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的土葬与胡人的火葬

[原创]汉人的土葬与胡人的火葬

汉人的土葬与胡人的火葬

华夏五千年一直实行土葬,三代之后无人上坟,也就逐渐没有了坟,古人以速朽为佳,来自泥土,归于泥土。古人不封不树,孔子不知父之葬所。厚养薄葬,入土为安。上行下效,炎黄尧舜都是薄葬,以山为陵,凿洞薄葬而已。华夏聚族而居,祖坟就分出了昭穆,也是为了纪念先人,坟地林木茂盛。我下乡之处九台县,过去只有旗庄,并无汉人。汉人也就是二三代人,各家也都有了坟地,主要是种松树。大炼钢铁时期,还是些小树,没有遭劫。一晃就是二三十年,都长成了檩材,每棵能售三四十元,在七十年代初是笔大数目。邢老爷子七十岁了,子女很孝顺,预备下了棺木,这就是死后的房子,邢老爷子总是亲自打磨,非常珍惜。批孔多年,我们这一代人并不知道孔孟之道,下乡时只不过是十七八岁。农村虽说也搞了文革,毕竟与城市有所不同,并不彻底。邢家出身贫农,队干部主要是邢家人,邢老爷子每日在院子里走动,偶尔读读报纸。

‘君子路漫漫,小人穷斯滥。’我是第一次从邢老爷子口中听到的,感到很惊诧。儿孙们也是随口说出一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等。影响的有些社员也学会了,看来孔孟之道在民间还是大有市场,已成为乡约民俗。最初我以为邢老爷子挺有文化,后来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就是个本分农民。扫盲时才认识了几个字,并不懂得什么大道理,说的就是百姓的大实话。邢老爷子对我很喜爱,总惦记给我说亲,就留在农村,不要财礼。邢老爷子一辈子没进过城,连火车都没见过,也没有进城的愿望。邢老爷子对新生事物是很不理解的,有些想不通。‘儿孙从小养活大,肯定孝顺,怎么能打爹骂娘?’对于文革期间的儿子造老子的反,很不赞成,还是老想法。

邢老爷子最怕的是推行火葬,已经强制性宣传推行了。县里设了火葬场,得运送百里,还得交纳一大笔火葬费,是社员们根本无力承受的。好在离县城远,力度不算强。邢老爷子关里家在河北,感到不解,对我说道;‘过去蒙古人火葬,汉族人都是土葬,怎么说变就变了呢?’

多年之后我才弄明白;蒙古人死后往土里一埋,不封不树,包括努尔哈赤都是如此。有的实行火葬,蛮夷的火葬、天葬、水葬、野葬等等都是民族习俗,满人死后希望尸体被野兽所食,抹上香油挂在树上。农村死婴也是扔于野外,希望被狼所食,早些托生。这些都是有神论,但是薄葬的意思是相同的,有的死人下葬裹一捆柴草而已,不一定使用棺木。老年人最怕的是死后火葬,有的老年人为了能够土葬,提前入棺,喝毒而死。蒙元时期汉人也实行火葬,明初颁布禁止火葬,汉人禁用胡俗。汉人的土葬与胡人的火葬不仅仅是风俗不同,乃是体现传统文化道德的差别,内涵极广。

俄罗斯是胡人,自然采用胡俗。全盘引进苏俄体制,是推行火葬的起因,即污染空气又浪费能源,百姓往往死不起,垄断行业无不是暴利。分田到户之后,作为半山区,绝大多数都是土葬,但是必须交纳一笔火葬费,管理就是收费。邢家没有上交这笔费用,管理部门开汽车找上门来,将坟墓掘开,强行拉走尸体进行火化,而且予以重罚。老房东也都是土葬,儿女交纳了火葬费,大概每个死人二千元,也就啥事也没有了。他们好心的劝我老了之后死在那里,城里来的没人管,埋了好几个,还有老年人回了乡,都是年青时进的城。我并不在意这些事,人死如灯灭,不管那许多。家母倒是总念叨想土葬,不愿意火葬,恐怕这个愿望无法办到。个人相

对政府而言,是极其渺小的,无法与体制抗争。

长达六十年,汉人的土葬与胡人的火葬还是个纠葛,许多革命干部也大修坟墓,并不想革自己的命。死后化为泥土,其实并不算反对革命,也不知道权力是怎么想的?死人挖坑一埋,多简单的事?连棺木都不用,顶多制作纸板棺木,没几个钱。谈不上死人占活人的地,坟地都变成林地,是件大好事,不必鼓励植树造林。秃山与荒山无数,即便作为养分也不该浪费,人类有时候是很愚蠢的,愚不可及。不过是一两位大人物脑袋一热,就成了法律。人民无权制订法律,甚至于无权质疑法律,大人物所说的话都成为绝对真理,化夏为胡,改天换地,也不管百姓心里是怎么想的?总是高高在上教育人民,成为大救星,救世主,总在好心办了坏事。这类好心还是不要也罢,水静自清,人心向善,越教育越道德败坏。

[原创]汉人的土葬与胡人的火葬

汉人的土葬与胡人的火葬

华夏五千年一直实行土葬,三代之后无人上坟,也就逐渐没有了坟,古人以速朽为佳,来自泥土,归于泥土。古人不封不树,孔子不知父之葬所。厚养薄葬,入土为安。上行下效,炎黄尧舜都是薄葬,以山为陵,凿洞薄葬而已。华夏聚族而居,祖坟就分出了昭穆,也是为了纪念先人,坟地林木茂盛。我下乡之处九台县,过去只有旗庄,并无汉人。汉人也就是二三代人,各家也都有了坟地,主要是种松树。大炼钢铁时期,还是些小树,没有遭劫。一晃就是二三十年,都长成了檩材,每棵能售三四十元,在七十年代初是笔大数目。邢老爷子七十岁了,子女很孝顺,预备下了棺木,这就是死后的房子,邢老爷子总是亲自打磨,非常珍惜。批孔多年,我们这一代人并不知道孔孟之道,下乡时只不过是十七八岁。农村虽说也搞了文革,毕竟与城市有所不同,并不彻底。邢家出身贫农,队干部主要是邢家人,邢老爷子每日在院子里走动,偶尔读读报纸。

‘君子路漫漫,小人穷斯滥。’我是第一次从邢老爷子口中听到的,感到很惊诧。儿孙们也是随口说出一些‘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等。影响的有些社员也学会了,看来孔孟之道在民间还是大有市场,已成为乡约民俗。最初我以为邢老爷子挺有文化,后来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就是个本分农民。扫盲时才认识了几个字,并不懂得什么大道理,说的就是百姓的大实话。邢老爷子对我很喜爱,总惦记给我说亲,就留在农村,不要财礼。邢老爷子一辈子没进过城,连火车都没见过,也没有进城的愿望。邢老爷子对新生事物是很不理解的,有些想不通。‘儿孙从小养活大,肯定孝顺,怎么能打爹骂娘?’对于文革期间的儿子造老子的反,很不赞成,还是老想法。

邢老爷子最怕的是推行火葬,已经强制性宣传推行了。县里设了火葬场,得运送百里,还得交纳一大笔火葬费,是社员们根本无力承受的。好在离县城远,力度不算强。邢老爷子关里家在河北,感到不解,对我说道;‘过去蒙古人火葬,汉族人都是土葬,怎么说变就变了呢?’

多年之后我才弄明白;蒙古人死后往土里一埋,不封不树,包括努尔哈赤都是如此。有的实行火葬,蛮夷的火葬、天葬、水葬、野葬等等都是民族习俗,满人死后希望尸体被野兽所食,抹上香油挂在树上。农村死婴也是扔于野外,希望被狼所食,早些托生。这些都是有神论,但是薄葬的意思是相同的,有的死人下葬裹一捆柴草而已,不一定使用棺木。老年人最怕的是死后火葬,有的老年人为了能够土葬,提前入棺,喝毒而死。蒙元时期汉人也实行火葬,明初颁布禁止火葬,汉人禁用胡俗。汉人的土葬与胡人的火葬不仅仅是风俗不同,乃是体现传统文化道德的差别,内涵极广。

俄罗斯是胡人,自然采用胡俗。全盘引进苏俄体制,是推行火葬的起因,即污染空气又浪费能源,百姓往往死不起,垄断行业无不是暴利。分田到户之后,作为半山区,绝大多数都是土葬,但是必须交纳一笔火葬费,管理就是收费。邢家没有上交这笔费用,管理部门开汽车找上门来,将坟墓掘开,强行拉走尸体进行火化,而且予以重罚。老房东也都是土葬,儿女交纳了火葬费,大概每个死人二千元,也就啥事也没有了。他们好心的劝我老了之后死在那里,城里来的没人管,埋了好几个,还有老年人回了乡,都是年青时进的城。我并不在意这些事,人死如灯灭,不管那许多。家母倒是总念叨想土葬,不愿意火葬,恐怕这个愿望无法办到。个人相

对政府而言,是极其渺小的,无法与体制抗争。

长达六十年,汉人的土葬与胡人的火葬还是个纠葛,许多革命干部也大修坟墓,并不想革自己的命。死后化为泥土,其实并不算反对革命,也不知道权力是怎么想的?死人挖坑一埋,多简单的事?连棺木都不用,顶多制作纸板棺木,没几个钱。谈不上死人占活人的地,坟地都变成林地,是件大好事,不必鼓励植树造林。秃山与荒山无数,即便作为养分也不该浪费,人类有时候是很愚蠢的,愚不可及。不过是一两位大人物脑袋一热,就成了法律。人民无权制订法律,甚至于无权质疑法律,大人物所说的话都成为绝对真理,化夏为胡,改天换地,也不管百姓心里是怎么想的?总是高高在上教育人民,成为大救星,救世主,总在好心办了坏事。这类好心还是不要也罢,水静自清,人心向善,越教育越道德败坏。


相关内容

  • 湖北省殡葬管理实施办法
  • 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布单位) 19941108(颁布时间) 19941108(实施时间) 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63号(文号) 湖北省殡葬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火葬和土葬管理 第三章 公墓和骨灰堂管理 第四章 丧葬用品管理 第五章 华侨.外籍华人及港澳台胞的殡葬管理 第六章 殡葬事业单位管理 ...

  • 四川省殡葬管理条例
  • 四川省殡葬管理条例 (1996年10月14日四川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根据1997年10月17日四川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四川省殡葬管理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4年9月24日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

  • [法律法规]浙江省殡葬管理实施办法(失效)
  • [阅读全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根据国务院<关于殡葬管理的暂行规定>,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殡葬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推行火葬,改革土葬,破除丧葬陋习,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认真贯彻国家关于殡葬改革的方针.& ...

  • [法律法规]乌鲁木齐市殡葬管理条例
  • [阅读全文] 1999年12月25日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经过审议,决定批准<乌鲁木齐市殡葬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发加强殡葬管理,推进殡葬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管理条例
  •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殡葬管理, 推行殡葬改革,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 第三条 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的殡葬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 ...

  • 重庆市殡葬管理条例
  •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单位) 19980529(颁布时间) 19980901(实施时间) 重庆市殡葬管理条例 (1998年5月29日重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1998年5月29日公布 1998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殡葬活动管理 第三章 殡葬设备和用品管理 ...

  • 藏族丧葬文化
  • 由于居住地理环境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各地在办理丧事和埋葬死者上都有不同的礼仪,州内藏族地区普遍盛行的丧葬方式有:天葬.水葬.火葬和土葬4种.此外,塔葬也是在藏区较为普遍的一种葬俗. 当病危的人将咽气时,家属应迅速通知还在远方的家庭成员回家,并向本氏族的各个亲属讣告,使他们赶来吊丧.同时请一名本地区有声 ...

  • 白银丧葬民俗
  • 白银丧葬民俗 白银市呈三原交汇,地处丝路门户,黄河呈S 形在市境中心流过,土地面积2.12万平方公里.居住着汉.回.东乡.土.藏等23个民族,175万人口. 考古资料表明,早在远古时期,白银就有古人类活动,揭开了白银人口发展的历史.先民们在长期的开拓发展中,在祖厉河.关川河流域以及沿黄地区留下了许多 ...

  • [原创]中国的殡葬改革刻不容缓
  • [原创]中国的殡葬改革刻不容缓早期有人写了这方面的文章,我在这里再强调几点. 1.中国人向来是讲究入土为安,当然是没经过"炼狱"的全身肉身入土.现在实行的强制火葬,严重伤害了中国人的传统和感情.生没有一寸土地,难道临告别了这个世界,非要被烧一把?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难道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