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国古代送别诗歌的发展

浅论中国古代送别诗歌的发展

作者:孙笑仙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3年第03期

摘 要:中国古代送别诗歌是文人墨客借以抒发感情与表达内心感受的重要创作形式,它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时文人的心境与所处的情境,对送别诗歌各个时期的状况加以整理阐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每个时代送别诗歌的创作特色与创作情况。

关键词:送别诗歌 前奏 全盛时期 没落时期

送别是古人吟唱歌咏的主题,尤其是古代交通不便,人们一旦分离就很难再相聚,道路坎坷,离别之人也不知道前途如何,而且分离之后,书信难通,所以古人极为重视离别,常常以诗相赠,表达自己当时的离情别绪。在送别诗歌中,诗人常将感情常与自己所处的社会背景融合在一起,既让我们感受到离别之苦,也能让我们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与处境。

一、中国古代送别诗歌的前奏

中国古代送别诗歌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诗经》共有送别诗歌十二首,包括:《邶风·燕燕》、《邶风·击鼓》、《邶风·泉水》、《邶风·二子乘舟》、《卫风·竹竿》、《秦风·渭阳》、《豳风·九罭》、《小雅·白驹》、《大雅·崧高》、《大雅·烝

民》、《大雅·韩奕》、《周颂·有客》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邶风·燕燕》、《秦风·渭阳》,《邶风·燕燕》、《秦风·渭阳》也被后人称作“万古送别之祖”。虽然《诗经》送别诗歌并没有专门论述送别之情,但它为后世送别诗歌的创作提供了范本。

两汉时期送别诗歌并不是很多,以“送别”为主题的诗歌创作却逐渐鲜明起来,这个时期出现了《悲与亲友别》、《行行重行行》等优秀作品,这些诗歌奠定了送别诗“以悲为主”的情感基调,也使送别诗歌创作更富有艺术感染力,为后期送别诗歌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文学创作有了“自觉性”,抒写个人情感的诗作逐渐增多,加上当时政局混乱,人们或因游历,或因战乱,或因升迁,或因贬谪,或因其它各种原因,“离别”成了一件十分平常的事。送别之时难免心潮涌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于是留下了许多优秀的送别诗作,如梁代范云《送别诗》,魏代郭遐周《赠嵇康诗三首》,梁代吴均《同柳吴兴何山集送刘馀杭诗》等,唐代王勃便是受此影响,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名句,这一时期的送别诗歌也不再“以悲为主”。

魏晋南北朝时期,送别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情感基调也不再拘束于“悲”,而是开阔了更为广远的诗歌意境,送别诗的主题、意象、情感基调等在这一时期逐渐定型,这

对于唐代送别诗歌的发展成熟起到了很好的铺垫;这一时期的送别诗虽然不比唐代送别诗歌的繁盛,但也为中国古代送别诗歌增添了灿烂的一笔。

二、中国古代送别诗歌的高潮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无一不可入诗。唐代风气开放,人们对于离别之事更是直抒胸臆,以此来表达离别之情,更有被贬、落榜的知识分子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的不满,使送别诗歌的情感羽翼更加丰满。唐人送别诗歌不再像前期送别诗歌,主要局限于亲友送别诗歌,而是将内容扩展到边塞赠别、官场赠别、市井赠别、隐逸赠别、君臣赠别、亲人赠别、情人赠别等,如王勃、王维、王昌龄、李白、高适、岑参、柳宗元、杜牧、李商隐等大家,他们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送别诗,使唐代送别诗达到了我国古代送别诗的最高峰。

唐代送别诗歌有许多令人回味无穷、感同身受的作品,如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这首送别诗以“醉别”开始,干杯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希望而毫无缠绵哀伤的情调。诗中的山水形象,隽美秀丽,明媚动人,自然美与人情美——真挚的友情,互相衬托;纯洁无邪、胸怀坦荡的友谊和清澄的泗水秋波、明净的徂徕山色交相辉映,景中寓情,情随景现,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寥寥数语便写出了李白与杜甫之间无比深厚而朴实的友情。

再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陆龟蒙《别离》等,虽没有传统离别诗歌依依不舍的离愁别怨,但写得慷慨激昂,议论滔滔,形象丰满,别具一格。

宋之问、孟浩然在送别诗歌中写出了被贬之人、落第举子的悲愤与伤感。

宋之问《送杜审言》是送别迁人的代表诗作: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这首诗是送别好友遭到贬谪的作品,诗人因为生病,不能送别遭到贬谪的友人,既感到惆怅与遗憾,又为好友的不幸遭遇感到叹息,诗作写得情真意切、朴实自然,显现出作者沉重的心情。

孟浩然《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这首诗道出了一个落第举子的心酸,诗人因为落第而思归,因为思归而惜别,饱受挫折的诗人,也只有在与自己的好友惜别时,才能一吐自己心中的怨怼与愤懑。

唐代送别诗歌之所以能够优于前期送别诗歌,更主要的原因是这一时期诗歌的创作手法丰富多样,诗人们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情感通过高超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使得他们的送别诗歌不仅情感真挚,而且具有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尤其是这一时期的意象手法的运用更加娴熟,“柳、酒、月、水”正式成为了我国古代送别诗歌的四大意象,唐代诗人们除了运用“柳、酒、水、月”来表达离愁别绪,寄托情思,还运用“草、雁、雨、舟”等一系列的意象,传达着诗人们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和漫长的相思之意。

唐代送别诗歌经过诗人们的精心营造,不仅承载了诗人们的情感,融入了人们的主观情意,而且使离别之情拓展到更为广阔的时空背景,从而开拓出唐代送别诗歌更为新颖奇特的新境界,将唐代送别诗歌推向了中国古代送别诗歌的最高峰。

三、中国古代送别诗歌的落没

送别诗所抒发的情感往往与送别时的境遇相关,宋代受其时代风气的影响,送别诗歌中虽然也有很多不错的作品,但缺少了唐代送别诗歌的恢弘气质,尤其是在宋朝南渡之后,国运衰微,宋代的送别诗歌沾染了末世的忧伤,再加上宋人喜欢在诗歌中添加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缺少了离别时纯正真实的情感,脍炙人口的佳作并不多,但也有一些代表性的作品。 苏轼《送子由使契丹》: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驲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陵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这首诗歌是苏轼写给即将出使辽国的弟弟的,全诗没有一丝悲伤的意味在里面,却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兄弟之间的真情实感,虽然首联写到不会因为远别而悲伤,但是在中间两联写到弟弟出使辽国之后深深怀念故国与亲人的场景,感情真挚,语言质朴。

由于宋代的历史背景,宋代送别诗歌缺少了原先离愁别绪的美感,诗人们更多地在离别诗歌中抒发自己的爱国思想,或者是人生感悟,反而忽略了个人情感的抒发。比如陆游《送范舍人归朝》:

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

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

君如高光那可负,东都儿童作胡语。

常时念此气生瘿,况送公归觐明主。

皇天震怒贼得长,三年胡星失光芒。

旄头下扫在旦暮,嗟此大议知谁当?

公归上前勉书策,先取关中次河北。

尧舜尚不有百蛮,此贼何能穴中国。

黄扉甘泉多故人,定知不作白头新。

因公并寄千万意,早为神州清虏尘。

陆游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歌,但是全诗没有离别友人的伤感,而主要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沦陷的大好河山以及祖国支离破碎的无限忧虑与极大愤慨,字里行间丝毫不见个人的感伤情绪,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跃然纸上。

宋代送别诗歌不再像以前送别诗歌那样,以抒发离别愁绪为主,而是在送别中寄寓了自己的胸怀抱负,抒发对外敌入侵的仇恨,对朝廷苟安的愤怒,对恢复中原的渴望,他们已将国家兴亡凌驾于个人情感之上,虽然创作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别样送别诗歌,但缺少了送别诗歌应有的情怀。

到了明清时代,由于统治者的压迫与束缚,使得文人失去了创作的活力,缺少了文学创作的个性与创新,因而能够传播于口的名篇并不多见。

中国古代送别诗歌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送别诗更为典型地表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时代变迁、民族心理等方面的特定内蕴,记录着中国士人生命历程的诸般变动和寻求,烙印了文化价值观念与民族情感的基本特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孔丘编订.诗经[M].北京出版社,2006.

[3]霍松林.宋诗鉴赏举隅[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4]杜贵晨选注.明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5]赵炳耀.历代送别怀远诗歌选[M].北京出版社,1990.

[6]郑纳新.送别诗略论[J].学术论坛,1997,(3).

[7]曾美桂.赠别诗的界定[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4,(S1).

[8]陈先涛.魏晋南北朝送别诗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左英英.中晚唐送别诗研究[D].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孙笑仙 山东烟台 鲁东大学文学院 264025)

浅论中国古代送别诗歌的发展

作者:孙笑仙

来源:《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3年第03期

摘 要:中国古代送别诗歌是文人墨客借以抒发感情与表达内心感受的重要创作形式,它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时文人的心境与所处的情境,对送别诗歌各个时期的状况加以整理阐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每个时代送别诗歌的创作特色与创作情况。

关键词:送别诗歌 前奏 全盛时期 没落时期

送别是古人吟唱歌咏的主题,尤其是古代交通不便,人们一旦分离就很难再相聚,道路坎坷,离别之人也不知道前途如何,而且分离之后,书信难通,所以古人极为重视离别,常常以诗相赠,表达自己当时的离情别绪。在送别诗歌中,诗人常将感情常与自己所处的社会背景融合在一起,既让我们感受到离别之苦,也能让我们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与处境。

一、中国古代送别诗歌的前奏

中国古代送别诗歌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诗经》共有送别诗歌十二首,包括:《邶风·燕燕》、《邶风·击鼓》、《邶风·泉水》、《邶风·二子乘舟》、《卫风·竹竿》、《秦风·渭阳》、《豳风·九罭》、《小雅·白驹》、《大雅·崧高》、《大雅·烝

民》、《大雅·韩奕》、《周颂·有客》等。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邶风·燕燕》、《秦风·渭阳》,《邶风·燕燕》、《秦风·渭阳》也被后人称作“万古送别之祖”。虽然《诗经》送别诗歌并没有专门论述送别之情,但它为后世送别诗歌的创作提供了范本。

两汉时期送别诗歌并不是很多,以“送别”为主题的诗歌创作却逐渐鲜明起来,这个时期出现了《悲与亲友别》、《行行重行行》等优秀作品,这些诗歌奠定了送别诗“以悲为主”的情感基调,也使送别诗歌创作更富有艺术感染力,为后期送别诗歌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特殊时期,这一时期文学创作有了“自觉性”,抒写个人情感的诗作逐渐增多,加上当时政局混乱,人们或因游历,或因战乱,或因升迁,或因贬谪,或因其它各种原因,“离别”成了一件十分平常的事。送别之时难免心潮涌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于是留下了许多优秀的送别诗作,如梁代范云《送别诗》,魏代郭遐周《赠嵇康诗三首》,梁代吴均《同柳吴兴何山集送刘馀杭诗》等,唐代王勃便是受此影响,写下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名句,这一时期的送别诗歌也不再“以悲为主”。

魏晋南北朝时期,送别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情感基调也不再拘束于“悲”,而是开阔了更为广远的诗歌意境,送别诗的主题、意象、情感基调等在这一时期逐渐定型,这

对于唐代送别诗歌的发展成熟起到了很好的铺垫;这一时期的送别诗虽然不比唐代送别诗歌的繁盛,但也为中国古代送别诗歌增添了灿烂的一笔。

二、中国古代送别诗歌的高潮

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无一不可入诗。唐代风气开放,人们对于离别之事更是直抒胸臆,以此来表达离别之情,更有被贬、落榜的知识分子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的不满,使送别诗歌的情感羽翼更加丰满。唐人送别诗歌不再像前期送别诗歌,主要局限于亲友送别诗歌,而是将内容扩展到边塞赠别、官场赠别、市井赠别、隐逸赠别、君臣赠别、亲人赠别、情人赠别等,如王勃、王维、王昌龄、李白、高适、岑参、柳宗元、杜牧、李商隐等大家,他们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送别诗,使唐代送别诗达到了我国古代送别诗的最高峰。

唐代送别诗歌有许多令人回味无穷、感同身受的作品,如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这首送别诗以“醉别”开始,干杯结束,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充满豪放不羁和乐观开朗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希望而毫无缠绵哀伤的情调。诗中的山水形象,隽美秀丽,明媚动人,自然美与人情美——真挚的友情,互相衬托;纯洁无邪、胸怀坦荡的友谊和清澄的泗水秋波、明净的徂徕山色交相辉映,景中寓情,情随景现,给人以深刻的美感享受,寥寥数语便写出了李白与杜甫之间无比深厚而朴实的友情。

再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陆龟蒙《别离》等,虽没有传统离别诗歌依依不舍的离愁别怨,但写得慷慨激昂,议论滔滔,形象丰满,别具一格。

宋之问、孟浩然在送别诗歌中写出了被贬之人、落第举子的悲愤与伤感。

宋之问《送杜审言》是送别迁人的代表诗作: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这首诗是送别好友遭到贬谪的作品,诗人因为生病,不能送别遭到贬谪的友人,既感到惆怅与遗憾,又为好友的不幸遭遇感到叹息,诗作写得情真意切、朴实自然,显现出作者沉重的心情。

孟浩然《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这首诗道出了一个落第举子的心酸,诗人因为落第而思归,因为思归而惜别,饱受挫折的诗人,也只有在与自己的好友惜别时,才能一吐自己心中的怨怼与愤懑。

唐代送别诗歌之所以能够优于前期送别诗歌,更主要的原因是这一时期诗歌的创作手法丰富多样,诗人们能够将自己内心的情感通过高超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使得他们的送别诗歌不仅情感真挚,而且具有艺术表现力与感染力,尤其是这一时期的意象手法的运用更加娴熟,“柳、酒、月、水”正式成为了我国古代送别诗歌的四大意象,唐代诗人们除了运用“柳、酒、水、月”来表达离愁别绪,寄托情思,还运用“草、雁、雨、舟”等一系列的意象,传达着诗人们难以割舍的离别之情和漫长的相思之意。

唐代送别诗歌经过诗人们的精心营造,不仅承载了诗人们的情感,融入了人们的主观情意,而且使离别之情拓展到更为广阔的时空背景,从而开拓出唐代送别诗歌更为新颖奇特的新境界,将唐代送别诗歌推向了中国古代送别诗歌的最高峰。

三、中国古代送别诗歌的落没

送别诗所抒发的情感往往与送别时的境遇相关,宋代受其时代风气的影响,送别诗歌中虽然也有很多不错的作品,但缺少了唐代送别诗歌的恢弘气质,尤其是在宋朝南渡之后,国运衰微,宋代的送别诗歌沾染了末世的忧伤,再加上宋人喜欢在诗歌中添加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缺少了离别时纯正真实的情感,脍炙人口的佳作并不多,但也有一些代表性的作品。 苏轼《送子由使契丹》: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驲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陵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这首诗歌是苏轼写给即将出使辽国的弟弟的,全诗没有一丝悲伤的意味在里面,却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兄弟之间的真情实感,虽然首联写到不会因为远别而悲伤,但是在中间两联写到弟弟出使辽国之后深深怀念故国与亲人的场景,感情真挚,语言质朴。

由于宋代的历史背景,宋代送别诗歌缺少了原先离愁别绪的美感,诗人们更多地在离别诗歌中抒发自己的爱国思想,或者是人生感悟,反而忽略了个人情感的抒发。比如陆游《送范舍人归朝》:

平生嗜酒不为味,聊欲醉中遗万事。

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

君如高光那可负,东都儿童作胡语。

常时念此气生瘿,况送公归觐明主。

皇天震怒贼得长,三年胡星失光芒。

旄头下扫在旦暮,嗟此大议知谁当?

公归上前勉书策,先取关中次河北。

尧舜尚不有百蛮,此贼何能穴中国。

黄扉甘泉多故人,定知不作白头新。

因公并寄千万意,早为神州清虏尘。

陆游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歌,但是全诗没有离别友人的伤感,而主要是表达了诗人对于沦陷的大好河山以及祖国支离破碎的无限忧虑与极大愤慨,字里行间丝毫不见个人的感伤情绪,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跃然纸上。

宋代送别诗歌不再像以前送别诗歌那样,以抒发离别愁绪为主,而是在送别中寄寓了自己的胸怀抱负,抒发对外敌入侵的仇恨,对朝廷苟安的愤怒,对恢复中原的渴望,他们已将国家兴亡凌驾于个人情感之上,虽然创作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别样送别诗歌,但缺少了送别诗歌应有的情怀。

到了明清时代,由于统治者的压迫与束缚,使得文人失去了创作的活力,缺少了文学创作的个性与创新,因而能够传播于口的名篇并不多见。

中国古代送别诗歌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送别诗更为典型地表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时代变迁、民族心理等方面的特定内蕴,记录着中国士人生命历程的诸般变动和寻求,烙印了文化价值观念与民族情感的基本特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孔丘编订.诗经[M].北京出版社,2006.

[3]霍松林.宋诗鉴赏举隅[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

[4]杜贵晨选注.明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5]赵炳耀.历代送别怀远诗歌选[M].北京出版社,1990.

[6]郑纳新.送别诗略论[J].学术论坛,1997,(3).

[7]曾美桂.赠别诗的界定[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4,(S1).

[8]陈先涛.魏晋南北朝送别诗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9]左英英.中晚唐送别诗研究[D].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孙笑仙 山东烟台 鲁东大学文学院 264025)


相关内容

  • 唐代送别诗意象
  • 在中国诗坛上, 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 或为拜师游学,或为求取功名,或为 生活所迫,不得不远走异域而离别亲人,恋人, 生活所迫,不得不远走异域而离别亲人,恋人,友人 .古时交通不便,路途艰险,通讯落后,正所谓 黯然销魂者, 唯 而已矣! --江淹<别赋> 送别诗无论是叙 友谊,还 ...

  • 诗歌鉴赏意象和意境
  • 诗歌鉴赏--意象和意境 学习目标 1.积累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 2.积累读诗的一般方法. 3. 意象和意境. 考查特点: 1.多是唐诗宋词:(语料选用) 2.客观题变主观题:(考查形式) 3.鉴赏形象和表达技巧:(考点落实) 4.注重理解与表述.(训练方向) 教学过程 一.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 1.了 ...

  • 多姿多彩的古代送别诗
  • 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离别"也就自然成为我国古典诗歌中歌咏的重要内容.从先秦<诗经>到两汉的乐府,从唐代诗歌到宋元词曲以至明清的诗文,离别之情唱之不尽,一如长江之水源远流长.送别诗以它独特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和感染 ...

  •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_历年试题答案汇总
  •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年度第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古代诗歌散文专题 ( A ). A B C D 7( A )擅长创作七言绝句<出塞>"秦时 明月汉时关"是其代表作之一. A.王昌龄 B 选择题1 10 刘禹锡 C D 1( B ). A 8武帝文 ...

  • [诗经][楚辞][汉乐府]诗集,唐诗宋词原曲
  • [概况]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 [区分] 在中国古代,区别"诗歌"与"非诗歌&q ...

  • 走进诗歌的美丽
  • 走进诗歌的美丽 一. 诗海启航 1. 出示古诗,让学生分组吟诵(课前利用早读指导学生诵 读古诗,读出节奏.韵律读出古诗的味道和美丽.)如李白的<静夜思>窗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春晓>春眠粗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白居易 <赋得 ...

  • 诗歌鉴赏的50个意象
  • 诗歌鉴赏的50个意象 期中考越来越近,你的诗歌鉴赏准备的怎么样了? 为了让小伙伴们能在期中考试考个好成绩,东方君给大家整理了诗歌鉴赏中常见的100个意象: 1.冰雪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 ...

  • 高中语文诗歌答题技巧
  • 诗歌鉴赏 诗歌类型: 边塞诗 咏物诗 怀古诗 哲理诗 民生诗 送别诗 宫苑闺怨诗 山水田园诗 羁旅行役诗 边塞怀古诗常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表现要点:边塞风光.奋勇杀敌 .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烽火.狼烟.宝剑.马.铠甲等. 吴钩 ...

  • 论古代诗歌的柳意象(1)
  •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题 目: 学 院:专 业: 姓 名: 指导教师: 2012年 5 月 28 日 论古代诗词中的柳意象 摘要 起源于<诗经>中的柳意象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意象,它是我国古代诗词中常见且表现力极强的意象之物.柳在古代诗词中被人们赋予了太多的情感与思想,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