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是非--读[论十大关系]有感

历史中的是非

——读《论十大关系》有感

学生姓名 :

学生院系 :

学生班级 :

学生学号 :

联系电话 :

一、 摘要

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五日,毛泽东主席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作了题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六十年后的今天,我读着历史中这篇几乎可以说是决定了中国走向的报告,心中颇有感触。报告中的是是非非,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去分析,去思考,是我受益匪浅。

二、 关键词

论十大关系 毛泽东 中国 大学生 人生

三、 正文

第一个五年计划于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6年已经进行了三年多。在此期间,中国积累了一定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分析过去的经验,毛主席提出了中国当前阶段的十个主要问题。它们分别是:

1.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

2. 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

3.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

4.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问题;

5. 中央和地区的关系问题;

6.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

7. 党和非党的关系问题;

8. 革命和非革命的关系问题;

9. 是和非的关系问题;

10.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

纵观这十个问题,毛主席虽然已经抓住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作为主要建设任务的关键,但同时他也过分的强调了是与非的问题,存在夸大阶级矛盾的错误。

五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局面。建国初期,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清末的腐败,民国的分裂,加上八年抗战,四年解放战争,这些使得新中国无论是在科技还是生产力水平方面都远远的落后于西方各国。当时,走什么样的道路和怎么走的问题困惑着我党的先进分子。毛主席正确意识到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在《论十大关系中》,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问题都是经济建设问题的多方面体现。

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发展轻工业、农业是发展重工业的基础,发展沿海工业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内地工业。这些都与后来邓小平时期的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一致的,而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三者的利益要兼顾,也可以更大程度的提高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程度。

对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毛主席正确的提出了中央抓大权,给地方放权的理论。抓主要权利更有利于让全中国朝着一个方向“使劲”,而给地方放权则更大程度的提高了地方的自主性,对于提高地方的积极性,做出更适合地方发展的规划都有极大地作用。这是发展路上必须贯彻的方针政策,高度集权只能是自取灭亡。

对于汉族和少数民族的问题,毛主席反对大汉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要诚心诚意的帮助少数民族开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历史证明,这样的决策是正确的。没有歧视的社会主义才是真正好的社会主义。五十六个民族同心同力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

而在党和非党的问题中,我觉得最正确的就是精简党政机构,反对官僚主义,反对机构庞大。臃肿的党政机构往往滋生腐败,而腐败悄无声息地摧毁了不知多少栋国家大厦。

对于革命和反革命,毛主席讲对待反革命分子的方法笼统的归为:杀,关,管,放。而且对于什么是反革命的界定也不是十分清楚。没有法律作为标尺度量,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这段话会有不同的理解。同时,毛主席对于社会中的反革命和机关中的反革命的不同对待,对于镇压反革命的重要性的错误认知,个人认为,这也是之后十年文革的诱因之一。毛主席错误的将阶级矛盾作为当前的主要矛盾在当时已经有了一些端倪。

个人认为是非关系仍然是反革命问题的延续,可以说,帮助犯错误者的本意是好的,但是采取批斗的方式是不恰当的。当时中国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很难保证批斗时大家会保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如此一来,我国很容易在法制建设的道路上走入歧途。

在处理我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上,毛主席已经有要建设属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的趋势。文中,“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我们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都提出了这种先进思想。也正是这种先进的思想,让我国得以在建国六十年之后的今天成为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大国。

对于《论十大关系》,我们要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待。一方面,它较为正确的对新中国浮现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和讨论。可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极其成功的。但是同时,另一方面,它从问题本身思考根源,难免会有所疏忽。比如说忽视了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全国性的战略性的发展指导方针,竟然通篇不提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疏忽。

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论十大关系对于我们也有很大的启迪作用。毛主席说“将来我们国家富强了,我们一定还要坚持革命立场,还要谦虚谨慎,还要向人家学习,不要把尾巴翘起来。”,这对于我们的人生同样适用,保持谦虚者的姿态总是不会错的。而高高在上的骄傲者即便如同方仲永那般起点如此之高,最后也只能落得个泯然众人的结局。

同时,关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也启示我们“我之所学要为我所用”。任何苍白空洞的知识都是乏味的,知识必须要应用于实际生活才能体现它的魅力所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要善于联系实际,善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最终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并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不是仅仅的被称为“书呆子”。

而且,毛主席在文中的“道路总是曲折的,但前途最终的光明的”也激励我们要克服人生道路上的一切苦难,坚信未来,相信光明。我们要抱着一颗乐观向上的心,用像八九点钟的太阳那般的朝气与活力在人生路上拼搏,最终博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片未来!

四、 参考文献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历史中的是非

——读《论十大关系》有感

学生姓名 :

学生院系 :

学生班级 :

学生学号 :

联系电话 :

一、 摘要

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五日,毛泽东主席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作了题为《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报告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六十年后的今天,我读着历史中这篇几乎可以说是决定了中国走向的报告,心中颇有感触。报告中的是是非非,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去分析,去思考,是我受益匪浅。

二、 关键词

论十大关系 毛泽东 中国 大学生 人生

三、 正文

第一个五年计划于1953年开始执行,到1956年已经进行了三年多。在此期间,中国积累了一定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分析过去的经验,毛主席提出了中国当前阶段的十个主要问题。它们分别是:

1.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

2. 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

3.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

4.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问题;

5. 中央和地区的关系问题;

6.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问题;

7. 党和非党的关系问题;

8. 革命和非革命的关系问题;

9. 是和非的关系问题;

10.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

纵观这十个问题,毛主席虽然已经抓住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作为主要建设任务的关键,但同时他也过分的强调了是与非的问题,存在夸大阶级矛盾的错误。

五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局面。建国初期,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清末的腐败,民国的分裂,加上八年抗战,四年解放战争,这些使得新中国无论是在科技还是生产力水平方面都远远的落后于西方各国。当时,走什么样的道路和怎么走的问题困惑着我党的先进分子。毛主席正确意识到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在《论十大关系中》,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问题,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问题,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问题都是经济建设问题的多方面体现。

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发展轻工业、农业是发展重工业的基础,发展沿海工业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内地工业。这些都与后来邓小平时期的让一小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一致的,而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三者的利益要兼顾,也可以更大程度的提高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程度。

对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毛主席正确的提出了中央抓大权,给地方放权的理论。抓主要权利更有利于让全中国朝着一个方向“使劲”,而给地方放权则更大程度的提高了地方的自主性,对于提高地方的积极性,做出更适合地方发展的规划都有极大地作用。这是发展路上必须贯彻的方针政策,高度集权只能是自取灭亡。

对于汉族和少数民族的问题,毛主席反对大汉族主义,也反对地方民族主义,要诚心诚意的帮助少数民族开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历史证明,这样的决策是正确的。没有歧视的社会主义才是真正好的社会主义。五十六个民族同心同力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

而在党和非党的问题中,我觉得最正确的就是精简党政机构,反对官僚主义,反对机构庞大。臃肿的党政机构往往滋生腐败,而腐败悄无声息地摧毁了不知多少栋国家大厦。

对于革命和反革命,毛主席讲对待反革命分子的方法笼统的归为:杀,关,管,放。而且对于什么是反革命的界定也不是十分清楚。没有法律作为标尺度量,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这段话会有不同的理解。同时,毛主席对于社会中的反革命和机关中的反革命的不同对待,对于镇压反革命的重要性的错误认知,个人认为,这也是之后十年文革的诱因之一。毛主席错误的将阶级矛盾作为当前的主要矛盾在当时已经有了一些端倪。

个人认为是非关系仍然是反革命问题的延续,可以说,帮助犯错误者的本意是好的,但是采取批斗的方式是不恰当的。当时中国人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很难保证批斗时大家会保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如此一来,我国很容易在法制建设的道路上走入歧途。

在处理我国和外国的关系问题上,毛主席已经有要建设属于中国的社会主义的趋势。文中,“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我们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都提出了这种先进思想。也正是这种先进的思想,让我国得以在建国六十年之后的今天成为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大国。

对于《论十大关系》,我们要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待。一方面,它较为正确的对新中国浮现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和讨论。可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极其成功的。但是同时,另一方面,它从问题本身思考根源,难免会有所疏忽。比如说忽视了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对于一个全国性的战略性的发展指导方针,竟然通篇不提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疏忽。

作为一个当代的大学生,论十大关系对于我们也有很大的启迪作用。毛主席说“将来我们国家富强了,我们一定还要坚持革命立场,还要谦虚谨慎,还要向人家学习,不要把尾巴翘起来。”,这对于我们的人生同样适用,保持谦虚者的姿态总是不会错的。而高高在上的骄傲者即便如同方仲永那般起点如此之高,最后也只能落得个泯然众人的结局。

同时,关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也启示我们“我之所学要为我所用”。任何苍白空洞的知识都是乏味的,知识必须要应用于实际生活才能体现它的魅力所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要善于联系实际,善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最终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并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不是仅仅的被称为“书呆子”。

而且,毛主席在文中的“道路总是曲折的,但前途最终的光明的”也激励我们要克服人生道路上的一切苦难,坚信未来,相信光明。我们要抱着一颗乐观向上的心,用像八九点钟的太阳那般的朝气与活力在人生路上拼搏,最终博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一片未来!

四、 参考文献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相关内容

  • [论十大关系]读书笔记
  • 我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同时,我研读了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读完之后深有感触.同时对于毛主席这部著作中涉及我国经济.政治与文化等各方面的论述对党和国家以后各方面的发展都有很大的作用,可谓影响深远,值得后人敬仰. 要了解<论十大关系>的 ...

  • 读[流血的仕途]有感
  • 读<流血的仕途>有感 株洲南方三小 刘清凤 今年来疯狂地迷恋上了历史小说,从<司马迁笔下的牛人们> 到<于连海叹四大美人>,从<历史十大悬案>到<明朝那些事儿>, 从<Q版史记>到<华丽血时代>,每一本都让我如获至宝 ...

  • 读朱永新新教育之梦有感
  • 读朱永新<新教育之梦>有感 深蓝色的背景中荡漾着一轮轮浅灰色的涟漪,让我们想起知识的海洋:海洋上激荡着螺旋式的浪花文字--新教育之梦,朱永新的缩影处在圆心,露出灿烂的笑容,围绕他螺旋式展开的是他的新教育之梦的十大理想,跳跃着思维的闪电:紧挨着的是镶嵌着作者姓名和出版社名的金钥匙,暗示着承 ...

  •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初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 摘 要 1956年春毛泽东同志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初探索过程中的开拓性著作,也是在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历史转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论十大关系>提出了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确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论述了正确处理经 ...

  • 读反腐倡廉三部曲有感:俭以养德 廉以修身
  • 俭以养德 廉以修身 --读反腐倡廉三部曲有感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发布时间:2014-10-15 09:54 分享 近日有幸拜读了贺清龙同志所著的反腐倡廉三部曲:<中国历史十大惩腐精英>.<中国历史十大清官>.<中国历史十大贪官>.这三部书从不同角度诠释了惩 ...

  • 读苦难辉煌有感2000字
  • 读苦难辉煌有感2000字 历经困难,走向辉煌 --读<苦难辉煌>有感 鄂州项目姬瑞磊 今天我要介绍的是一本红书<苦难辉煌>,一本描述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史的红色书籍.<苦难辉煌>的作者是国防大学的金一南教授.博导,该书是金将军在阅读500余本参考书目基础上,整理了2 ...

  • [荐]读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言]有感
  • [荐]读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言>有感 读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言>有感 作者 淡泊 编辑 晚秋 近日偶读唐太宗李世民<百字箴言>,文虽短小,但含义深刻,对后人颇有教育意义.为了让大家了解李世民是怎样劝告他人的,原文抄录如下:"耕夫碌碌,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 ...

  • 毛概论文选题参考2013
  • 毛邓三论文选题(供参考) 一.选题说明及写作要求:以下提供了既属于本课程范围,又体现理论与现实相联系的论文选题方向.选题方向不等同论文题目,题目自拟.选题后面括号里是提示,可以选取某一方面写作.当然也可按照你们的思路写作. 选题方向是参考,也可选择本课程范围内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正文字数在3000-4 ...

  •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 1.1956年4月,毛泽东在( )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以苏为鉴,独立自主的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A.<新民主主义论>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