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凝聚生命的细节
成都市机投中学 刘贞富
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个儿童都是带着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世界。他以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颗火星交给我们做教师的人。这颗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态度所熄灭。”铭记着大师的话,追忆着教育教学的诸多细节,扪心自问你真的尊重和信任学生吗?学生的“火星”是在你的不信任和武断之中渐渐的熄灭,还是在你的关爱中发出更强的光和热呢?
记得有半期考试结束后,按教学要求老师和学生都要对试卷进行分析。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半期以来的学习情况,我便叫学生把数学试卷带回家交给家长看看,请家长签字后将试卷交上来。这很平常的一件事,过去也这样要求过学生,学生也没有说什么。
试卷刚阅完,就有几个同学跑到办公室来看自己的成绩,看到自己考得非常优秀,个个脸上露出高兴的微笑。当看到xxx同学的分数时惊讶的叫出声来“什么呀,没有及格,看来又要挨他爸爸的打了。”“一次没有考好,就要挨打吗?”“老师你不知道,有一次单元考试,他没有考好他爸爸还打了他的,身上还有伤呢。”“他为什么不给老师说呢?”“他不敢给你说。”学生离开办公室后,我陷入沉思之中,试卷让孩子交给家长看看,无非是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帮助孩子共同分析学习中的得失,共同帮助孩子。没有想到家长会这样做,给孩子招徕皮肉之苦。这是老师的初衷吗?是考试的目的吗?老师需
要家长用这样的方式配合老师教育学生吗?看来,面对这种素质的家长和处在这样环境中的学生,我只有改变对学生的要求和做法了。
放学时,我将数学试卷发给每一个同学。有的同学心花怒放,有的同学脸上“阴云密布”。“同学们,让家长了解你们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是应该的。这次半期考试的试卷就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交给父母签字,好吗?”“好”,教室里像炸开了锅。“老师,理解万岁。”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但还是有同学惊讶的看着我,表示怀疑。我再次作了强调并补充到:“不愿将试卷交给家长看的,你将试卷拿到办公室来,我和你一起分析好吗?”“好!好!”离开教室时,同学不约而同鼓起了掌。
我回到办公室,还在这想着件事。就听门口有人喊报告。我一看果然是xxx同学,他满脸的愁容来到办公桌前。“来,坐下说”。“老师,我的试卷不给家长签字,您帮我分析一下这次考试没有考好的原因好吗?”“好啊。”我和他分析着学习的成败,并真诚地鼓励他……看着他脸上的愁云渐渐散去高兴地和老师再见时,我的心里感到非常愉悦。
教学中这些细节很多很多,如果站在教育者的角度来审视这些做法,我们都可以认为教育者的每一点教育行为和方式,无不是为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但是我们面对活泼聪明、充满好奇的学生,我们的敬业和付出就是在时时刻刻履行着一个教师的崇高使命----教书育人。当我们全身心的付出得到很少的回报,或是我们的付出在有些学生面前变成恨铁不成钢的失望时,我们的教育激情有时就变成了急
躁,教学中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就会变得简单。当然也就不会去反思我们的每一个教育行为和方式,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教育效果?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和谐的氛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阳光和雨露,更需要关爱和呵护,任何时候都要呵护好学生的心灵,教学中倾注自己的教育智慧,处处替学生着想。如对学生试卷签字事件的处理,既帮助学生找到了学习存在的问题,又帮学生制定了更高的学习目标。这样走进学生的心灵不就很好吗?教育就会从细节处得到升华。
教育,凝聚生命的细节
成都市机投中学 刘贞富
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个儿童都是带着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世界。他以无比信任的心情把这颗火星交给我们做教师的人。这颗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的、粗暴的、冷淡的、不信任的态度所熄灭。”铭记着大师的话,追忆着教育教学的诸多细节,扪心自问你真的尊重和信任学生吗?学生的“火星”是在你的不信任和武断之中渐渐的熄灭,还是在你的关爱中发出更强的光和热呢?
记得有半期考试结束后,按教学要求老师和学生都要对试卷进行分析。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半期以来的学习情况,我便叫学生把数学试卷带回家交给家长看看,请家长签字后将试卷交上来。这很平常的一件事,过去也这样要求过学生,学生也没有说什么。
试卷刚阅完,就有几个同学跑到办公室来看自己的成绩,看到自己考得非常优秀,个个脸上露出高兴的微笑。当看到xxx同学的分数时惊讶的叫出声来“什么呀,没有及格,看来又要挨他爸爸的打了。”“一次没有考好,就要挨打吗?”“老师你不知道,有一次单元考试,他没有考好他爸爸还打了他的,身上还有伤呢。”“他为什么不给老师说呢?”“他不敢给你说。”学生离开办公室后,我陷入沉思之中,试卷让孩子交给家长看看,无非是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帮助孩子共同分析学习中的得失,共同帮助孩子。没有想到家长会这样做,给孩子招徕皮肉之苦。这是老师的初衷吗?是考试的目的吗?老师需
要家长用这样的方式配合老师教育学生吗?看来,面对这种素质的家长和处在这样环境中的学生,我只有改变对学生的要求和做法了。
放学时,我将数学试卷发给每一个同学。有的同学心花怒放,有的同学脸上“阴云密布”。“同学们,让家长了解你们在学校的学习情况是应该的。这次半期考试的试卷就根据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交给父母签字,好吗?”“好”,教室里像炸开了锅。“老师,理解万岁。”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但还是有同学惊讶的看着我,表示怀疑。我再次作了强调并补充到:“不愿将试卷交给家长看的,你将试卷拿到办公室来,我和你一起分析好吗?”“好!好!”离开教室时,同学不约而同鼓起了掌。
我回到办公室,还在这想着件事。就听门口有人喊报告。我一看果然是xxx同学,他满脸的愁容来到办公桌前。“来,坐下说”。“老师,我的试卷不给家长签字,您帮我分析一下这次考试没有考好的原因好吗?”“好啊。”我和他分析着学习的成败,并真诚地鼓励他……看着他脸上的愁云渐渐散去高兴地和老师再见时,我的心里感到非常愉悦。
教学中这些细节很多很多,如果站在教育者的角度来审视这些做法,我们都可以认为教育者的每一点教育行为和方式,无不是为了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但是我们面对活泼聪明、充满好奇的学生,我们的敬业和付出就是在时时刻刻履行着一个教师的崇高使命----教书育人。当我们全身心的付出得到很少的回报,或是我们的付出在有些学生面前变成恨铁不成钢的失望时,我们的教育激情有时就变成了急
躁,教学中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就会变得简单。当然也就不会去反思我们的每一个教育行为和方式,会给学生带来什么样的教育效果?学生的成长需要一个和谐的氛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阳光和雨露,更需要关爱和呵护,任何时候都要呵护好学生的心灵,教学中倾注自己的教育智慧,处处替学生着想。如对学生试卷签字事件的处理,既帮助学生找到了学习存在的问题,又帮学生制定了更高的学习目标。这样走进学生的心灵不就很好吗?教育就会从细节处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