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漫画家方成访问日本,其中有段插曲就是方成为铃木首相画漫画肖像,一直被传为艺苑佳话。
图一 肖像漫画人物表情刻画
图二 “文革”时期文艺界“黑线人物”漫画肖像
肖像漫画在国外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漫画家方成访问日本,其中有段插曲就是方成为铃木首相画漫画肖像,一直被传为艺苑佳话。
试想,一个堂堂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国首脑,应当是被画成蒙娜丽莎那样的油画流芳百世,而竟被不登大雅之堂的漫画表现自己,即使是出于善意,那也有点威信扫地。当然日本完成明治维新多年,虽然礼教还是学传统封建中国模式,铃木的尊容被漫画家从神坛拉下来,不但没揶揄丑化首相大人,反而还给人留下亲民化政客良好印象。
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人们崇尚幽默感,漫画肖像艺术由来已久,据说,各界名流视自己的尊容被知名漫画家画成漫画并公之于众,为一种荣誉。最早的肖像漫画之一是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作品,他曾积极搜寻畸形的人用作模特。
而法国得漫画风气潮流领先于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阿道夫.梯也尔(Adolphe Thiers)在1871年巴黎公社时的统治, 出版于《Le Père Duchêne illustré》这种"不良"气氛(对于画家和读者而言)在十八世纪中叶流传到了英国,造成了漫画在英国的第一次流行潮流。英国出版的第一部漫画绘制书籍是Mary Darly的A Book of Caricaturas(c. 1762)。而十八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肖像漫画家是雅姆(James Gillray 1757-1815)。而真正宣告了漫画的新生代产生,19世纪法国,世界第一本漫画杂志《漫画》的出版。最著名的就是杜米埃(Honoré Uicfor Daumjer,1808-1879)。1841年英国的老牌漫画杂志《笨拙》(Punch)问世,大卫·罗(David Row,1891-1963)德国漫画家威廉·布什(Wihelm Busch,1832-1908)与法国的杜米埃一起,被公认为是漫画界的鼻祖。他们都对欧美近、现代漫画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名利场》、《纽约客》、《泰晤士报》、《巴黎竞赛画报》、《费加罗报》等欧美媒体开始为漫画大行其道,不过这些漫画为配合时事大都以政治漫画为主 ,而政治漫画要出现活灵活现的政治家,如果不善于刻画人物漫画肖像,那这些时事政治的感染力自然黯然失色了。
20世纪初,漫画单行本的出版开始在欧美盛行起来。1902年出版商将《黄孩子》汇集成书,这部最早的连环漫画是美国第一本也是欧洲第一本漫画单行本。同一年,奥伯创作的《快乐的阿飞》也出版了单行本。两个书都取的了非常丰厚的商业回报。至此,出版商们看到了漫画图书出版业的无限商机。连环漫画漫画出版开始繁荣起来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中期。1934年,长篇连环漫画《父与子》被柏林乌尔斯泰恩出版社出版。同年,比利时的卡斯特曼(Casterman)出版社成为《丁丁历险记》的出版商,并于1942年决定将《丁丁历险记》以全色(64页)印刷出版发行,要求埃尔热将以前的版本改成彩色以使全套统一。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读者对于小说类书籍失望至极,连环漫画书的出版弥补了这一遗憾。至此欧美大量的漫画开始成集出版,漫画的出版进入繁荣时期。画肖像漫画是一个漫画家的从事漫画创作的学习绘画最基本要素,无论是画《丁丁历险记》的作者埃尔热抑或是《父与子》的作者埃·奥·卜劳恩,他们能创作出脍炙人口的连环漫画,首先他们应该是画肖像漫画的高手,有这种基本功那画连环长篇也就游刃有余了。
肖像漫画在中国
三十年代的中国上海,肖像漫画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可以说成了漫画家大展拳脚的一个好舞台。鲁少飞画的《文坛茶话图》是一幅再现三十年代文坛不可多得的一幅佳作,胡考画的〈大出风头》是揶揄民国时期的政客要人,还有张光宇画的讽刺汪精卫《政圣图》入木三分... 汪子美则画的是《漫画界重阳登高图》颇为诙谐。
张乐平无论是三十年代抑或是八十年代都是中国漫画界刻画人物的第一高手。他能创作出《三毛流浪记》、《从军记》长篇连环漫画,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他对肖像漫画的理解一直是中国漫画界的骄傲。张光宇、张仃是《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动画片的美术设计,玉帝、二郎神刻画得这样妙笔传神,是首先他们是个成功的肖像漫画大师。
解放后,肖像漫画几乎消声匿迹,想不到在“文革”期间却大行其道。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画漫画的丰子恺、华君武也成了被人画成漫画的丑角。笔者在潘家园看到“文革”时期的画批斗“刘少奇”等政治及文艺黑线的漫画肖像,虽然思想是相当反动的,但只是寥寥的几笔,相当传神,这位无名作者的肖像漫画比起叶浅予等人的专业漫画肖像来一点也不逊色。笔者重描一遍,以飨读者。
粉碎“四人帮”后,也出现过一些较好的肖像漫画,如王乐天的《刀对鞘》、方成、张仃、丁聪、华君武画张春桥江青的漫画像也刻画得入木三分。
八十年代,王乐天曾在报刊上撰文提倡肖像漫画,他举出胡考的《大出风头》大家赞赏,明显胡考也受张光宇的影响颇深。除丁聪在这方面做了个好榜样外,丁聪出版过《文化人肖像漫画》为中国的文化艺术界名人做过人间精精彩的留影,这是根据中国的国情,自柏扬出了《丑陋的中国人》之后,我们某些中国人就已经无地自容了,若再被漫画家一丑化,那这张脸还往哪里放?而丁聪面对的人物多是正面人物,所以,画得都很老实,没有西方人那样跟五官开玩笑,而中国能胜任此绝活的非丁聪莫属。(画肖像漫画必须有相当过硬的美术功底,甚至比素描还更难掌握,詹同虽然是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八十年代漫画作者中属于佼佼者,而且是美术电影专业人士。我们对他画肖像漫画期望是颇高,希望能带个好头,尽管他也很用功努力,可他在《漫画世界》封面画的影星肖像与我们期望的相去甚远,可见肖像漫画并不见得是美术学院就能画好,要靠领悟。为什么有的肖像漫画出来我们会拍案叫绝?为什么有的也叫漫画我们看了很别扭?觉得欠缺功夫。尤其在造型,有些事情是漫画作者自我感觉良好自我陶醉但旁观者清醒,当然詹同创作的另一组“社会百相”世相漫画在体裁表现形式上另辟蹊径,这种探索精神还是可嘉的。)我总觉得八十年代尽管中国漫画作者队伍颇为壮观,但要找出一两个有口皆碑的肖像漫画家,即使能讲出名字来但心底总觉得离真正的要求还颇有距离,这就说明肖像漫画看起来很容易,其实,真是谈何容易。尤其漫画做到一挥而就要相当传神是颇有学问的。要掌握漫画并不是把素描当成死的东西,但要学画漫画首先会画出色的漫画肖像。而这漫画肖像是一门独特的语言 ,就是美术学院毕业的也要学会懂得怎么恰倒好处掌握分寸的夸张、简笔刻画人物,行行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我想肖像漫画也是这样。
在九十年代末期,武建军、张汉忠等一批新生代漫画家的出现及努力可以说胜过八十年代的。但文艺是白花齐放的,如果都和他画出来的一模一样就如同“文革”时期都穿一色的蓝衣服被人说成“蓝蚂蚁”,可以尝试各种肖像漫画风格,只要是肖像画成了让耐人寻味的神形兼备的漫画就ok了。
肖像漫画是漫画绘画的基础
美术学院考试最基本的是要画素描、速写。素描不过关就无法理解透视比例光线明暗质感几色彩变化等要素;而画瓷像,大都要打好格子,人物的各个部位都得掌握的到位,否则就会走样;至于肖像漫画多凭感觉,既要夸张变形,谐趣兼备,又要形象神似,恰到好处,所以在创作时往往要经过反复推敲,下一番功夫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漫画肖像和素描写生像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轮廓虽然不准,然而却达到意象和神似,后者是对形写照,如实描写。画漫画肖像,首先必须对对象的形体、特征、性格合面认识一番,综合思考后,进行舍取、夸张、移位变形,目的是突出人物特征,强化个性和增强诙谐感。
漫画肖像,除了夸络特征,还必须舍取妨碍特征表现的地方,将形象经过分析思考,用象征性的手法重加创造。
其实,要画出真正的令人拍案叫绝的肖像漫画比素描、瓷像还难得多,因为前者是靠灵活掌握运用。没有标准答案,如同歌德巴赫猜想一样,陈景润用了几十箱子的草稿还没证明出猜想答案的百分之一。
另外,肖像漫画的创作应该本着夸张人的趣处,而不是夸张人的丑处的原则进行画面处理,达到寓美于变形之中的良好效果。对象的个性、特点通过夸张变形加以强化和张扬,推向极至,展示出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形象奇趣而鲜明的神采,给人们带来幽默而浪漫的审美情趣。与相声小品一样,漫画肖像具有平民艺术的特色,它戏剧性地刻画人们所关注的公众人物和社会热点人物,在人们的情感中产生共鸣。它的情趣是轻松通俗的,内涵是深刻而带有调侃意味的,雅俗共赏,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漫画肖像有多种表现方式,根绘制据技法的不同分线描漫画肖像、油画漫画肖像、水粉漫画肖像、水墨漫画肖像、剪纸漫画肖像、素描漫画肖像、电脑数码漫画肖像等。
肖像漫画是漫画绘画的入门,掌握好它,那画什么大场面、连环漫画、插图就迎刃而解了。妙就妙在它掌握事物的本质现象形态特征用非常简练的笔墨加以夸张突出让人过目不忘而又回味无穷。
肖像漫画今天的存在和繁荣,幽默和谐是前提,何况中国的国情不像国外,把政治家当成垃圾让人践踏要么当作宠物耍弄。其实,国外对杰出的为世界和平作出积极努力的政治家也是以夸张的褒扬在民众中显示他的亲和力。而对于中国的国情来说,幽默地再现各行业成功人士比“文革”时期的打击挖苦文艺黑线人物要有意义得多。幽默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友谊,也是了解一个人心灵的窗户,衡量一个人学识涵养胸襟的着眼点。一个幽默的人懂得大度、荣辱、什么事情拿得起放得下。而传递这种幽默智慧的肖像漫画最为贴近人们的心灵及视觉,不过没有智慧的人是画不好肖像漫画的,没有悟性的人也是画不好肖像漫画的人,不善于观察不勤于思考学习的人是画不好肖像漫画的。
有人说字如其人,看到别人写得一手好字我们由打心眼里钦佩,而再龙风飞舞的字要上升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台阶,没有什么能比肖像漫画更恰倒好处地证明它的艺术创造力了。
肖像漫画妙趣横生,她如同一门没有国界的世界语言,我们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的人都喜爱它,愿她成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朋友。文/邱云光
概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漫画家方成访问日本,其中有段插曲就是方成为铃木首相画漫画肖像,一直被传为艺苑佳话。
图一 肖像漫画人物表情刻画
图二 “文革”时期文艺界“黑线人物”漫画肖像
肖像漫画在国外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漫画家方成访问日本,其中有段插曲就是方成为铃木首相画漫画肖像,一直被传为艺苑佳话。
试想,一个堂堂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国首脑,应当是被画成蒙娜丽莎那样的油画流芳百世,而竟被不登大雅之堂的漫画表现自己,即使是出于善意,那也有点威信扫地。当然日本完成明治维新多年,虽然礼教还是学传统封建中国模式,铃木的尊容被漫画家从神坛拉下来,不但没揶揄丑化首相大人,反而还给人留下亲民化政客良好印象。
国外,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人们崇尚幽默感,漫画肖像艺术由来已久,据说,各界名流视自己的尊容被知名漫画家画成漫画并公之于众,为一种荣誉。最早的肖像漫画之一是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作品,他曾积极搜寻畸形的人用作模特。
而法国得漫画风气潮流领先于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阿道夫.梯也尔(Adolphe Thiers)在1871年巴黎公社时的统治, 出版于《Le Père Duchêne illustré》这种"不良"气氛(对于画家和读者而言)在十八世纪中叶流传到了英国,造成了漫画在英国的第一次流行潮流。英国出版的第一部漫画绘制书籍是Mary Darly的A Book of Caricaturas(c. 1762)。而十八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肖像漫画家是雅姆(James Gillray 1757-1815)。而真正宣告了漫画的新生代产生,19世纪法国,世界第一本漫画杂志《漫画》的出版。最著名的就是杜米埃(Honoré Uicfor Daumjer,1808-1879)。1841年英国的老牌漫画杂志《笨拙》(Punch)问世,大卫·罗(David Row,1891-1963)德国漫画家威廉·布什(Wihelm Busch,1832-1908)与法国的杜米埃一起,被公认为是漫画界的鼻祖。他们都对欧美近、现代漫画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名利场》、《纽约客》、《泰晤士报》、《巴黎竞赛画报》、《费加罗报》等欧美媒体开始为漫画大行其道,不过这些漫画为配合时事大都以政治漫画为主 ,而政治漫画要出现活灵活现的政治家,如果不善于刻画人物漫画肖像,那这些时事政治的感染力自然黯然失色了。
20世纪初,漫画单行本的出版开始在欧美盛行起来。1902年出版商将《黄孩子》汇集成书,这部最早的连环漫画是美国第一本也是欧洲第一本漫画单行本。同一年,奥伯创作的《快乐的阿飞》也出版了单行本。两个书都取的了非常丰厚的商业回报。至此,出版商们看到了漫画图书出版业的无限商机。连环漫画漫画出版开始繁荣起来并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中期。1934年,长篇连环漫画《父与子》被柏林乌尔斯泰恩出版社出版。同年,比利时的卡斯特曼(Casterman)出版社成为《丁丁历险记》的出版商,并于1942年决定将《丁丁历险记》以全色(64页)印刷出版发行,要求埃尔热将以前的版本改成彩色以使全套统一。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读者对于小说类书籍失望至极,连环漫画书的出版弥补了这一遗憾。至此欧美大量的漫画开始成集出版,漫画的出版进入繁荣时期。画肖像漫画是一个漫画家的从事漫画创作的学习绘画最基本要素,无论是画《丁丁历险记》的作者埃尔热抑或是《父与子》的作者埃·奥·卜劳恩,他们能创作出脍炙人口的连环漫画,首先他们应该是画肖像漫画的高手,有这种基本功那画连环长篇也就游刃有余了。
肖像漫画在中国
三十年代的中国上海,肖像漫画到了一个空前繁荣的阶段,可以说成了漫画家大展拳脚的一个好舞台。鲁少飞画的《文坛茶话图》是一幅再现三十年代文坛不可多得的一幅佳作,胡考画的〈大出风头》是揶揄民国时期的政客要人,还有张光宇画的讽刺汪精卫《政圣图》入木三分... 汪子美则画的是《漫画界重阳登高图》颇为诙谐。
张乐平无论是三十年代抑或是八十年代都是中国漫画界刻画人物的第一高手。他能创作出《三毛流浪记》、《从军记》长篇连环漫画,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他对肖像漫画的理解一直是中国漫画界的骄傲。张光宇、张仃是《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动画片的美术设计,玉帝、二郎神刻画得这样妙笔传神,是首先他们是个成功的肖像漫画大师。
解放后,肖像漫画几乎消声匿迹,想不到在“文革”期间却大行其道。不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画漫画的丰子恺、华君武也成了被人画成漫画的丑角。笔者在潘家园看到“文革”时期的画批斗“刘少奇”等政治及文艺黑线的漫画肖像,虽然思想是相当反动的,但只是寥寥的几笔,相当传神,这位无名作者的肖像漫画比起叶浅予等人的专业漫画肖像来一点也不逊色。笔者重描一遍,以飨读者。
粉碎“四人帮”后,也出现过一些较好的肖像漫画,如王乐天的《刀对鞘》、方成、张仃、丁聪、华君武画张春桥江青的漫画像也刻画得入木三分。
八十年代,王乐天曾在报刊上撰文提倡肖像漫画,他举出胡考的《大出风头》大家赞赏,明显胡考也受张光宇的影响颇深。除丁聪在这方面做了个好榜样外,丁聪出版过《文化人肖像漫画》为中国的文化艺术界名人做过人间精精彩的留影,这是根据中国的国情,自柏扬出了《丑陋的中国人》之后,我们某些中国人就已经无地自容了,若再被漫画家一丑化,那这张脸还往哪里放?而丁聪面对的人物多是正面人物,所以,画得都很老实,没有西方人那样跟五官开玩笑,而中国能胜任此绝活的非丁聪莫属。(画肖像漫画必须有相当过硬的美术功底,甚至比素描还更难掌握,詹同虽然是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八十年代漫画作者中属于佼佼者,而且是美术电影专业人士。我们对他画肖像漫画期望是颇高,希望能带个好头,尽管他也很用功努力,可他在《漫画世界》封面画的影星肖像与我们期望的相去甚远,可见肖像漫画并不见得是美术学院就能画好,要靠领悟。为什么有的肖像漫画出来我们会拍案叫绝?为什么有的也叫漫画我们看了很别扭?觉得欠缺功夫。尤其在造型,有些事情是漫画作者自我感觉良好自我陶醉但旁观者清醒,当然詹同创作的另一组“社会百相”世相漫画在体裁表现形式上另辟蹊径,这种探索精神还是可嘉的。)我总觉得八十年代尽管中国漫画作者队伍颇为壮观,但要找出一两个有口皆碑的肖像漫画家,即使能讲出名字来但心底总觉得离真正的要求还颇有距离,这就说明肖像漫画看起来很容易,其实,真是谈何容易。尤其漫画做到一挥而就要相当传神是颇有学问的。要掌握漫画并不是把素描当成死的东西,但要学画漫画首先会画出色的漫画肖像。而这漫画肖像是一门独特的语言 ,就是美术学院毕业的也要学会懂得怎么恰倒好处掌握分寸的夸张、简笔刻画人物,行行都有它自身的规律,我想肖像漫画也是这样。
在九十年代末期,武建军、张汉忠等一批新生代漫画家的出现及努力可以说胜过八十年代的。但文艺是白花齐放的,如果都和他画出来的一模一样就如同“文革”时期都穿一色的蓝衣服被人说成“蓝蚂蚁”,可以尝试各种肖像漫画风格,只要是肖像画成了让耐人寻味的神形兼备的漫画就ok了。
肖像漫画是漫画绘画的基础
美术学院考试最基本的是要画素描、速写。素描不过关就无法理解透视比例光线明暗质感几色彩变化等要素;而画瓷像,大都要打好格子,人物的各个部位都得掌握的到位,否则就会走样;至于肖像漫画多凭感觉,既要夸张变形,谐趣兼备,又要形象神似,恰到好处,所以在创作时往往要经过反复推敲,下一番功夫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漫画肖像和素描写生像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轮廓虽然不准,然而却达到意象和神似,后者是对形写照,如实描写。画漫画肖像,首先必须对对象的形体、特征、性格合面认识一番,综合思考后,进行舍取、夸张、移位变形,目的是突出人物特征,强化个性和增强诙谐感。
漫画肖像,除了夸络特征,还必须舍取妨碍特征表现的地方,将形象经过分析思考,用象征性的手法重加创造。
其实,要画出真正的令人拍案叫绝的肖像漫画比素描、瓷像还难得多,因为前者是靠灵活掌握运用。没有标准答案,如同歌德巴赫猜想一样,陈景润用了几十箱子的草稿还没证明出猜想答案的百分之一。
另外,肖像漫画的创作应该本着夸张人的趣处,而不是夸张人的丑处的原则进行画面处理,达到寓美于变形之中的良好效果。对象的个性、特点通过夸张变形加以强化和张扬,推向极至,展示出经过艺术加工的人物形象奇趣而鲜明的神采,给人们带来幽默而浪漫的审美情趣。与相声小品一样,漫画肖像具有平民艺术的特色,它戏剧性地刻画人们所关注的公众人物和社会热点人物,在人们的情感中产生共鸣。它的情趣是轻松通俗的,内涵是深刻而带有调侃意味的,雅俗共赏,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漫画肖像有多种表现方式,根绘制据技法的不同分线描漫画肖像、油画漫画肖像、水粉漫画肖像、水墨漫画肖像、剪纸漫画肖像、素描漫画肖像、电脑数码漫画肖像等。
肖像漫画是漫画绘画的入门,掌握好它,那画什么大场面、连环漫画、插图就迎刃而解了。妙就妙在它掌握事物的本质现象形态特征用非常简练的笔墨加以夸张突出让人过目不忘而又回味无穷。
肖像漫画今天的存在和繁荣,幽默和谐是前提,何况中国的国情不像国外,把政治家当成垃圾让人践踏要么当作宠物耍弄。其实,国外对杰出的为世界和平作出积极努力的政治家也是以夸张的褒扬在民众中显示他的亲和力。而对于中国的国情来说,幽默地再现各行业成功人士比“文革”时期的打击挖苦文艺黑线人物要有意义得多。幽默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友谊,也是了解一个人心灵的窗户,衡量一个人学识涵养胸襟的着眼点。一个幽默的人懂得大度、荣辱、什么事情拿得起放得下。而传递这种幽默智慧的肖像漫画最为贴近人们的心灵及视觉,不过没有智慧的人是画不好肖像漫画的,没有悟性的人也是画不好肖像漫画的人,不善于观察不勤于思考学习的人是画不好肖像漫画的。
有人说字如其人,看到别人写得一手好字我们由打心眼里钦佩,而再龙风飞舞的字要上升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台阶,没有什么能比肖像漫画更恰倒好处地证明它的艺术创造力了。
肖像漫画妙趣横生,她如同一门没有国界的世界语言,我们不同地域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的人都喜爱它,愿她成为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朋友。文/邱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