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县义务教育语文社S 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义务教育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8 明天更辉煌
1.认识“缀、汁”等4个会认字,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1997年7月1日:香港成为中华学会“辱、觅”等7个会写字,掌握“耻辱、自强不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节。
3.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大陆和香港血浓于水的亲情。
通过抓重点诗句领悟文章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第三小节。
体会诗中表达出的香港回归给作者和全国人民带来的无比喜悦的思想感情。
香港: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自秦朝起明确成为当时的中原领土,直至19世纪中叶清朝对外战败,才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成为殖民地,香港也从而开通港口发展。1941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
本课编写:张志红 审稿:李俊林 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 香港保留原有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50年不变,实行“一国两制”,除防务和外交事务归中央政府管制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
2课时)
预习检测
1.读拼音写词语,注意写正确、写美观。
j īng jí b ù f á di ǎn zhuì ( ) ( ) ( ) ch ǐ r ǔ x ún mì r ǔ zh ī ( ) ( ) ( )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滚滚黄河为.(w éi w èi )之怒号.(h áo h ào ),不尽.
(j īn j ìn )长江为你悲伤。
(2)不管你离开多少岁月,母亲的血.
(xi ě xu è)在你身上流淌。 (3)在苦难.(n án nàn )和机遇中,你寻觅着生存的曙光。
3.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点缀:
8 明天更辉煌
荆棘: 耻辱:
自强不息: 曙光: 步伐:
[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生词。自主完成检测,同桌互查。] 导入感知
1.《明天更辉煌》是一首(体裁),是献给 之日的赞歌。 文章通过记叙 饱含着 。
2.全诗共几节?概括每个小节的主要内容。
[激趣导入,观看相关视频;板书课题,读题;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精读感悟
1.学习诗歌第一节。
(1)感情朗诵诗歌第一节,“漫长的岁月”“一串串的故事” 指的是什么?
(2)“你被迫离开母亲的怀抱,骨肉分离撕断肠。滚滚黄河为之怒号,不尽长江为你悲伤。自强不息的华夏子孙,企盼着你的归航。”从这诗句里,你读出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滚滚黄河为之怒号,不尽长江为你悲伤。自强不息的华夏子孙,企盼着你的归航。”一句中的“黄河、长江”代指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 既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香港与祖国的骨肉关系,又写出了香港被 割占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痛苦、愤怒和悲伤。
2.学习诗歌第二节。
(1)朗读诗歌,思考:饱受了屈辱和苦难,那香港人民又是怎样做的呢?
本课编写:张志红 审稿:李俊林
安岳县义务教育语文社S 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2)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①你饱尝痛苦和耻辱, 你历尽世间炎凉沧桑。 句中的“痛苦和耻辱”具体指 英军港岛; 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政府签订 “超人的智慧和胆略”指的是 (2)诵读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斩荆棘,破巨浪, 前进的步伐不可挡。 《 》,自此香港被割占;1860年,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政府签订《 》;1898年,英政府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附近200多个岛屿,时间是到租期年,从此,香港地区全部被英国占领。 ②在苦难和机遇中,
你寻觅着生存的曙光。 你把滴滴汗水, 点缀在东方之珠上。
你怎么理解“东方之珠”?作者用与香港说话的口吻呼告有什么好处?
3.学习诗歌第三节。 (1)在亿万炎黄子孙中, 有一位伟人永志不忘。 他用超人的智慧和胆略, 为你绘制了回归的航向。 “一位伟人”指的是。“永志不忘”的意思是 。
本课编写:张志红 审稿:李俊林 百年之梦终相圆,
拥抱时的泪水中充满希望。 回到母亲怀抱的香港啊, 明天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3)背诵第三节。
[品读重点句,联系相关资料理解、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朗
读、背诵。] 总结提升
1.读《七子之歌·香港》,谈感受。 你可知“MACAU ”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你可知“MACAU ”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感受:
8 明天更辉煌
2.全班有感情齐读课文。 [交流、阅读相关资料;总结全文,进一步体会大陆和香港血浓于水的亲情。]
达标检测
一、比一比,再组词。
缀( ) 汁( ) 伐( )辍( ) 计( ) 代( )刺( ) 荆( ) 港( )棘( ) 刑( ) 巷( )二、按要求写词语。 1.写出近义词。
怒号—( ) 企盼—( )寻觅—( ) 融合—( )步伐—( ) 辉煌—( )2.写出反义词。
耻辱—( ) 被迫—( )必然—( ) 别离—( )封闭—( ) 痛苦—( )三、找出句中的错别字,改在后面的括号里。
1.自强不熄的华夏子孙,祈盼着你的归航。( )
2.你饱尝痛苦和耻辱,你厉尽世间炎凉苍桑。( )
3.白年之梦终相园,拥抱时的泪水中充满希望。( )
四、填空。
1.祖国母亲的代称有华夏、____州、
____州等。
2.中国人可以称华夏儿女,也可以称________子孙,还可以称_____的传人。 五、朗读诗句,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你被迫离开母亲的怀抱,骨肉分...离.撕断肠。
2.滚滚黄河为之怒号..。
3.自强不息....的华夏子孙,企盼你的归航。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亿万 中,有一位伟人 ______和为你绘制了回归的________。斩 破______,前进的步伐_______。百年之梦终 ,拥抱时的泪水中充满_______。回到母亲_______的香港啊,明天更加美好、更加_______。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题。
东方之珠
“东方之珠”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海狮
本课编写:张志红 审稿:李俊林
安岳县义务教育语文社S 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精彩表演的游客。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他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戏水跃起,忽而悠然落下。
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明珠”。
1.给加点字注音。
和煦.( ) 鳞次栉.
比( ) 璀.璨( ) 戏水跃.起( ) 2.找出文章中比喻句,用“——”划出来(至少3个)。
3.哪些句子在写海豚的精彩表演,勾画出来,并仿写句子。
4.本文采用结构,为我们介绍了 、 、 、
本课编写:张志红 审稿:李俊林
安岳县义务教育语文社S 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义务教育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8 明天更辉煌
1.认识“缀、汁”等4个会认字,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1997年7月1日:香港成为中华学会“辱、觅”等7个会写字,掌握“耻辱、自强不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节。
3.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大陆和香港血浓于水的亲情。
通过抓重点诗句领悟文章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第三小节。
体会诗中表达出的香港回归给作者和全国人民带来的无比喜悦的思想感情。
香港: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自秦朝起明确成为当时的中原领土,直至19世纪中叶清朝对外战败,才分批被割让及租借予英国,成为殖民地,香港也从而开通港口发展。1941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1945年9月15日: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
本课编写:张志红 审稿:李俊林 人民共和国的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 香港保留原有的经济、法律和社会制度,50年不变,实行“一国两制”,除防务和外交事务归中央政府管制外,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
2课时)
预习检测
1.读拼音写词语,注意写正确、写美观。
j īng jí b ù f á di ǎn zhuì ( ) ( ) ( ) ch ǐ r ǔ x ún mì r ǔ zh ī ( ) ( ) ( )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滚滚黄河为.(w éi w èi )之怒号.(h áo h ào ),不尽.
(j īn j ìn )长江为你悲伤。
(2)不管你离开多少岁月,母亲的血.
(xi ě xu è)在你身上流淌。 (3)在苦难.(n án nàn )和机遇中,你寻觅着生存的曙光。
3.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
点缀:
8 明天更辉煌
荆棘: 耻辱:
自强不息: 曙光: 步伐:
[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生词。自主完成检测,同桌互查。] 导入感知
1.《明天更辉煌》是一首(体裁),是献给 之日的赞歌。 文章通过记叙 饱含着 。
2.全诗共几节?概括每个小节的主要内容。
[激趣导入,观看相关视频;板书课题,读题;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精读感悟
1.学习诗歌第一节。
(1)感情朗诵诗歌第一节,“漫长的岁月”“一串串的故事” 指的是什么?
(2)“你被迫离开母亲的怀抱,骨肉分离撕断肠。滚滚黄河为之怒号,不尽长江为你悲伤。自强不息的华夏子孙,企盼着你的归航。”从这诗句里,你读出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滚滚黄河为之怒号,不尽长江为你悲伤。自强不息的华夏子孙,企盼着你的归航。”一句中的“黄河、长江”代指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 既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香港与祖国的骨肉关系,又写出了香港被 割占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痛苦、愤怒和悲伤。
2.学习诗歌第二节。
(1)朗读诗歌,思考:饱受了屈辱和苦难,那香港人民又是怎样做的呢?
本课编写:张志红 审稿:李俊林
安岳县义务教育语文社S 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2)重点研读以下句子: ①你饱尝痛苦和耻辱, 你历尽世间炎凉沧桑。 句中的“痛苦和耻辱”具体指 英军港岛; 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政府签订 “超人的智慧和胆略”指的是 (2)诵读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斩荆棘,破巨浪, 前进的步伐不可挡。 《 》,自此香港被割占;1860年,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政府签订《 》;1898年,英政府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大片土地及附近200多个岛屿,时间是到租期年,从此,香港地区全部被英国占领。 ②在苦难和机遇中,
你寻觅着生存的曙光。 你把滴滴汗水, 点缀在东方之珠上。
你怎么理解“东方之珠”?作者用与香港说话的口吻呼告有什么好处?
3.学习诗歌第三节。 (1)在亿万炎黄子孙中, 有一位伟人永志不忘。 他用超人的智慧和胆略, 为你绘制了回归的航向。 “一位伟人”指的是。“永志不忘”的意思是 。
本课编写:张志红 审稿:李俊林 百年之梦终相圆,
拥抱时的泪水中充满希望。 回到母亲怀抱的香港啊, 明天更加美好、更加辉煌。
(3)背诵第三节。
[品读重点句,联系相关资料理解、感悟,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指导朗
读、背诵。] 总结提升
1.读《七子之歌·香港》,谈感受。 你可知“MACAU ”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你可知“MACAU ”不是我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 母亲! 感受:
8 明天更辉煌
2.全班有感情齐读课文。 [交流、阅读相关资料;总结全文,进一步体会大陆和香港血浓于水的亲情。]
达标检测
一、比一比,再组词。
缀( ) 汁( ) 伐( )辍( ) 计( ) 代( )刺( ) 荆( ) 港( )棘( ) 刑( ) 巷( )二、按要求写词语。 1.写出近义词。
怒号—( ) 企盼—( )寻觅—( ) 融合—( )步伐—( ) 辉煌—( )2.写出反义词。
耻辱—( ) 被迫—( )必然—( ) 别离—( )封闭—( ) 痛苦—( )三、找出句中的错别字,改在后面的括号里。
1.自强不熄的华夏子孙,祈盼着你的归航。( )
2.你饱尝痛苦和耻辱,你厉尽世间炎凉苍桑。( )
3.白年之梦终相园,拥抱时的泪水中充满希望。( )
四、填空。
1.祖国母亲的代称有华夏、____州、
____州等。
2.中国人可以称华夏儿女,也可以称________子孙,还可以称_____的传人。 五、朗读诗句,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你被迫离开母亲的怀抱,骨肉分...离.撕断肠。
2.滚滚黄河为之怒号..。
3.自强不息....的华夏子孙,企盼你的归航。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亿万 中,有一位伟人 ______和为你绘制了回归的________。斩 破______,前进的步伐_______。百年之梦终 ,拥抱时的泪水中充满_______。回到母亲_______的香港啊,明天更加美好、更加_______。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题。
东方之珠
“东方之珠”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海狮
本课编写:张志红 审稿:李俊林
安岳县义务教育语文社S 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精彩表演的游客。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他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戏水跃起,忽而悠然落下。
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明珠”。
1.给加点字注音。
和煦.( ) 鳞次栉.
比( ) 璀.璨( ) 戏水跃.起( ) 2.找出文章中比喻句,用“——”划出来(至少3个)。
3.哪些句子在写海豚的精彩表演,勾画出来,并仿写句子。
4.本文采用结构,为我们介绍了 、 、 、
本课编写:张志红 审稿:李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