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的凌晨四点半
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
她回忆说:我们到哈佛大学时,是半夜2点,可让我们惊讶的是,整个校园当时是灯火通明的,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那时,我才知道,在美国,在哈佛这样的名校,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
在哈佛,到处可以看到睡觉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长椅上也有人在呼呼大睡。而旁人并不觉得稀奇。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就睡的人实在是太累了。 谢娟说,有一个在哈佛学习的北大女孩,她说哈佛的本科生,每学期至少要选修4门课,一年是8门课,4年之内修满32门课并通过考试才可以毕业。在哈佛,只有最聪明的学生才有可能提前完成学业,一般的学生光应付4门课就已经忙得头晕脑胀了,因为教授们的课讲得飞快,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课后又留下一大堆阅读材料,读不完你根本就完成不了作业。
那个北大女孩说,她在这里一个星期的阅读量是在北大一年的阅读量,而且,在哈佛的作业量很大。“我们课后要花很多时间看书,预习案例。每堂课都需要提前做大量的准备,课前准备充分了,上课时才能在课堂上和别人交流,否则,你是无法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的。”
哈佛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来自学校的淘汰机制。哈佛平均每年有大约20%的学生,会因为考试不及格或修不满学分而休学或退学,而且被淘汰学生的考评并不是学期末才完成,每堂课都要记录发言成绩,平均占到总成绩的50%,这就要求学生均匀用力、不能放松。
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后,往往边吃边看书或是边做笔记。很少见到哪个学生光吃不读,也很少见到哪个学生边吃边闲聊。在哈佛,餐厅不过是一个可以吃东西的图书馆,是哈佛正宗100个图书馆之外的另类图书馆。
哈佛的医院,同样的宁静,同样的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不在阅读或记录。医院仍是图书馆的延伸。
哈佛的博士生,可能每3天要啃下一本大书,每本几百页,还要交上阅读报告。
有位哈佛教授曾经对学生说,你学我这门课,你就一天只能睡两小时。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教授说:我们总认为,中国的孩子为了高考受了多少苦,其实,美国一些著名高中,学习同样很苦,到了大学时是最苦的。所有的精英教育必须要吃苦!可中国学生上了大学,往往就放松下来。他们放松的4年,恰好是美国学生最勤奋的4年。所以,美国的高级人才一直是世界最多的。 哈佛的学生说,在哈佛学习强度大,睡眠很少,有在炼狱的感觉,对意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如果挺过去,以后再大的困难也就能够克服了。 于是,哈佛的诺贝尔奖得主有40位;哈佛产生的美国总统有8位。
哈佛学生太刻苦了,但他们明显也是乐在其中。是什么能让他们如此以苦为乐呢?是对所学领域的强烈兴趣,是在未来承担重要责任的使命感! 哈佛学生,首先不是一份荣誉,而是一种证明。
人到底可以有怎样的意志力,人到底有怎样的潜力?
人的才情,人的理想,为什么在哈佛能兑现?
哈佛告诉你——在哈佛的凌晨四点半。
哈佛的凌晨四点半
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
她回忆说:我们到哈佛大学时,是半夜2点,可让我们惊讶的是,整个校园当时是灯火通明的,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那时,我才知道,在美国,在哈佛这样的名校,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
在哈佛,到处可以看到睡觉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长椅上也有人在呼呼大睡。而旁人并不觉得稀奇。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就睡的人实在是太累了。 谢娟说,有一个在哈佛学习的北大女孩,她说哈佛的本科生,每学期至少要选修4门课,一年是8门课,4年之内修满32门课并通过考试才可以毕业。在哈佛,只有最聪明的学生才有可能提前完成学业,一般的学生光应付4门课就已经忙得头晕脑胀了,因为教授们的课讲得飞快,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课后又留下一大堆阅读材料,读不完你根本就完成不了作业。
那个北大女孩说,她在这里一个星期的阅读量是在北大一年的阅读量,而且,在哈佛的作业量很大。“我们课后要花很多时间看书,预习案例。每堂课都需要提前做大量的准备,课前准备充分了,上课时才能在课堂上和别人交流,否则,你是无法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的。”
哈佛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来自学校的淘汰机制。哈佛平均每年有大约20%的学生,会因为考试不及格或修不满学分而休学或退学,而且被淘汰学生的考评并不是学期末才完成,每堂课都要记录发言成绩,平均占到总成绩的50%,这就要求学生均匀用力、不能放松。
哈佛的学生餐厅,很难听到说话的声音,每个学生端着比萨可乐坐下后,往往边吃边看书或是边做笔记。很少见到哪个学生光吃不读,也很少见到哪个学生边吃边闲聊。在哈佛,餐厅不过是一个可以吃东西的图书馆,是哈佛正宗100个图书馆之外的另类图书馆。
哈佛的医院,同样的宁静,同样的不管有多少在候诊的人,也无一不在阅读或记录。医院仍是图书馆的延伸。
哈佛的博士生,可能每3天要啃下一本大书,每本几百页,还要交上阅读报告。
有位哈佛教授曾经对学生说,你学我这门课,你就一天只能睡两小时。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丘成桐教授说:我们总认为,中国的孩子为了高考受了多少苦,其实,美国一些著名高中,学习同样很苦,到了大学时是最苦的。所有的精英教育必须要吃苦!可中国学生上了大学,往往就放松下来。他们放松的4年,恰好是美国学生最勤奋的4年。所以,美国的高级人才一直是世界最多的。 哈佛的学生说,在哈佛学习强度大,睡眠很少,有在炼狱的感觉,对意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如果挺过去,以后再大的困难也就能够克服了。 于是,哈佛的诺贝尔奖得主有40位;哈佛产生的美国总统有8位。
哈佛学生太刻苦了,但他们明显也是乐在其中。是什么能让他们如此以苦为乐呢?是对所学领域的强烈兴趣,是在未来承担重要责任的使命感! 哈佛学生,首先不是一份荣誉,而是一种证明。
人到底可以有怎样的意志力,人到底有怎样的潜力?
人的才情,人的理想,为什么在哈佛能兑现?
哈佛告诉你——在哈佛的凌晨四点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