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悟出的读书指南:宽着期限 紧着课程|读书法|熟读精思

清刻本程氏《读书分年日程》(供图:唐悠)

元初教育家程端礼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多被视为推荐书目的先导。日程所指示的读书次第和读书方法对后世,尤其是对清代以来的读书风气影响较大。对于一般读书人而言,《读书分年日程》是循序渐进的读书指南,更重要的是它成为读书人自我评判的准则,使读书人能自律自持,力求日有所得,而不至于荒废懈怠,从而有利于良好心性的养成。

《读书分年日程》其实只是一种衍生物,它将“朱子读书法”落到实处,并使之形成条理清晰的规章和程式,程端礼对朱熹的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等读书法则深信不疑,以为其学初虽不如他人,但若能守朱子之法,“持心坚苦,积岁月以渐进”,终有收获;而他在教书育人之中,对朱子读书法亦用心实践。程端礼将朱子读书法以学问的循序渐进为线索,将时间划分若干个大大小小的单元,用于一系列典籍的学习,从而使读书学习有一套严格的日程可以遵循,并可得到方法上的指导,这大致就是后来学校的课程表。

《读书分年日程》在讲明读书的次第、读书的具体方法和读书时间的分配方面,十分具体。以读书时间的分配而言,限定读书日程是其核心。程端礼制定《读书分年日程》,参照朱子“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之说,对平日读书进度有严格的规定,对生徒读书的字数篇数,如何温习,包括老师的相关责任都有条条框框督促约束。“每夙兴,即先自倍读册首书,至昨日所读书一遍。内一日看读,内一日倍读,生处误处,记号以待夜间补正遍数。”而老师要以背读形式查检昨日所习之书,而当日讲读,如以讲六七百字或一千字为限,须多授一二十行,以备次日或因故不能授课,而生徒仍可自读。《读书分年日程》重视晚间温习,生徒单日之夜,须涵泳每一节十数次,以求其通,双日之夜读平日已读书一遍,背读一、二卷或三、四卷,随力所至,将起止以符号作记录,以待后夜续读;如读《大学》时,随双单日之夜,还要读看玩索几种性理书。坚持用此法读书,积以时日,则“十五岁前,小学书四书诸经正文,可以尽毕。既每细段看读百遍,倍读百遍,又通倍大段,早倍温册首书,夜以序通倍温已读书,守此法,无不熟之理!”到二十二岁之前,《通鉴》、韩文、《楚辞》读完之后,仍加温习,同时坚持每日早饭前循环背温玩索《四书经注》、《或问》、本经传注、诸经正文;然后以二三年之工专力学文。为确保读书能持之以恒,程端礼另刊印“日程空眼簿式”,其中分为“读经日程”、“读看史日程”、“读看文日程”、“读作举业日程”,日程中留有记录读书起止、读书日期的空格,它类似于后世的课程表,但读书作记录,又有课程表不能相比的约束性,这或许是《读书分年日程》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

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在清代已成为读书人进学的准则,如关槐辑《士林彝训》云:“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止以中才为准,若日诵三百字,不过四年半可毕,或资钝,减中人之半,亦九年可毕,其余触类而长之,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欧阳修语)此乃计日读书之法,又有分日读书之法,关槐引用唐翼修《读书作文谱》中语:“程子言科举之学兴,士人致功。宜将两月读经史,一月读文章。此言经史与文章,宜分月致功也。朱子又将经史分功,谓读经难,读史易,宜四十日读经,二十日读史。详观其法,皆取分日致功。岂非以精专则易为力欤。”关槐辑诸家文字,除重视读书须立日程外,亦强调读书之次第,譬如读经史集及作文等,皆一一述之,虽未明示取法程端礼之作,然其立意皆从朱子读书法和《读书分年日程》中来。

《读书分年日程》的仿效之作至晚清稍多,在此大转折时期出现有新内容的仿效之作,与读书要随世变的大环境相适应,梁启超的《读书分月课程》、光绪二十九年(1903)印行的《就正斋读书分年法程》、一九三六年《制言》杂志刊出的章太炎《中学读经分年日程》等即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作者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原标题:古人悟出的读书之法

清刻本程氏《读书分年日程》(供图:唐悠)

元初教育家程端礼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多被视为推荐书目的先导。日程所指示的读书次第和读书方法对后世,尤其是对清代以来的读书风气影响较大。对于一般读书人而言,《读书分年日程》是循序渐进的读书指南,更重要的是它成为读书人自我评判的准则,使读书人能自律自持,力求日有所得,而不至于荒废懈怠,从而有利于良好心性的养成。

《读书分年日程》其实只是一种衍生物,它将“朱子读书法”落到实处,并使之形成条理清晰的规章和程式,程端礼对朱熹的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等读书法则深信不疑,以为其学初虽不如他人,但若能守朱子之法,“持心坚苦,积岁月以渐进”,终有收获;而他在教书育人之中,对朱子读书法亦用心实践。程端礼将朱子读书法以学问的循序渐进为线索,将时间划分若干个大大小小的单元,用于一系列典籍的学习,从而使读书学习有一套严格的日程可以遵循,并可得到方法上的指导,这大致就是后来学校的课程表。

《读书分年日程》在讲明读书的次第、读书的具体方法和读书时间的分配方面,十分具体。以读书时间的分配而言,限定读书日程是其核心。程端礼制定《读书分年日程》,参照朱子“宽着期限,紧着课程”之说,对平日读书进度有严格的规定,对生徒读书的字数篇数,如何温习,包括老师的相关责任都有条条框框督促约束。“每夙兴,即先自倍读册首书,至昨日所读书一遍。内一日看读,内一日倍读,生处误处,记号以待夜间补正遍数。”而老师要以背读形式查检昨日所习之书,而当日讲读,如以讲六七百字或一千字为限,须多授一二十行,以备次日或因故不能授课,而生徒仍可自读。《读书分年日程》重视晚间温习,生徒单日之夜,须涵泳每一节十数次,以求其通,双日之夜读平日已读书一遍,背读一、二卷或三、四卷,随力所至,将起止以符号作记录,以待后夜续读;如读《大学》时,随双单日之夜,还要读看玩索几种性理书。坚持用此法读书,积以时日,则“十五岁前,小学书四书诸经正文,可以尽毕。既每细段看读百遍,倍读百遍,又通倍大段,早倍温册首书,夜以序通倍温已读书,守此法,无不熟之理!”到二十二岁之前,《通鉴》、韩文、《楚辞》读完之后,仍加温习,同时坚持每日早饭前循环背温玩索《四书经注》、《或问》、本经传注、诸经正文;然后以二三年之工专力学文。为确保读书能持之以恒,程端礼另刊印“日程空眼簿式”,其中分为“读经日程”、“读看史日程”、“读看文日程”、“读作举业日程”,日程中留有记录读书起止、读书日期的空格,它类似于后世的课程表,但读书作记录,又有课程表不能相比的约束性,这或许是《读书分年日程》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

程端礼《读书分年日程》在清代已成为读书人进学的准则,如关槐辑《士林彝训》云:“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止以中才为准,若日诵三百字,不过四年半可毕,或资钝,减中人之半,亦九年可毕,其余触类而长之,虽书卷浩繁,第能加日积之功,何患不至。”(欧阳修语)此乃计日读书之法,又有分日读书之法,关槐引用唐翼修《读书作文谱》中语:“程子言科举之学兴,士人致功。宜将两月读经史,一月读文章。此言经史与文章,宜分月致功也。朱子又将经史分功,谓读经难,读史易,宜四十日读经,二十日读史。详观其法,皆取分日致功。岂非以精专则易为力欤。”关槐辑诸家文字,除重视读书须立日程外,亦强调读书之次第,譬如读经史集及作文等,皆一一述之,虽未明示取法程端礼之作,然其立意皆从朱子读书法和《读书分年日程》中来。

《读书分年日程》的仿效之作至晚清稍多,在此大转折时期出现有新内容的仿效之作,与读书要随世变的大环境相适应,梁启超的《读书分月课程》、光绪二十九年(1903)印行的《就正斋读书分年法程》、一九三六年《制言》杂志刊出的章太炎《中学读经分年日程》等即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作者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原标题:古人悟出的读书之法


相关内容

  • 朱熹读书六法
  • 1.循序渐进 在<朱子读书法>中朱熹说:"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循序渐进,是朱熹反复强调且始终坚持的治学之方.朱熹认为:"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所以".⑴小学只能教学生识一些字,做一些具体的事,从识字做事 ...

  • 古人悟出的读书指南
  • url:http://news.gmw.cn/2016-04/19/content_19754244.htm,id:19754244 文摘报 古人悟出的读书指南阅读 放慢你的脚步 文 元初教育家程端礼的<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多被视为推荐书目的先导.日程所指示的读书次第和读书方法对后世, ...

  • [熟读精思(节选)]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段. 3.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交流读书名言揭示课题,由课题质疑导入新课. 2.指导学生读准本文的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出情,读出味. ...

  • 必答题题库
  • 必答题 1.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B) A.<桃花扇> B.<长生殿> C.<牡丹亭> D.<南柯梦> 2.下面哪句话出自<西游记>? 一.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 二.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 ...

  • 关于读书方法
  • 关于读书方法 <弟子规>原文: 1."三到法:"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2."一本书法:"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3."长期计划法:"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4."笔记法:"心有疑 随 ...

  • 朱熹读书法对当今文言文教学的启示
  • 在现今文化发展日益多元化趋势下,文言文教学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困境.对于传统文化如何继承与发展,在当今教育界一直众说纷纭.尽管如此,我们一线教师应认清教育发展的形势,在力求传承古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开拓当今文言文教学新途径,让学生能更好地接受古文化的熏陶,吸取古文化的精华. 笔者仅以先贤朱熹的读书法之精要并 ...

  • 古文教育方法
  • 古文教育方法 古文教育的读法与写法各异,学法与教法也不相同:家庭教育法有其特色:读书作文法的经验也十分丰富. (一)读法与写法 古文教育期讲读法的书,单说自宋以来就有<朱子读书法>(宋·朱熹).<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元·程端礼).<论读书>(明·陆世仪).&l ...

  • [读书分年日程]与救"科举时文之弊"
  • 摘要:程端礼的<读书分年日程>将朱子的六条读书法转化为具体可行的读书计划,强调读书中的沉潜涵泳,其意在救"科举时文之弊",又有强化正统思想的目的.科举考试使得士子读书期求速效,揣摩风气,将经典置之高阁,有识之士有科举兴古学废的忧虑.在不动摇科举制度的前提下,清代教育体 ...

  • 浅谈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1
  • 浅谈新课标下语文阅读教学 快乐港湾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是听.说.读.写的综 合体,无论是识字训练还是写作练习,阅读教学都是学生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征,而且蕴藏着丰富文化内涵的阅读教学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只有抓住阅读教学这一重要环节,才能实现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