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复习资料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课内)

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原文略),做题。

1、解释红色词的含义。

(1)与人期行 (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 (4)下车引之

2、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

对答反驳的?

答:

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

答:

5、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合适不合适?你的理

由是什么?

答:

二、阅读《〈论语〉十二章》(原文略),做题。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吾日∕三省吾身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择其∕善者而从之

2、解释红色词的词。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3)不逾矩 4。人不堪其忧

3、翻译下列句子。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选文多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

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

答:

三、阅读《虽有嘉肴》(原文略),做题。

1、解释下列红色词的意思。

(1)弗食,不知其旨也 (2)虽有至道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4)教然后知困

2、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不知其旨也 (2)然后能自反也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这则短文阐述了什么教学原则?请用四字句加以概括。 答:

四、阅读《河中石兽》(原文略),回答后面的问题。

1、解释下面句中红色的词。

(1)山门圮于河 (2)阅十余岁

(3)竟不可得 (4)众服为确论

2、翻译下列句子。

(1)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

五、阅读《塞翁失马》(原文略),完成后面的题目。

1、解释下列红色词的意思。

(1)有善术者 (2)居数月

(3)人皆吊之 (4)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2、翻译下列句子。

(1)此何遽不为福乎?

(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3、全文共9句话,可分为四个层次,请用“∥”在下面标出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4、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战争的惨烈?作者为什么要写战争的惨烈?

答:

5、作者反复写福祸,有何用意?

答:

六、阅读《咏雪》(原文略),做题。

1、解释下面句中红色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俄而雪骤

(3)撒盐空中差可拟 (4)未若柳絮因风起

2、写出下面句子的译文。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 事件“ ”等要素。

4、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答:

5、选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答:

七、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原诗略),完成下面的题目。

1、人们常说“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你说说妙在哪里?

答:

2、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八、赏读《钱塘湖春行》(原诗略),回答后面的题目。

1、理解填空。

(1)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 ”。

(2)这首诗描写了西湖 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

的情感。

(3)这首咏西湖的诗,形象地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作者绕湖而行,从到 然后到 、 ,对沿途景物展开描写,描写中还选择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从而突出了环境和季节的特征。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请你从具有表现力的词语上加以品析。 答:

3、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附:参考答案

一、

1、约定 才 离开 拉

2、(1)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2)父亲的朋友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拉他,元芳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门。

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5、示例一:合适。因为父亲的朋友“无信”“无礼”在前,对“无信”“无礼”之人无需以礼相待。 示例二:不合适。尽管父亲的朋友曾经失信、失礼,但他毕竟是一个长辈,而且他已经认错,并在想办法弥补过错,陈元方的待客之道当然不对。

二、

1、C 2、(1)通“悦”,愉快 (2)生气,发怒 (3)越过,超过

(4)忍受 3、(1)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来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2)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能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4、示例: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温故而知新;终身学习;博览群书。

三、

1、(1)甘美 (2)达到极点 (3)所以 (4)不通,理解不了

2、(1)不知∕其旨也 (2)然后∕能自反也

3、(1)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但)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 (2)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 4、教学相长

四、

1、(1)倒塌(2)经过,过了(3)终于,到底(4)精当确切的言论

2、(1)(和尚)认为(石兽)被河水顺流冲下,便划着几条小船,拖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一点踪迹也没有。(2)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地判断吗?

3、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五、

1、(1)擅长(2)经过(3)对其不幸表示安慰(4)带领

2、(1)这怎么就不是好事呢?(2)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战死在战场上了。 3、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4、“近塞之人,死者十九。”进一步说明了塞翁的“祸福相依”的看法。

5、是想告诉人们,祸福相依,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六、

1、(1)家庭内(2)大而急(3)比拟(4)凭借

2、(1)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侄子辈的人谈论诗文。(2)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3、寒雪日 内集 谢太傅与儿女 讲论文义

4、营造了一种其乐融融,非常温馨、又非常民主的那种世家特有的文化氛围。

5、“大笑乐”可作多种理解: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②“笑”前喻,“乐”后喻;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七、

1、示例:“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诗人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 2、A

八、

1、(1)最爱 (2)早春(春天) 喜悦 (3)孤山寺 贾公亭、白沙堤 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2、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渐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3、D

一、阅读《散步》第6——8段(原文略),做题。

1、母亲人老了,“要走大路”因为“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为什么意见发生分歧后,母亲又选择了走小路?

答:因为母亲谦让,疼爱孙子,即使自己行走不便,也要宠着孙子。这是老一辈人的奉献精神。

2、当母亲、孩子、妻子都等着“我”来选择走哪条路的时候,为什么“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答:因为无论是母亲、儿子还是妻子都依靠我,都依从我的选择和决定,所以我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

3、如何理解“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句话的含义?

答:小路其实也很美,也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正像孙子说的“有意思”。这也是母亲决定走小路的原因,展示了母亲热爱生命而且也充分理解孙子的内心。

4、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义? 答:“走得很仔细”表明“我”和妻子尊老爱幼,怕因闪失给孩子和老人带来伤害。“整个世界”可以这样理解:一个是老人,代表着业已过去的时代和世界;一个是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时代和未来的世界。背着这个“世界”的“我”和妻子作为中年人,起着顶梁柱的作用,从家庭到国家,都是如此。这带有象征性的句子,深化了全文的中心思想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阅读《秋天的怀念》(原文略),做题。

5、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请在原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来。

答: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6、说说你对“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这句话的理解。

答: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就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7、文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我”说的“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

答:母亲说“好好儿活”指母子俩都要战胜病魔。我说的“要好好儿活”是指为了母亲,我和妹妹要坚强地活下去。

8、文章中的母亲令人难忘,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文中母亲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

答:示例一:从母亲忍受肝病折磨可以看出母亲的性格坚韧、顽强。示例二:从母亲央求我看菊花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爱与关心,看出母亲坚韧、乐观的性格。

9、最后一段写“我”和妹妹秋天一起去看菊花,这里着意写了各种花给人的感受,这能使人联想到什么?

答:使人联想到母爱的圣洁、崇高,生活是美好的,对生活永远要有信心。

三、阅读《我的老师》第9段(原文略),做题。

10、概括这段文字记叙的“一件小事”。(不得超过15个字) 答:老师排除我们的小纠纷

11、文段第一句中,“占据”这个词很好地表现了

这件小事当时在“我”心中的重要位置。

12、“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中的“那样”指的是焚香磕头,卜问吉凶

13、文段“心清如水的学生”中的“清”是 纯洁(或“单纯”“纯朴”等)

14、请找出语段中直接抒发“我”对老师敬佩之情的句子。 答: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四、阅读《再塑生命的人》第9——12段,做题。

15、给所选文段加一个小标题。(不超过10个字)

答:教“water”一词

16、你认为“我”不能理解“水”的原因是什么?

答:不能看见具体的水,平时所接触到的是一些容器,故而将两者混为一谈。

17、通过这段文字,你认为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艺术高明在何处? 让受教育者亲临现场体验,在体验过程中理解概念。

18、“我想起了……拼不好”照应了前文中的哪一句话? 答: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洋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

19、选文中的“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这句话在文章中紧承上文中莎莉文老师教“我”水这一个词,让“我”认识到了水和杯子并不是一回事,同时也唤醒了“我”对世界万物认识的一种愿望,形象地说出了自己心情。所以作者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由此。“我”的生命旅程充满了崭新的希望。

五、阅读《春》第四、五段(原文略),做题。

20、请你给上面两段话分别加上一个小标题。①春花图 ②春风图

2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答:不能;因为要与后文的“桃儿、杏儿、梨儿”相照应。

22、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还像什么?

答:示例:像一方丝巾,细细的,柔柔的,飘在脸上。

23、 开想象,因而把它写得形象可感。请你仿照示例填空。

示例:写触觉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写嗅觉的: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2)写听觉的: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六、阅读《济南的冬天》第四段(原文略),做题。

24、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文段内容。

答:小雪后的山色

25

答:①山上 ②山尖 ③山坡 ④山腰

26、文段开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究竟“妙”在哪里? 答:小雪可以把小山装点得更秀美

27、“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一句中“顶”字用得好吗?好在哪里?

答:好。因为一个“顶”字点明雪少,位置高。“顶”字写出了雪之美。

28、读完文段,你读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对小山的爱护与赞美之情,以及对冬天的济南的赞美之情。

七、阅读《紫藤萝瀑布》第7——11段(原文略),做题。

29、“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是指什么?

答:指失去小弟的悲伤

30、文中哪句话将“眼前花,心中事”自然融合在一起?最能体现作者陶醉于花的芬芳的句子是哪一句?

答:“我只是伫立凝望,……生死谜、手足情的。”“这里除了光彩……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31、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

(1)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答:把“香气”写成“浅紫色”,是味觉与视觉的相通,更突出紫藤萝的紫色光彩,使花色与花香融为一体,造成一种无所不在、笼罩一切的感觉。

(2)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答:紫藤萝的紫色和芳香使作者感悟到生命的活力与永恒,促使她振奋精神,阔步向前。

32、选段中有“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一句,为什么说紫藤萝瀑布“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答: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感染了“我”,使“我”的内心对生命有所感悟,从而领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八、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第15——23段(原文略),做题。

33、请给选文加一个小标题。

答:脱险(摆脱困境)

34、在父亲的指导下,“我”走下了悬崖。在走下悬崖的过程中,“我”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请从文中挑出关键词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这似乎能办得到→ 顿时有了信心→信心大增→产生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35、说说“这时,我便可以近期儿子好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一句的深刻涵义。

答:示例:虽然我在悬崖上走过的路是很短暂的,但我战胜了恐惧心理,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巨大进步,这个进步相对我来说是很大的转变,所以说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36、下面对文章的感悟,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C)

A.吃一堑,长一智。 B.挫折是走向成功的阶梯。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37、在父亲的指导下,“我”终于走下了悬崖,做出了一件当时“我”

想都不敢想的事。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样说、

(1)我会对那位父亲说:示例:你真是一位善于教育孩子的好爸爸。 (2)我会对杰利说:示例:你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好孩子,危难时才显出友情的珍贵。

九、阅读《看云识天气》第3段(原文略),做题。

38、请你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用“∥”标示)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①——⑨∥⑩

39、本文段介绍了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

云 几种云,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都是很美丽的,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40、“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有怎样的表达作用呢?

答: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卷云的特征。

41、⑤⑥句中的“一般”和“左右”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不能,去掉以后语言就不准确、不严谨了,也就没有科学性了。

42、本段文字的说明语言是 生动 的说明语言,用这种说明语言有 使语言表达更形象、更生动 的作用。

十、阅读《小圣施威降大圣》第2、3段(原文略),做题。

43、请用简练的语言复述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打斗经过。 答:孙悟空先后变做麻雀、大鷀老、鱼、水蛇、花鸨、土地庙,二郎神随之变成饿鹰、大海鹤、鱼鹰、灰鹤。悟空一直被压着打,终被赶回花果山。

44、写出文中与“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一句相照应的句子。

答: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成建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

45、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描写手法及作用。

(1)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作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

答:心理描写,生动刻画出聪明的二郎神准确的判断力。

(2)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鳃上无针。

答:外貌描写,生动刻画出大圣变法中的破绽之处,也暗示了二郎神敏锐的观察力和谨慎聪明的一面。

46、请课外阅读《西游记》,积累一些精彩的回目。(写出几个来)

答: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

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

十一、阅读《皇帝的新装》第19——36段(原文略),做题。

47、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几段话的内容。

答:皇帝看新衣、展新衣

48、诚实的官员、皇帝、百姓都违心地称赞布料的原因是什么?

答:是怕被说成愚蠢得不可救药或不称职。

49、试比较下面两句话的不同的表达效果。

①他并没穿什么衣服!

②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

答:第①句是市民转述小孩子的话,表明他们不敢正面承认这个事实;第②是直接描写市民已认可并说出这个事实,用“实在”加以强调。

50、皇帝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但他还是“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这表现了什么?

答:明知有错,但不悔改,表现了皇帝的虚伪、自欺和愚昧。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

文言文阅读(课内)

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原文略),做题。

1、解释红色词的含义。

(1)与人期行 (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 (4)下车引之

2、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

对答反驳的?

答:

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

答:

5、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合适不合适?你的理

由是什么?

答:

二、阅读《〈论语〉十二章》(原文略),做题。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B.吾日∕三省吾身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择其∕善者而从之

2、解释红色词的词。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3)不逾矩 4。人不堪其忧

3、翻译下列句子。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选文多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请你选择感悟最深的一则,写出

在学习方面所获得的启示。

答:

三、阅读《虽有嘉肴》(原文略),做题。

1、解释下列红色词的意思。

(1)弗食,不知其旨也 (2)虽有至道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4)教然后知困

2、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不知其旨也 (2)然后能自反也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 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这则短文阐述了什么教学原则?请用四字句加以概括。 答:

四、阅读《河中石兽》(原文略),回答后面的问题。

1、解释下面句中红色的词。

(1)山门圮于河 (2)阅十余岁

(3)竟不可得 (4)众服为确论

2、翻译下列句子。

(1)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

五、阅读《塞翁失马》(原文略),完成后面的题目。

1、解释下列红色词的意思。

(1)有善术者 (2)居数月

(3)人皆吊之 (4)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2、翻译下列句子。

(1)此何遽不为福乎?

(2)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3、全文共9句话,可分为四个层次,请用“∥”在下面标出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4、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战争的惨烈?作者为什么要写战争的惨烈?

答:

5、作者反复写福祸,有何用意?

答:

六、阅读《咏雪》(原文略),做题。

1、解释下面句中红色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2)俄而雪骤

(3)撒盐空中差可拟 (4)未若柳絮因风起

2、写出下面句子的译文。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 ”、地点“ ”、人物“ ”、 事件“ ”等要素。

4、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答:

5、选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答:

七、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原诗略),完成下面的题目。

1、人们常说“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你说说妙在哪里?

答:

2、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思乡愁绪。

八、赏读《钱塘湖春行》(原诗略),回答后面的题目。

1、理解填空。

(1)诗中能够突出表达诗人情感的一个词语是“ ”。

(2)这首诗描写了西湖 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

的情感。

(3)这首咏西湖的诗,形象地描绘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作者绕湖而行,从到 然后到 、 ,对沿途景物展开描写,描写中还选择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从而突出了环境和季节的特征。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请你从具有表现力的词语上加以品析。 答:

3、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从总体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

附:参考答案

一、

1、约定 才 离开 拉

2、(1)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2)父亲的朋友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拉他,元芳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门。

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5、示例一:合适。因为父亲的朋友“无信”“无礼”在前,对“无信”“无礼”之人无需以礼相待。 示例二:不合适。尽管父亲的朋友曾经失信、失礼,但他毕竟是一个长辈,而且他已经认错,并在想办法弥补过错,陈元方的待客之道当然不对。

二、

1、C 2、(1)通“悦”,愉快 (2)生气,发怒 (3)越过,超过

(4)忍受 3、(1)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来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2)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能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

4、示例:学习与思考紧密结合;温故而知新;终身学习;博览群书。

三、

1、(1)甘美 (2)达到极点 (3)所以 (4)不通,理解不了

2、(1)不知∕其旨也 (2)然后∕能自反也

3、(1)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但)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 (2)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 4、教学相长

四、

1、(1)倒塌(2)经过,过了(3)终于,到底(4)精当确切的言论

2、(1)(和尚)认为(石兽)被河水顺流冲下,便划着几条小船,拖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一点踪迹也没有。(2)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根本道理的人和事有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地判断吗?

3、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

五、

1、(1)擅长(2)经过(3)对其不幸表示安慰(4)带领

2、(1)这怎么就不是好事呢?(2)靠近长城一带的人,绝大多数战死在战场上了。 3、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4、“近塞之人,死者十九。”进一步说明了塞翁的“祸福相依”的看法。

5、是想告诉人们,祸福相依,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六、

1、(1)家庭内(2)大而急(3)比拟(4)凭借

2、(1)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侄子辈的人谈论诗文。(2)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3、寒雪日 内集 谢太傅与儿女 讲论文义

4、营造了一种其乐融融,非常温馨、又非常民主的那种世家特有的文化氛围。

5、“大笑乐”可作多种理解: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②“笑”前喻,“乐”后喻;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七、

1、示例:“悬”是笔笔直直地高挂的样子,诗人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大景。 2、A

八、

1、(1)最爱 (2)早春(春天) 喜悦 (3)孤山寺 贾公亭、白沙堤 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2、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渐欲”“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

3、D

一、阅读《散步》第6——8段(原文略),做题。

1、母亲人老了,“要走大路”因为“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为什么意见发生分歧后,母亲又选择了走小路?

答:因为母亲谦让,疼爱孙子,即使自己行走不便,也要宠着孙子。这是老一辈人的奉献精神。

2、当母亲、孩子、妻子都等着“我”来选择走哪条路的时候,为什么“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答:因为无论是母亲、儿子还是妻子都依靠我,都依从我的选择和决定,所以我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重大。

3、如何理解“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句话的含义?

答:小路其实也很美,也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正像孙子说的“有意思”。这也是母亲决定走小路的原因,展示了母亲热爱生命而且也充分理解孙子的内心。

4、如何理解“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义? 答:“走得很仔细”表明“我”和妻子尊老爱幼,怕因闪失给孩子和老人带来伤害。“整个世界”可以这样理解:一个是老人,代表着业已过去的时代和世界;一个是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时代和未来的世界。背着这个“世界”的“我”和妻子作为中年人,起着顶梁柱的作用,从家庭到国家,都是如此。这带有象征性的句子,深化了全文的中心思想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二、阅读《秋天的怀念》(原文略),做题。

5、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请在原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来。

答: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6、说说你对“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这句话的理解。

答:母亲充分体谅儿子的痛苦心情,所以在儿子发脾气时,悄悄躲出去,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但又担心儿子做出“傻事”,就偷偷地听着儿子的动静。

7、文中母亲说“好好儿活”和“我”说的“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

答:母亲说“好好儿活”指母子俩都要战胜病魔。我说的“要好好儿活”是指为了母亲,我和妹妹要坚强地活下去。

8、文章中的母亲令人难忘,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文中母亲给你留下的最深的印象。

答:示例一:从母亲忍受肝病折磨可以看出母亲的性格坚韧、顽强。示例二:从母亲央求我看菊花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爱与关心,看出母亲坚韧、乐观的性格。

9、最后一段写“我”和妹妹秋天一起去看菊花,这里着意写了各种花给人的感受,这能使人联想到什么?

答:使人联想到母爱的圣洁、崇高,生活是美好的,对生活永远要有信心。

三、阅读《我的老师》第9段(原文略),做题。

10、概括这段文字记叙的“一件小事”。(不得超过15个字) 答:老师排除我们的小纠纷

11、文段第一句中,“占据”这个词很好地表现了

这件小事当时在“我”心中的重要位置。

12、“我虽不像母亲那样”中的“那样”指的是焚香磕头,卜问吉凶

13、文段“心清如水的学生”中的“清”是 纯洁(或“单纯”“纯朴”等)

14、请找出语段中直接抒发“我”对老师敬佩之情的句子。 答: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四、阅读《再塑生命的人》第9——12段,做题。

15、给所选文段加一个小标题。(不超过10个字)

答:教“water”一词

16、你认为“我”不能理解“水”的原因是什么?

答:不能看见具体的水,平时所接触到的是一些容器,故而将两者混为一谈。

17、通过这段文字,你认为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艺术高明在何处? 让受教育者亲临现场体验,在体验过程中理解概念。

18、“我想起了……拼不好”照应了前文中的哪一句话? 答:莎莉文小姐把可怜的洋娃娃的碎布扫到炉子边。

19、选文中的“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这句话在文章中紧承上文中莎莉文老师教“我”水这一个词,让“我”认识到了水和杯子并不是一回事,同时也唤醒了“我”对世界万物认识的一种愿望,形象地说出了自己心情。所以作者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由此。“我”的生命旅程充满了崭新的希望。

五、阅读《春》第四、五段(原文略),做题。

20、请你给上面两段话分别加上一个小标题。①春花图 ②春风图

2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答:不能;因为要与后文的“桃儿、杏儿、梨儿”相照应。

22、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风除了像母亲的手,你觉得还像什么?

答:示例:像一方丝巾,细细的,柔柔的,飘在脸上。

23、 开想象,因而把它写得形象可感。请你仿照示例填空。

示例:写触觉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写嗅觉的: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

(2)写听觉的: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六、阅读《济南的冬天》第四段(原文略),做题。

24、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文段内容。

答:小雪后的山色

25

答:①山上 ②山尖 ③山坡 ④山腰

26、文段开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究竟“妙”在哪里? 答:小雪可以把小山装点得更秀美

27、“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一句中“顶”字用得好吗?好在哪里?

答:好。因为一个“顶”字点明雪少,位置高。“顶”字写出了雪之美。

28、读完文段,你读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对小山的爱护与赞美之情,以及对冬天的济南的赞美之情。

七、阅读《紫藤萝瀑布》第7——11段(原文略),做题。

29、“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是指什么?

答:指失去小弟的悲伤

30、文中哪句话将“眼前花,心中事”自然融合在一起?最能体现作者陶醉于花的芬芳的句子是哪一句?

答:“我只是伫立凝望,……生死谜、手足情的。”“这里除了光彩……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31、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

(1)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答:把“香气”写成“浅紫色”,是味觉与视觉的相通,更突出紫藤萝的紫色光彩,使花色与花香融为一体,造成一种无所不在、笼罩一切的感觉。

(2)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答:紫藤萝的紫色和芳香使作者感悟到生命的活力与永恒,促使她振奋精神,阔步向前。

32、选段中有“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一句,为什么说紫藤萝瀑布“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

答:紫藤萝旺盛的生命力感染了“我”,使“我”的内心对生命有所感悟,从而领悟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八、阅读《走一步,再走一步》第15——23段(原文略),做题。

33、请给选文加一个小标题。

答:脱险(摆脱困境)

34、在父亲的指导下,“我”走下了悬崖。在走下悬崖的过程中,“我”的心理有怎样的变化?请从文中挑出关键词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这似乎能办得到→ 顿时有了信心→信心大增→产生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35、说说“这时,我便可以近期儿子好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一句的深刻涵义。

答:示例:虽然我在悬崖上走过的路是很短暂的,但我战胜了恐惧心理,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巨大进步,这个进步相对我来说是很大的转变,所以说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36、下面对文章的感悟,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C)

A.吃一堑,长一智。 B.挫折是走向成功的阶梯。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37、在父亲的指导下,“我”终于走下了悬崖,做出了一件当时“我”

想都不敢想的事。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样说、

(1)我会对那位父亲说:示例:你真是一位善于教育孩子的好爸爸。 (2)我会对杰利说:示例:你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好孩子,危难时才显出友情的珍贵。

九、阅读《看云识天气》第3段(原文略),做题。

38、请你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用“∥”标示)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①——⑨∥⑩

39、本文段介绍了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

云 几种云,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都是很美丽的,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40、“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一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它有怎样的表达作用呢?

答: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卷云的特征。

41、⑤⑥句中的“一般”和“左右”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不能,去掉以后语言就不准确、不严谨了,也就没有科学性了。

42、本段文字的说明语言是 生动 的说明语言,用这种说明语言有 使语言表达更形象、更生动 的作用。

十、阅读《小圣施威降大圣》第2、3段(原文略),做题。

43、请用简练的语言复述孙悟空与二郎神的打斗经过。 答:孙悟空先后变做麻雀、大鷀老、鱼、水蛇、花鸨、土地庙,二郎神随之变成饿鹰、大海鹤、鱼鹰、灰鹤。悟空一直被压着打,终被赶回花果山。

44、写出文中与“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竿。”一句相照应的句子。

答: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成建一个旗竿竖在后面的。

45、指出下面句子运用的描写手法及作用。

(1)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作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

答:心理描写,生动刻画出聪明的二郎神准确的判断力。

(2)打花的鱼儿,似鲤鱼,尾巴不红;似鳜鱼,花鳞不见;似黑鱼,头上无星;似鲂鱼,鳃上无针。

答:外貌描写,生动刻画出大圣变法中的破绽之处,也暗示了二郎神敏锐的观察力和谨慎聪明的一面。

46、请课外阅读《西游记》,积累一些精彩的回目。(写出几个来)

答: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

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

十一、阅读《皇帝的新装》第19——36段(原文略),做题。

47、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几段话的内容。

答:皇帝看新衣、展新衣

48、诚实的官员、皇帝、百姓都违心地称赞布料的原因是什么?

答:是怕被说成愚蠢得不可救药或不称职。

49、试比较下面两句话的不同的表达效果。

①他并没穿什么衣服!

②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

答:第①句是市民转述小孩子的话,表明他们不敢正面承认这个事实;第②是直接描写市民已认可并说出这个事实,用“实在”加以强调。

50、皇帝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似乎是真的,但他还是“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这表现了什么?

答:明知有错,但不悔改,表现了皇帝的虚伪、自欺和愚昧。


相关内容

  • 初中课程教学视频辅导
  • 初一课程 初一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初一生物上册实验教程(苏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教程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辅导教程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讲座 人教版七年级下英语教程 初一语文新课标教程 七年级历史学习方法辅导 七年级英语学习方法视频教程 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上册视频 人教版七 ...

  • 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之文学常识
  • 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初一语文,新东方在线中考网整理了<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之文学常识>,供大家参考. 点击查看:初一语文上册知识点之文学常识 1.<在山的那边>,作者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 3.<蝉>作者小思,香港作家 ...

  • 新版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复习资料
  • 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 语音与汉字 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喧腾( ) 啜泣( ) 纳罕( ) 峭壁( ) 目眩( ) 颤抖( ) 屡次( ) 瀑布( ) 迸溅( ) 忍俊不禁( ) 盘虬卧龙( ) 伶仃( ) 绽放( ) 穗( ) 伫立( ) 仙露琼浆( ) 脊梁( ( ) 载着( ) 倔 ...

  • 初一上册语文知识总结
  • 初一上册语文知识总结 一."读"字当先 目的(为什么读): 文字生疏,无停顿断句,缺乏语感,不理解文意,无法掌握文言文规律特点. 项为之强 癞虾蟆 呀然一惊 项为之强 为之怡然称快 以丛草为林 尽为所吞 能张目对日 项为之强 使之冲烟而飞鸣 作青云白鹤观 形式(怎么读): 范读, ...

  • 给初一新生的第一堂语文课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 给初一新生的第一堂语文课 ---  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 程序: 一.导言: 同学们好,首先祝贺大家顺利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也热诚欢迎大家来到欣欣向荣的千渭初中.从今天开始由我将伴随大家进入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俗话说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种人生:再 ...

  • 新教材初一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五首-夜雨寄北]
  • 夜雨寄北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整体感知作品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4.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教学时数: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明确 ...

  •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精品复习资料十三 (时间2小时,总分100分) 一. (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悬念(xuán ) 索然无味(suǒ) 宽恕(shù) 消遣(qiǎn) 斗笠(lì) ..... B.戏谑(nüâ ) 猝不及防(cù ) 溺死(nì ...

  • 中小学各学科说课备选课题
  • 中小学各学科说课备选课题 中学语文 课题一 <短文两篇"贝壳>(人教2001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课题二 <短文两篇"第一次真好>(人教2001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课题三 <春>(人教2001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课题四 & ...

  • 初一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 2011初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精品复习资料十三 (时间2小时,总分100分) 一. (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悬念(xuán ) 索然无味(suǒ) 宽恕(shù) 消遣(qiǎn) 斗笠(lì) B.戏谑(nüè ) 猝不及防(cù ) 溺死(nì) ...

  • 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 2011-10-10 10:30:53 保过培训 字体放大:大 中 小 精品学习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 人教版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卷面分:4分. 一. 积累与运用(28分) 1. 注音写字:(8分) 痴想( ) 隐秘( ) 喧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