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医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社会

基督教医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社会

谷训涛 于云南民族大学

2010年10月26日我读到胡成的《何以心系中国——基督教医疗传教士与地方社会(1835——1911)》(《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4期)一文,心情颇为愉悦,作者重新勾勒基督教医疗传教士在中国深受欢迎的故事景象,读来犹如身临其境。此前学者们多所论及中国地方社会民众对传教士的活动被动接受,作者一反此种观点,建构了普通民众对传教士理性对待和积极反应的形象,使得沉默的民众开始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体现了作者在研究中重视中国社会的历史主体性与主动性。以下为摘录:

在近代来华基督教医疗传教士的记述中,较多提到他们初到一地虽曾遇到当地士绅和官府的排斥,但也得到一些普通民众的热心帮助。随着双方了解的加深,他们与中国地方民众多成为和睦相处乃至相互扶助的邻里和街坊。此外,由于基督教医疗传教士在华生活条件优于西方,医疗工作得到当地社会和普通民众的高度尊敬和慷慨捐助,很多医疗传教士“心系中国”。基于此,基督教医疗传教士在中国取得成功除了西方近代医疗的优越、传教士个人奉献精神原因之外,还在于中国作为一个高度世俗化社会,普通民众的质朴、善良和地方社会的慈善传统。中国地方社会普通民众对基督教医疗传教士的接纳和善待,深刻影响到这些西方人对中国的重新认知和文化反省,而在19世纪中国在西方是愚昧、落后的形象,西方人自认为西方文明优越。

作者指出了中外学界对传教士研究的三种典范:

1. 1960年代兴起的侵略/反抗(冲击/反应)的历史理念,讲述传教士如何将基督教引入中国,受到当地官绅和民众的攻击和排斥,较多关注19世纪后期教案和义和团时期的盲目排外事件。此时大陆研究者把传教士看为帝国主义代理人,关注传教士与其政府、商人的关系,强调中国民众的反抗。代表作是顾长声的《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李时岳《近代中国的反洋教运动》

2. 1970年代兴起的改造中国及现代化研究模式,讲述传教士如何用西方文明改造中国,较多关注传教士通过改善中国天文立法、翻译西书、创办学校与医院,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变革。代表作是斯潘塞的《改变中国》(三联书店1990年中文版)

3. 跨文化交流的研究典范,较多关注传教士如何改变传教策略,注意利用

科学间接传教,尽量化解中国社会的敌对情绪而进行文化调试。

这三种典范都注重传教士遇到的文化抵抗以及中国地方社会民众在文化变革中的被动接受。忽略了中国社会的历史主体性。作者评论道:

中国社会和普通民众对传教士的排斥和抵触,曾被不恰当地片面和

过分强调,这也是由于当时欧美主流意识形态,将中国文化单向度地定义为顽固保守、盲目排外,致使一些地方性、随机性的偶然事件被过度渲染,再由舆论放大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本质属性。实际上,在医疗传教士最初进入中国那个年代,抵达欧美社会的华人移民、旅行者也有同样的经历。1

作者从医疗传教士所写的文字中梳理出他们被中国社会接纳并善待的经过,

不是要否定那个时代中外之间曾经发生过众多暴力冲突和流血事

件,以及医疗传教士为消除民众怀疑和恐惧,大力推行西方近代医学的努力,而是希望松动以往对医疗传教士成功和西方近代医学在近代中国高歌猛进的片面解释,尝试构建一个更为关注外来/本土之间双向交往和日常互动,尤其是能够恰当彰显本土文化主体性的研究范式。2

19世纪医疗传教士足迹遍布世界,但只有中国最成功。中国社会和普通民众为此提供的条件体现在:

1. 中国是一个高度世俗化社会,人们不会因为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不同

而拒绝医疗传教士。成立于1841年的英国海外医疗传教士援助协会(The Edinburgh Association for Sending Medical Aid to Foreign Countries)于1843年改名为爱丁堡医疗传教士(Edinburgh Medical Missionary Society)资助英国学医学生派往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半个多世纪后,这些地区的医疗传教士大都是少数个人活动,无法像中国同事那样成立专业协会、出版专业刊物和兴办教会医院。可以对比一下,在日本,由于政府的强烈抵制,医疗传教士不得不从医疗转向传教;在印度,因为英国殖民政府和军队开设的医院、诊所集中于城市和战略要地,医疗传教士只好在乡村巡回医疗,但由于印度地方社会宗教、身1 胡成:《何以心系中国——基督教医疗传教士与地方社会(1835——1911)》,见《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4期,第30页。

2胡成:《何以心系中国——基督教医疗传教士与地方社会(1835——1911)》,见《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

份等级区隔特别森严,医疗传教士无太多用武之地。反观中国,在1923年,全世界教会医院53%的病床、48%的医生在中国。中国社会中医生总数的61%、护士总数的32%和医学院的58%属于在华各教会。

2. 中国社会有博施济众的文化传统,乐善好施之人受到民众的尊敬,这样

的文化氛围使得医疗传教士更容易得到接纳和善待。

3. “一些未接受过医疗传教士治疗治疗的普通民众,之所以也能与之和睦

相处,乃至热情相助,除了天性淳朴之外,更多可能还在于底层民众耕耘树艺、手足胼胝,没有太多处在权力和文化中心的官绅和知识精英对外来势力的紧张和焦虑。虽则,一些医疗传教士最初抵达一地之后曾遇到租房麻烦,但症结不是由于普通民众有意为难,而是当局和文化精英的严厉禁止。”3

胡成在反思前人对在华传教士研究范式的不足之后,通过解读医疗传教士的笔记和书信,强调了中国地方社会普通民众对医疗传教士的友善交往在医疗传教士传教事业和医疗事业的积极和主动作用,重现并构建了中国社会应对西方来华势力的历史主动性,它是对在华传教士研究范式的革新,是本土化史学新思维的尝试,它对我们反思中国近代史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3 胡成:《何以心系中国——基督教医疗传教士与地方社会(1835——1911)》,见《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

基督教医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社会

谷训涛 于云南民族大学

2010年10月26日我读到胡成的《何以心系中国——基督教医疗传教士与地方社会(1835——1911)》(《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4期)一文,心情颇为愉悦,作者重新勾勒基督教医疗传教士在中国深受欢迎的故事景象,读来犹如身临其境。此前学者们多所论及中国地方社会民众对传教士的活动被动接受,作者一反此种观点,建构了普通民众对传教士理性对待和积极反应的形象,使得沉默的民众开始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体现了作者在研究中重视中国社会的历史主体性与主动性。以下为摘录:

在近代来华基督教医疗传教士的记述中,较多提到他们初到一地虽曾遇到当地士绅和官府的排斥,但也得到一些普通民众的热心帮助。随着双方了解的加深,他们与中国地方民众多成为和睦相处乃至相互扶助的邻里和街坊。此外,由于基督教医疗传教士在华生活条件优于西方,医疗工作得到当地社会和普通民众的高度尊敬和慷慨捐助,很多医疗传教士“心系中国”。基于此,基督教医疗传教士在中国取得成功除了西方近代医疗的优越、传教士个人奉献精神原因之外,还在于中国作为一个高度世俗化社会,普通民众的质朴、善良和地方社会的慈善传统。中国地方社会普通民众对基督教医疗传教士的接纳和善待,深刻影响到这些西方人对中国的重新认知和文化反省,而在19世纪中国在西方是愚昧、落后的形象,西方人自认为西方文明优越。

作者指出了中外学界对传教士研究的三种典范:

1. 1960年代兴起的侵略/反抗(冲击/反应)的历史理念,讲述传教士如何将基督教引入中国,受到当地官绅和民众的攻击和排斥,较多关注19世纪后期教案和义和团时期的盲目排外事件。此时大陆研究者把传教士看为帝国主义代理人,关注传教士与其政府、商人的关系,强调中国民众的反抗。代表作是顾长声的《传教士与近代中国》、李时岳《近代中国的反洋教运动》

2. 1970年代兴起的改造中国及现代化研究模式,讲述传教士如何用西方文明改造中国,较多关注传教士通过改善中国天文立法、翻译西书、创办学校与医院,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变革。代表作是斯潘塞的《改变中国》(三联书店1990年中文版)

3. 跨文化交流的研究典范,较多关注传教士如何改变传教策略,注意利用

科学间接传教,尽量化解中国社会的敌对情绪而进行文化调试。

这三种典范都注重传教士遇到的文化抵抗以及中国地方社会民众在文化变革中的被动接受。忽略了中国社会的历史主体性。作者评论道:

中国社会和普通民众对传教士的排斥和抵触,曾被不恰当地片面和

过分强调,这也是由于当时欧美主流意识形态,将中国文化单向度地定义为顽固保守、盲目排外,致使一些地方性、随机性的偶然事件被过度渲染,再由舆论放大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本质属性。实际上,在医疗传教士最初进入中国那个年代,抵达欧美社会的华人移民、旅行者也有同样的经历。1

作者从医疗传教士所写的文字中梳理出他们被中国社会接纳并善待的经过,

不是要否定那个时代中外之间曾经发生过众多暴力冲突和流血事

件,以及医疗传教士为消除民众怀疑和恐惧,大力推行西方近代医学的努力,而是希望松动以往对医疗传教士成功和西方近代医学在近代中国高歌猛进的片面解释,尝试构建一个更为关注外来/本土之间双向交往和日常互动,尤其是能够恰当彰显本土文化主体性的研究范式。2

19世纪医疗传教士足迹遍布世界,但只有中国最成功。中国社会和普通民众为此提供的条件体现在:

1. 中国是一个高度世俗化社会,人们不会因为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不同

而拒绝医疗传教士。成立于1841年的英国海外医疗传教士援助协会(The Edinburgh Association for Sending Medical Aid to Foreign Countries)于1843年改名为爱丁堡医疗传教士(Edinburgh Medical Missionary Society)资助英国学医学生派往非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半个多世纪后,这些地区的医疗传教士大都是少数个人活动,无法像中国同事那样成立专业协会、出版专业刊物和兴办教会医院。可以对比一下,在日本,由于政府的强烈抵制,医疗传教士不得不从医疗转向传教;在印度,因为英国殖民政府和军队开设的医院、诊所集中于城市和战略要地,医疗传教士只好在乡村巡回医疗,但由于印度地方社会宗教、身1 胡成:《何以心系中国——基督教医疗传教士与地方社会(1835——1911)》,见《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4期,第30页。

2胡成:《何以心系中国——基督教医疗传教士与地方社会(1835——1911)》,见《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

份等级区隔特别森严,医疗传教士无太多用武之地。反观中国,在1923年,全世界教会医院53%的病床、48%的医生在中国。中国社会中医生总数的61%、护士总数的32%和医学院的58%属于在华各教会。

2. 中国社会有博施济众的文化传统,乐善好施之人受到民众的尊敬,这样

的文化氛围使得医疗传教士更容易得到接纳和善待。

3. “一些未接受过医疗传教士治疗治疗的普通民众,之所以也能与之和睦

相处,乃至热情相助,除了天性淳朴之外,更多可能还在于底层民众耕耘树艺、手足胼胝,没有太多处在权力和文化中心的官绅和知识精英对外来势力的紧张和焦虑。虽则,一些医疗传教士最初抵达一地之后曾遇到租房麻烦,但症结不是由于普通民众有意为难,而是当局和文化精英的严厉禁止。”3

胡成在反思前人对在华传教士研究范式的不足之后,通过解读医疗传教士的笔记和书信,强调了中国地方社会普通民众对医疗传教士的友善交往在医疗传教士传教事业和医疗事业的积极和主动作用,重现并构建了中国社会应对西方来华势力的历史主动性,它是对在华传教士研究范式的革新,是本土化史学新思维的尝试,它对我们反思中国近代史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3 胡成:《何以心系中国——基督教医疗传教士与地方社会(1835——1911)》,见《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


相关内容

  • 私人记录下的近代中国变革
  • 读书2010-02-10 13:34:08 --读<中国觉醒:国家地理.历史与炮火硝烟中的变革> 在个人的记忆里,我总是无法忽略一个事实,即在今天我的家乡,晋南.晋东南的一些地方,曾经有很多新教世家,有些地方,整个自然村落里几乎家家都是这样的世家,现在的后辈中也还有人信教,--就在这个现 ...

  • 医院发展史简介
  • 医院的起源与发展 医院是以诊治病人.照护病人为主要目的的医疗机构,是通过医务人员的集体协作,备有一定数量的病床与设施,对特定人群或群众进行治病防病的场所.医院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的发展变化是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变化紧密地联合着,特别是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它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

  • 明清西方传教士入华传教的l历史影响
  • 考察20世纪西方汉学的起点,必须谈到清末传教士在这方面的活动.同时研究在华传教事业也不能忽视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在一定的意义上,传教士不仅在华传播西学,而且向西方介绍中国和中学,在中国和西方都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近代西方最初是通过传教士来了解中国的.明清之际的传教士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在 ...

  • 中西文化交流史
  • 中西文化交流史 引言 三个目的,或称三个"重要":在中西文化交流史领域,有什么重要问题?有什么重要研究成果?对我们学习.研究有什么重要启示? 为什么会有中西文化交流?或者为什么有人类文化的交流?文化交流始于人的交往,而交往是人的本能,人生下来就有交往的欲望. 文化交流好还是不好? ...

  • 日本佛教的慈善公益事业概观
  • [ 来源:佛教在线 | 发布日期:2013-01-03 ] 张文良 日本的当代佛教分为两大系统,即传统宗教和新兴宗教.前者即佛教传入日本之后经过日本化的过程所形成的诸宗派,如净土真宗.真言宗.天台宗.曹洞宗.临济宗.黄檗宗等诸宗派.这些宗派拥有众多寺院和信众,在社会上拥有巨大影响力.而后者则是战后发 ...

  • 2015广东高考二轮复习历史课时冲关(7)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冲关练(七) 19世纪中期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的变革与转型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12题,共48分) 1.(2014·怀化一模)鸦片战 ...

  •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近代农业的贡献
  • 第6卷第1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1月Journal of Northwest A &F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Vol. 6No. 1 Jan. 2006 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近代农业的贡献 3 强百发, 李 新 (西北 ...

  • 教会大学与中国教育现代化
  • 文 史 哲 2007年第3期(总第300期) JOURNAL OF LITERATURE , HISTORY AND PHILOSOPHY No 3, 2007(SerialNo. 300) 教会大学与中国教育现代化 田正平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浙江杭州310028) 摘 要:教会大学作为受到不平 ...

  • 中国杂志的兴起
  • 中国杂志的兴起 1815年,基督教英国伦敦会的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在马六甲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杂志<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这是外国传教士创办的以中国人为读者的第一份杂志.它的创刊,宣告了我国真正意义上的近代化报刊的肇始,也拉开了近代传媒业革命的序幕,同时,它也昭示了一个杂志中心时代的即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