护为中心,以控制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为重点,以小流域内污染总控为原则,综合减污,达到流域内空气新鲜、水源洁净、环境优美的效果。

  3.1 加强组织领导,部门协调合作

  为了认真抓好宁夏南部山区的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生态环境建设项目,促进当地各项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根据国家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管理办法,成立了南部山区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领导小组,有效地促进了农、林、牧、水、乡、村等部门工作的协调,并在施工的过程中,抽调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及时地给予指导,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提高,以对项目建设任务的质量进行保证。

  3.2 控制荒坡地径流

  增加林草的覆盖率,可采取退耕还草、营造水保林等措施,实现对当地的水土流失现状的有效控制。可采取设置封禁牌、铁丝网围栏等方式,进行封禁治理,以降低由于人为活动而对植被产生的破坏。还可采取沼气、太阳灶等可再生能源替代措施,充分地依靠当地的自然力量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促进荒坡地蓄水保土能力的增加。

  3.3 控制村落面源污染

  在人类活动较为集中的地方建设垃圾处理设施,以对人们的居住环境进行改善,实现“清洁流域”。通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农民进行指导,使人们尽量选择使用高效化肥及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尽量防止河流及土壤出现污染现象。此外,还可利用生物技术在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从源头上控制面源污染[3-4]。

  3.4 积极开辟新水源

  首先应充分合理地对当地的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可修建水库,对雨、雪等水资源进行蓄积。虽然宁夏干旱地区某些地区地下水还可以开采利用,但大部分已出现超采现象,必须对其开采量进行严格的控制。另一种有效途径是对污水进行处理。在各种污水排入河道前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加以回收利用。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河水的污染,还可以增加供水量。因此,为了防治污染,改善自然环境,必须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应当运用法律手段控制污水源的发展,将污水处理回用与污染源的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4 参考文献

  [1] 陈即军.三峡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策略[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4(1):33-37.

  [2] 林助金.“十一五”为水土保持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1(5):44-45.

  [3] 张光贵.湖南省水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水资源保护,2003,19(4):43-45.

  [4] 杨瑞强,朱琨,金星龙,等.窖水的水质分析及水质特点[J].甘肃环境研究与监测,2001,14(2):70-71.


相关内容

  • cpu调度实验报告
  • http://www.yrwr.com.cn/qwlt/q20.htm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1. 西北地区黄河流域片概况 西北地区包括新疆.宁夏的全部,青海.甘肃两省的黄河流域和内陆河流域,陕西省的黄河流域部分,内蒙古的伊克昭盟.阿拉善盟和乌海市,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1.1社会经济概况 ...

  • 水资源社会调查报告
  • 水资源社会调查报告 之前,因为水的原因而成为难民者将多达1亿人. 全球12亿人难获安全饮用水 现在全世界每年排放的污水达4000多亿吨,从而造成5万多亿吨水被污染,到2025年世界上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的人数将增加到23亿. 中国水资源排全球第128位 联合国"第三届水资源论坛大会" ...

  •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饮水安全问题
  •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饮水安全问题 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危机的核心问题是农村饮用水源保护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对饮水安全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无论有多大困难,都要想办法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绝不能让群众再喝高氟水‛:‚要增强紧迫感,深入调研,科学论证,提出解决方案,认真加以落实,使群众能喝上'放心水'‛. 在2 ...

  • 中国水资源
  • 中国水资源 一.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人类能够从自然界获取以满足其需要的任何天然生成物及作用与其上的人类活动结果,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取自自然界的初始投入. 天然生成物:如土地.水.大气.岩石.矿物.生物及其群集的森林.草场.矿藏.陆地.海洋等. 二. 水资源概述 1. 水资源含义 广义 广义上的水资 ...

  • 关于水务的文章
  • 关于水务的文章,题目是:如果我是... 悬赏分:100 - 解决时间:2008-9-15 23:03 就比如我是水务局局长对一些水务的看法,跟水务有关于的就行,要求文章大概3000字! 大家一定要帮我的忙,我想了好长时间就是不知道怎么写,先谢谢大家了... 提问者: 匿名 最佳答案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 ...

  • 国家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
  • DOI:10.13198/j.res.2008.04.59.wanbt.015 第21卷 第4期 环 境 科 学 研 究ResearchofEnvironmentalSciences Vol.21,No.4,2008 国家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 万本太,吴 军,徐海根 1 2 2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

  • 甘肃水文概况
  • 河流.地下水.冰川与水力资源 甘肃省位于我国内陆,东西长1400多公里,南北宽近1000公里.自然地理条件复杂,兼有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的特点.三大自然地理区的地貌.气候等特点,对本省水文地理状况有重大影响.东部黄土高原与东南部的陇南山地,是黄河与长江流域,属于外流区.西北部的河西走廊及北山山地,属于 ...

  • 全国水资源现状及饮用水标准
  • 全国水资源现状及饮用水标准 一.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

  • 宁夏生态移民搬迁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 宁夏自治区易地扶贫搬迁专题之十一:宁夏生态移民 搬迁中的突出问题及对策 宁夏区发展改革委地区处 宁夏南部山区包括固原市的西吉.隆德.泾源.彭阳县.原州区和中卫市的海原县及吴忠市的盐池.同心县共8个国定贫困县,涉及162个乡(镇).1637个行政村,总面积3.04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总面积的5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