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注会[审计]知识点: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的区别

2016年注会《审计》知识点: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的区别

知识点: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的具体区别

1. 鉴证目标不同

(1)财务报表审计目标(合理保证)

财务报表审计是将财务报表的审计风险降至具体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审计意见的基础,并对审计后的财务报表提供高水平的保证。

(2)财务报表审阅目标(有限保证)

财务报表审阅是将财务报表的审阅风险降至具体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并对审阅后的财务报表提供低于高水平的保证。

2. 收集证据的程序不同

(1)财务报表审计

注册会计师应当通过一个不断修正的、系统化的执业过程,运用各种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

(2)财务报表审阅

注册会计师在证据收集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等方面是有意识地加以限制的,主要采用询问和分析程序获取证据。

3. 所需证据的数量和质量不同

(1)财务报表审计的证据

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作为形成审计结论的基础。

(2)财务报表审阅的证据

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能够形成结论的审阅证据,才能形成审阅结论。

4. 检查风险不同

(1)财务报表审计的检查风险

注册会计师为了将审计风险降至具体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因此检查风险应当满足审计风险低水平的要求,检查风险应当足够低。

(2)财务报表审阅的检查风险

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阅证据的程序方面受到有意识的限制,此时的检查风险高于审计时的检查风险。

5. 财务报表的可信性不同

(1)财务报表审计的可信性

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中实施的证据收集程序更为系统和全面,收集的证据更充分,提供的保证水平更高,审计后的财务报表可信性较高。

(2)财务报表审阅的可信性

注册会计师审阅业务中实施的证据收集程序受到有意识的限制,收集的证据是有限的,审阅后财务报表可信性比审计后财务报表的可信性要低。

6. 提出结论的方式不同

(1)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中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

(2)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阅业务中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

2016年注会《审计》知识点: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的区别

知识点:合理保证与有限保证的具体区别

1. 鉴证目标不同

(1)财务报表审计目标(合理保证)

财务报表审计是将财务报表的审计风险降至具体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以此作为以积极方式提出审计意见的基础,并对审计后的财务报表提供高水平的保证。

(2)财务报表审阅目标(有限保证)

财务报表审阅是将财务报表的审阅风险降至具体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作为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的基础,并对审阅后的财务报表提供低于高水平的保证。

2. 收集证据的程序不同

(1)财务报表审计

注册会计师应当通过一个不断修正的、系统化的执业过程,运用各种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

(2)财务报表审阅

注册会计师在证据收集程序的性质、时间安排和范围等方面是有意识地加以限制的,主要采用询问和分析程序获取证据。

3. 所需证据的数量和质量不同

(1)财务报表审计的证据

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作为形成审计结论的基础。

(2)财务报表审阅的证据

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能够形成结论的审阅证据,才能形成审阅结论。

4. 检查风险不同

(1)财务报表审计的检查风险

注册会计师为了将审计风险降至具体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因此检查风险应当满足审计风险低水平的要求,检查风险应当足够低。

(2)财务报表审阅的检查风险

注册会计师在获取审阅证据的程序方面受到有意识的限制,此时的检查风险高于审计时的检查风险。

5. 财务报表的可信性不同

(1)财务报表审计的可信性

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中实施的证据收集程序更为系统和全面,收集的证据更充分,提供的保证水平更高,审计后的财务报表可信性较高。

(2)财务报表审阅的可信性

注册会计师审阅业务中实施的证据收集程序受到有意识的限制,收集的证据是有限的,审阅后财务报表可信性比审计后财务报表的可信性要低。

6. 提出结论的方式不同

(1)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业务中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

(2)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阅业务中以消极方式提出结论。


相关内容

  • 2015年审计学期末复习重点
  • 第一章审计与鉴证概念 1.审计:审计是一个客观地获取和评价与经济活动和经济事项的认定有关的证据,已确认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并把审计结果传达给有利害关系的用户的系统过程. 2.审计种类:按审计主体不同,可以划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按审计范围不同,可以分为全面审计和局部审 ...

  • 2016注会[审计]知识点:重大错报风险
  • 2016注会<审计>知识点:重大错报风险 知识点: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一)会计估计不确定性的影响因素 1.会计估计对判断的依赖程度: 2.会计估计对假设变化的敏感性: 3.是否存在可以降低估计不确定性的经认可的计量技术: 4.预测期长度和从过去事项得出的数据对预测未来事项的相关性: ...

  • 2016注会考试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 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样本设计阶段 [内容导航]: (一) 控制测试的样本设计 (二) 细节测试的样本设计 [所属章节]: 本知识点属于<审计>科目第四章审计抽样第二节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的内容. [知识点]:样本设计阶段 (一) 控制测试的样本设计 [解读]控制测试的样本设计需 ...

  • 备考201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
  • 白云一条街分享备考201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方法,考试科目是什么,如何分析试题和快速的解答 一.会计科目特点 1.基础性科目.注会是高楼,会计是基础,因为不管是会计还是审计工作都是围绕企业会计工作展开的,因此会计有如注会的门户一样,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从知识体系上分析,学习好会计能够有效地促进审计.财管 ...

  • 注会考试答题方法与技巧(全)
  • 全国注会是统一报名的.网上报名时间:2010年3月26日-4月8日 首次报名的报考人员,现场确认时间:2010年5月24日-6月10日(不含公休日),到当地注会协会或代理机构办理报名资格确认手续.老考生只需要网上报名即可.各地报名简章:www.cpaexem.com 考试时间安排 2010年9月11 ...

  • 2018年CPA考试各科难度如何?怎样合理分配学习时间?
  • 1.从通过率的角度判断各科目难易 通过率是一个很好反应考试难度的因素.2016年注会考试六科通过率具体如下: 会计:12.31%:审计:13.47%:税法:18.13%:经济法:16.15%:财务成本管理:15.03%: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15.98%. 从上述通过率我们可以得出最难通过的科目是会计 ...

  • 2016年cpa考试科目如何搭配及备考经验分享
  • 2016年cpa考试科目如何搭配及备考经验分享 候也应该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毕竟欲速则不达.合理的报考方案及适合自己的备考方法更能让大家逐步通过各门考试科目,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可能适合你的报考方案. 报考策略 一.两门的报考方案 (1)会计和审计(无基础.但毅力强的推荐此组合) 审计和会计的 ...

  • 注会备考初期我们应该怎么做
  • 注会备考初期我们应该怎么做 对于想考注会的人小编是有着深深的敬佩之情的,注会有多难考相信大家都知道的,可以说能考上注会的都可以算得上人才中的高端人才了,当然要考注会除了自身头脑聪慧之外,学习方法和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里厚学小编整理了一位成功考取注会的人才分享的注会备考初期我们需要做什么,仅供参考. ...

  • 根据2016年CPA考试看2017年注会通过率如何?
  • 根据考试难度调查,以5为很难.4为难.3为一般,4186人次投票结果是:本次考试的科目难度总体水平是3.97,很接近于难.难度较去年的3.57有显著提高.最难科目为税法(4.68),然后为审计(4.51).会计(4.5).财务成本管理(3.46).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3.49).经济法(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