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最高深的智慧 [收藏]

前些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与一位佛教徒朋友聊天儿,她吃斋、念佛,早晚功课不断,而且言谈举止处处得体,虽然不乏有意控制,却也心诚。

她看到我新书《寻找失去的快乐》中有许多佛教字眼儿,便大胆地问出一个问题:“光盘上总说什么极乐世界,我能不能问问你,到那里去干吗呀,那有什么好的吗?”说完她窃笑:“每次我参加法会都不敢问上师,怕别人笑话我。”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问的?”我说,“你的问题挺好的,如果只是念,而不去问自己念的是什么,倒是个问题。你是在探讨,不是在迷信,所以我认为你是个有独立思维的人,不是盲修瞎练。”

“是啊!”她坦言道:“我看见那么多人只是念,只是念,却不知道自己念的是什么,就算是搞对象或找工作,也得了解对方呀,何况这是一件挺庄严的事。”

我看了眼在一边跑动的孩子,问她:“你儿子挺聪明的,精力充沛。”

她会心地笑道:“嗨,别提多淘了!不过一看见她,我和他爸就什么气儿都消了,再累看见他,也觉得值。”

“这就是极乐世界。”我笑道,“那只是一种感觉,并不是所谓的某个方向。”

她一下子愣住了,“您这个说法几乎颠覆了我,不是说死后会怎么怎么样吗?”

“那只是方便说,”我继续道,“如果有什么地方可去,那《金刚经》就是在打妄语。”

她又问:“《金刚经》我看过,看不懂,不过它上面好象确实没说过什么极乐世界,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金刚经》的最后一句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那么,去极乐世界是不是有为法,它上面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极乐世界是不是一种相?就连《金刚经》本身也是有为法,也是相呀。”

这位女菩萨彻底懵了,“是呀,是呀,可为什么还让我们念呢?”

“因为是方便说,”我继续道:“佛法其实是一种‘无主宰,非自然’的法门,它不是迷信,更不是崇拜,然而我们一般人都有个习惯,就是被一种观念所支配,否则便没有方向和目标。可真正的佛教,是先立后破,正像您这样先确立疑问,但如果不念,怎么会产生疑问呢?这就是要破的预兆。再者说,经文本身就是在破自己,好象什么都没说,比如《心经》,什么都是无,那《心经》有吗?这就是自我否定,自我清除。”

我继续分享读《金刚经》的体会:“过去我也听不懂《金刚经》,反复听后,只是对内容中的那些故事和境界产生兴趣,比如说菩萨,比如说歌利王,比如说转轮圣王,直到有一天,我听到最后一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时,我一下子也懵了,因为听经也是有为法呀,也是相呀。再者说,《金刚经》上还有一句:‘法尚因舍,何况非法’,那么所谓的佛法是不是法呢?当然是,所以上面常说什么‘是什么,非什么,是名什么’,就是这个意思,它是要我们不住于相,也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那么佛法还要不要修了?”她问。

“当然要修,但它的修持是为了破,对象是一个个相,相里面包括观念、经验、教条、习气等,特别是习性,这个相是修持的最重要对象,我们许多人在修法时,也是跟着习性走,比如贪住在那个境界里,把经文作为逃避现实的工具,作为寄托的媒介,这仍然是习性使然,而决不是佛陀的目的,他是让人们解脱,解脱的对象就包括这些,怎么又让我们抓住某个境界不放呢?”

“那破相的好处是什么呢?”她问。

“生出智慧呀!”我笑答:“当什么都无法寄托时,自然会内观心态,觉察感受,这自然会形成自主之心,当一切了然于心,那还有什么放不下的,还有什么会牵挂的,人不就变得轻松了吗?这就像一个孩子,哭完就完,吵完了还是好朋友,没那么多观念和情绪干扰,就算呈现出来,也是方便之门,不会当真,于是,三昧生出来,所谓游刃有余,在生活中,便少了许多烦恼,人就会健康、快乐,这就是所谓的极乐世界。”

功课一定是要做的,因为没有那些佛号和经文,便不会生出疑问和解脱之心。

前些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与一位佛教徒朋友聊天儿,她吃斋、念佛,早晚功课不断,而且言谈举止处处得体,虽然不乏有意控制,却也心诚。

她看到我新书《寻找失去的快乐》中有许多佛教字眼儿,便大胆地问出一个问题:“光盘上总说什么极乐世界,我能不能问问你,到那里去干吗呀,那有什么好的吗?”说完她窃笑:“每次我参加法会都不敢问上师,怕别人笑话我。”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问的?”我说,“你的问题挺好的,如果只是念,而不去问自己念的是什么,倒是个问题。你是在探讨,不是在迷信,所以我认为你是个有独立思维的人,不是盲修瞎练。”

“是啊!”她坦言道:“我看见那么多人只是念,只是念,却不知道自己念的是什么,就算是搞对象或找工作,也得了解对方呀,何况这是一件挺庄严的事。”

我看了眼在一边跑动的孩子,问她:“你儿子挺聪明的,精力充沛。”

她会心地笑道:“嗨,别提多淘了!不过一看见她,我和他爸就什么气儿都消了,再累看见他,也觉得值。”

“这就是极乐世界。”我笑道,“那只是一种感觉,并不是所谓的某个方向。”

她一下子愣住了,“您这个说法几乎颠覆了我,不是说死后会怎么怎么样吗?”

“那只是方便说,”我继续道,“如果有什么地方可去,那《金刚经》就是在打妄语。”

她又问:“《金刚经》我看过,看不懂,不过它上面好象确实没说过什么极乐世界,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呀?”

“《金刚经》的最后一句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那么,去极乐世界是不是有为法,它上面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极乐世界是不是一种相?就连《金刚经》本身也是有为法,也是相呀。”

这位女菩萨彻底懵了,“是呀,是呀,可为什么还让我们念呢?”

“因为是方便说,”我继续道:“佛法其实是一种‘无主宰,非自然’的法门,它不是迷信,更不是崇拜,然而我们一般人都有个习惯,就是被一种观念所支配,否则便没有方向和目标。可真正的佛教,是先立后破,正像您这样先确立疑问,但如果不念,怎么会产生疑问呢?这就是要破的预兆。再者说,经文本身就是在破自己,好象什么都没说,比如《心经》,什么都是无,那《心经》有吗?这就是自我否定,自我清除。”

我继续分享读《金刚经》的体会:“过去我也听不懂《金刚经》,反复听后,只是对内容中的那些故事和境界产生兴趣,比如说菩萨,比如说歌利王,比如说转轮圣王,直到有一天,我听到最后一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时,我一下子也懵了,因为听经也是有为法呀,也是相呀。再者说,《金刚经》上还有一句:‘法尚因舍,何况非法’,那么所谓的佛法是不是法呢?当然是,所以上面常说什么‘是什么,非什么,是名什么’,就是这个意思,它是要我们不住于相,也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那么佛法还要不要修了?”她问。

“当然要修,但它的修持是为了破,对象是一个个相,相里面包括观念、经验、教条、习气等,特别是习性,这个相是修持的最重要对象,我们许多人在修法时,也是跟着习性走,比如贪住在那个境界里,把经文作为逃避现实的工具,作为寄托的媒介,这仍然是习性使然,而决不是佛陀的目的,他是让人们解脱,解脱的对象就包括这些,怎么又让我们抓住某个境界不放呢?”

“那破相的好处是什么呢?”她问。

“生出智慧呀!”我笑答:“当什么都无法寄托时,自然会内观心态,觉察感受,这自然会形成自主之心,当一切了然于心,那还有什么放不下的,还有什么会牵挂的,人不就变得轻松了吗?这就像一个孩子,哭完就完,吵完了还是好朋友,没那么多观念和情绪干扰,就算呈现出来,也是方便之门,不会当真,于是,三昧生出来,所谓游刃有余,在生活中,便少了许多烦恼,人就会健康、快乐,这就是所谓的极乐世界。”

功课一定是要做的,因为没有那些佛号和经文,便不会生出疑问和解脱之心。


相关内容

  • 中国儿童 十二大平安宣言
  • 中国儿童 平安宣言 庆祝2015年" 六一" 国际儿童节活动通知 为庆祝201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楼兰漠玉珠宝在中关村四通桥东数码大厦A 座三层 <中国好运石道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适合儿童特点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儿童度过一个幸福快乐而有意义的节 ...

  • 松赞林寺导游词
  • 噶丹·松赞林寺导游词 各位朋友,踏上香格里拉这块吉祥如意的宝地,就已经离佛国净土的门槛不远了.如果大家想在此与佛结下善缘的话,就请跟我到噶丹·松赞林寺去看看吧! 概况 噶丹·松赞林寺是云南省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也是康藏地区有名的"十三林"之一.清康熙年间,康藏一带由于教派之 ...

  • 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
  • --访宗教文化学者陈兵 梧桐影/文 说起宗教,不管信与不信,一种神秘和敬畏总会出现在我们身体的某个部位.哪些充满神灵鬼怪的世界似乎已距我们十分遥远,而从朋友那里偶然听闻的神异故事,也往往成为茶余饭后的"甜点",让我们得以暂时游离这个物化的世界.身边总不缺乏有宗教情怀甚至信仰的朋友 ...

  • 知识]史上最全珊瑚知识汇总
  • 知识]史上最全珊瑚知识汇总 你了解吗?珊瑚不是植物是动物! 珊瑚的历史与形成 珊瑚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海洋生物,将近五亿年前就出现了.很多人以为珊瑚是植物,其实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珊瑚是动物,是由无数微小的珊瑚虫聚集形成.珊瑚虫是一种腔肠动物,它个头很小,往往只有几毫米,体态玲珑,色泽美丽,十分娇气,只 ...

  • 本命年送什么礼物
  • 本命年就是农历年的属相与自己的生肖属相一致的年份即为本命年.比如2015年属相是羊,如果你是属羊的,那么进入农历羊年就开始了你的本名年了.本命年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不吉利的年份."本命年犯太岁,太岁当头坐,无喜必有祸"的民谣吏是关于本命年不甚吉利的最好写照.故民间通常把"本 ...

  • 龙眼菩提的象征意义和收藏价值
  • 龙眼菩提:驱邪.镇宅.富贵.吉祥.龙眼菩提的颜色是褐黄色的,椭圆的形状,因为它的每一粒上都有三角状眯眼的像龙眼的斑点,所以人们美其名为龙眼菩提.龙眼菩提子佛珠按佛教经典上的使用方式在款式上可分为手珠.持珠与念珠三种. 龙眼菩提的象征意义 龙在我们中国就象征着繁荣强大.在佛教中,它的喻义是佛学的法力无 ...

  • [展览]近藏集粹--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入藏文物特展
  • 经过数月的紧张筹备,<近藏集粹--中国国家博物馆新入藏文物特展>终于如期揭幕.这是一个以文物征集为主线的展览,荟萃了国家博物馆近年征集的120余件套代表文物,旨在向社会汇报国家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充分发挥藏品为社会大众服务的功能,希望通过此展给广大观众带来历史.文化和艺术享受 ...

  • 中国儿童平安宣言
  • 中国儿童 平安宣言 庆祝2015年 为庆祝201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楼兰漠玉珠宝在中关村四通桥东数码大厦A座三层<中国好运石道城>组织开展了一系列适合儿童特点和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儿童度过一个幸福快乐而有意义的节日. 儿 童 节 活 动 以 " 平 安 . ...

  • 净空法师:建寺庙把钱埋土里不值得,建电视台请人讲经的功德最大
  • 来源:净土释疑网 录入时间:2014-12-02 20:09:42 关键字:道场,建寺庙,建电视台,功德,佛教的六种形式,六种形式,宗教大学,善逝,世间解 [ 点击数:125 ] [字体: 大 中 小 ] [ 收藏 ][ 打印文章 ] 摘自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39集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