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集体经济的社会主义优越性和发展前景

一、新型集体经济是直面民生的经济

如何来认识新型集体经济,如何来确立以劳动者劳动联合和以劳动者资本联合相结合的新型集体经济,这关系到中国最贴近民生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方向问题。对此,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

(一)新型集体经济成为直面民生的经济源于改革的归宿

传统集体经济实行的利益分配机制是:“集体共有,个人没有”,这就是说集体经济劳动者所作的劳动剩余贡献全归集体共有,至于劳动者劳动剩余差异的权益、劳动者企业保障和社会保障差异的权益、劳动者自我保障的权益都无法体现。因此,集体企业鼓励吃大锅饭,这是影响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因。也许有人说,国有企业不也一样吃大锅饭吗?是的,国有企业的劳动者所作的劳动剩余贡献全归国家所有,劳动者所作的劳动剩余贡献差异的权益、劳动者自我保障的权益同样无法体现,唯有一点好于集体企业的是:劳动者企业保障和社会保障差异的权益,大大高于集体企业,所以说国有企业的大锅饭要比集体企业的大锅饭好吃一些。即便如此,这同样也是影响国有企业发展的一大基本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必须遵守我们国家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第一原则。事实表明,大量的待岗下岗并不是一件好事,尽管是不得已而为之,但留下的后续成本并不亚于前者,更为严重的是社会主义国家企业员工主人翁的心灵受到了创伤,这对于今后几代人都难于弥合。因此,在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与建设中,应积极提倡激励员工的机制,寻找激励员工的载体。较多的舆论认为股权激励是最好的激励,有人提出国有企业的员工可以持有企业的股权,这实际上是有失公平的,因为国有企业的股权是全民产权,一个企业的员工如果持有了,相对于企业外公民和非企业公民来说是不公平的。进而,至今还有学者鼓吹全民持股,这实际上是空想社会主义在当代的一大表现。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集体经济的改革创新却“杀”出了一条光明大道。改革的实践表明,集体员工为集体经济创造的剩余价值不仅能够明晰、而且能够分离,集体职工对企业的贡献“当量”完全可以显性化,集体职工对集体资产的历史贡献量和对集体资产发展贡献的期望量可以有明确的数量指征,这样,集体经济员工持股成了集体经济改革的自然归宿。集体企业员工的持股又没有国有企业员工持股的负面效应,而且了却了集体企业劳动者自我保障权益的心愿。至此,以劳动者劳动联合和以劳动者资本联合相结合的新型集体经济在中国大地上诞生。集体经济绝大部分是贴近民生的经济,而新型集体经济代表了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

(二)新型集体经济是劳动者直接参加劳动和投资的集体所有制重要实现形式之一

新型集体企业是劳动群众直接创办的企业,企业与劳动者同呼吸共命运。劳动者能拿到多少工资、分到多少红利、享受到什么福利,完全系在这个企业的兴衰上。即便这个企业是某个集体经济联合组织的成员,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得到某些帮扶,但力度是非常有限的。它不像国有企业那样,遇到衰败时,会得到政府主管部门在较大范围内的、力度更大的帮扶和协调平衡。

在通常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的员工工资待遇、福利均高于集体企业,而集体企业处于偏低水平,他们更为清苦,更处于社会低层。

在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普通农民占多数或绝大多数,但在股权结构中人均股份往往是最低的。

(三)新型集体经济是社会弱势群体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

从我国建国初期起,在党的方针路线指引下,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集体经济在中国大地应运而生。农村集体经济几乎是全覆盖,村、乡、镇都是集体经济一统天下。城市集体经济发展面也较大,除了国有企业、公私合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基本上都是集体经济的天下。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在“一大二公”的干扰下,扭曲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以后,在“抓大放小”的影响下,随着一大批国有小企业的消失,公有制的集体企业也受到了影响,在某些地方倡导“集退民进”,进而社会上鼓吹“集体经济消亡论”,也有不少集体企业转变成了私营企业,造成了大量集体经济资产和资源的流失。这些折腾严重地阻碍了集体经济发展和新型集体经济的诞生。时至今日,就全国整体而言,像江苏华西村、上海九星村、青岛海尔、上海新工联集团有限公司这样较有实力的集体经济企业虽然给人们、给社会看到了前景和希望,但目前毕竟很少,绝大部分集体企业都是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弱、文化水平低、资金实力差、社会地位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比那些财大气粗的大企业、私人民营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困难要大得多,市场竞争力要弱小得多。新型集体经济仍然是一种弱势经济,新型集体企业仍然是一种弱势企业。

(四)新型集体经济是劳动者互助合作、自救自助、自力解决问题的民生经济

新型集体经济的劳动者自己出资出力办企业,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解决自己的民生问题。他们也靠自己的努力改善民生、增加收益,同时还为国家增加税源。而且,新型集体经济由于实行了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劳动者的“资本联合”相结合,在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结构性失业,劳动者把一部分剩余劳动的价值转化为股权,也可以自行向本企业投资持股,在农村农民对土地资产的权益可通过自行流转入股,这样既保证了农民土地资产权益的安全,又获得权益的增值,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造血机制”。如果再有政府财政支持帮助这些弱势群体进一步提高民生,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五)新型集体经济是充满活力的民生经济

1.劳动者是企业的投资者之一,成了企业真正的主人,必将最大限度地迸发出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创造性。这种活力是其他所有制企业难以比及的,是活力的动力根源所在。劳动者会努力要把企业搞上去,做大、做强、做出名牌特色来。

2.劳动者的价值取向是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但过去是可望而不可及,现在他们成了企业的主人,企业搞得好,他们获得红利就多,工资、福利也有相应的提高,他们一定会艰苦创业,积极奋斗,把蛋糕做大,与管理经营层共同致富,缩小贫富差距。

3.手拉手一起干,互助合作育新风。在新型集体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雇佣关系,更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必然孕育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集体主义精神,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去发展壮大企业,提高企业的效益,增加劳动者的收益,形成“诚信、合作、进取、图强”的企业精神和“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经营理念。

二、用新型集体经济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

新兴社会的发展特征是城市化和社会组织化的比翼双飞,我国城市化水平偏低,关键的出路在于提高我国农村的城镇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组织化程度。下面着重研究农村城镇化的两大基础条件:开创性发展农村小城镇和开拓性发展新型集体经济。

(一)充分把握城市的产生和城市化形成的本原特征、差距和目标

长期来,我国的理论界、学术界、政府工作部门以及实际工作者,往往有些人把城市的产生和城市化形成、城市发展和城市化发展混为一谈。当然,城市发展对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发展是有影响的,但两者的工作目标是不一样的。我们还是从本原意义上说起,18世纪60年代,整个世界还是处在农业社会,只有西欧一些新兴国家开始闪耀着工业革命的光芒,工业化萌动较早的西欧国家如英国、联邦德国、法国等城市化运动发展得较早、较快,美国是后起之秀,美国从独立战争开始一直到1840年,经过近70年的调整期,才真正开始了城市化运动,到1920年之后,进入了世界城市化运动的先进行列。

一般城市化的阶段分为:起步、发展启动、高速、完善四个阶段。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是城市化的两个“孪生”条件,而且是互为充分而必要条件,由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周而复始地把条件转化为结果、把结果作为新的条件,又把新的条件转化为新的结果,由此而产生了城镇,由小城市发展为大城市,由大城市集聚为大都市圈。城市人口的集中是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重要指标,根据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的研究,当城市人口比重超过20%以后,城市化进入了发展启动阶段,城市化速度加快;当城市人口比重超过70%,以后,城市化速度又逐步减慢,并趋于饱和。可见,推进城市化的工作是有一个台阶的,这个台阶是城市人口比重、即城市化率为20%,低于这个数值的地区,城市化效应不显著,一般不宜急于推进,高于这个数值的地区,也不要一刀切,应分类指导、分类推进。我们的推进原则可参照表2,因资料关系,近几年未作统一收集,但表中数据发展趋势很清晰的,不影响参考分析。2008年我国全国的城市化率约45.68%,处于世界低收入国家的高端,相当于1994年全世界平均水平;上海郊区的城镇化率70.5%,处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高端。

(二)“城市化”与城市建设的逻辑关系

什么叫“城市化”?英语中词汇为urbanization,前缀urban意为城市的、都市的,关键是后缀-ization,应该是前意的拓展、派生。在中国文字中,“城市”概念是明确的,关键在“化”字上,在汉语词典中,“化”字可引出“化身”、“化生”之意。这样中外之意吻合了,“城市化”就是不在城市的地方引导出城市来,或者说,在非城市的地方用城市的生产方式发展经济,最终形成新的城市区域。前面已经论述过的城市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互为必要而充分的条件:产业的集聚和人口的集中。因而它也是“城市化”的两个互为必要而充分的条件。只有城市化条件具备了,才有可能建设和发展城市,而不是倒而为之。当然把城市建设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引以为鉴是十分必要的,城市化与城市的形成一样,是一个创业的过程,是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因此,我们力戒把城市建设的要求都搬到城市化进程中来,是不切合实际的。

在实际进程中,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农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也是分散落后的生产方式向城市大生产方式转化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产业的高度集聚、人口的高度集中、人员职业的多方向转移、产业结构的多门类转向、以至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一般来说,在大城市之间称城市化,在都市圈之间称都市化,在广大农村地区以中小城镇为主的称城镇化,三者都在城市化运动概念范围之内,一般通用城市化的概念。国内外有些专家、学者总喜欢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阐述。我们认为,这样做没有必要,甚至往往弄巧成拙,因为每一种定义都有它的偏异性,如只谈人口向城镇集中,不谈产业的集聚,就会造成空心化的城镇,使大量的人口成为闲人、游民。因此,还是要坚持上述关于城市化的本原特征,城市化与城市建设发展的逻辑关系。

(三)用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的基本出路

1.农村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的基本出路。对于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可以作如下的战略设想:现有城乡人口结构匡算为,城市人口5亿人,农村人口9亿人。如果我国的城市化率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番,刚进入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的低端水平72%,我国的城乡人口结构将互换位置,那时的情况大约为人口总量控制在15亿人,城市人口10.5亿人,农村人口4.5亿人,这样城市人口将增加5.5亿人口,等于再造一个现有的全部城市规模还不够,农村人口减少4.5亿人,正好是现有农村人口的一半。初看,城市规模扩大到现有规模的2.1倍,农村人口减少50%,这两者几乎都是不可能的,需要寻求解决人口的转移载体。随着民工潮的相对稳定,城市规模扩大20%至30%,还是有可能的,以30%计算,城市人口6.5亿人。此时,我国城市化率可达43%,仍然处在低收入国家的水平,而且尚有4亿人需要转入城镇人口,唯一的出路就是大力推进中国农村的城镇化。具体构想为:小城镇规模3万人至5万人,控制在5万人。全国总量规模8000个小城镇,人口总规模4亿人。实现的可行性分析,按2004年统计全国农村县有1642个,考虑除去边远困难地区外,以1600个县计算,平均每个县兴办5个小城镇,中东部地区、有需要的地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多办一些,西部地区可以少办一些,没有条件地区也可以不办,总之因地而异。我们认为这样的构想是可行的、现实的、也是必然需要的。

2.新型集体经济是建设小城镇的主力军。建设农村小城镇,坚持以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为主,作为小城镇的发展基础,容易与农村的产权制度相衔接,在全国大范围内有利于巩固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坚持所有制经济的交互发展、共同开发。发展加工工业、农业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及医疗卫生保障事业、发展农村流通市场,农村经济就活起来了。同时有了小城镇,可进一步加速产业的集聚和农民向城镇集中,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创造了条件。所以,小城镇建设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牛鼻子。

一、新型集体经济是直面民生的经济

如何来认识新型集体经济,如何来确立以劳动者劳动联合和以劳动者资本联合相结合的新型集体经济,这关系到中国最贴近民生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方向问题。对此,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

(一)新型集体经济成为直面民生的经济源于改革的归宿

传统集体经济实行的利益分配机制是:“集体共有,个人没有”,这就是说集体经济劳动者所作的劳动剩余贡献全归集体共有,至于劳动者劳动剩余差异的权益、劳动者企业保障和社会保障差异的权益、劳动者自我保障的权益都无法体现。因此,集体企业鼓励吃大锅饭,这是影响集体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因。也许有人说,国有企业不也一样吃大锅饭吗?是的,国有企业的劳动者所作的劳动剩余贡献全归国家所有,劳动者所作的劳动剩余贡献差异的权益、劳动者自我保障的权益同样无法体现,唯有一点好于集体企业的是:劳动者企业保障和社会保障差异的权益,大大高于集体企业,所以说国有企业的大锅饭要比集体企业的大锅饭好吃一些。即便如此,这同样也是影响国有企业发展的一大基本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必须遵守我们国家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第一原则。事实表明,大量的待岗下岗并不是一件好事,尽管是不得已而为之,但留下的后续成本并不亚于前者,更为严重的是社会主义国家企业员工主人翁的心灵受到了创伤,这对于今后几代人都难于弥合。因此,在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与建设中,应积极提倡激励员工的机制,寻找激励员工的载体。较多的舆论认为股权激励是最好的激励,有人提出国有企业的员工可以持有企业的股权,这实际上是有失公平的,因为国有企业的股权是全民产权,一个企业的员工如果持有了,相对于企业外公民和非企业公民来说是不公平的。进而,至今还有学者鼓吹全民持股,这实际上是空想社会主义在当代的一大表现。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集体经济的改革创新却“杀”出了一条光明大道。改革的实践表明,集体员工为集体经济创造的剩余价值不仅能够明晰、而且能够分离,集体职工对企业的贡献“当量”完全可以显性化,集体职工对集体资产的历史贡献量和对集体资产发展贡献的期望量可以有明确的数量指征,这样,集体经济员工持股成了集体经济改革的自然归宿。集体企业员工的持股又没有国有企业员工持股的负面效应,而且了却了集体企业劳动者自我保障权益的心愿。至此,以劳动者劳动联合和以劳动者资本联合相结合的新型集体经济在中国大地上诞生。集体经济绝大部分是贴近民生的经济,而新型集体经济代表了集体经济的发展方向。

(二)新型集体经济是劳动者直接参加劳动和投资的集体所有制重要实现形式之一

新型集体企业是劳动群众直接创办的企业,企业与劳动者同呼吸共命运。劳动者能拿到多少工资、分到多少红利、享受到什么福利,完全系在这个企业的兴衰上。即便这个企业是某个集体经济联合组织的成员,在遇到困难时可以得到某些帮扶,但力度是非常有限的。它不像国有企业那样,遇到衰败时,会得到政府主管部门在较大范围内的、力度更大的帮扶和协调平衡。

在通常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的员工工资待遇、福利均高于集体企业,而集体企业处于偏低水平,他们更为清苦,更处于社会低层。

在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普通农民占多数或绝大多数,但在股权结构中人均股份往往是最低的。

(三)新型集体经济是社会弱势群体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

从我国建国初期起,在党的方针路线指引下,无论在农村还是城市,集体经济在中国大地应运而生。农村集体经济几乎是全覆盖,村、乡、镇都是集体经济一统天下。城市集体经济发展面也较大,除了国有企业、公私合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基本上都是集体经济的天下。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前,在“一大二公”的干扰下,扭曲了集体经济的发展。在改革开放以后,在“抓大放小”的影响下,随着一大批国有小企业的消失,公有制的集体企业也受到了影响,在某些地方倡导“集退民进”,进而社会上鼓吹“集体经济消亡论”,也有不少集体企业转变成了私营企业,造成了大量集体经济资产和资源的流失。这些折腾严重地阻碍了集体经济发展和新型集体经济的诞生。时至今日,就全国整体而言,像江苏华西村、上海九星村、青岛海尔、上海新工联集团有限公司这样较有实力的集体经济企业虽然给人们、给社会看到了前景和希望,但目前毕竟很少,绝大部分集体企业都是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弱、文化水平低、资金实力差、社会地位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比那些财大气粗的大企业、私人民营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困难要大得多,市场竞争力要弱小得多。新型集体经济仍然是一种弱势经济,新型集体企业仍然是一种弱势企业。

(四)新型集体经济是劳动者互助合作、自救自助、自力解决问题的民生经济

新型集体经济的劳动者自己出资出力办企业,靠艰苦奋斗、自力更生解决自己的民生问题。他们也靠自己的努力改善民生、增加收益,同时还为国家增加税源。而且,新型集体经济由于实行了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与劳动者的“资本联合”相结合,在一般情况下不会产生结构性失业,劳动者把一部分剩余劳动的价值转化为股权,也可以自行向本企业投资持股,在农村农民对土地资产的权益可通过自行流转入股,这样既保证了农民土地资产权益的安全,又获得权益的增值,这是一种非常好的“造血机制”。如果再有政府财政支持帮助这些弱势群体进一步提高民生,那就是锦上添花了。

(五)新型集体经济是充满活力的民生经济

1.劳动者是企业的投资者之一,成了企业真正的主人,必将最大限度地迸发出建设社会主义积极性、创造性。这种活力是其他所有制企业难以比及的,是活力的动力根源所在。劳动者会努力要把企业搞上去,做大、做强、做出名牌特色来。

2.劳动者的价值取向是要走共同富裕道路。但过去是可望而不可及,现在他们成了企业的主人,企业搞得好,他们获得红利就多,工资、福利也有相应的提高,他们一定会艰苦创业,积极奋斗,把蛋糕做大,与管理经营层共同致富,缩小贫富差距。

3.手拉手一起干,互助合作育新风。在新型集体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雇佣关系,更不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必然孕育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集体主义精神,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去发展壮大企业,提高企业的效益,增加劳动者的收益,形成“诚信、合作、进取、图强”的企业精神和“务实创新、追求卓越”的企业经营理念。

二、用新型集体经济推进我国农村城镇化

新兴社会的发展特征是城市化和社会组织化的比翼双飞,我国城市化水平偏低,关键的出路在于提高我国农村的城镇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组织化程度。下面着重研究农村城镇化的两大基础条件:开创性发展农村小城镇和开拓性发展新型集体经济。

(一)充分把握城市的产生和城市化形成的本原特征、差距和目标

长期来,我国的理论界、学术界、政府工作部门以及实际工作者,往往有些人把城市的产生和城市化形成、城市发展和城市化发展混为一谈。当然,城市发展对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发展是有影响的,但两者的工作目标是不一样的。我们还是从本原意义上说起,18世纪60年代,整个世界还是处在农业社会,只有西欧一些新兴国家开始闪耀着工业革命的光芒,工业化萌动较早的西欧国家如英国、联邦德国、法国等城市化运动发展得较早、较快,美国是后起之秀,美国从独立战争开始一直到1840年,经过近70年的调整期,才真正开始了城市化运动,到1920年之后,进入了世界城市化运动的先进行列。

一般城市化的阶段分为:起步、发展启动、高速、完善四个阶段。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是城市化的两个“孪生”条件,而且是互为充分而必要条件,由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周而复始地把条件转化为结果、把结果作为新的条件,又把新的条件转化为新的结果,由此而产生了城镇,由小城市发展为大城市,由大城市集聚为大都市圈。城市人口的集中是世界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重要指标,根据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的研究,当城市人口比重超过20%以后,城市化进入了发展启动阶段,城市化速度加快;当城市人口比重超过70%,以后,城市化速度又逐步减慢,并趋于饱和。可见,推进城市化的工作是有一个台阶的,这个台阶是城市人口比重、即城市化率为20%,低于这个数值的地区,城市化效应不显著,一般不宜急于推进,高于这个数值的地区,也不要一刀切,应分类指导、分类推进。我们的推进原则可参照表2,因资料关系,近几年未作统一收集,但表中数据发展趋势很清晰的,不影响参考分析。2008年我国全国的城市化率约45.68%,处于世界低收入国家的高端,相当于1994年全世界平均水平;上海郊区的城镇化率70.5%,处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高端。

(二)“城市化”与城市建设的逻辑关系

什么叫“城市化”?英语中词汇为urbanization,前缀urban意为城市的、都市的,关键是后缀-ization,应该是前意的拓展、派生。在中国文字中,“城市”概念是明确的,关键在“化”字上,在汉语词典中,“化”字可引出“化身”、“化生”之意。这样中外之意吻合了,“城市化”就是不在城市的地方引导出城市来,或者说,在非城市的地方用城市的生产方式发展经济,最终形成新的城市区域。前面已经论述过的城市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互为必要而充分的条件:产业的集聚和人口的集中。因而它也是“城市化”的两个互为必要而充分的条件。只有城市化条件具备了,才有可能建设和发展城市,而不是倒而为之。当然把城市建设中的一些经验教训,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引以为鉴是十分必要的,城市化与城市的形成一样,是一个创业的过程,是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因此,我们力戒把城市建设的要求都搬到城市化进程中来,是不切合实际的。

在实际进程中,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农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也是分散落后的生产方式向城市大生产方式转化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产业的高度集聚、人口的高度集中、人员职业的多方向转移、产业结构的多门类转向、以至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一般来说,在大城市之间称城市化,在都市圈之间称都市化,在广大农村地区以中小城镇为主的称城镇化,三者都在城市化运动概念范围之内,一般通用城市化的概念。国内外有些专家、学者总喜欢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阐述。我们认为,这样做没有必要,甚至往往弄巧成拙,因为每一种定义都有它的偏异性,如只谈人口向城镇集中,不谈产业的集聚,就会造成空心化的城镇,使大量的人口成为闲人、游民。因此,还是要坚持上述关于城市化的本原特征,城市化与城市建设发展的逻辑关系。

(三)用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农村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的基本出路

1.农村小城镇是中国城市化的基本出路。对于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可以作如下的战略设想:现有城乡人口结构匡算为,城市人口5亿人,农村人口9亿人。如果我国的城市化率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番,刚进入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的低端水平72%,我国的城乡人口结构将互换位置,那时的情况大约为人口总量控制在15亿人,城市人口10.5亿人,农村人口4.5亿人,这样城市人口将增加5.5亿人口,等于再造一个现有的全部城市规模还不够,农村人口减少4.5亿人,正好是现有农村人口的一半。初看,城市规模扩大到现有规模的2.1倍,农村人口减少50%,这两者几乎都是不可能的,需要寻求解决人口的转移载体。随着民工潮的相对稳定,城市规模扩大20%至30%,还是有可能的,以30%计算,城市人口6.5亿人。此时,我国城市化率可达43%,仍然处在低收入国家的水平,而且尚有4亿人需要转入城镇人口,唯一的出路就是大力推进中国农村的城镇化。具体构想为:小城镇规模3万人至5万人,控制在5万人。全国总量规模8000个小城镇,人口总规模4亿人。实现的可行性分析,按2004年统计全国农村县有1642个,考虑除去边远困难地区外,以1600个县计算,平均每个县兴办5个小城镇,中东部地区、有需要的地区、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多办一些,西部地区可以少办一些,没有条件地区也可以不办,总之因地而异。我们认为这样的构想是可行的、现实的、也是必然需要的。

2.新型集体经济是建设小城镇的主力军。建设农村小城镇,坚持以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为主,作为小城镇的发展基础,容易与农村的产权制度相衔接,在全国大范围内有利于巩固和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坚持所有制经济的交互发展、共同开发。发展加工工业、农业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及医疗卫生保障事业、发展农村流通市场,农村经济就活起来了。同时有了小城镇,可进一步加速产业的集聚和农民向城镇集中,为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创造了条件。所以,小城镇建设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牛鼻子。


相关内容

  • 湖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效果的调查与思考
  • 作者:黄小平江武付圆圆柴萌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1年09期 建立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切实解决农民基本医疗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

  • 对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理解
  • ①1964年12月21日-1965年1月4日,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宣布按两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 ...

  • 热点专题五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
  • 热点专题五 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引领未来 命题视角一 科技人物 材料一: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屠 ...

  •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①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④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 民族政策常识教案
  • 教 学 设 计 时间: 2009 年  2 月23 日                        星期:  一 课题:第一课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  1  课时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识与技能:我国民族结构状况,民 ...

  • 重点项目资料
  • 一.光伏光电新材料项目(4项) 项 目 简 介 一.项目名称:蓝宝石及衬底生产项目 二.项目简介: 人造蓝宝石材料是生产LED灯.蓝宝石屏幕的基础材料,长期依赖进口,随着市场不断扩大,我国将成为最大的LED产业链生产基地.本项目立足于LED产业链上游,发挥土右旗矿产资源丰富.水资源充足.区位优越.交 ...

  • 经济史论文
  • 1姓名:韩佳 学号:02100151 教学号:83100455 院系:10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 解读"经济模式" :基于经济发展的视角 [摘要]"中国模式"是具有中国形态.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的产物.同时,"中国模式 ...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 张增勇 摘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是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推行新农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更是尊重农民生存权与健康权的必然选择.本文 ...

  • 关于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调查报告
  • 关于农村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调查报告 前言 社会调查是当代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应河北工程大学的要求在今年寒假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本次社会调查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坚持严谨的作风对本人居住地周边进行了深入彻底的调查,收获颇丰.此次调查得益于当地政府以及当地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