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是一句高晓松填词、许巍演唱的最新单曲里的歌词,最近这些天在微博,在朋友圈似乎都被刷屏了,似乎这首歌唱到了很多人的心里,或许也是这句本身很诗意的话语也让人充满希望。不过,网上也有很多人嘲讽许巍这首新歌,想一想此前的青岛大虾等事件其实也就能感受到了,许多人抱着希望离开熟悉的环境,去追寻诗与远方,结果遇到的仍然是眼前的苟且。
据说这其实是高晓松的母亲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告诉他们的一句话,高晓松也许希望诗和远方能够慰藉心灵,可以让人们不为眼前苟且所苦恼。可是,如果每个人眼前都是苟且,你走很远很远,遇到另一个人,他眼前的苟且,也就出现在你的眼前。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世界那么大,我们寻找的又是什么呢,我们常说“不忘初心,放得始终”,那最初的心又是什么呢,很多时候,曾经的那一颗如琉璃般透明的心,不知何时,就会成为灵魂的碎片。即便拼凑完整,那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疤,依旧赧然提醒着我们,那不堪回首的过去,还有未知而迷茫的将来。
或许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我们都在匮乏和饥饿吧,又想起此前网上沸沸扬扬的中国游客泰国吃自助餐抢虾的事件,大概是我们此前匮乏太久,饥饿已经成为一种基因,埋在我们的体内。永远担心自己吃不饱,永远担心自己会吃亏。这种基因太强大,实在不容易从身上消失。以致我们旁观时,觉得可气又可笑,可一旦身处其中,就会不由自主做出和他们一样的选择。
台湾剧作家赖声川曾多次讲过一个车祸的故事。1999年,英国有两列火车相撞,最开始,媒体报道死了80人,过了一段时间,这个数字得到修正,改为60个。另外20人甚至没有受伤,他们只是离开了现场,也没打电话给家人报平安,直接去了其他城市。赖声川想,他们在这样一件举世瞩目的事件中人间蒸发,到底为了什么?难道是因为眼前的生活过于苟且,所以要到没人认识的远方?一个人失踪之后,一切就能一笔勾销、从头来过吗?我不清楚,这个极具戏剧性的故事,是否有加工的成分,我不知道。但是即便这些人消失了,他们留下的痕迹、记忆仍在。即便他们在新的环境里重新开始,除非有强大的外力,否则身上的基因也不会让他们变成另一个人,遇到类似的环境、事件,他们也会做出类似的反应。那些放下眼前的苟且,飞到陌生的远方重新来过的念头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谁知道去了远方,会不会依然是独自渐行渐远的结局?
在现实中我们又如何看待“苟且”活着的人呢,亦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自己就是苟且,苟且可能是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所遇到的各种无奈,各种屈从,为了能够做更好的自己所付出的心血,这样的事情是生存在这世上的任何一个人都一直在追求的状态,无论他在任何一个领域有没有走的足够远,至少他是有一颗向往远方的心的。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
“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是一句高晓松填词、许巍演唱的最新单曲里的歌词,最近这些天在微博,在朋友圈似乎都被刷屏了,似乎这首歌唱到了很多人的心里,或许也是这句本身很诗意的话语也让人充满希望。不过,网上也有很多人嘲讽许巍这首新歌,想一想此前的青岛大虾等事件其实也就能感受到了,许多人抱着希望离开熟悉的环境,去追寻诗与远方,结果遇到的仍然是眼前的苟且。
据说这其实是高晓松的母亲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告诉他们的一句话,高晓松也许希望诗和远方能够慰藉心灵,可以让人们不为眼前苟且所苦恼。可是,如果每个人眼前都是苟且,你走很远很远,遇到另一个人,他眼前的苟且,也就出现在你的眼前。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世界那么大,我们寻找的又是什么呢,我们常说“不忘初心,放得始终”,那最初的心又是什么呢,很多时候,曾经的那一颗如琉璃般透明的心,不知何时,就会成为灵魂的碎片。即便拼凑完整,那一道道触目惊心的伤疤,依旧赧然提醒着我们,那不堪回首的过去,还有未知而迷茫的将来。
或许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我们都在匮乏和饥饿吧,又想起此前网上沸沸扬扬的中国游客泰国吃自助餐抢虾的事件,大概是我们此前匮乏太久,饥饿已经成为一种基因,埋在我们的体内。永远担心自己吃不饱,永远担心自己会吃亏。这种基因太强大,实在不容易从身上消失。以致我们旁观时,觉得可气又可笑,可一旦身处其中,就会不由自主做出和他们一样的选择。
台湾剧作家赖声川曾多次讲过一个车祸的故事。1999年,英国有两列火车相撞,最开始,媒体报道死了80人,过了一段时间,这个数字得到修正,改为60个。另外20人甚至没有受伤,他们只是离开了现场,也没打电话给家人报平安,直接去了其他城市。赖声川想,他们在这样一件举世瞩目的事件中人间蒸发,到底为了什么?难道是因为眼前的生活过于苟且,所以要到没人认识的远方?一个人失踪之后,一切就能一笔勾销、从头来过吗?我不清楚,这个极具戏剧性的故事,是否有加工的成分,我不知道。但是即便这些人消失了,他们留下的痕迹、记忆仍在。即便他们在新的环境里重新开始,除非有强大的外力,否则身上的基因也不会让他们变成另一个人,遇到类似的环境、事件,他们也会做出类似的反应。那些放下眼前的苟且,飞到陌生的远方重新来过的念头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谁知道去了远方,会不会依然是独自渐行渐远的结局?
在现实中我们又如何看待“苟且”活着的人呢,亦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自己就是苟且,苟且可能是我们生存在这个世界上所遇到的各种无奈,各种屈从,为了能够做更好的自己所付出的心血,这样的事情是生存在这世上的任何一个人都一直在追求的状态,无论他在任何一个领域有没有走的足够远,至少他是有一颗向往远方的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