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利平 品牌服饰连锁经营(四) 每次看足球比赛,或篮球比赛,都会有一个关注点,那就是某某教练又下课了。据不完全统计,将近二十任了,老外也是频繁过场。最早的约瑟夫(匈牙利),随后来了施拉普纳(德国),接着霍顿(英国)登场,然后就是神奇教练米卢蒂诺维奇(前南斯拉夫),以及轰轰烈烈的阿里·哈恩(荷兰),最后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卡马乔(西班牙)。但中国足球依然是本色足球,稳居亚洲三流地位。据说前段时间国家队输给伊拉克队,还有人愤愤不平的。这也真是,是想侮辱国家队呢,还是侮辱伊拉克人?
有时我就在想,为什么这些教练带领其他的国家队就行,而到中国就不行。是球员素质不好呢?还是国内足球环境不行?是足协的高瞻远瞩不够呢?还是这些洋教练眼高手低?总之,中国的足球就是没能“雄起”,球员收入可不低啊! 联想我们的零售店铺管理,是否也是如此?店长春去秋来,导购走马观花,老板心力憔悴,代理商素手无策,品牌商横眉冷对。
这到底是谁的问题?问题在哪?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
连锁经营管理之HR管理:教练技术
谁是我们店铺的教练?他的角色重要吗?他能带给终端什么呢?
假如销售不好,员工通常回复老板或主管都是:没人来!或来人没人买!品牌不够有影响力,店铺地段和所处商圈不够好,竞品太强势。如果让其找人身上的问题,要不就是导购员不够敬业和专业,店长管理水平不够,就差没指责老板本人了。
假如销售难以提升,我们又该从和着手呢?
A、 导购员。你是否相信好卖的商品不用推销也很好卖,不好卖的商品你
怎么推也卖不出去?你是否感觉,有些导购的能力就是强业绩也很好,而有些导购总是像霜打过的茄子,整体都蔫蔫的?你是否明白,招聘海报诚聘“优秀导购”,来得往往都不是那么优秀?你是否理解,现在的90后越来越不好管,招也很难招得到?
如果是这样,恭喜你,你OUT了,或者,你可以放弃零售这个行业了。因为,你的思路才是管理最大的障碍,你的能力决定了业绩的高低、员工的士气,上述问题,你才是最大的“问题制造者”!
导购员作为店铺的士兵、执行层,他遵循的就是店长的指挥!指哪打哪,“没有任何借口”应该是他们工作的信条。前提是上岗前经过充分的训练,并在招募前进行有原则的选择、管理中有方向性的淘汰。
B、 店长。销售业绩不好,店长是责无旁贷;就如同球队的场上队长,失
败后就需要带头检讨。作为现场的最高负责人,随时能把控“人、货、场”三位一体的销售要素。或许很多店长都会有言不由衷的痛苦:店
铺不是我找的,货品不是我订的,员工不是我招的,促销不是我说的,销售不好,我有什么办法?
是的,你要知道,你的爸妈也不是你选的,长大后学校也不是你挑的,甚至有些工作都不是你想做的。有句话,值得我们深思——我们无法选择什么样的父母,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让我们自己的孩子拥有什么样的父母!你怎么能忽视自己的存在和意义呢?
我也曾经做过店长,至今我仍然和当时的伙伴有联系。我能清晰的回忆起当时和他们共事的场景,当一家只有95平米的店铺一天销售额超过23万,我们所有人都只能吃一顿饭,连续上一个月的全天班,但没有感觉到累,也没有感觉到苦。或许很多人都会说时代不同了,很多东西都变了!这是一句天大的谎言,每个时代碌碌无为的人都会这么自我安慰。要知道,每个人都有年轻过,都有初入社会的惶恐,也有工作多年的迷茫;我们都会从20岁成长到30岁,从当时的莽撞少年变成现在的为人父为人夫。
只是,我们都会用自己的经验去惩罚“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你吃过的盐巴比员工吃的米饭还多,也许你走过的桥比员工走过的路还长,也许你真的,老了!
记住,别把面包不当干粮,更别把店长不当一个干部!是店长,就得承担;是店长,就应该负责!
C、 区长或片长。很遗憾,这个岗位在很多公司、很多终端都是可有可无,
或工作不能落地,或眼高手低,或行尸走肉,游荡在那大街小巷,穿越在百货各个楼层。为什么要设置这么一个岗位?工作是如何定位? 首先,片长或区长就是我们的零售教练。不管是工作能力上,还是从业经验上,都会有所要求。故片长或区长很少是外聘,更多的是需要本土培养,从零售终端提拔起来。此前,看过麦当劳从台湾聘了一个高管,年薪数百万,对其没有什么要求,就一个——从终端现场做起。领着数百万的薪资,从卫生工开始做起,可见麦当劳的魄力,也可看出这位老总的勇气。结果,通过两年的工作,这位老总以卓越的表现征服了麦当劳,从普通员工做到区域经理,最终成为中国区负责人之
一。另一位麦当劳明星缪钦,被任命为麦当劳中国副总裁兼中国北区总经理时,35岁的他刷新了麦当劳的多个历史纪录:迄今为止麦当劳历史上第一位本土副总裁、麦当劳中国最年轻的高管、第一个由基层普通员工晋升的副总裁!
美国总部的负责人查理·贝尔,从15岁开始起在麦当劳工作,扫厕所开始,43岁后成为第一位非美国人的麦当劳公司掌门人,也是麦当劳最年轻的首席执行官。其信奉的格言就是“我能做到,你们也能做到,明天的总裁就在今天的这些明星员工中间。”
我佩服这些人的辉煌职业历程,但我更佩服在后面默默培养他们的主管和教练。正是因为麦当劳有这么完善的教练体系,一个卫生工才有可能成长为总裁。这世界有很多的天才,但这些天才没有被发现的时候,往往就是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小石头而已。
其次,作为零售教练的片长或区长,要承担什么指责呢?
此前有提及四大核心指标:业绩指标、会员指标、团队建设、商品管理。这些指标是最核心的,当店铺完不成的,首先要问责的就是区长或片长,而非店长。因为他是资源的调配者,也是现场管理最佳支持者。服务好店长,其次才是管理好店铺。成人达己、成己为人,应该是作为零售教练最佳的工作信条。他或许不是能力最强的,但他组建的团队必须是最强的,服从于他们的目标,服务于他们的公司。 中国的培训机构很多,也有很多咨询顾问,但如果不能发现学员内在的问题,引导其自身改变。最终,你的还是你的,只是他的钱,变成了你的财富。这种日子,会持续多久呢?
今天,从事零售业的我们,快乐吗?
与朋友们共勉!
兰利平 品牌服饰连锁经营(四) 每次看足球比赛,或篮球比赛,都会有一个关注点,那就是某某教练又下课了。据不完全统计,将近二十任了,老外也是频繁过场。最早的约瑟夫(匈牙利),随后来了施拉普纳(德国),接着霍顿(英国)登场,然后就是神奇教练米卢蒂诺维奇(前南斯拉夫),以及轰轰烈烈的阿里·哈恩(荷兰),最后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卡马乔(西班牙)。但中国足球依然是本色足球,稳居亚洲三流地位。据说前段时间国家队输给伊拉克队,还有人愤愤不平的。这也真是,是想侮辱国家队呢,还是侮辱伊拉克人?
有时我就在想,为什么这些教练带领其他的国家队就行,而到中国就不行。是球员素质不好呢?还是国内足球环境不行?是足协的高瞻远瞩不够呢?还是这些洋教练眼高手低?总之,中国的足球就是没能“雄起”,球员收入可不低啊! 联想我们的零售店铺管理,是否也是如此?店长春去秋来,导购走马观花,老板心力憔悴,代理商素手无策,品牌商横眉冷对。
这到底是谁的问题?问题在哪?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
连锁经营管理之HR管理:教练技术
谁是我们店铺的教练?他的角色重要吗?他能带给终端什么呢?
假如销售不好,员工通常回复老板或主管都是:没人来!或来人没人买!品牌不够有影响力,店铺地段和所处商圈不够好,竞品太强势。如果让其找人身上的问题,要不就是导购员不够敬业和专业,店长管理水平不够,就差没指责老板本人了。
假如销售难以提升,我们又该从和着手呢?
A、 导购员。你是否相信好卖的商品不用推销也很好卖,不好卖的商品你
怎么推也卖不出去?你是否感觉,有些导购的能力就是强业绩也很好,而有些导购总是像霜打过的茄子,整体都蔫蔫的?你是否明白,招聘海报诚聘“优秀导购”,来得往往都不是那么优秀?你是否理解,现在的90后越来越不好管,招也很难招得到?
如果是这样,恭喜你,你OUT了,或者,你可以放弃零售这个行业了。因为,你的思路才是管理最大的障碍,你的能力决定了业绩的高低、员工的士气,上述问题,你才是最大的“问题制造者”!
导购员作为店铺的士兵、执行层,他遵循的就是店长的指挥!指哪打哪,“没有任何借口”应该是他们工作的信条。前提是上岗前经过充分的训练,并在招募前进行有原则的选择、管理中有方向性的淘汰。
B、 店长。销售业绩不好,店长是责无旁贷;就如同球队的场上队长,失
败后就需要带头检讨。作为现场的最高负责人,随时能把控“人、货、场”三位一体的销售要素。或许很多店长都会有言不由衷的痛苦:店
铺不是我找的,货品不是我订的,员工不是我招的,促销不是我说的,销售不好,我有什么办法?
是的,你要知道,你的爸妈也不是你选的,长大后学校也不是你挑的,甚至有些工作都不是你想做的。有句话,值得我们深思——我们无法选择什么样的父母,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让我们自己的孩子拥有什么样的父母!你怎么能忽视自己的存在和意义呢?
我也曾经做过店长,至今我仍然和当时的伙伴有联系。我能清晰的回忆起当时和他们共事的场景,当一家只有95平米的店铺一天销售额超过23万,我们所有人都只能吃一顿饭,连续上一个月的全天班,但没有感觉到累,也没有感觉到苦。或许很多人都会说时代不同了,很多东西都变了!这是一句天大的谎言,每个时代碌碌无为的人都会这么自我安慰。要知道,每个人都有年轻过,都有初入社会的惶恐,也有工作多年的迷茫;我们都会从20岁成长到30岁,从当时的莽撞少年变成现在的为人父为人夫。
只是,我们都会用自己的经验去惩罚“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你吃过的盐巴比员工吃的米饭还多,也许你走过的桥比员工走过的路还长,也许你真的,老了!
记住,别把面包不当干粮,更别把店长不当一个干部!是店长,就得承担;是店长,就应该负责!
C、 区长或片长。很遗憾,这个岗位在很多公司、很多终端都是可有可无,
或工作不能落地,或眼高手低,或行尸走肉,游荡在那大街小巷,穿越在百货各个楼层。为什么要设置这么一个岗位?工作是如何定位? 首先,片长或区长就是我们的零售教练。不管是工作能力上,还是从业经验上,都会有所要求。故片长或区长很少是外聘,更多的是需要本土培养,从零售终端提拔起来。此前,看过麦当劳从台湾聘了一个高管,年薪数百万,对其没有什么要求,就一个——从终端现场做起。领着数百万的薪资,从卫生工开始做起,可见麦当劳的魄力,也可看出这位老总的勇气。结果,通过两年的工作,这位老总以卓越的表现征服了麦当劳,从普通员工做到区域经理,最终成为中国区负责人之
一。另一位麦当劳明星缪钦,被任命为麦当劳中国副总裁兼中国北区总经理时,35岁的他刷新了麦当劳的多个历史纪录:迄今为止麦当劳历史上第一位本土副总裁、麦当劳中国最年轻的高管、第一个由基层普通员工晋升的副总裁!
美国总部的负责人查理·贝尔,从15岁开始起在麦当劳工作,扫厕所开始,43岁后成为第一位非美国人的麦当劳公司掌门人,也是麦当劳最年轻的首席执行官。其信奉的格言就是“我能做到,你们也能做到,明天的总裁就在今天的这些明星员工中间。”
我佩服这些人的辉煌职业历程,但我更佩服在后面默默培养他们的主管和教练。正是因为麦当劳有这么完善的教练体系,一个卫生工才有可能成长为总裁。这世界有很多的天才,但这些天才没有被发现的时候,往往就是路边一个不起眼的小石头而已。
其次,作为零售教练的片长或区长,要承担什么指责呢?
此前有提及四大核心指标:业绩指标、会员指标、团队建设、商品管理。这些指标是最核心的,当店铺完不成的,首先要问责的就是区长或片长,而非店长。因为他是资源的调配者,也是现场管理最佳支持者。服务好店长,其次才是管理好店铺。成人达己、成己为人,应该是作为零售教练最佳的工作信条。他或许不是能力最强的,但他组建的团队必须是最强的,服从于他们的目标,服务于他们的公司。 中国的培训机构很多,也有很多咨询顾问,但如果不能发现学员内在的问题,引导其自身改变。最终,你的还是你的,只是他的钱,变成了你的财富。这种日子,会持续多久呢?
今天,从事零售业的我们,快乐吗?
与朋友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