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 略性 新 兴产 业发 展 中对 外 开 放 对 中 国能 源 消 费 的影 响
潘
能源是国民经 济发展 的动力和引擎 ,能源消费问题一直 受到高度重 视。随着中国对外 开放程度不断加深 ,能源效率 和能源 消费结 构也逐渐 发生改变。对外 开放对能源消费 的影响 已经受到学者们 的关注。在 当前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的背景下 ,对外开放对 能源消 费的影响又会呈 现何种特点? 外商直接投资 ( F D I ) 中国近年来处 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 ,市场潜力大 ,劳动力等方面成 本较低 ,吸引大量外商 直接投 资 ,F D I 成为拉 动经济增 长的重 要动力 。 F D I 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可能为正 向的 ,也可能相反 。而战 略性新兴产 业的发展 ,导致 F D I 对 能源消费 的影响有会发生何种变化 ? 1 .能源 消费总量主要 受 F D I 规模 效应的影 响。外 商投资 在带来资 本 的同时 ,也会促进技术进步 ,这些因素都会引起经济规模 的增长 。经 济规模一般与能源消费总量 的变化方 向一致 ,因此 ,F D I 的增 加会提高 能源消费总量。与此同时 ,经济增长也会提高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 ,而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 ,国民对 于环境质量会有更高的要求 ,迫使政府制 定有利于节能减排 的政策 ,促进 社会 能源效率 的提 高和 能源结 构 的改 善 。概括起来 ,F D I 对能源消耗 总量的影 响方 向不确定 。而战略性新兴 产业对 F D I的影响也是不确定 的 ,即增加和减少 F D I 都有可能 ,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政府和政策 的引导。因此 ,战 略性新兴产业 的发展 中,F D I 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需要进行 实证检验和具体分析。 2 .能源效 率主要 受 F D I 的技 术效应影响 。当技 术的外溢 效应发挥 主要作用 时,F D I 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为积极 的。部分 学者认为 ,外 商之 所 以选择 在 当地 企 业投 资 ,是 因为 垄 断优 势 ( Mo n o p o l i s t i c Ad v a n t a g e T h e o r y )又称特定优势理论的存 在。也就是说 ,外商 拥有生产设 备 、技 术研发 、管理组织或营销模式等某方 面的优势 ,这些优势不但使其 在与
一
丰
都流向产业链相对高端 的产业 ,有助于 F D I 由污染密集型工业 向知识技 术密集型转变 ,因此 ,战略性新兴产业 的发展总体上有利 于使 F D I 发挥 优化能源结构的作用 。
二 、国 际 贸 易
、
战 略性 新兴 产业 的发 展 中 ,积 极 参 与 国 际竞 争 与 合 作 ,融 人 国 际 产 业
链是必然选择 。而国际贸易又能够通过技术 溢出机制对 能源效率产生 影响 ,具体体现 为直接和动态效应。
1 . 直 接 效 应
( 1 )进 口资本 品。资本 品是指 企业用 于生产 的机器设 备等 固定资 产 。当东道国从他 国进 口先进的生产设备 ,或其 他中间产品时 ,东道 国 实际上利用 了进 口国资本 品中隐含的技术和知识 ,这 时就发生 了进 口国 对东道国的 “ 技术外溢 ” 。 ( 2 )进 口中间产品 。国际贸易一是通过进 口中间产品 ,增加 东道 国 市场 中间产品的种类来 提高生产技术 ,产生技术外溢效应。二是通过提 高 中间产品质量 ,提高东道 国的技术水平。根据质量 阶梯模型可知 ,当 中 间投 人 品 的质 量 提 高 时 ,总产 出也 会 因此 增 加 。 中 间 品 质 量 的提 升 主 要是通过研发创新 ,技术 知识可 以使产品质量得到几 何级提高 。假定 市 场是完全开放竞争的 ,那 么国际贸易 中,一国如果进 口技术发达 国家 的 中间产 品,用于本 国生产 ,则会 提高本 国最终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
2 . 动 态效 应
( 1 )“ 干 中学 ” 。技术 相对落后的 国家在 引进外 国先进设 备和技 术
的 同 时 ,也 会 在 实 践 中 学 习 和 总结 ,吸 收 和 消 化 这 些 先 进 技 术 ,从 而 不
东道 国企业 的竞争 中保持不败 ,还能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东道 国的能 源效 率 。当东道 国为 了吸引外商投资 ,发起 “ 向底线赛 跑” ,这种发挥 主要 作用 时,F D I 会降低能源效率。此时 ,东 道国为 了推动 自身经济增 长不 惜 以消耗 大量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F D 1 在推动东 道国经济增长 的同 时 ,也可能 给东道 国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 响,尤其是对于那些迫 切要 求发展经济而放松环境规制水平吸引外 资的国家 ,外资的进入将会 导致 系列的能源环境 问题 。由此可 见 ,F D I 对 能源 效率 的影 响仍 然不 确 定 ,取决 于技术 的 “ 外 溢效 应 ”还是 “ 向底线 赛跑 ”效 应 占上 风。战 略性 新兴产业普遍具备高技术的特性 ,加之是新兴产业 ,在管理方 面废 除旧制度 的成本较小 ,容易使用先进 的设备 和能源管理方法 ,利 于外商 投 资技术外溢效应 的发挥 ,因此 ,对 能源效率 的影响时积极 的。而对于 “ 向底线赛跑效应”,能够直接对其产生影响 的主要是政府 规制层 面的因 素。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长期发展 , 应 当能整体提高 中国环境水 平和对 环境 规制 的要求 ,这种情形下才有可能 降低 “ 向底线赛跑效 应” ,提高 能源效率 。
一
3 . 能 源 结 构主 要 受 F D I的 结 构 效 应 影 响 。F D I 对 一 国 或 地 区 能 源 消费量的结构效应可能正面的 ,也可能是负面的。如果对 于发展中 国家 而言 ,F D I 往往使 发展 中国家产业 结构 向高 耗能 化 、高 污染 化方 向发 展。一方面,发展 中国家整体的环境规制强度不严厉 ,甚至 为了吸引外 资保持竞争力 ,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环境规制标准或对外 资企业实行双重 标准 ,使得外商倾 向于在 能源密集 型或 污染 密集型 行业 投资 ;另 一方 面 ,发展中国家由于所处 的发展阶段 ,需要 引入外资 发展经济 ,其选择 外资的能力有限 ,很可能依赖大量高耗能行业上 ,而外 资政策只有到更 高的经济发展阶段 时才会 提高外资准 入门槛 ,引 导外资投 向清洁行业 。 因此 ,产业结构高耗能化应与 F D I 同 向变化 ,单从结构效 应这一方 面来 讲 ,F D I 结构效应应 该是 负面的。我 国引进外 资进入结构 调整阶段 ,虽 然F D I 总量变化不 明显 ,结构却发生转变和升级 :随着 劳动力成本等各 项成本的提高 ,外 商投 资总额变 化不 大 ,低端 制造业 吸收 外资 有所减
断提 高自身 的技术水平。而技术相对领先的 出口国家在得到 国际市 场对 产 品和管理 的反馈后 ,能够改进产品和服务 ,提高技术水平也能 得到提 高。这样 ,进出 口双方都在 “ 干中学 ”的过程中推 动了技术进步 。 ( 2 )竞争效 应。在 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 的背景下 ,国际 贸易 日趋频 繁 ,面对来 自他 国厂商的竞争压力,不得不改进产品和管理 制度 ,加大 研发创新力度 ,提高技术水平 。 ( 3 )规模 经济。厂商在进行国际贸易时 ,其市场得到拓展 ,生产规 模 也随之扩大 ,单位产品 的成 本继而得 到降低 ,这就形 成了规模 经济 。 规模 经济有助于提高厂商和产品的竞争力 。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 ,为了掌握世界前沿技术 ,提 高国际竞争 力和国际分工 中的地位 ,促进国际贸易尤为重要 。在这一过程 中 ,国际 贸 易 技术 溢 出引 起 的无 论 是 直 接 效 应 和动 态 效 应 ,通 常 结 果 都 是 提 高 了 企业的生产技术和产品 的质量 ,有利 于社会技术进步从而能够 引起能源 效率的提 高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当然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 的国际贸易合 作中 ,也需 要警惕发达 国家转移工业污染的情况 。例如 ,光伏产 业就会 带来严重 的硅污染 问题 。 综上所述 ,在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对外 贸易进程 也在 不断深 化 ,从总体上来说
,有助于提高厂商和全社会 的技术水平 ,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 ,改善能源 消费结构 。然而 ,在进行对外经 贸合作 中 ,也需严格 环境规制 ,避免发 达国家 向中国转移工业污 染。 ( 作者单 位 :山东大学
( 威 海) )
参考文献 : [ 1 ] 尹宗成 ,丁 日 佳 ,江激宇.F D I 、人力资本 、R & D与 中国能源效 率 [ J ] .财贸经济 ,2 0 0 8( 9 ) :9 5— 9 8 . [ 2 ] 高大伟 .国际 贸易技术 溢 出对 中 国能 源效率 的影响研 究 [ D ] . 南 京航 空航 天 大 学 ,2 0 1 0 . [ 3 ] 李锴.F D I 对 中国 工业能 源效率 的影 响研 究 [ D] .武 汉 大学 ,
2 0 1 2 .
少 ,更加青睐新兴产业 。例如 ,2 0 1 2年大连 市吸引外资 3 6亿美元 ,其
中2 9 %都投 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起的 F D I 增加 通常
[ 4]
李未无.对外 开放与能源利 用效率 :基 于 3 5个工业行业 的实证 研究 [ J ] . 国际贸 易问题 , 2 0 0 8( 6 ) : 7— 1 5 .
BU Si n es s
商
战 略性 新 兴产 业发 展 中对 外 开 放 对 中 国能 源 消 费 的影 响
潘
能源是国民经 济发展 的动力和引擎 ,能源消费问题一直 受到高度重 视。随着中国对外 开放程度不断加深 ,能源效率 和能源 消费结 构也逐渐 发生改变。对外 开放对能源消费 的影响 已经受到学者们 的关注。在 当前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的背景下 ,对外开放对 能源消 费的影响又会呈 现何种特点? 外商直接投资 ( F D I ) 中国近年来处 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 ,市场潜力大 ,劳动力等方面成 本较低 ,吸引大量外商 直接投 资 ,F D I 成为拉 动经济增 长的重 要动力 。 F D I 对于能源消费的影响可能为正 向的 ,也可能相反 。而战 略性新兴产 业的发展 ,导致 F D I 对 能源消费 的影响有会发生何种变化 ? 1 .能源 消费总量主要 受 F D I 规模 效应的影 响。外 商投资 在带来资 本 的同时 ,也会促进技术进步 ,这些因素都会引起经济规模 的增长 。经 济规模一般与能源消费总量 的变化方 向一致 ,因此 ,F D I 的增 加会提高 能源消费总量。与此同时 ,经济增长也会提高一国的人均收入水平 ,而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 ,国民对 于环境质量会有更高的要求 ,迫使政府制 定有利于节能减排 的政策 ,促进 社会 能源效率 的提 高和 能源结 构 的改 善 。概括起来 ,F D I 对能源消耗 总量的影 响方 向不确定 。而战略性新兴 产业对 F D I的影响也是不确定 的 ,即增加和减少 F D I 都有可能 ,很大程 度上取决于政府和政策 的引导。因此 ,战 略性新兴产业 的发展 中,F D I 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需要进行 实证检验和具体分析。 2 .能源效 率主要 受 F D I 的技 术效应影响 。当技 术的外溢 效应发挥 主要作用 时,F D I 对能源效率的影响为积极 的。部分 学者认为 ,外 商之 所 以选择 在 当地 企 业投 资 ,是 因为 垄 断优 势 ( Mo n o p o l i s t i c Ad v a n t a g e T h e o r y )又称特定优势理论的存 在。也就是说 ,外商 拥有生产设 备 、技 术研发 、管理组织或营销模式等某方 面的优势 ,这些优势不但使其 在与
一
丰
都流向产业链相对高端 的产业 ,有助于 F D I 由污染密集型工业 向知识技 术密集型转变 ,因此 ,战略性新兴产业 的发展总体上有利 于使 F D I 发挥 优化能源结构的作用 。
二 、国 际 贸 易
、
战 略性 新兴 产业 的发 展 中 ,积 极 参 与 国 际竞 争 与 合 作 ,融 人 国 际 产 业
链是必然选择 。而国际贸易又能够通过技术 溢出机制对 能源效率产生 影响 ,具体体现 为直接和动态效应。
1 . 直 接 效 应
( 1 )进 口资本 品。资本 品是指 企业用 于生产 的机器设 备等 固定资 产 。当东道国从他 国进 口先进的生产设备 ,或其 他中间产品时 ,东道 国 实际上利用 了进 口国资本 品中隐含的技术和知识 ,这 时就发生 了进 口国 对东道国的 “ 技术外溢 ” 。 ( 2 )进 口中间产品 。国际贸易一是通过进 口中间产品 ,增加 东道 国 市场 中间产品的种类来 提高生产技术 ,产生技术外溢效应。二是通过提 高 中间产品质量 ,提高东道 国的技术水平。根据质量 阶梯模型可知 ,当 中 间投 人 品 的质 量 提 高 时 ,总产 出也 会 因此 增 加 。 中 间 品 质 量 的提 升 主 要是通过研发创新 ,技术 知识可 以使产品质量得到几 何级提高 。假定 市 场是完全开放竞争的 ,那 么国际贸易 中,一国如果进 口技术发达 国家 的 中间产 品,用于本 国生产 ,则会 提高本 国最终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
2 . 动 态效 应
( 1 )“ 干 中学 ” 。技术 相对落后的 国家在 引进外 国先进设 备和技 术
的 同 时 ,也 会 在 实 践 中 学 习 和 总结 ,吸 收 和 消 化 这 些 先 进 技 术 ,从 而 不
东道 国企业 的竞争 中保持不败 ,还能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东道 国的能 源效 率 。当东道 国为 了吸引外商投资 ,发起 “ 向底线赛 跑” ,这种发挥 主要 作用 时,F D I 会降低能源效率。此时 ,东 道国为 了推动 自身经济增 长不 惜 以消耗 大量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F D 1 在推动东 道国经济增长 的同 时 ,也可能 给东道 国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 响,尤其是对于那些迫 切要 求发展经济而放松环境规制水平吸引外 资的国家 ,外资的进入将会 导致 系列的能源环境 问题 。由此可 见 ,F D I 对 能源 效率 的影 响仍 然不 确 定 ,取决 于技术 的 “ 外 溢效 应 ”还是 “ 向底线 赛跑 ”效 应 占上 风。战 略性 新兴产业普遍具备高技术的特性 ,加之是新兴产业 ,在管理方 面废 除旧制度 的成本较小 ,容易使用先进 的设备 和能源管理方法 ,利 于外商 投 资技术外溢效应 的发挥 ,因此 ,对 能源效率 的影响时积极 的。而对于 “ 向底线赛跑效应”,能够直接对其产生影响 的主要是政府 规制层 面的因 素。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长期发展 , 应 当能整体提高 中国环境水 平和对 环境 规制 的要求 ,这种情形下才有可能 降低 “ 向底线赛跑效 应” ,提高 能源效率 。
一
3 . 能 源 结 构主 要 受 F D I的 结 构 效 应 影 响 。F D I 对 一 国 或 地 区 能 源 消费量的结构效应可能正面的 ,也可能是负面的。如果对 于发展中 国家 而言 ,F D I 往往使 发展 中国家产业 结构 向高 耗能 化 、高 污染 化方 向发 展。一方面,发展 中国家整体的环境规制强度不严厉 ,甚至 为了吸引外 资保持竞争力 ,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环境规制标准或对外 资企业实行双重 标准 ,使得外商倾 向于在 能源密集 型或 污染 密集型 行业 投资 ;另 一方 面 ,发展中国家由于所处 的发展阶段 ,需要 引入外资 发展经济 ,其选择 外资的能力有限 ,很可能依赖大量高耗能行业上 ,而外 资政策只有到更 高的经济发展阶段 时才会 提高外资准 入门槛 ,引 导外资投 向清洁行业 。 因此 ,产业结构高耗能化应与 F D I 同 向变化 ,单从结构效 应这一方 面来 讲 ,F D I 结构效应应 该是 负面的。我 国引进外 资进入结构 调整阶段 ,虽 然F D I 总量变化不 明显 ,结构却发生转变和升级 :随着 劳动力成本等各 项成本的提高 ,外 商投 资总额变 化不 大 ,低端 制造业 吸收 外资 有所减
断提 高自身 的技术水平。而技术相对领先的 出口国家在得到 国际市 场对 产 品和管理 的反馈后 ,能够改进产品和服务 ,提高技术水平也能 得到提 高。这样 ,进出 口双方都在 “ 干中学 ”的过程中推 动了技术进步 。 ( 2 )竞争效 应。在 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 的背景下 ,国际 贸易 日趋频 繁 ,面对来 自他 国厂商的竞争压力,不得不改进产品和管理 制度 ,加大 研发创新力度 ,提高技术水平 。 ( 3 )规模 经济。厂商在进行国际贸易时 ,其市场得到拓展 ,生产规 模 也随之扩大 ,单位产品 的成 本继而得 到降低 ,这就形 成了规模 经济 。 规模 经济有助于提高厂商和产品的竞争力 。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 ,为了掌握世界前沿技术 ,提 高国际竞争 力和国际分工 中的地位 ,促进国际贸易尤为重要 。在这一过程 中 ,国际 贸 易 技术 溢 出引 起 的无 论 是 直 接 效 应 和动 态 效 应 ,通 常 结 果 都 是 提 高 了 企业的生产技术和产品 的质量 ,有利 于社会技术进步从而能够 引起能源 效率的提 高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当然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 的国际贸易合 作中 ,也需 要警惕发达 国家转移工业污染的情况 。例如 ,光伏产 业就会 带来严重 的硅污染 问题 。 综上所述 ,在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对外 贸易进程 也在 不断深 化 ,从总体上来说
,有助于提高厂商和全社会 的技术水平 ,提高能源利 用效率 ,改善能源 消费结构 。然而 ,在进行对外经 贸合作 中 ,也需严格 环境规制 ,避免发 达国家 向中国转移工业污 染。 ( 作者单 位 :山东大学
( 威 海) )
参考文献 : [ 1 ] 尹宗成 ,丁 日 佳 ,江激宇.F D I 、人力资本 、R & D与 中国能源效 率 [ J ] .财贸经济 ,2 0 0 8( 9 ) :9 5— 9 8 . [ 2 ] 高大伟 .国际 贸易技术 溢 出对 中 国能 源效率 的影响研 究 [ D ] . 南 京航 空航 天 大 学 ,2 0 1 0 . [ 3 ] 李锴.F D I 对 中国 工业能 源效率 的影 响研 究 [ D] .武 汉 大学 ,
2 0 1 2 .
少 ,更加青睐新兴产业 。例如 ,2 0 1 2年大连 市吸引外资 3 6亿美元 ,其
中2 9 %都投 向战略性新兴产业 。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起的 F D I 增加 通常
[ 4]
李未无.对外 开放与能源利 用效率 :基 于 3 5个工业行业 的实证 研究 [ J ] . 国际贸 易问题 , 2 0 0 8( 6 ) : 7— 1 5 .
BU Si n es s
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