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硝的功效与作用,芒硝的副作用与禁忌,中药芒硝图片 

芒硝为硫酸盐类矿物族芒硝,加工而成的结晶体,主含硫酸钠。别名:盆消、马牙消、英消。主产于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和山西等地。芒硝在仲景书中,《伤寒论》入6方次,《金匮要略》入4方次。

【药性特点】芒硝咸,寒。入胃、大肠经。功效泻下,软坚,清热。主治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痰饮,肠痈等。

【芒硝的临床应用】

(一)治太阳病

太阳病变证

(1)蓄血证

桃核承气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桃仁条)。

芒硝在桃核承气汤中,性味咸寒,软坚散结。

(2)结胸证

①大陷胸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大黄条)。

芒硝在大陷胸汤中,与大黄相配,泻热散结。

②大陷胸丸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大黄条)。

芒硝在大陷胸丸中,配大黄泻热破结。

(二)治阳明病

阳明病实证

1.调胃承气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大黄条)。

芒硝在调胃承气汤中,咸寒辛苦,润燥软坚,泻热导滞。

2.大承气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大黄条)。

芒硝在大承气汤中,咸寒辛苦,润燥软坚,荡热导滞。

大承气汤证,在“少阴病”热化证中,急下存阴之三急下证;在《金匮要略》中,又见于痉病之热实证、腹满病之热实积胀证、下利病之实积证及妇人产后病之胃实大便难证和瘀热腑实证等,皆异病同治之例。

(三)治少阳病

少阳兼变证

柴胡加芒硝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柴胡条)。

芒硝在柴胡加芒硝汤中,泻热去实,软坚通便。

(四)治痰饮病

1.饮结肠间证

己椒苈黄丸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防己条)。

在己椒苈黄丸方后云:“渴者,加芒硝半两”,意指若服药后口舌干燥不解,更增渴者,是饮阻热结较重,当于原方加芒硝咸寒软坚,润燥开结。

2.支饮重证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木防己条)。

芒硝在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中,软坚散结而导下。

(五)治肠痈病

脓未成证

大黄牡丹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大黄条)。

芒硝在大黄牡丹汤中,软坚散结,泻热导滞。

芒硝的配伍应用

芒硝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用于惊厥、子痫、尿毒症、破伤风、高血压脑病及急性肾性高血压危象等;芒硝用于便秘、肠内异常发酵,亦可与驱虫剂并用;与活性炭合用,可治疗食物或药物中毒。芒硝用于阻塞性黄疸及慢性胆囊炎。芒硝也用于发作频繁而其他治疗效果不好的心绞痛病人,对伴有高血压的病人效果较好。芒硝外用热敷,消炎去肿。

1、芒硝治天行壮热 狂言谬语五六日者:鸡子三枚 芒硝方寸匕 井花水一杯.上三味合搅 尽服之.心烦下则愈.(《外台》引《古今录验方》)

2、芒硝芒硝治阳明病 腹满而喘 有潮热 手足濈然汗出者 大便硬: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 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上四味 以水一斗 先煮二物 取五升 去滓 纳大黄 更煮取二升 去滓 纳芒硝 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 得下 余勿服.(《伤寒论》大承气汤)

3、芒硝治暴赤眼 涩痛难开:马牙消一分.上一味 为细末 安于鉴上 侧置铜盆中 夜露之 令露滴消下 铜盆内盛 取点目中.(《圣济总录》)

4、芒硝治伤寒六七日 结胸热实 脉沉而紧 心下痛 按之石硬者:大黄六两(去皮)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匕.上三味以水六升 先煮大黄 取二升 去滓 纳芒硝 煮一两沸 纳甘遂末.温服一升 得快利 止后服.(《伤寒论》大陷胸汤)

5、芒硝治癫狂:芒硝24g(冲) 生军30g 生莱菔子30g 白芥子9g.上方(除芒硝外)加水1000ml 蒸至200ml后倒出;再加水500ml煎至100ml倒出.两煎合一起顿眼 芒硝一并冲眼.〔《中药通报》1988 13(12):50〕

6、芒硝治食物过饱不消 遂成痞膈:马牙消—两(碎之) 吴茱萸半升(陈者).煎取吴萸浓汁 投消.乘热服 良久未转 更进一服.(《经验方》)

【芒硝的用量用法】

1.用量 常用量3—15克。

最小量2两(6克),如柴胡加芒硝汤。

最大量1升(24克),如大陷胸汤。

2.用法 汤剂,丸剂。

按:芒硝咸以软坚,苦以泄降,寒可胜热,故可荡涤肠胃实热而除燥屎,以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之证。常与大黄相须为用,以增泻热通便之效。本品泻热推荡之力较强,孕妇忌用。

本品有朴硝、芒硝、玄明粉之分,三者功用大致相同。但朴硝杂质较多,芒硝杂质较少,泻下作用较强;玄明粉是与甘草再煎而炼成,质量纯,泻下力缓,多作口腔、眼科外用药。

【芒硝的文献摘要】

《神农本草经》:“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

《珍珠囊》:“其用有三:去实热,一也;涤肠中宿垢,二也;破坚积热块,三也。”

【芒硝的药理作用】

1.据化学分析 芒硝主含硫酸钠;此外,尚含少量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镁等。

2.据药理研究

(1)本品所含硫酸钠不易被肠壁吸收,在肠内溶解后形成高渗盐溶液,阻碍肠内水分的吸收,于是,肠道保持大量水分,从而使肠内容物稀薄,容积增大,刺激肠黏膜,引起肠蠕动增强而致泻。

(2)本品有利胆作用,可用于胆囊炎、胆结石。

3.据现代临床 主治急性肠梗阻,急性肠扭转,慢性阑尾炎,慢性肠脓肿,慢性肠炎,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细菌性痢疾,以及痈疡丹毒等。

芒硝的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芒硝。芒硝不宜与硫黄、三棱同用。

延伸阅读:

芒硝外敷袋的制作与应用

芒硝为硫酸盐类矿物族芒硝,加工而成的结晶体,主含硫酸钠。别名:盆消、马牙消、英消。主产于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和山西等地。芒硝在仲景书中,《伤寒论》入6方次,《金匮要略》入4方次。

【药性特点】芒硝咸,寒。入胃、大肠经。功效泻下,软坚,清热。主治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痰饮,肠痈等。

【芒硝的临床应用】

(一)治太阳病

太阳病变证

(1)蓄血证

桃核承气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桃仁条)。

芒硝在桃核承气汤中,性味咸寒,软坚散结。

(2)结胸证

①大陷胸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大黄条)。

芒硝在大陷胸汤中,与大黄相配,泻热散结。

②大陷胸丸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大黄条)。

芒硝在大陷胸丸中,配大黄泻热破结。

(二)治阳明病

阳明病实证

1.调胃承气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大黄条)。

芒硝在调胃承气汤中,咸寒辛苦,润燥软坚,泻热导滞。

2.大承气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大黄条)。

芒硝在大承气汤中,咸寒辛苦,润燥软坚,荡热导滞。

大承气汤证,在“少阴病”热化证中,急下存阴之三急下证;在《金匮要略》中,又见于痉病之热实证、腹满病之热实积胀证、下利病之实积证及妇人产后病之胃实大便难证和瘀热腑实证等,皆异病同治之例。

(三)治少阳病

少阳兼变证

柴胡加芒硝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柴胡条)。

芒硝在柴胡加芒硝汤中,泻热去实,软坚通便。

(四)治痰饮病

1.饮结肠间证

己椒苈黄丸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防己条)。

在己椒苈黄丸方后云:“渴者,加芒硝半两”,意指若服药后口舌干燥不解,更增渴者,是饮阻热结较重,当于原方加芒硝咸寒软坚,润燥开结。

2.支饮重证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木防己条)。

芒硝在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中,软坚散结而导下。

(五)治肠痈病

脓未成证

大黄牡丹汤证

见证、证质、证治、证方(见大黄条)。

芒硝在大黄牡丹汤中,软坚散结,泻热导滞。

芒硝的配伍应用

芒硝用于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用于惊厥、子痫、尿毒症、破伤风、高血压脑病及急性肾性高血压危象等;芒硝用于便秘、肠内异常发酵,亦可与驱虫剂并用;与活性炭合用,可治疗食物或药物中毒。芒硝用于阻塞性黄疸及慢性胆囊炎。芒硝也用于发作频繁而其他治疗效果不好的心绞痛病人,对伴有高血压的病人效果较好。芒硝外用热敷,消炎去肿。

1、芒硝治天行壮热 狂言谬语五六日者:鸡子三枚 芒硝方寸匕 井花水一杯.上三味合搅 尽服之.心烦下则愈.(《外台》引《古今录验方》)

2、芒硝芒硝治阳明病 腹满而喘 有潮热 手足濈然汗出者 大便硬: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 去皮) 枳实五枚(炙) 芒硝三合.上四味 以水一斗 先煮二物 取五升 去滓 纳大黄 更煮取二升 去滓 纳芒硝 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 得下 余勿服.(《伤寒论》大承气汤)

3、芒硝治暴赤眼 涩痛难开:马牙消一分.上一味 为细末 安于鉴上 侧置铜盆中 夜露之 令露滴消下 铜盆内盛 取点目中.(《圣济总录》)

4、芒硝治伤寒六七日 结胸热实 脉沉而紧 心下痛 按之石硬者:大黄六两(去皮) 芒硝一升 甘遂一钱匕.上三味以水六升 先煮大黄 取二升 去滓 纳芒硝 煮一两沸 纳甘遂末.温服一升 得快利 止后服.(《伤寒论》大陷胸汤)

5、芒硝治癫狂:芒硝24g(冲) 生军30g 生莱菔子30g 白芥子9g.上方(除芒硝外)加水1000ml 蒸至200ml后倒出;再加水500ml煎至100ml倒出.两煎合一起顿眼 芒硝一并冲眼.〔《中药通报》1988 13(12):50〕

6、芒硝治食物过饱不消 遂成痞膈:马牙消—两(碎之) 吴茱萸半升(陈者).煎取吴萸浓汁 投消.乘热服 良久未转 更进一服.(《经验方》)

【芒硝的用量用法】

1.用量 常用量3—15克。

最小量2两(6克),如柴胡加芒硝汤。

最大量1升(24克),如大陷胸汤。

2.用法 汤剂,丸剂。

按:芒硝咸以软坚,苦以泄降,寒可胜热,故可荡涤肠胃实热而除燥屎,以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之证。常与大黄相须为用,以增泻热通便之效。本品泻热推荡之力较强,孕妇忌用。

本品有朴硝、芒硝、玄明粉之分,三者功用大致相同。但朴硝杂质较多,芒硝杂质较少,泻下作用较强;玄明粉是与甘草再煎而炼成,质量纯,泻下力缓,多作口腔、眼科外用药。

【芒硝的文献摘要】

《神农本草经》:“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

《珍珠囊》:“其用有三:去实热,一也;涤肠中宿垢,二也;破坚积热块,三也。”

【芒硝的药理作用】

1.据化学分析 芒硝主含硫酸钠;此外,尚含少量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镁等。

2.据药理研究

(1)本品所含硫酸钠不易被肠壁吸收,在肠内溶解后形成高渗盐溶液,阻碍肠内水分的吸收,于是,肠道保持大量水分,从而使肠内容物稀薄,容积增大,刺激肠黏膜,引起肠蠕动增强而致泻。

(2)本品有利胆作用,可用于胆囊炎、胆结石。

3.据现代临床 主治急性肠梗阻,急性肠扭转,慢性阑尾炎,慢性肠脓肿,慢性肠炎,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黄疸性肝炎,急性细菌性痢疾,以及痈疡丹毒等。

芒硝的用药禁忌

脾胃虚寒及孕妇忌服芒硝。芒硝不宜与硫黄、三棱同用。

延伸阅读:

芒硝外敷袋的制作与应用


相关内容

  • 中药的性能
  • 中药的性能(药性) [目的要求] 1.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2.掌握四气.五味的概念.作用及气味的综合效应. 3.掌握升降沉浮的概念.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 4.掌握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的临床意义. 5.熟悉毒性的分级.中毒原因.预防措施. [教学内容与学时] 四气.五味.升降 ...

  • 赤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 导语:赤芍又称红芍药.毛果赤芍,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中药.它应用历史悠久,古人常用于治疗腹痛.胁痛.跌扑损伤.肠风下血等病症.赤芍虽然有很好的药效,但也不是人人都能食用的.那么,什么人不宜食用赤芍?赤芍又有什么对人体有益的作用呢?下面,天气网就为您就介绍赤芍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感兴趣的朋友赶紧去看看吧! ...

  • 中药药理与毒理1
  • 第一节 中药药理 一.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与认识 中药药性狭义是指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等 (一)中药四气 中药四气的临床应用.功效及代表药物 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 练习题 最佳选择题 长期给药可使中枢NA 和DA 降低的中药是 A. 党参.黄芪 B. 石膏.知母 C. 附子.干姜 D. 茯苓.白术 ...

  • 2015执业药师[中药知识一]考试试题第五套及答案
  • 2015执业药师<中药知识一>模拟试题第五套及答案 A1 型题 (1) 大黄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咯血等出血证,宜用: A. 蜜制大黄 B. 醋制大黄 C. 生大黄 D. 大黄炭 E. 酒制大黄 答案 D (2) 大黄用于治疗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宜用: A. 生大黄 B. 醋制大 ...

  • 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
  • 时间:2013-10-09 11:02来源:z.xiziwang.net 作者:lin695781402 不知道大家对于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了解多少呢?下面让小编给您具体的讲解下吧. 寒水石 寒水石有清热泻火之功,临床常用治小儿丹毒游走不定,焮热,赤肿疼痛.余常用<普济方>寒水石散:寒水石 ...

  • 2015年中药学考试大纲
  • 2015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中药学考试大纲 第一单元 中药的性能 细目一:四气 要点: 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四气的确定 2.四气的作用及适应症 细目二:五味 要点: 1.结合有代表性的药物认识五味的确定 2.五味的作用及适应证 细目三:升降浮沉 要点: 1.各类药物的升降浮沉趋向 2.影响药物升降 ...

  • 中药的配伍的概念和意义
  • 中药的配伍的概念和意义 一.配伍的概念 配伍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病情.治法和药性特点,将两味以上药物配合同用. 二.配伍的意义 1. 通过配伍,能增强药物的疗效. 如麻黄配桂枝,增强发汗解表的作用. 2. 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 3 通过配伍,减少不良反应. 如半夏配生姜,半夏的毒性被 ...

  • [中药学]教学大纲
  •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新一版)" <中药学>教学大纲 (供中医药各专业本科生用) 一.说    明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理论知识及技能, ...

  • 中医中药学
  • 中医中药学试卷四 一.A型题:从每道试题的5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最佳答案,并将答案的英文字母代码填入本题题干后的方框内.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本大题分35分,每小题1分,共35分) 1.半夏的化痰作用主要为: A 温化痰饮 B 温肺化痰 C 燥湿化痰 D 清热化痰 E 润燥化痰 2.代赭石的止血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