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点看法:关于灾难发生后的"社交情绪"

文 | 阑夕

1、隆重的阅兵仪式前夕,塘沽爆炸事件的深夜敲钟,仿佛重演2008年汶川地震之于奥运盛会的伤痛。很多企业的传播部门被电话唤醒临时策划借势物料,微信的大量“公号狗”也睡眼惺忪的强迫自己开始整理能够在次日清晨冲破“100,000+”的稿件。

2、社交媒体的名利场性质,在公共性的灾难出现之后尤为显著,通过键盘进行某种虚拟化的现场指挥和纸上谈兵,无疑是对“参与感”——出自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黎万强的方法论总结——的最佳证明。而在中国互联网,这里面其实有些独树一帜的既定模式正在形成。

3、比如第一时间对于“不信谣、不传谣”的疾呼。相比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谣言的伤害性其实极低,尤其是描述性而非判断性的谣言。举例而言,在实际死了10个人的事故中,因为恐慌而将死者规模扩大到100个人,考虑到媒介本身的自净能力,无论是否相信,它都无法造成现实意义的二次伤害。

4、“谣言”是一个充满上帝视角的定义,若以“不信谣、不传谣”来强求信息传播节点的论证程序,那么塘沽爆炸就不应在一夜之间为人所知,因为所有收到视频内容的网友,其实都没有亲自验证那里是否真的已经沦为焦土。“谣言”唯一的附带伤害价值,只会是政府的公信力,而公信力其实本就具有重建和推翻的循环过程,而不是基于天赋来保持长青。

5、今年春天,俄罗斯环球航空公司上的一名以色列籍女性乘客因为坚持听到发动机异响而阻止航班起飞,遭到机组成员和乘客的抱怨,但是在检查时却发现真的存在机身严重故障。但是,这则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正是因为它的概率足够的小,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同类行为通常都会被证明是虚惊一场、是乘客的幻听和脑补。

6、因此,美国关于言论自由的著名论断“在电影院里谎称失火不受言论自由的保护”也在经受质疑。一个典型且极有可能发生的场景是,某人在路过一间电影院时闻到了烧焦的味道,但是如果在一个打击谣言相对严厉的社会,他不会愿意冒着“造谣”的风险去检举这件事情,因为那也可能并非火灾隐患、而只是有人在他看不到的墙后吞吐一只劣质雪茄。

7、追溯起来,仍是针对灾难问责体系溃不成军,社交媒体只能被迫以一种失焦的方法来对灾难进行还原,感动、愤怒、迷茫、争论、祈祷、感慨,均为舆论拼图的模块组成部分,进而形成公式化的应激反应,以十年为尺度复盘下来,毫无进步和改变。

8、人们甚至愿意指责一些敏感区域之外而又能够表现政治正确的对象,比如昨晚责怪天津市政府的微博帐号“睡不醒”——其实这种当量的事故发生之后,政府的所有官员显然都已被从床上撵了起来,只是发布微博的优先级的确并没有那么高,哪怕以传递消息的效能来衡量,地方政府掌握的广宣渠道,包括短信、广播等都更为强大。

9、以及对于外媒记者的“添乱”斥责,这里仍是混淆不清职业分工。记者的职责就是报道——当然,也可以狭义性的同比为“消费灾难”——这种理性基于现代社会分工的原则,不能说因为存在悲伤的情绪,记者就应当放弃天职,更不必借题发挥试图粉饰中国一贯钳制媒体的动机。

10、“在现场的每一分钟,我都在想要逃走,我不想看到所发生的这一切。但我是一个拿相机的人,我是按一下快门就躲开,还是应该负起摄影记者的责任?”——美国当代知名战地记者詹姆斯·纳奇威。

文 | 阑夕

1、隆重的阅兵仪式前夕,塘沽爆炸事件的深夜敲钟,仿佛重演2008年汶川地震之于奥运盛会的伤痛。很多企业的传播部门被电话唤醒临时策划借势物料,微信的大量“公号狗”也睡眼惺忪的强迫自己开始整理能够在次日清晨冲破“100,000+”的稿件。

2、社交媒体的名利场性质,在公共性的灾难出现之后尤为显著,通过键盘进行某种虚拟化的现场指挥和纸上谈兵,无疑是对“参与感”——出自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黎万强的方法论总结——的最佳证明。而在中国互联网,这里面其实有些独树一帜的既定模式正在形成。

3、比如第一时间对于“不信谣、不传谣”的疾呼。相比重大的人员伤亡事故,谣言的伤害性其实极低,尤其是描述性而非判断性的谣言。举例而言,在实际死了10个人的事故中,因为恐慌而将死者规模扩大到100个人,考虑到媒介本身的自净能力,无论是否相信,它都无法造成现实意义的二次伤害。

4、“谣言”是一个充满上帝视角的定义,若以“不信谣、不传谣”来强求信息传播节点的论证程序,那么塘沽爆炸就不应在一夜之间为人所知,因为所有收到视频内容的网友,其实都没有亲自验证那里是否真的已经沦为焦土。“谣言”唯一的附带伤害价值,只会是政府的公信力,而公信力其实本就具有重建和推翻的循环过程,而不是基于天赋来保持长青。

5、今年春天,俄罗斯环球航空公司上的一名以色列籍女性乘客因为坚持听到发动机异响而阻止航班起飞,遭到机组成员和乘客的抱怨,但是在检查时却发现真的存在机身严重故障。但是,这则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正是因为它的概率足够的小,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同类行为通常都会被证明是虚惊一场、是乘客的幻听和脑补。

6、因此,美国关于言论自由的著名论断“在电影院里谎称失火不受言论自由的保护”也在经受质疑。一个典型且极有可能发生的场景是,某人在路过一间电影院时闻到了烧焦的味道,但是如果在一个打击谣言相对严厉的社会,他不会愿意冒着“造谣”的风险去检举这件事情,因为那也可能并非火灾隐患、而只是有人在他看不到的墙后吞吐一只劣质雪茄。

7、追溯起来,仍是针对灾难问责体系溃不成军,社交媒体只能被迫以一种失焦的方法来对灾难进行还原,感动、愤怒、迷茫、争论、祈祷、感慨,均为舆论拼图的模块组成部分,进而形成公式化的应激反应,以十年为尺度复盘下来,毫无进步和改变。

8、人们甚至愿意指责一些敏感区域之外而又能够表现政治正确的对象,比如昨晚责怪天津市政府的微博帐号“睡不醒”——其实这种当量的事故发生之后,政府的所有官员显然都已被从床上撵了起来,只是发布微博的优先级的确并没有那么高,哪怕以传递消息的效能来衡量,地方政府掌握的广宣渠道,包括短信、广播等都更为强大。

9、以及对于外媒记者的“添乱”斥责,这里仍是混淆不清职业分工。记者的职责就是报道——当然,也可以狭义性的同比为“消费灾难”——这种理性基于现代社会分工的原则,不能说因为存在悲伤的情绪,记者就应当放弃天职,更不必借题发挥试图粉饰中国一贯钳制媒体的动机。

10、“在现场的每一分钟,我都在想要逃走,我不想看到所发生的这一切。但我是一个拿相机的人,我是按一下快门就躲开,还是应该负起摄影记者的责任?”——美国当代知名战地记者詹姆斯·纳奇威。


相关内容

  • 理性情绪治疗摸式
  •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埃里斯1955年所创立,该理论又被称为ABC性格理论.理性情绪治疗模式在现代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中国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视为一种理性情绪治疗. 一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该理论对于人的哲学假设.人性假设.AB ...

  • 教案:心理危机与干预
  • 教 案 学年第学期 课程名称: 任课教师: 徐晓艳 教师所在单位: 教育学院 课程名称:心理危机与干预 课程所属院(部):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010511 授课班级:2012级应用心理学 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 □通识选修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必修课 专业选修课 □实践环节 □其他 总学时:总2 ...

  • 青少年压力及其应对
  • 青少年压力及其应对刘丽山西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提纲什么是压力青少年压力源压力下的身体反应压力下的心理反应压力应对引言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与和国际社会的接轨,我国的政治.经济.教育和日常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自由选择机会的增多.生存竞争的日趋激烈使我们的生活质 ...

  • 2行为治疗
  • 行为治疗 [概述] 行为治疗是以减轻或改善患者的症状或不良行为为目标的一类心理治疗技术的总称.它的发展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具有针对性强.易操作.疗程短.见效快等特点.由于学派理论甚多,它的种类名称也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以下择其要简作介绍. [理论背景] 以实验心理学及心理学中行为学派的理论和观点为基础 ...

  • 国外常用的危机干预方法
  • 方法一(国外常用的危机干预方法) 目前国外常用的危机干预模式有三种类型: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心理转变模式. 这三种模式为许多不同的危机干预策略和方法提供了基础.1, 平衡模式认为 ,危机状态下的当事者通常都处于一种心理情绪失衡状态 ,他们原有的应对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满足他们当前的需要.因此危机 ...

  • 医学心理学重点内容
  •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医学模式:我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医学研究的方法.对象.范畴和基本对策.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 ...

  • 异常心理的主要表现
  • 常见异常心理的主要表现 (一)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病性障碍,在全世界范围人群中至少1%的人有可能在其一生中发生此心理障碍.在我国90年代北京地区的统计患病率为0.97%.精神分裂症大多起病于青壮年,所以中学生和大学生正是在此病的高发年龄阶段,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或是贫困地区的学生发病率 ...

  • 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
  • 心理危机干预指导手册 第一章心理危机干预总论 一.灾难事件及其分类 1.灾难事件 对于那些突然发生.无法预料.不可控制,对财产.人的生命安全.心理安全以及肢体 的完整性构成威胁并且产生强烈恐惧.无助.超出个体或整个社区应对能力的.大规模的天 灾和人祸,我们称作为灾难事件.地震.海啸和洪水是常见的自然 ...

  • 理性情绪疗法-王登峰
  • 理性情绪疗法--王登峰 理性情绪疗法(Rs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A ELLIS)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患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这种理论强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