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应急预案编制通则
中油安〔2009〕318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管理,规范预案编制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 本通则适用于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生产安全、环保等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预案的编制工作。其他突发事件的预案编制工作可参照本通则的要求执行。
第三条 预案编制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坚持科学、实用、简明、易行的原则。
— 1 —
第四条 集团公司对预案编制工作实行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分类管理。
集团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集团公司级预案的编制工作。企业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企业级预案的编制工作,并指导基层单位级预案的编制工作。
第二章 预案分级及组成
第五条
成。
第六条 总体预案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纲领性文集团公司级预案由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组件。总体预案对专项预案的构成、编制提出要求及指导,并阐明各专项预案之间的关联和衔接关系。
专项预案是总体预案的支持性文件,主要针对某一类或某一特定的突发事件,对应急预警、响应以及救援行动等工作职责和程序作出的具体规定。
— 2 —
第七条 企业及企业下属厂矿、公司级预案,按照上下衔接的管理要求,参照集团公司预案模式编制。
生产经营专业比较单一,经风险识别、评估后,认定突发事件应急职责、工作程序及响应、救援方案等比较简单的,可将总体预案与专项预案合并,编写突发事件综合预案。
第八条 基层单位级预案由各类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预案组成。现场处置预案是针对基层单位重大危险源、关键生产装置、要害部位及场所,以及大型公众聚集活动或重要生产经营活动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或次生事故,编制的处置、响应、救援等具体的工作方案。
第九条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应当制定岗位应急处置程序。岗位应急处置程序作为安全操作规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作业现场、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应急处置的规定动作,内容应简明、易记、可操作。
— 3 —
第三章 预案编制
第十条 集团公司及企业预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分别负责集团公司和企业级预案编制方案的审定、预案审核及评审等工作。
第十一条 预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总体预案或综合预案的编制工作,并组织协调专项预案的编制和负责编制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第十二条 突发事件所涉及业务的归口管理部门作为预案编制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专项预案编制工作。
第十三条 突发事件相关业务部门或单位,按照预案编制方案的工作分工,参与和协助预案编制工作。
第十四条 预案编制前,应先对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其潜在的危害后果和影响,对应急管理现状、应急能力等进行评估,形成风险分析与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 4 —
第十五条 预案编制时,依据风险分析与应急能力评估报告,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级,确定相应的预警、响应级别。
第十六条 预案编制完成后,按照业务管理流程和应急工作职责等,由预案编制牵头部门组织内部审核。内部审核可以邀请有关方面专家参加,内部审核的过程资料、审核结论应形成书面记录,并归档保存。
第十七条 内部审核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预案与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符合性;
(二)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危害因素分析、风险识别的准确性;
(四)基本要素的完整性;
(五)与相关预案的衔接性;
(六)组织体系、预防措施、保障措施的可操作性;
— 5 —
(七)预警体系、联动机制、响应程序的针对性。 第十八条 在内部审核的基础上,按照预案级别和管理权限,由预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进行管理评审。管理评审重点对内部审核出不符合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对预案的支持文件以及有关预案之间的衔接关系等内容进行审核。
管理评审应邀请预案涉及的地方政府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方面的应急专家参加。管理评审的结论应形成书面纪要,由参加评审的人员签字确认,并归档保存。
第十九条 集团公司和企业级预案通过管理评审后,总体预案或综合预案由主要负责人签发,专项预案由主要负责人或业务分管负责人签发,并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发布实施。
第二十条
— 6 — 现场处置预案应该做到一事一案,由基
层或现场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编制,编制完成后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授权的现场负责人批准实施。
第二十一条 建立健全预案登记建档制度,各级预案应按照规定报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同时报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 集团公司级预案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企业级预案应分别抄送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同时报集团公司应急管理主管部门进行备案。
第二十三条 应急预案变更后,应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企业级预案应当按照编制要求,每三年至少修订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修订:
(一)企业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
— 7 —
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
(二)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三)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构成新的危害和重大危险源的;
(四)应急组织体系发生变化或者应急工作职责进行调整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六)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的;
(七)应急演练评估报告提出要求修订的;
(八)当地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修订的。
第四章 预案格式及文本要求
第二十四条 预案的基本格式应包括:
(一)封面。包括:预案编号、应急预案版本号、中国石油宝石花标志(位于预案封面左上角)、企业名称、实施
— 8 —
日期、应急预案名称、版本有效标志;
(二)批准页。包括:发布及实施要求、签发人(签字)、签发日期;
(三)目录。包括:章的编号和标题、条的编号和标题、附件等;
(四)正文。编制内容及要求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见附录);
(五)附件。“附件”标在附件的左上角,附件名称、序号应在目录中体现,并保持前后标识一致。
第二十五条 应急预案文本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使用A4纸;
(二)正文文字一般宜采用宋体或仿宋字体,同类文字字号要统一;
(三)打印文本。
— 9 —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七条 释。
第二十八条 — 10 — 企业应依照本通则制订实施细则。 本通则由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解本通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录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本指南就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总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预案的主要内容及要求作出说明。岗位应急处置程序由各企业结合岗位操作规程自行规定。
本指南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制定,主要适用于指导生产安全、环保等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修订工作,其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修订工作可参照执行。
一、总体预案主要内容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明确预案编制的目的、要达到的目标和作用等。
— 11 —
2.编制依据
明确预案编制所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部门文件,有关行业技术规范标准,以及集团公司关于应急工作的有关制度和管理办法等。
3.适用范围
规定预案适用的对象、范围以及突发事件类型、级别等。
4.工作原则
明确应急工作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满足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要求。
5.预案体系
明确预案文本构成,并辅以预案体系构成图,表述预案之间的横向关联及上下衔接关系。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 12 —
1.应急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组织体系的构成。一般由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中心、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应急工作主要部门、应急工作支持部门、信息组、专家组、现场应急指挥部等构成。
2.机构及职责
规定应急组织体系中各部门的应急工作职责、协调管理范畴、负责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具体操作步骤等。
(三)风险分析与应急能力评估
1.企业概况
简述企业地址、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原材料、主要产品、产量、生产装置、工艺流程、生产设施等内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品、放射源、“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排放点等危险源分布等情况,生产作业现场、公众聚集场所及其它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场所、设施、建(构)
— 13 —
筑物布局等情况,以及周边区域的公众、社区、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环境(气候、河流、地质)以及医疗、消防、公安、交通、环保、安全监管、通讯、新闻媒体等情况。
2.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
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种突发事件类别,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
对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的危险目标,应分析其关键装置、要害部位以及安全环保重大危险源等突发事件的类型及风险程度,作为事件分级的主要依据。
针对各种类型突发事件的风险程度,对本企业的应急资源、处置能力以及员工的综合应急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列出不足。在应急保障中针对这些不足项,采取适当的强化保障措施。
3.事件分类与分级
— 14 —
事件分类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种突发事件类别划分。事件分级应与集团公司应急预案相对应,参照突发事件风险分析结果,依据事件可能的后果划定。
(四)预防与预警
1.预防与应急准备
按照突发事件的四种类型,结合本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现状,分别描述防止事件发生采取的措施。
从完善预案体系、健全规章制度、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素质、应急硬件设施建设、新技术开发、强化应急管理等方面进行准备。
2.监测与预警
根据企业应急能力情况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型及事件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 15 —
通过新闻媒体、上级预警、下级报送、风险评估、应急监测等途径获取突发事件的预报信息,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当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较大时,发出预警通知,按既有预警程序采取行动,并按程序进行应急响应准备。
3.信息报告与处置
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内部信息报告的形式和要求,以及事故信息的通报流程;明确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方式、内容和时限等内容;明确事故发生后向可能遭受事故影响的单位,以及向请求援助单位发出有关信息的方式、方法。
(五)应急响应
1.响应流程
根据所编制预案的类型和特点,明确应急响应的流程和— 16 —
步骤,并以流程图表示。
2.应急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对应急响应进行分级,明确事故状态下的决策方法、应急行动程序和保障措施。应急响应分级要清晰,Ⅰ级为最高响应级别。
3.应急响应启动
明确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和启动方式。
4.应急响应程序
按照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和过程顺序,结合事件特点,根据需要明确接警报告和记录、应急机构启动、资源调配、媒体沟通和信息告知、后勤保障、应急状态解除和现场恢复等应急响应程序。
5.恢复与重建
明确开展恢复重建工作的内容和程序。
— 17 —
6.应急联动
明确应急联动程序。
(六)应急保障
1.应急保障计划
制定应急资源建设及储备目标,落实责任主体,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确定外部依托机构,针对应急能力评估中发现的不足制定措施。
2.应急资源
应急保障责任主体依据既有应急保障计划,落实应急专家、应急队伍、应急资金、应急物资配备及调用标准及措施。
3.应急通讯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的单位和人员联系方式及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健全应急通讯系统与配套设施,确保应急状态下信息通畅。
— 18 —
4.应急技术
阐述应急处置技术手段、技术机构等内容。
5.其他保障
根据应急工作需求,确定其他相关保障措施(交通运输、治安、医疗、后勤、体制机制、对外信息发布保障等)。
(七)预案管理
1.预案培训
说明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如果预案涉及相关方,应明确宣传、告知等工作。
2.预案演练
说明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等内容。
3.预案修订
说明应急预案修订、变更、改进的基本要求及时限,以及采取的方式等,以实现可持续改进。
— 19 —
4.预案备案
说明预案备案的方式、审核要求、报备部门等内容。
(八)附则
1.名词与定义
对应急预案涉及的一些术语进行定义。
2.预案的签署和解释
明确预案签署人,预案解释部门。
3.预案的实施
明确预案实施时间。
(九)附件
明确预案支持性附件,可根据预案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一般应包括下述附件:
1.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分配及工作流程图;
2.应急联络及通讯方式(办公电话、传真、手机号码— 20 —
等)
3.风险分析及评估报告;
4.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队伍清单;
5.重大危险源、环境敏感点及应急设施分布图。
二、专项预案主要内容
(一)风险分析与事件分级
1.事故类型与危害分析
分析存在的危险源及其风险性、引发事故的诱因、事故影响范围及危害后果,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2.适用范围与事件分级
规定应急预案适用的对象、范围,明确突发事件类型和分级标准等。
突发事件分级标准应与总体预案的分级标准统一。
— 21 —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明确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每个环节中负责应急指挥、处置、提供主要支持的机构、部门或人员,并确定其职责,清晰界定职责界面。
(三)应急响应
1.预警
明确信息报告和接警、预警条件、预警程序、预警职责、预警解除条件。
预警条件以突发事件发展趋势的预警信息为依据,把预警工作向前延伸,逐级提前预警,提高预警时效。
2.信息报告
明确现场报警程序、方式和内容,相关部门24小时应急通讯联络方式,信息报送以及向外求援方式等。
— 22 —
3.应急响应
明确应急响应条件、程序、职责,及响应解除条件等内容。
根据应急响应的程序和环节,明确现场工作组的派驻方式、人员组成和主要职责,应急专家的选派方式,应急救援队伍的协调和调度方式,以及与外部专家和救援队伍的联络与协调等。
明确预案中各响应部门的应急响应工作流程,绘制流程图,编制应急职能分解表。
(四)应急保障
1.通讯与信息
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联系方式,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健全应急通讯系统与配套设施,确保应急状态下信息通畅。
— 23 —
2.物资与装备
明确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配备情况,包括种类、数量、功能、存放地点等。明确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生产、供应和储备单位的情况。
3.应急队伍
明确应急队伍的专业、规模、能力、分布、联系方式等情况。
4.应急资金
明确应急资金的设立依据、额度标准和计划、审批等内容。
5.应急技术
阐述应急救援技术方案、措施等内容。
(五)附则
主要阐述名词与定义、预案的签署和解释、预案实施等— 24 —
内容。
(六)附件
专项预案的附件应和总体预案附件对应,在内容上比总体预案的附件更加详细和具体。除总体预案要求的附件以外,一般还应包括下述附件:
1.专项应急组织机构及应急工作流程图;
2.应急值班联系及通讯方式;
3.应急组织有关人员、专家联系电话及通讯方式;
4.上级、外部救援单位相关部门联系电话;
5.政府相关部门联系电话;
6.风险分析及评估报告;
7.现场平面布置图和(或)工艺流程图;
8.消防设施配置图和气象、互救信息等相关资料;
9.供水供电单位的联系方式;
— 25 —
10.医疗资源平面布置图及联系电话;
11.周边区域道路交通、疏散路线、交通管制示意图;
12.周边区域的单位、住宅、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图及有关联系方式;
13.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图(含响应程序和应急职能分解表)。
三、现场处置预案主要内容
(一)事故特征
1.危险性分析
根据现场及作业环境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类型,对现场进行风险识别。重点分析关键装置、要害部位、重大危险源等突发事件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程度,对现场及可以依托的资源的应急处置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
— 26 —
2.事件及事态描述
简述现场可能发生的事件,分析事态发展、判断事故的危害性。对已发生的事件,组织现场有关人员和专家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判断,对事态、可能后果及潜在危害等进行描述。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处置流程图
绘制应急处置流程图,并按照流程中的处置环节对组织机构及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能进行分配。
2.应急处置工作职责
参照专项应急预案中组织机构职责及要求,明确现场应急领导小组及具体的人员组成,并按照现场应急工作分工,组成负责综合、抢险、通信、专家、善后、后勤、信息报送及对外信息发布等应急工作的若干工作小组,确定人员的岗
— 27 —
位工作职责。
(三)应急处置
1.应急处置程序
应急处置应坚持“早发现、早处置、早控制、早报告”工作方针,始终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工作原则,力争达到在第一时间控制现场事态、防止事故扩大的目的。
组织开展现场危害及风险分析,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现场情况,明确事故报警、应急信息报送、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援人员引导、事故扩大及同企业应急预案的衔接的程序。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等,从操作措施、工艺流程、现场处置、事故控制、人员救护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措施。
2.应急处置要点
— 28 —
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件,从操作措施、工艺流程、现场处置、监测、监控,以及事态控制、紧急疏散与警戒、人员防护与救护、环境保护等方面制定应急处置措施,细化应急处置步骤。
(四)注意事项
根据现场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及特点,对防护、警戒措施,个人防护器具、抢险救援器材,现场自救和互救,特别警示,环境污染控制等注意事项进行描述。
— 29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应急预案编制通则
中油安〔2009〕318号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管理,规范预案编制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 本通则适用于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企业)生产安全、环保等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预案的编制工作。其他突发事件的预案编制工作可参照本通则的要求执行。
第三条 预案编制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有关规定,坚持科学、实用、简明、易行的原则。
— 1 —
第四条 集团公司对预案编制工作实行综合协调、分级负责、分类管理。
集团公司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集团公司级预案的编制工作。企业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企业级预案的编制工作,并指导基层单位级预案的编制工作。
第二章 预案分级及组成
第五条
成。
第六条 总体预案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纲领性文集团公司级预案由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组件。总体预案对专项预案的构成、编制提出要求及指导,并阐明各专项预案之间的关联和衔接关系。
专项预案是总体预案的支持性文件,主要针对某一类或某一特定的突发事件,对应急预警、响应以及救援行动等工作职责和程序作出的具体规定。
— 2 —
第七条 企业及企业下属厂矿、公司级预案,按照上下衔接的管理要求,参照集团公司预案模式编制。
生产经营专业比较单一,经风险识别、评估后,认定突发事件应急职责、工作程序及响应、救援方案等比较简单的,可将总体预案与专项预案合并,编写突发事件综合预案。
第八条 基层单位级预案由各类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预案组成。现场处置预案是针对基层单位重大危险源、关键生产装置、要害部位及场所,以及大型公众聚集活动或重要生产经营活动等,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或次生事故,编制的处置、响应、救援等具体的工作方案。
第九条 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重点岗位,应当制定岗位应急处置程序。岗位应急处置程序作为安全操作规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作业现场、岗位操作人员进行应急处置的规定动作,内容应简明、易记、可操作。
— 3 —
第三章 预案编制
第十条 集团公司及企业预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分别负责集团公司和企业级预案编制方案的审定、预案审核及评审等工作。
第十一条 预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总体预案或综合预案的编制工作,并组织协调专项预案的编制和负责编制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第十二条 突发事件所涉及业务的归口管理部门作为预案编制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专项预案编制工作。
第十三条 突发事件相关业务部门或单位,按照预案编制方案的工作分工,参与和协助预案编制工作。
第十四条 预案编制前,应先对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其潜在的危害后果和影响,对应急管理现状、应急能力等进行评估,形成风险分析与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 4 —
第十五条 预案编制时,依据风险分析与应急能力评估报告,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级,确定相应的预警、响应级别。
第十六条 预案编制完成后,按照业务管理流程和应急工作职责等,由预案编制牵头部门组织内部审核。内部审核可以邀请有关方面专家参加,内部审核的过程资料、审核结论应形成书面记录,并归档保存。
第十七条 内部审核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预案与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符合性;
(二)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三)危害因素分析、风险识别的准确性;
(四)基本要素的完整性;
(五)与相关预案的衔接性;
(六)组织体系、预防措施、保障措施的可操作性;
— 5 —
(七)预警体系、联动机制、响应程序的针对性。 第十八条 在内部审核的基础上,按照预案级别和管理权限,由预案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进行管理评审。管理评审重点对内部审核出不符合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对预案的支持文件以及有关预案之间的衔接关系等内容进行审核。
管理评审应邀请预案涉及的地方政府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方面的应急专家参加。管理评审的结论应形成书面纪要,由参加评审的人员签字确认,并归档保存。
第十九条 集团公司和企业级预案通过管理评审后,总体预案或综合预案由主要负责人签发,专项预案由主要负责人或业务分管负责人签发,并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发布实施。
第二十条
— 6 — 现场处置预案应该做到一事一案,由基
层或现场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编制,编制完成后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或授权的现场负责人批准实施。
第二十一条 建立健全预案登记建档制度,各级预案应按照规定报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备案,同时报上级应急管理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 集团公司级预案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企业级预案应分别抄送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同时报集团公司应急管理主管部门进行备案。
第二十三条 应急预案变更后,应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企业级预案应当按照编制要求,每三年至少修订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修订:
(一)企业因兼并、重组、转制等导致隶属关系、经营
— 7 —
方式、法定代表人发生变化的;
(二)单位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变化的;
(三)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构成新的危害和重大危险源的;
(四)应急组织体系发生变化或者应急工作职责进行调整的;
(五)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变化的;
(六)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的;
(七)应急演练评估报告提出要求修订的;
(八)当地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修订的。
第四章 预案格式及文本要求
第二十四条 预案的基本格式应包括:
(一)封面。包括:预案编号、应急预案版本号、中国石油宝石花标志(位于预案封面左上角)、企业名称、实施
— 8 —
日期、应急预案名称、版本有效标志;
(二)批准页。包括:发布及实施要求、签发人(签字)、签发日期;
(三)目录。包括:章的编号和标题、条的编号和标题、附件等;
(四)正文。编制内容及要求见《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应急预案编制指南》(见附录);
(五)附件。“附件”标在附件的左上角,附件名称、序号应在目录中体现,并保持前后标识一致。
第二十五条 应急预案文本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一)使用A4纸;
(二)正文文字一般宜采用宋体或仿宋字体,同类文字字号要统一;
(三)打印文本。
— 9 —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第二十七条 释。
第二十八条 — 10 — 企业应依照本通则制订实施细则。 本通则由集团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解本通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录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应急预案编制指南
本指南就集团公司及所属企业总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预案的主要内容及要求作出说明。岗位应急处置程序由各企业结合岗位操作规程自行规定。
本指南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制定,主要适用于指导生产安全、环保等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修订工作,其他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制修订工作可参照执行。
一、总体预案主要内容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明确预案编制的目的、要达到的目标和作用等。
— 11 —
2.编制依据
明确预案编制所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部门文件,有关行业技术规范标准,以及集团公司关于应急工作的有关制度和管理办法等。
3.适用范围
规定预案适用的对象、范围以及突发事件类型、级别等。
4.工作原则
明确应急工作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满足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要求。
5.预案体系
明确预案文本构成,并辅以预案体系构成图,表述预案之间的横向关联及上下衔接关系。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 12 —
1.应急组织体系
明确应急组织体系的构成。一般由应急领导小组、应急指挥中心、办事机构和工作机构、应急工作主要部门、应急工作支持部门、信息组、专家组、现场应急指挥部等构成。
2.机构及职责
规定应急组织体系中各部门的应急工作职责、协调管理范畴、负责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具体操作步骤等。
(三)风险分析与应急能力评估
1.企业概况
简述企业地址、性质、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原材料、主要产品、产量、生产装置、工艺流程、生产设施等内容,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危险品、放射源、“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排放点等危险源分布等情况,生产作业现场、公众聚集场所及其它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场所、设施、建(构)
— 13 —
筑物布局等情况,以及周边区域的公众、社区、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环境(气候、河流、地质)以及医疗、消防、公安、交通、环保、安全监管、通讯、新闻媒体等情况。
2.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
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种突发事件类别,对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
对可能引发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的危险目标,应分析其关键装置、要害部位以及安全环保重大危险源等突发事件的类型及风险程度,作为事件分级的主要依据。
针对各种类型突发事件的风险程度,对本企业的应急资源、处置能力以及员工的综合应急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列出不足。在应急保障中针对这些不足项,采取适当的强化保障措施。
3.事件分类与分级
— 14 —
事件分类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四种突发事件类别划分。事件分级应与集团公司应急预案相对应,参照突发事件风险分析结果,依据事件可能的后果划定。
(四)预防与预警
1.预防与应急准备
按照突发事件的四种类型,结合本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现状,分别描述防止事件发生采取的措施。
从完善预案体系、健全规章制度、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素质、应急硬件设施建设、新技术开发、强化应急管理等方面进行准备。
2.监测与预警
根据企业应急能力情况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类型及事件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 15 —
通过新闻媒体、上级预警、下级报送、风险评估、应急监测等途径获取突发事件的预报信息,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判断,当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较大时,发出预警通知,按既有预警程序采取行动,并按程序进行应急响应准备。
3.信息报告与处置
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内部信息报告的形式和要求,以及事故信息的通报流程;明确事故信息上报的部门、方式、内容和时限等内容;明确事故发生后向可能遭受事故影响的单位,以及向请求援助单位发出有关信息的方式、方法。
(五)应急响应
1.响应流程
根据所编制预案的类型和特点,明确应急响应的流程和— 16 —
步骤,并以流程图表示。
2.应急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紧急和危害程度,对应急响应进行分级,明确事故状态下的决策方法、应急行动程序和保障措施。应急响应分级要清晰,Ⅰ级为最高响应级别。
3.应急响应启动
明确应急响应启动条件和启动方式。
4.应急响应程序
按照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和过程顺序,结合事件特点,根据需要明确接警报告和记录、应急机构启动、资源调配、媒体沟通和信息告知、后勤保障、应急状态解除和现场恢复等应急响应程序。
5.恢复与重建
明确开展恢复重建工作的内容和程序。
— 17 —
6.应急联动
明确应急联动程序。
(六)应急保障
1.应急保障计划
制定应急资源建设及储备目标,落实责任主体,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确定外部依托机构,针对应急能力评估中发现的不足制定措施。
2.应急资源
应急保障责任主体依据既有应急保障计划,落实应急专家、应急队伍、应急资金、应急物资配备及调用标准及措施。
3.应急通讯
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的单位和人员联系方式及方法,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健全应急通讯系统与配套设施,确保应急状态下信息通畅。
— 18 —
4.应急技术
阐述应急处置技术手段、技术机构等内容。
5.其他保障
根据应急工作需求,确定其他相关保障措施(交通运输、治安、医疗、后勤、体制机制、对外信息发布保障等)。
(七)预案管理
1.预案培训
说明对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如果预案涉及相关方,应明确宣传、告知等工作。
2.预案演练
说明应急演练的方式、频次等内容。
3.预案修订
说明应急预案修订、变更、改进的基本要求及时限,以及采取的方式等,以实现可持续改进。
— 19 —
4.预案备案
说明预案备案的方式、审核要求、报备部门等内容。
(八)附则
1.名词与定义
对应急预案涉及的一些术语进行定义。
2.预案的签署和解释
明确预案签署人,预案解释部门。
3.预案的实施
明确预案实施时间。
(九)附件
明确预案支持性附件,可根据预案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一般应包括下述附件:
1.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分配及工作流程图;
2.应急联络及通讯方式(办公电话、传真、手机号码— 20 —
等)
3.风险分析及评估报告;
4.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队伍清单;
5.重大危险源、环境敏感点及应急设施分布图。
二、专项预案主要内容
(一)风险分析与事件分级
1.事故类型与危害分析
分析存在的危险源及其风险性、引发事故的诱因、事故影响范围及危害后果,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2.适用范围与事件分级
规定应急预案适用的对象、范围,明确突发事件类型和分级标准等。
突发事件分级标准应与总体预案的分级标准统一。
— 21 —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明确突发事件应急响应的每个环节中负责应急指挥、处置、提供主要支持的机构、部门或人员,并确定其职责,清晰界定职责界面。
(三)应急响应
1.预警
明确信息报告和接警、预警条件、预警程序、预警职责、预警解除条件。
预警条件以突发事件发展趋势的预警信息为依据,把预警工作向前延伸,逐级提前预警,提高预警时效。
2.信息报告
明确现场报警程序、方式和内容,相关部门24小时应急通讯联络方式,信息报送以及向外求援方式等。
— 22 —
3.应急响应
明确应急响应条件、程序、职责,及响应解除条件等内容。
根据应急响应的程序和环节,明确现场工作组的派驻方式、人员组成和主要职责,应急专家的选派方式,应急救援队伍的协调和调度方式,以及与外部专家和救援队伍的联络与协调等。
明确预案中各响应部门的应急响应工作流程,绘制流程图,编制应急职能分解表。
(四)应急保障
1.通讯与信息
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联系方式,并提供备用方案。建立健全应急通讯系统与配套设施,确保应急状态下信息通畅。
— 23 —
2.物资与装备
明确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配备情况,包括种类、数量、功能、存放地点等。明确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生产、供应和储备单位的情况。
3.应急队伍
明确应急队伍的专业、规模、能力、分布、联系方式等情况。
4.应急资金
明确应急资金的设立依据、额度标准和计划、审批等内容。
5.应急技术
阐述应急救援技术方案、措施等内容。
(五)附则
主要阐述名词与定义、预案的签署和解释、预案实施等— 24 —
内容。
(六)附件
专项预案的附件应和总体预案附件对应,在内容上比总体预案的附件更加详细和具体。除总体预案要求的附件以外,一般还应包括下述附件:
1.专项应急组织机构及应急工作流程图;
2.应急值班联系及通讯方式;
3.应急组织有关人员、专家联系电话及通讯方式;
4.上级、外部救援单位相关部门联系电话;
5.政府相关部门联系电话;
6.风险分析及评估报告;
7.现场平面布置图和(或)工艺流程图;
8.消防设施配置图和气象、互救信息等相关资料;
9.供水供电单位的联系方式;
— 25 —
10.医疗资源平面布置图及联系电话;
11.周边区域道路交通、疏散路线、交通管制示意图;
12.周边区域的单位、住宅、重要基础设施分布图及有关联系方式;
13.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图(含响应程序和应急职能分解表)。
三、现场处置预案主要内容
(一)事故特征
1.危险性分析
根据现场及作业环境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类型,对现场进行风险识别。重点分析关键装置、要害部位、重大危险源等突发事件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程度,对现场及可以依托的资源的应急处置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估。
— 26 —
2.事件及事态描述
简述现场可能发生的事件,分析事态发展、判断事故的危害性。对已发生的事件,组织现场有关人员和专家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和判断,对事态、可能后果及潜在危害等进行描述。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1.应急处置流程图
绘制应急处置流程图,并按照流程中的处置环节对组织机构及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能进行分配。
2.应急处置工作职责
参照专项应急预案中组织机构职责及要求,明确现场应急领导小组及具体的人员组成,并按照现场应急工作分工,组成负责综合、抢险、通信、专家、善后、后勤、信息报送及对外信息发布等应急工作的若干工作小组,确定人员的岗
— 27 —
位工作职责。
(三)应急处置
1.应急处置程序
应急处置应坚持“早发现、早处置、早控制、早报告”工作方针,始终贯彻“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的工作原则,力争达到在第一时间控制现场事态、防止事故扩大的目的。
组织开展现场危害及风险分析,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别及现场情况,明确事故报警、应急信息报送、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援人员引导、事故扩大及同企业应急预案的衔接的程序。
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等,从操作措施、工艺流程、现场处置、事故控制、人员救护等方面制定明确的应急处置措施。
2.应急处置要点
— 28 —
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件,从操作措施、工艺流程、现场处置、监测、监控,以及事态控制、紧急疏散与警戒、人员防护与救护、环境保护等方面制定应急处置措施,细化应急处置步骤。
(四)注意事项
根据现场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类型及特点,对防护、警戒措施,个人防护器具、抢险救援器材,现场自救和互救,特别警示,环境污染控制等注意事项进行描述。
— 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