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的传递

1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了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看录像、老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

通过学生分析、讨论,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精神,了解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通过学生讨论分析,培养合作精神。

重、难点:

电话的结构与原理。

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数字、模拟信号。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 电话机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烽火台”„„古代信息的传递方式,现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些?

进行新课:

1、电话的结构: 贝尔发明了电话

话筒: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结构与麦克风相同

听筒: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结构象喇叭

电话线:传递信号

2

2、电话交换机:

想想议议: 完成课本77页的问题

结果:利用电话交换机可以大量减少线路。

电话交换机之间可以连接

简述电话交换机的发展过程

分析:占线的现象

3、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与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信号的电信号。 缺点: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易失真,从而使传递的信息发生变化。

数字信号:利用数字的组合来代表信息的信号。

特点:一般只有两个数字,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很稳定,容易编辑。

3、达标练习:课本后79页 “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二、电磁波的海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的传播速度。

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在真空的传播。

3

重、难点:

电磁波的产生。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 收音机、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电话的传播需要电话线,收音机、电视信号的传播没有导线,它们靠什么传播?„„电磁波 进行新课:

1、电磁波的产生:

演示:课本80页试验

结果:产生了电磁波(为什么电流要时断时续)

结论: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 2、电磁波的传播:

在很多介质中可以传播,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用c表示:c=3×10m/s这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

①波长:用λ表示,单位是m

②频率:1秒钟变化的次数,用f表示,单位Hz

1MHz=1000kHz=1000000Hz

它们的关系:c=λf

3、电磁波的分类:

课本81页图示,分类的依据是频率或波长 8

4

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阅读“科学世界”

录像„„电磁波的海洋

3、达标练习:课本后83页 “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三、广播通信、电视、移动电话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

大致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

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

2、过程和方法

通过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

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5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前面我们知道电磁波可以在真空、空气中传播,

这节课我们学习电磁波的一些应用。

进行新课:

1、无线电广播:

大致过程:课本84页图示

声信号→电信号→电磁波→发射→接收机→声信号

但有两个问题:

①信号弱

②频率低,传递性差

解决方法:

①放大

②加一载波,接收后再去掉

例:声信号10000Hz+载波100000Hz=110000Hz发射

接收后110000Hz-载波100000Hz=声信号10000Hz

2、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对照课本85页图分析说明

(传播过程与无线电广播基本相同,但多了图像信号,必

须把图像转换为电信号,与声音一起发射)

3、移动电话:

即有发射功能,又有接收功能。(可以看做是广播电台与收音机的组合)

无绳电话:

阅读“科学世界”“STS”

观看录像:

3、达标练习:课本后89页 “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6

教学后记: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科学的技术。

重、难点:

了解科学技术,培养学习的动力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前面我们学习电话、广播、电视、无线电话,着都是信息传递的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递的方式还会越来越多。

进行新课:

1、微波通信:

微波:波长在10m~1mm之间,频率在30MHz~300000MHz

之间的电磁波。

优点:频率高,信息传递的效率高,可以同时开通大量的频道,穿透性好。

缺点:传播近似直线,不能沿地球表面传播,在地面的传播距离短。

改进方式:需要大量的中继站,约50km一个。

讨论:能否用月球做中继站?

结论:不行,但可以用卫星做中继站。

7

2、卫星通信:利用卫星做中继站的微波通信方式。 同步卫星:

优点:覆盖范围广,只要三个卫星就可以让信号覆盖全球。

3、光纤通信:利用频率更高的光波进行信息传递。

优点:频率高,信息传递的效率高,可以同时开通大量的 频道,穿透性好。

但普通的光不可以:发散性,不单一

激光:频率单一、方向集中,可以用来传递信息。 光导纤维:

阅读“科学世界”“STS”

4、网络通信:把计算机连在一起,实现信息共享。 优点:

电子邮件:

因特网:

观看录像:

3、达标练习:课本后97页 “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1

第二十一章 信息的传递

一、现代顺风耳-电话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了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区别。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看录像、老师讲解,了解电话是如何传递。

通过学生分析、讨论,说明电话交换机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不怕困难,积极探索精神,了解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通过学生讨论分析,培养合作精神。

重、难点:

电话的结构与原理。

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数字、模拟信号。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 电话机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烽火台”„„古代信息的传递方式,现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些?

进行新课:

1、电话的结构: 贝尔发明了电话

话筒: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结构与麦克风相同

听筒: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结构象喇叭

电话线:传递信号

2

2、电话交换机:

想想议议: 完成课本77页的问题

结果:利用电话交换机可以大量减少线路。

电话交换机之间可以连接

简述电话交换机的发展过程

分析:占线的现象

3、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与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信号的电信号。 缺点: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易失真,从而使传递的信息发生变化。

数字信号:利用数字的组合来代表信息的信号。

特点:一般只有两个数字,在传输、放大、加工的过程中很稳定,容易编辑。

3、达标练习:课本后79页 “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二、电磁波的海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

知道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的传播速度。

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演示了解电磁波的产生,电磁波在真空的传播。

3

重、难点:

电磁波的产生。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 收音机、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电话的传播需要电话线,收音机、电视信号的传播没有导线,它们靠什么传播?„„电磁波 进行新课:

1、电磁波的产生:

演示:课本80页试验

结果:产生了电磁波(为什么电流要时断时续)

结论: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 2、电磁波的传播:

在很多介质中可以传播,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用c表示:c=3×10m/s这是宇宙中最大的速度

①波长:用λ表示,单位是m

②频率:1秒钟变化的次数,用f表示,单位Hz

1MHz=1000kHz=1000000Hz

它们的关系:c=λf

3、电磁波的分类:

课本81页图示,分类的依据是频率或波长 8

4

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阅读“科学世界”

录像„„电磁波的海洋

3、达标练习:课本后83页 “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三、广播通信、电视、移动电话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

大致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

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

2、过程和方法

通过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

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5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前面我们知道电磁波可以在真空、空气中传播,

这节课我们学习电磁波的一些应用。

进行新课:

1、无线电广播:

大致过程:课本84页图示

声信号→电信号→电磁波→发射→接收机→声信号

但有两个问题:

①信号弱

②频率低,传递性差

解决方法:

①放大

②加一载波,接收后再去掉

例:声信号10000Hz+载波100000Hz=110000Hz发射

接收后110000Hz-载波100000Hz=声信号10000Hz

2、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对照课本85页图分析说明

(传播过程与无线电广播基本相同,但多了图像信号,必

须把图像转换为电信号,与声音一起发射)

3、移动电话:

即有发射功能,又有接收功能。(可以看做是广播电台与收音机的组合)

无绳电话:

阅读“科学世界”“STS”

观看录像:

3、达标练习:课本后89页 “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6

教学后记: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常识性了解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2、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科学的技术。

重、难点:

了解科学技术,培养学习的动力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前面我们学习电话、广播、电视、无线电话,着都是信息传递的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递的方式还会越来越多。

进行新课:

1、微波通信:

微波:波长在10m~1mm之间,频率在30MHz~300000MHz

之间的电磁波。

优点:频率高,信息传递的效率高,可以同时开通大量的频道,穿透性好。

缺点:传播近似直线,不能沿地球表面传播,在地面的传播距离短。

改进方式:需要大量的中继站,约50km一个。

讨论:能否用月球做中继站?

结论:不行,但可以用卫星做中继站。

7

2、卫星通信:利用卫星做中继站的微波通信方式。 同步卫星:

优点:覆盖范围广,只要三个卫星就可以让信号覆盖全球。

3、光纤通信:利用频率更高的光波进行信息传递。

优点:频率高,信息传递的效率高,可以同时开通大量的 频道,穿透性好。

但普通的光不可以:发散性,不单一

激光:频率单一、方向集中,可以用来传递信息。 光导纤维:

阅读“科学世界”“STS”

4、网络通信:把计算机连在一起,实现信息共享。 优点:

电子邮件:

因特网:

观看录像:

3、达标练习:课本后97页 “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相关内容

  • Web页面间信息传递方法的效果研究
  •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08年第4期 Web页面间信息传递方法的效果研究 Research on theEffectofMethodstoTransferDatabetween Web Pages 杨育标徐炳文(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301) 摘要:在Web应用系统的开发中,页面间的信息传递 ...

  • 17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 临邑县中小学当堂达标教学课时教案 学校 授课人 课题 1. 2. 学生 教 学 目 标 宿安中心小学 许昌勇 年级 班级 6 6.1 6.2 学科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科学 2011 年 日 年 月 月 日 17 生物是怎样传递信息的 学生 中生物 中生物 传递信息 传递信息的 学生的学 . 递信息 ...

  • [生物]同步学案: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信息种类 (1)三个基本功能及其地位 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它们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三者密不可分,但也各有不同. 生态系统 能量流动_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动力 基本功能 物质循环 _________ ...

  • 中国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比较研究
  • 将信息准确.安全地传递出去,无论在古代还是在现在生活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相对较低,科技也不发达,但古老的中国人民仍然发明出一个又一个的方法向外界传递着自己的信息,每一个方法之中,无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中国古代社会传递信息的方式大约有以下几种: 1.飞鸽传书.古代用信鸽传递 ...

  •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 第4节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测控导航表 一.选择题 1. (2012年四川巴中四县统考)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下列选项中, 与物理信息传递相关的是( C ) A. 警犬嗅寻毒品 B. 蜜蜂跳舞 C. 蝙蝠捕食 D. 花香引蝶 解析:A 和D 项中的信息都有气味, 是化学信息; 蜜蜂跳舞 ...

  •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课时教学设计
  •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 教学目标 1.流利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2.了解古代和现代社会有哪些传递方式 3.比较古代和现代传递信息方式的不同 课前准备 搜集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故事 一.激趣 ...

  • 课题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 课题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目标 1. 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及信息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2. 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3. 养成留心信息的习惯,逐步学会搜集.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 课时 目标 1. 学会14个生字,读懂5篇阅读材料,整体 ...

  • 信号传递理论
  • 信号传递理论 信号传递理论(Signalling Theory) [编辑] 信号传递理论概述 西方财务学家的研究表明,在信息不对称下,公司向外界传递公司内部信息的常见信号有三种:(1)利润宣告:(2)股利宣告:(3)融资宣告.与利润的会计处理可操纵性相比,股利宣告是一种比较可信的信号模式.信号传递理 ...

  • 高二生物必修三[问题与环境]5-20
  • 训练20 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基础过关 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行为信息的是 A .雄孔雀在雌孔雀面前的频频开屏 B .工蜂中侦察蜂所跳的"圆圈舞" C .某些鸟类的求偶炫耀 D .看家狗在外出时的频频撒尿 2.利用电子仪器产生与蜜蜂跳舞相同频率的 ...

  • 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信息传递管理制度
  • 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信息传递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公司生产经营管理信息在内部各管理层级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充分利用,根据<公司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公司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以及本公司<章程>,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