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1

2012届高一生物教学案(6)

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节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主备人:杨秀丽 2013/3/30

【教学目标】:

1、DNA是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教学重难点】: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衔接内容】:回顾人们对遗传物质的初步认识经过 【合作探究】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成败的关键。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合适呢?尝试说出你的理由并试着说出几种生物。

【自主知识复习】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交流展示一】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 (1)实验材料:肺炎双球菌 、小鼠

(2)原理: 使小鼠患败血病而死亡。 (3)实验过程: ①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

是 。

②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

是 。

③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

是 。 ④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现象

是 。 思考1:对比分析第一、二组说明什么? 。 思考2:在第三组中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还有没有毒性? 。 思考3:在第四组中是谁导致小鼠死亡? 。 思考4:对比分析第三、四组又说明什么? 。

思考5: 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属于哪种变异类型? 。 (4)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 思考6:(2008·江苏高)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交流展示二】体外转化实验(1944年,美国,艾弗里)

(2)实验过程: ①S菌的DNA+ R型细菌(混合培养): 。 ②S菌的蛋白质+R型细菌(混合培养): 。 ③S菌的多糖+R型细菌(混合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S菌的DNA+DNA酶+R型细菌(混合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结论: 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也就是说, 是遗传物质。 思考7:为什么艾弗里的实验在当时受到很多人的质疑?怎样设计更好的实验,谈谈你的思路。 [交流展示三]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 1实验材料:噬菌体、大肠杆菌

2.实验原理:T2噬菌体的生活方式是 ,宿主细胞为 ,能否在普通培养基上繁殖 。 它的外壳是 ,头部内含有 ,它侵染细菌后,就会在 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 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的增殖。 3.用文字箭头总结T2噬菌体的增殖过程: 4.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思考8:噬菌体有DNA和蛋白质两种组分,用S和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哪一种组分?用C和O等同位素可行吗,为什么? 。 思考9:如何使噬菌体被标记上放射性? 。 5.实验过程及结果

35

32

14

18

(1)实验原理:对 的成分提取、分离、鉴定,并与 混合培养,以观察各成分的作用。

思考10: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离心的目的是什么?

。 思考11:用P标记实验时,上清液中也有一定的放射性的原因是?用S标记实验时,沉淀物中出现少量放射性的原因是? 6.实验结论:在噬菌体中,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 ,即 是遗传物质。 思考12:如图是1952

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32

35

(1)由实验结果可知,用于标记噬菌体的同位素是 。 (2)请完成标记T2噬菌体的操作步骤:

①配制适合细菌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 ,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③提取所需要的T2噬菌体。

(3)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后,经离心处理,理论上上清液的放射性极低,若上清液的放射性较高,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交流展示四]三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956 格勒和施拉姆) 1实验材料:烟草花叶病毒 烟草 2实验过程及结果

烟草花叶病毒烟草蛋白质

思考13:烟草花叶病毒(TMV)

和车前草病毒

(HRV)都能感染烟草叶片,但二者致病病斑不同,如图A。有人用这两种病毒做实验,具体步骤和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分析B图中(a)、(b)、(c)三个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用TMV的 感染烟叶, 结果 。

(2)b表示用 感染烟叶, 结果 。

(3)c表示用 和 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杂种病毒”感染烟叶, 结果 。

(4)d表示用人工合成的“杂种病毒”产生的后代是 。

(5)整个实验说明了 。

结论:绝大多数生物( )的遗传物质是 ,所以说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堂练习巩固】

1.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11江苏卷)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3532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S和放射性同位素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3532

B.分别用S和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35

C.用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3235

D.P、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3.如果用N、P、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DNA中找到N和P C.可在DNA中找到N和P、S

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台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

15

32

35

15

32

15

32

35

B.可在外壳中找到N和S D.可在外壳中找到N

15

1535

4.(10江苏卷)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追认为蛋白质是遣

2012届高一生物教学案(6)

第四章遗传的分子基础 第1节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

主备人:杨秀丽 2013/3/30

【教学目标】:

1、DNA是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分析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设计思路 【教学重难点】: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衔接内容】:回顾人们对遗传物质的初步认识经过 【合作探究】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是科学研究成败的关键。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生物做实验材料合适呢?尝试说出你的理由并试着说出几种生物。

【自主知识复习】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交流展示一】体内转化实验(1928年,英国,格里菲思) (1)实验材料:肺炎双球菌 、小鼠

(2)原理: 使小鼠患败血病而死亡。 (3)实验过程: ①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

是 。

②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

是 。

③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注射到鼠体内,现象

是 。 ④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现象

是 。 思考1:对比分析第一、二组说明什么? 。 思考2:在第三组中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还有没有毒性? 。 思考3:在第四组中是谁导致小鼠死亡? 。 思考4:对比分析第三、四组又说明什么? 。

思考5: 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属于哪种变异类型? 。 (4)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 思考6:(2008·江苏高)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交流展示二】体外转化实验(1944年,美国,艾弗里)

(2)实验过程: ①S菌的DNA+ R型细菌(混合培养): 。 ②S菌的蛋白质+R型细菌(混合培养): 。 ③S菌的多糖+R型细菌(混合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S菌的DNA+DNA酶+R型细菌(混合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结论: 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的遗传变化的物质,也就是说, 是遗传物质。 思考7:为什么艾弗里的实验在当时受到很多人的质疑?怎样设计更好的实验,谈谈你的思路。 [交流展示三]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 1实验材料:噬菌体、大肠杆菌

2.实验原理:T2噬菌体的生活方式是 ,宿主细胞为 ,能否在普通培养基上繁殖 。 它的外壳是 ,头部内含有 ,它侵染细菌后,就会在 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 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的增殖。 3.用文字箭头总结T2噬菌体的增殖过程: 4.实验方法:同位素标记法

思考8:噬菌体有DNA和蛋白质两种组分,用S和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哪一种组分?用C和O等同位素可行吗,为什么? 。 思考9:如何使噬菌体被标记上放射性? 。 5.实验过程及结果

35

32

14

18

(1)实验原理:对 的成分提取、分离、鉴定,并与 混合培养,以观察各成分的作用。

思考10: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什么?离心的目的是什么?

。 思考11:用P标记实验时,上清液中也有一定的放射性的原因是?用S标记实验时,沉淀物中出现少量放射性的原因是? 6.实验结论:在噬菌体中,亲代与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 ,即 是遗传物质。 思考12:如图是1952

年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完成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实验过程,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32

35

(1)由实验结果可知,用于标记噬菌体的同位素是 。 (2)请完成标记T2噬菌体的操作步骤:

①配制适合细菌的培养基,在培养基中加入 ,作为合成DNA的原料。 ③提取所需要的T2噬菌体。

(3)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后,经离心处理,理论上上清液的放射性极低,若上清液的放射性较高,请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交流展示四]三R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1956 格勒和施拉姆) 1实验材料:烟草花叶病毒 烟草 2实验过程及结果

烟草花叶病毒烟草蛋白质

思考13:烟草花叶病毒(TMV)

和车前草病毒

(HRV)都能感染烟草叶片,但二者致病病斑不同,如图A。有人用这两种病毒做实验,具体步骤和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分析B图中(a)、(b)、(c)三个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用TMV的 感染烟叶, 结果 。

(2)b表示用 感染烟叶, 结果 。

(3)c表示用 和 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杂种病毒”感染烟叶, 结果 。

(4)d表示用人工合成的“杂种病毒”产生的后代是 。

(5)整个实验说明了 。

结论:绝大多数生物( )的遗传物质是 ,所以说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课堂练习巩固】

1.B.②说明S型菌的荚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说明S型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D.①~④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11江苏卷)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3532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S和放射性同位素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3532

B.分别用S和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35

C.用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3235

D.P、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3.如果用N、P、S标记噬菌体后,让其侵染细菌,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成分中,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为 A.可在DNA中找到N和P C.可在DNA中找到N和P、S

传物质。当时人们作出判断的理由不包括

A.不同生物的蛋白质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B.蛋白质与生物的性状密切相关 C.蛋白质比DNA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并且能够自我复制 D.蛋白质中氨基酸的不同排列组台可以贮存大量遗传信息

15

32

35

15

32

15

32

35

B.可在外壳中找到N和S D.可在外壳中找到N

15

1535

4.(10江苏卷)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是漫长的.直到20世纪初期,人们仍普追认为蛋白质是遣


相关内容

  •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学设计
  •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 内容和地位 "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一节是苏教版"遗传与进化"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有关细胞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以及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前面的内容已经阐 ...

  • 3分钟说课稿
  • 3分钟说课稿 各位同学,评委.大家好.我是X 号参赛选手,今天我要授课的内容是"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本节内容位于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主要介绍了人类证明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几个重要实验.我选取了其中的两个实验来开展我的教学片断,目的展示教 ...

  • 光合作用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 第一节 光合作用──光能在叶绿体中的转换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学生运用高二已学到的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叶绿体的知识,并通过观察分析示意图和相关资料,知道光能在叶绿体中如何转换成电能,进而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的过程,进一步了解NADPH和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转换为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稳定化学 ...

  • 我们的生长发育
  • <地球>导学案设计 科学学习课题 : 地 球 年 级 :六年级 主备课教师:冯万兵 参与设计人员:王芳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本次科学学习内容的地位.作用.意义等) 本册教材绝大多数教学内容是地球与宇宙板块的内容,自成一个系列,本课 是其开篇之课.上好本课,开好头,有得于和发和调动学生探 ...

  •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教案
  • 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 科学内容: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3.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并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4.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能从生活. ...

  •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说课稿)
  •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一.教学理念 1. "科学探究" 是科学学习的核心,是学生为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思想.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2. "建构主义学习论" 认为教学不仅是一个传授知识,也是一个传授生成学习,激发学生学会生成的过程. 3.美国教育学家布 ...

  • 生命起源与进化--人类永恒的探索(1)
  • 2009年8月27-30日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辽宁大连 生命起源与进化--人类永恒的探索 赵玉芬 (厦门大学化学系厦门361005) 生命起源与进化是一个亘古未解之谜,它与天体演化和基本粒子理论并称现代科学三个前沿问题.地球上的生命是何时出现的?地球上最初的原始生命又是怎样产生的?简单生命 ...

  •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
  • 国务院印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 http://www.eastmoney.com/2013年03月04日 18:02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的通知 国发[2013]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l ...

  • 六年级科学下册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3教案苏教版
  •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 遗传与变异 寻找遗传与变异的秘密 一.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情感态 科学探究 1.会查阅和收集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图片和资料,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度价值观.2.能引用资料编制科学小报. 科学探究.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 1.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了人类生活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