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用残损的手掌

2《我用残损的手掌》导学案

学 习目标:

1.理清诗歌思路,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品味语言。 3.深入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

第一学习时间 自主学习 不读不讲

学习任务:

1、知人论世 走近作者: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梦鸥,浙江杭县人。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早期诗多抒写个人哀愁、情调比较低沉。 抗战爆发以后,诗风有较大转变。《狱中题壁》、《偶成》等诗,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积极呼唤光明的到来。代表性的诗有:《我思想》《寒风中闻声》《偶成》《无题》《我用残损的手掌》《在天晴了的时候》《烦忧》。作品集有《戴望舒诗选》、《望舒草》等。

2、自读课文 字词过关 ,给下列字注音

锦幛 荇藻 蓬蒿 蝼蚁

憔悴 蘸着 灰烬

3、找出诗中押韵的字,简要归纳本诗押韵的特点。

第二学习时间:合作探究 不议不讲

学习任务;

1、学生自由诵读,思考讨论。

思考:(1)请从诗句中找出一个动词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诗歌从内容上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

(2)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2、讨论诗中的比喻句,分别说明其含义。

3、分别说明诗中运用暗示.烘托.对照手法的语句有何表达作用。

“岭南的荔枝寂寞地憔悴”,暗示敌占区人民的苦闷忧伤。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暗示那里人民在侵略者的骚扰下无法安居乐业的痛苦处境。

第三学习时间 质疑问难 不疑不讲

学习任务:

1、小组交流,探讨质疑问难。

2、小组释疑,师生共同解难。

第四学习时间 积累运用 不练不讲

学习任务:

1、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2、背诵全诗。

教学反思:

2《我用残损的手掌》导学案

学 习目标:

1.理清诗歌思路,理解诗歌形象的内涵。

2.有感情地诵读诗歌,品味语言。 3.深入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

第一学习时间 自主学习 不读不讲

学习任务:

1、知人论世 走近作者:

同学们,提及戴望舒,我们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但卢沟桥头的炮火点燃了民族郁愤,以“雨巷诗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纸伞”,而在“狱中题壁”,并且“用我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放声歌唱“永恒的中国”。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人在侵略者的铁窗下献给祖国的恋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板书文题、作者)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梦鸥,浙江杭县人。30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早期诗多抒写个人哀愁、情调比较低沉。 抗战爆发以后,诗风有较大转变。《狱中题壁》、《偶成》等诗,具有强烈爱国精神,积极呼唤光明的到来。代表性的诗有:《我思想》《寒风中闻声》《偶成》《无题》《我用残损的手掌》《在天晴了的时候》《烦忧》。作品集有《戴望舒诗选》、《望舒草》等。

2、自读课文 字词过关 ,给下列字注音

锦幛 荇藻 蓬蒿 蝼蚁

憔悴 蘸着 灰烬

3、找出诗中押韵的字,简要归纳本诗押韵的特点。

第二学习时间:合作探究 不议不讲

学习任务;

1、学生自由诵读,思考讨论。

思考:(1)请从诗句中找出一个动词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诗歌从内容上分为两部分。每部分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

学生诵读体会后回答,教师适时点拨:

(1)第一部分表现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注:

(2)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予了民族复兴的希望。消极的、冷色调的前半部分与积极的、暖色调的后半部分形成明显对比,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2、讨论诗中的比喻句,分别说明其含义。

3、分别说明诗中运用暗示.烘托.对照手法的语句有何表达作用。

“岭南的荔枝寂寞地憔悴”,暗示敌占区人民的苦闷忧伤。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暗示那里人民在侵略者的骚扰下无法安居乐业的痛苦处境。

第三学习时间 质疑问难 不疑不讲

学习任务:

1、小组交流,探讨质疑问难。

2、小组释疑,师生共同解难。

第四学习时间 积累运用 不练不讲

学习任务:

1、诗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体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绪具有可感性。借鉴这种写法.联系生活体验,写几句富有诗意的话,抒写自己的一种感情(如“思念”“悲伤”“欢欣”等)。

2、背诵全诗。

教学反思:


相关内容

  • 我用残损的手掌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诗句,回答问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 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 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 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 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 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 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 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 是那么细, ...

  • 戴望舒及[我用残损的手掌]写作背景简介
  • 戴望舒及<我用残损的手掌>简介 戴望舒简介: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梦鸥.生于杭州,祖籍南京.1923年秋入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做宣传工作.1931年加入中国左联.1942年,因在报纸上编发传抗战的诗歌,被日本宪兵逮捕.在狱中,在狱中,酷刑致残,但 ...

  •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案
  • 2.我用残损的手掌 原备单位:姚集一中 修订:张琼瑾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学会朗读诗歌,欣赏诗歌,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2)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品味诗歌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它们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2.教材分析 这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的第二课.学习本单元,重在 ...

  • 2015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 2015年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初中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B ) A. 音节是由音素构成,音素根据音色不同分为元音.辅音两大类 B. 普通话中,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符,一个音节写出来就是一个汉字 C. "羊"(yang )"温&qu ...

  • 我用残损的手掌
  • 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设计 教学依据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带给读者的首先是一股震撼人心的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这是诗人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用爱和恨.痛苦和希望编织成的一首热爱祖国,憧憬光明的诗篇.随着诗人的神思 ...

  • 我爱这土地乡愁教学案
  • 第 周第 课时 总第 课时 1 诗两首--我爱这土地 一.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1.了解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2.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预习重点:诵读诗歌,感受意象,体悟情感,把握主旨 预习任务:1.查字典.词典,扫清文字障碍. 2.查阅有关作者的资 ...

  • 关于热爱祖国的诗歌
  •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

  • 初中现代诗歌赏析
  • 初中现代诗歌赏析 一、复习要点:1、把握现代诗歌朗读的节奏、语速、语调,注意语感。 2、感知现代诗歌写作的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 3、分析重点字词句的含义及表达作用。 4、分析作者的写思路、写作技巧及采用的手法(含修辞)。 二、常考题目型 1、正确把握现代诗歌朗读的节奏 2、欣赏作品有形象和表 ...

  • 2016年秋季版2017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二十七现代诗二首练习
  • 二十七 现代诗二首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白羊肚(dǔ) 糜子(méi) 荡漾(yànɡ) 青荇(xìnɡ) 满载(zài) 揉碎(róu) ......斑lán(斓) 漫sù(溯) 长gāo(篙) shēng(笙) 箫 油mó(馍)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