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生死攸关的烛光

15 生死攸关的烛光 教学目标:

1、学习9个要求会认的字“馆、克、杰、盗、闯、熄、厨、喝、司”,认识一个多音字“喝”,学写8个会写字“烛、街、蜡、骗、闯、危、苍、司”。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9个要求会认的字,学写8个会写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在60多年前,爆发了一次全球性的战争,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站。1939年,德国、意大利、日本组成了法西斯轴心国,把侵略的爪牙伸向全世界,全球20多亿人卷入了战争长河,9000万人伤亡,3000万人流离失所,男女老少为了把侵略者赶出自己的国家,都加入了为正义而斗争的行列。在法国,人民就忘记不了这样一件事情,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2、出示课题,板书课题。认识“烛”字,老师板书,学生书空。

二、学习字词。

1、出示会认字,指名认读,小老师带读。

2、出示词语“蜡烛、旅馆、街上、强盗、骗过、闯进、熄灭、厨房、危机、摇曳、苍白、司令、从容、镇静、生死攸关”,开火车认读。

2、检查多音字的认读情况。

3、出示7个会写字,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4、老师指导写字,学生在本上练习书写。

5、给会写字组词,并用词语进行说话练习。

三、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2、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指名回答,课件出示:课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 理清层次。

1、再默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2、指名总结短意,课件出示:

第1自然段:交代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第2自然段:介绍小旅馆主人伯瑙德夫人及家人。

第3自然段:伯瑙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4自然段: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绝密情报的蜡烛,伯瑙德夫人及儿女紧张极了。

第5自然段:儿子捡柴生火走到烛台,却又被德国中尉夺走。 第6自然段:儿子决定陪妈妈战斗到底。

第7自然段:女儿巧妙地拿走了烛台。

板书设计:

15、生死攸关的烛光

烛 街 蜡 骗 闯 危 苍 司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内容,明确母子三人在保护秘密情报中表现出的机智、勇敢、沉重的优秀品质,会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品析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

2、 指名读课文。 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二、 学习课文。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师:读完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

2、 生:我知道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3、 齐读第二自然段,师:伯瑙德夫人、雅克、杰奎琳 这3人

是什么关系?

4、 生:他们是亲密的一家人,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

——法国,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师:“德国强盗”指的是什么?把德军比作“强盗”说明了什么? 生:“德国强盗”指的是德军,把德军比作“强盗”说明了法国人对他们的憎恨。

5、指名分段朗读3—7自然段,说说博瑙德母子三人是怎么巧妙地与德国军官周旋的?师生合作探究。

A 、“伯瑙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铁管藏在半截蜡烛中,外面小心地用蜡封好,然后把蜡烛插在一个金属台上。”

B 、“她看着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C 、“这时候,雅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里去捡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外走去,房子顿时暗下来。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 :‘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了烛台。”

D 、“突然,杰奎琳站起来,娇声娇气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6、师生评议,体会小女孩的机智。

三、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片段。

1、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及心理描写的句子,启发想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分角色朗读。

四、总结全文。

这是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一家三口的勇敢机智,这种

勇敢来自这一家人对祖国深深的爱,让我们记住在二战中像伯瑙德夫人一家一样的英雄们。

板书设计:

伯瑙德夫人——取出油灯 吹熄蜡烛

雅克 ——借口搬柴

杰奎琳 ——推说睡觉

端走烛台拿走烛台 勇敢 从容

15 生死攸关的烛光 教学目标:

1、学习9个要求会认的字“馆、克、杰、盗、闯、熄、厨、喝、司”,认识一个多音字“喝”,学写8个会写字“烛、街、蜡、骗、闯、危、苍、司”。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9个要求会认的字,学写8个会写字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同学们,在60多年前,爆发了一次全球性的战争,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站。1939年,德国、意大利、日本组成了法西斯轴心国,把侵略的爪牙伸向全世界,全球20多亿人卷入了战争长河,9000万人伤亡,3000万人流离失所,男女老少为了把侵略者赶出自己的国家,都加入了为正义而斗争的行列。在法国,人民就忘记不了这样一件事情,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2、出示课题,板书课题。认识“烛”字,老师板书,学生书空。

二、学习字词。

1、出示会认字,指名认读,小老师带读。

2、出示词语“蜡烛、旅馆、街上、强盗、骗过、闯进、熄灭、厨房、危机、摇曳、苍白、司令、从容、镇静、生死攸关”,开火车认读。

2、检查多音字的认读情况。

3、出示7个会写字,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4、老师指导写字,学生在本上练习书写。

5、给会写字组词,并用词语进行说话练习。

三、了解大意。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

2、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指名回答,课件出示:课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 理清层次。

1、再默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大意。

2、指名总结短意,课件出示:

第1自然段:交代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第2自然段:介绍小旅馆主人伯瑙德夫人及家人。

第3自然段:伯瑙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4自然段: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绝密情报的蜡烛,伯瑙德夫人及儿女紧张极了。

第5自然段:儿子捡柴生火走到烛台,却又被德国中尉夺走。 第6自然段:儿子决定陪妈妈战斗到底。

第7自然段:女儿巧妙地拿走了烛台。

板书设计:

15、生死攸关的烛光

烛 街 蜡 骗 闯 危 苍 司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内容,明确母子三人在保护秘密情报中表现出的机智、勇敢、沉重的优秀品质,会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品析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

2、 指名读课文。 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二、 学习课文。

1、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师:读完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

2、 生:我知道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3、 齐读第二自然段,师:伯瑙德夫人、雅克、杰奎琳 这3人

是什么关系?

4、 生:他们是亲密的一家人,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

——法国,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

师:“德国强盗”指的是什么?把德军比作“强盗”说明了什么? 生:“德国强盗”指的是德军,把德军比作“强盗”说明了法国人对他们的憎恨。

5、指名分段朗读3—7自然段,说说博瑙德母子三人是怎么巧妙地与德国军官周旋的?师生合作探究。

A 、“伯瑙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铁管藏在半截蜡烛中,外面小心地用蜡封好,然后把蜡烛插在一个金属台上。”

B 、“她看着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C 、“这时候,雅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里去捡些柴来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外走去,房子顿时暗下来。中尉快步赶上前,厉声喝道 :‘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一把夺回了烛台。”

D 、“突然,杰奎琳站起来,娇声娇气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

6、师生评议,体会小女孩的机智。

三、朗读课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片段。

1、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及心理描写的句子,启发想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分角色朗读。

四、总结全文。

这是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一家三口的勇敢机智,这种

勇敢来自这一家人对祖国深深的爱,让我们记住在二战中像伯瑙德夫人一家一样的英雄们。

板书设计:

伯瑙德夫人——取出油灯 吹熄蜡烛

雅克 ——借口搬柴

杰奎琳 ——推说睡觉

端走烛台拿走烛台 勇敢 从容


相关内容

  • 自读[生死攸关的烛光]
  • 生死攸关的烛光 一.新课导入 用"烛"字组词:①文中出现的带"烛"的词. ②除了书上的,还能用"烛"组哪些词? 1.由课题导入. 2.为什么称它为"生死攸关"的烛光? 二.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 ...

  • 生死攸关的烛光
  • 生死攸关的烛光 备课人 刘博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文共7个自然段,按记叙顺序分为两部分内容.作者首先概括地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以及他们保护情报采用的方法:接 ...

  • [生死攸关的烛光]读后感
  • 我在学校学习了<生死攸关的烛光>之后,我觉得他们都很聪明,遇事冷静,不慌不忙. 在这一篇课文中,我觉得伯瑙德夫人非常镇定自若,她面对危机和脸色苍白的儿女,做出了一个带头的动作,她去厨房里拿了一个很大的油灯去替换那藏有情报的蜡烛. 他儿子看见之后,立刻说是天很冷,要去柴房找点柴生火,随手就 ...

  • 续写[生死攸关的烛光]
  • 德国军官走后,伯瑙德夫人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她上楼去看女儿杰奎琳,儿子雅克也跟着上去了. "妹妹,你可真行!"雅克激动地说. "我这叫急中生智."说完,杰奎琳甜甜地笑了. 这时候,伯瑙德夫人慢慢地坐到女儿身边说:"咱们必须重新找个地方把绝密情 ...

  •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天地
  • 语文天地一 笔下生花 马曾经和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你选一个题目写一写马. ★你收集了那么多有关马的作品,又选出了最喜欢的介绍给大家.现在把"它"写下来吧. ★以<枣红马的故事><马和汽车><令人叫绝的马术比赛>等为题,也可以自拟题目. ★想象 ...

  • 生死攸关的蜡烛
  • 课文讲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一家母子三人机智.勇敢地保护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的事迹,歌颂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文共7个自然段,按记叙顺序分为两部分内容.作者首先概括地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以及他们保护情报采用的方法:接着详细介绍了伯瑞德母子三人怎样想尽办法.机 ...

  • 小学语文五年上教材辅导讲稿
  • 小学语文五年上教材辅导讲稿 一.本册教材的两个变化: 1. 单元数量的变化: 第五册到第八册(中年段)每册都有12个单元,本册教材共有10个单元. 2. 关于体例的变化 ●"语文天地"里不再编写自读课文.(拓展阅读) ●有三个单元的"语文天地"增设综合活动.( ...

  • [蜡烛]教学设计
  •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科 目 语文 设 计 者 张晓雯 学校 孟庄镇初级中学 授课班级 学生人数 课 题 <蜡烛> 课 型 授课日期 一.课标描述 (摘要)及其解读 课标描述: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解读: ...

  • 班会主题:感恩的心
  • 感恩的心 班会主题:感恩的心 班会教具:录音机.配乐磁带 班会目的:通过本次班会,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母爱的无私伟大,培养学生热爱母亲情怀,并且培养学生如何表达情感.展现自我.感恩母爱,进行生活实践的能力. 班会重点:教育学生热爱母亲,回报母亲. 班会难点:如何用实际行动来回报自己的母亲. 班会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