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班级建设

传统文化与班级建设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高师班级管理中育人作用(自拟)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一部充满智慧、至今仍与时俱进的宝典,它对我们现代的初中班级班风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我国古代哲学有几大流派:道家、儒家、墨家与法家。其中,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尊重、顺应客观规律;儒家思想是“人之初,性本善”,对人重在启发、教育、感化;墨家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而法家认为以刑方可免刑,强调法治,所以不别亲疏贵贱,一断于法。这几种思想非常适用于我们班级建设各阶段各层次的一些工作。

所谓班级建设,说简捷一点就是班风建设,是一种融入班级学生思想行动的价值观,它贯穿学生从进入班级到毕业整个过程,也许对学生今后的人生还会有持续的

作用,不同情况下的班级建设所用的国学思想,是有所不同的。

一、法家与班级建设

七年级较大的一个任务是规范行为,因而初中入学时以法家思想治理一般实效性较好,根据心理学,人形成一个习惯至少需要28天,差不多是第一个月,所以有些老班主任认为假如第一个月班主任可以给

学生树立规范的话,往后的管理会比较轻松,学生从小学转入中学,开学伊始,面对新环境、新起点,学生心中是有着强烈的向善、进步的念头的,因为环境还不熟悉,他们一般很谨慎、可塑性也较大,趁此契机与氛围,加强规则意识教育,激励学生制定目标,为今后他们自己在思想、纪律、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寻求自己新的突破、定下新的前进方向与目标。并且要把长期目标细化到每月每周每天,并执行好。学生规范行为以后跟进、紧盯的程度可以逐渐放松,而不是越来越紧,这一做法也较符合人的年龄越大,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越多的心态。所以带新生第一个月可以用法家的精神规范行为,落实制度,执行校纪班规,雷厉风行、一视同仁,绝无姑息迁就,除此之外,初中阶段里,班级的组长、课代表工作层必须一直照章办事,也必须有“对事不对人”的态度,这和法家的思想体系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应该用法家思想进行教化。由于他们是班级事务的执行者;就是行为执行的组织者和监督者,所有的行动都有制度指导,绝不动摇。职位很小,执行力要求很高。所以,很多老班主任都觉得组长比班长难选,就是这个道理。此时如果辅以班级目标凝聚、内化为学生的动机和集体荣誉感,捍卫集体荣誉的自豪感,效果会更好。当然,这一阶段刚开始时,学生往往因为不了解而容易对班主任敬而远之。所以要注意师生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收效方好。

二、墨家与班级建设

墨学也许是所有传统文化里最为踏实的一种,它所倡导的以无等级的博爱包容为基础,以敬业负责、勤奋节俭、赏罚分明、善用功利心的思想为目的至今仍为大家所用,常见的操行分评比制就有着墨家的风格,它实际上可以培养一种良好的情商和树立共同的目标,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和谐师生团队的鼓励支持赞赏可以引导学生的正确的思想行为方向,比如: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沟通、交流解决问题能力,学习上的治学严谨诚实、终身学习习惯,日常学习生活中主动负起自身责任,时刻持有积极心态等等。班主任带领辅导学生一同学习,相互学习,跟学生一起教学相长,通过不停地学习,师生就会有一种共同的使命感、责任心,从而相互理解、相互认同。初步达成共同的班级目标。

三、儒家与班级建设 对于人来说,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就是具有了“人性”;而儒家思想,诠释和善用人性的优点和特点,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学习习惯与诚实的责任感后,也大概可以视为君子了,此时以儒家思想管理足矣,光靠教师团队的启发教育感化,作用和力量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奠定学生主人翁地位,依靠班级的榜样和学生干部的影响力,方能四两拨千斤,同时,班长班委处在管理者和学生的双重身份中,也应该奉行儒家思想,担负起启发、教育的职责;这样,班级管理才能井然有序,保证良好的发展。班委管理层,是班级运作的中间层,是个承上启下的阶层,从班主任来看,班委是执行者;从组长来看,他的职责是把班主任的意志,通过自己的工作,把它变

为同学们的行为,所以他的工作,就是从“思想”到“行为”的质变过程。研究和遵循儒家思想,就能达到以自己的“点”辐射所有普通同学“面”的目的。就是说通过相互的学习影响,班主任的想法就变成了大家共同的愿望和目标。这种班级目标不是强加的,他是自愿的,通过学习交流、相互沟通形成的,不是班主任强加的,是师生共同的追求。这个时候学生就能够自我激励起来。就能把全身心的智力、体力投入进去。而不是只靠班主任一个人,这是我们一个班的人、我们的全体师生都要投入进去。学生有再高智商,如果他不学习,到了后来他就会一再失败。现代社会要求要求每个人都要观察、思考、要学习再学习、取长补短。现在我们国家强调建设学习型的社会,甚至学习型的国家。那我们的班级就要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班级,引导学生在这方面多加修炼,反复的摸索、探索、磨和、交流。我们有些班级的学习小组就是这样成长起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无论怎样的学生,小组和班级对他们都是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大部分的班级效果较理想。到了这一层,学生往往对班主任亲而誉之。就是说,他们看见教师为班级和学生付出了很多,仁义、德治,学生们与班主任非常贴心而且赞不绝口。

四、道家与班级建设

班主任位居整个班级的最顶层,操作着整个班级运作的根本,有班级内的至高权,能主动选择“所为”和“所不为”;社会和学校的变化

要求他的行为必须符合教育教学客观规律。所以,能够修炼到落实良性循环的小组学习时,班主任处境与道家研究的哲学对象很接近,班主任中处世的规律和方法和道家很是契合。用了许久的跟踪紧盯,班干队伍培养好以后,作为班主任,可以多用道家思想,顺应客观规律去做事,把握大的方向与趋势就行了,所以有的班级,问到她们班主任的管理,学生经常很满意班级现状,却认为班主任好像并没有做什么很多大得不得了的事。

当然,针对班级建设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指导学生思想行为的准则,班主任在班级的各阶段应有所侧重,正如老子所说,班主任工作在学生看来也是存在四种境界的:第一重境界:恨之,第二重境界:敬之,第三重境界:亲而誉之,第四重境界:不知有之。很少有人处于第一和第四重境界,较多的是第二、三重境界。如果班主任一直奉行法家思想,班级风气就会变得专制、独裁,解决问题可能会伤了学生的自尊,因为人毕竟不是机器,学生带有情绪,整个集体容易丧失凝聚力。如果一直奉行了墨家思想,班级就会变得功利,如果一直奉行了儒家思想,班主任就会很累, 事必躬亲,班级就会变得效率很低。如果完全奉行道家思想,无为而治,就会害了学生。毕竟他们还未成年,无论何时,还是需要班主任关键时刻提个醒的。但事实上,班主任在班级班风建设过程不管哪个阶段都要综合治理,交互运用的。

传统文化与班级建设

谈中国传统文化在高师班级管理中育人作用(自拟)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一部充满智慧、至今仍与时俱进的宝典,它对我们现代的初中班级班风建设也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我国古代哲学有几大流派:道家、儒家、墨家与法家。其中,道家主张清静无为,尊重、顺应客观规律;儒家思想是“人之初,性本善”,对人重在启发、教育、感化;墨家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而法家认为以刑方可免刑,强调法治,所以不别亲疏贵贱,一断于法。这几种思想非常适用于我们班级建设各阶段各层次的一些工作。

所谓班级建设,说简捷一点就是班风建设,是一种融入班级学生思想行动的价值观,它贯穿学生从进入班级到毕业整个过程,也许对学生今后的人生还会有持续的

作用,不同情况下的班级建设所用的国学思想,是有所不同的。

一、法家与班级建设

七年级较大的一个任务是规范行为,因而初中入学时以法家思想治理一般实效性较好,根据心理学,人形成一个习惯至少需要28天,差不多是第一个月,所以有些老班主任认为假如第一个月班主任可以给

学生树立规范的话,往后的管理会比较轻松,学生从小学转入中学,开学伊始,面对新环境、新起点,学生心中是有着强烈的向善、进步的念头的,因为环境还不熟悉,他们一般很谨慎、可塑性也较大,趁此契机与氛围,加强规则意识教育,激励学生制定目标,为今后他们自己在思想、纪律、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寻求自己新的突破、定下新的前进方向与目标。并且要把长期目标细化到每月每周每天,并执行好。学生规范行为以后跟进、紧盯的程度可以逐渐放松,而不是越来越紧,这一做法也较符合人的年龄越大,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越多的心态。所以带新生第一个月可以用法家的精神规范行为,落实制度,执行校纪班规,雷厉风行、一视同仁,绝无姑息迁就,除此之外,初中阶段里,班级的组长、课代表工作层必须一直照章办事,也必须有“对事不对人”的态度,这和法家的思想体系是一脉相承的, 所以应该用法家思想进行教化。由于他们是班级事务的执行者;就是行为执行的组织者和监督者,所有的行动都有制度指导,绝不动摇。职位很小,执行力要求很高。所以,很多老班主任都觉得组长比班长难选,就是这个道理。此时如果辅以班级目标凝聚、内化为学生的动机和集体荣誉感,捍卫集体荣誉的自豪感,效果会更好。当然,这一阶段刚开始时,学生往往因为不了解而容易对班主任敬而远之。所以要注意师生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收效方好。

二、墨家与班级建设

墨学也许是所有传统文化里最为踏实的一种,它所倡导的以无等级的博爱包容为基础,以敬业负责、勤奋节俭、赏罚分明、善用功利心的思想为目的至今仍为大家所用,常见的操行分评比制就有着墨家的风格,它实际上可以培养一种良好的情商和树立共同的目标,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和谐师生团队的鼓励支持赞赏可以引导学生的正确的思想行为方向,比如: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沟通、交流解决问题能力,学习上的治学严谨诚实、终身学习习惯,日常学习生活中主动负起自身责任,时刻持有积极心态等等。班主任带领辅导学生一同学习,相互学习,跟学生一起教学相长,通过不停地学习,师生就会有一种共同的使命感、责任心,从而相互理解、相互认同。初步达成共同的班级目标。

三、儒家与班级建设 对于人来说,不同于动物的地方,就是具有了“人性”;而儒家思想,诠释和善用人性的优点和特点,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学习习惯与诚实的责任感后,也大概可以视为君子了,此时以儒家思想管理足矣,光靠教师团队的启发教育感化,作用和力量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奠定学生主人翁地位,依靠班级的榜样和学生干部的影响力,方能四两拨千斤,同时,班长班委处在管理者和学生的双重身份中,也应该奉行儒家思想,担负起启发、教育的职责;这样,班级管理才能井然有序,保证良好的发展。班委管理层,是班级运作的中间层,是个承上启下的阶层,从班主任来看,班委是执行者;从组长来看,他的职责是把班主任的意志,通过自己的工作,把它变

为同学们的行为,所以他的工作,就是从“思想”到“行为”的质变过程。研究和遵循儒家思想,就能达到以自己的“点”辐射所有普通同学“面”的目的。就是说通过相互的学习影响,班主任的想法就变成了大家共同的愿望和目标。这种班级目标不是强加的,他是自愿的,通过学习交流、相互沟通形成的,不是班主任强加的,是师生共同的追求。这个时候学生就能够自我激励起来。就能把全身心的智力、体力投入进去。而不是只靠班主任一个人,这是我们一个班的人、我们的全体师生都要投入进去。学生有再高智商,如果他不学习,到了后来他就会一再失败。现代社会要求要求每个人都要观察、思考、要学习再学习、取长补短。现在我们国家强调建设学习型的社会,甚至学习型的国家。那我们的班级就要成为一个学习型的班级,引导学生在这方面多加修炼,反复的摸索、探索、磨和、交流。我们有些班级的学习小组就是这样成长起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无论怎样的学生,小组和班级对他们都是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大部分的班级效果较理想。到了这一层,学生往往对班主任亲而誉之。就是说,他们看见教师为班级和学生付出了很多,仁义、德治,学生们与班主任非常贴心而且赞不绝口。

四、道家与班级建设

班主任位居整个班级的最顶层,操作着整个班级运作的根本,有班级内的至高权,能主动选择“所为”和“所不为”;社会和学校的变化

要求他的行为必须符合教育教学客观规律。所以,能够修炼到落实良性循环的小组学习时,班主任处境与道家研究的哲学对象很接近,班主任中处世的规律和方法和道家很是契合。用了许久的跟踪紧盯,班干队伍培养好以后,作为班主任,可以多用道家思想,顺应客观规律去做事,把握大的方向与趋势就行了,所以有的班级,问到她们班主任的管理,学生经常很满意班级现状,却认为班主任好像并没有做什么很多大得不得了的事。

当然,针对班级建设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指导学生思想行为的准则,班主任在班级的各阶段应有所侧重,正如老子所说,班主任工作在学生看来也是存在四种境界的:第一重境界:恨之,第二重境界:敬之,第三重境界:亲而誉之,第四重境界:不知有之。很少有人处于第一和第四重境界,较多的是第二、三重境界。如果班主任一直奉行法家思想,班级风气就会变得专制、独裁,解决问题可能会伤了学生的自尊,因为人毕竟不是机器,学生带有情绪,整个集体容易丧失凝聚力。如果一直奉行了墨家思想,班级就会变得功利,如果一直奉行了儒家思想,班主任就会很累, 事必躬亲,班级就会变得效率很低。如果完全奉行道家思想,无为而治,就会害了学生。毕竟他们还未成年,无论何时,还是需要班主任关键时刻提个醒的。但事实上,班主任在班级班风建设过程不管哪个阶段都要综合治理,交互运用的。


相关内容

  • 论高效课堂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 论高效课堂中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2011-11-21 21:19:44) 标签:杂谈 摘要:一个有凝聚力的国家必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一个有经营力的企业必是一个有优秀文化的企业,一个有学习力的班级必是一个有文化氛围的班级,可见,不管是一个国家.企业还是一个班级,文化都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

  • 班级文化建设
  • 武威六中高一年级 班级文化建设 具体实施方案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 班级文化建设计划方案 时间:高一年级第一学期 第一至三周 主题:"寻找身边可爱的他与她" 对于刚进入六的高一同学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全新的同学.全新的老师.全新的校园.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同学们还不能很好地互相交流. ...

  • 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公民价值观教育
  •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现代班级文化建设总体上到底应该依据哪些价值观的问题.在对当代社会与教育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之后,本文认为,今天的班级文化建设应该重点突出公民价值观的引领,应强调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对学生进行公民价值观的教育. 一.现代班级文化建设需要突出公民价值观教育 现在,很多班主任应该已经 ...

  • "我班特色我做主"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方案
  • 兰州十一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学校是育人之所,文化是学校之魂.一所学校的发展一定离不开文化的深厚积淀,一定需要文化的有力支撑.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教化人们的行为和道义感,启迪思想,培植素养.因此,班级文化,就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班级存在和发展 ...

  • 如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 ・180・ 价值工程 如何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HowtoStrengthenClassCultureConstruction 孙桂霞SunGuixia:高钰里Gao (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银川750021) Yuli (NingxiaFinanceEconomicsProfessionalTechn ...

  • 班集体建设方案
  • 关于在集团学校开展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集团各学校: 为深入贯彻落实集团2016年度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现"一机两翼"的战略思想,践行集团"十六字"办学理念,依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教育部 ...

  • 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 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1.高中班级文化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班级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形成班集体凝聚力和良好班风的载体.本学期,为了大力宣传和贯彻我校"学会做人.学有所成"的办学目标和"文明.礼让.惜时.守信"的校风,进一步加强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

  • 班级文化建设策略及机制的研究计划
  • 班级文化建设策略及机制的研究计划83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策略的研究研究计划:一.研究意义:1.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2.班级自身成长的需要: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3 ...

  • 关于班级文化建设
  • 关于班级文化建设 数学组 张云海 生活中,我们走亲访友,经常有这样的感觉,走进客厅不禁眼睛打量心里想"布置的真是清新典雅,主人不俗啊!""布置的好充实啊,可见主人很爱家爱生活!"走进学校,走进教室,有的班级布设得琳琅满目,门窗.墙壁.甚至横梁上都布置了班级文化 ...

  • 班级文化建设论文
  •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 摘要:班级文化是班主任工作的最佳体现,是班主任智慧的象征与结晶.班级文化一般有三个方面组成:班级精神文化的建设,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和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文化 随着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旧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的需求.在努力探索新课堂模式的同时,班级文化建设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