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情况综述
“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改善。5年中,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7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初步预计,2010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接近7.9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2亿人,比“十五”期末增加4700多万人。 就业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从“十五”期末的44.8∶23.8∶31.4,转变为37∶28∶35,第二、三产业比重有较大增加。
“十二五”时期,就业形势与就业任务
据专家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3.7亿人,劳动年龄人口在2014年达到最高峰9.97亿,而实际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新成长劳动力高峰则还将延后出现,整个“十二五”时期劳动力供给将持续增加并保持在高位。“十二五”时期,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在2500万人,比“十一五” 时期多出100万。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2011年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首先是劳动力人数不断上升,而社会需求量没有很多的增加;其次是由于经济因素,目前诸多小企业的开业难、银行银根紧缩等系列因素导致能提供许多就业机会的中小企业难以为继;再者人才结构和产业机构不对称,一方面某些岗位需求量大而找不到人,一方面很多人找不到工作!
对于大学生来说就更是严峻了!每年不断新增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数量远远多于能够提供给他们的工作机会,同时大中专院校学生又不愿意从事基层事务性工作!
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情况综述
“十一五”期间,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改善。5年中,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7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初步预计,2010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接近7.9亿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2亿人,比“十五”期末增加4700多万人。 就业格局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从“十五”期末的44.8∶23.8∶31.4,转变为37∶28∶35,第二、三产业比重有较大增加。
“十二五”时期,就业形势与就业任务
据专家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国人口将达到13.7亿人,劳动年龄人口在2014年达到最高峰9.97亿,而实际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新成长劳动力高峰则还将延后出现,整个“十二五”时期劳动力供给将持续增加并保持在高位。“十二五”时期,城镇每年需要就业的劳动力在2500万人,比“十一五” 时期多出100万。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2011年的总体形势不容乐观,首先是劳动力人数不断上升,而社会需求量没有很多的增加;其次是由于经济因素,目前诸多小企业的开业难、银行银根紧缩等系列因素导致能提供许多就业机会的中小企业难以为继;再者人才结构和产业机构不对称,一方面某些岗位需求量大而找不到人,一方面很多人找不到工作!
对于大学生来说就更是严峻了!每年不断新增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数量远远多于能够提供给他们的工作机会,同时大中专院校学生又不愿意从事基层事务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