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反思展望

作者:高中建

中国青年研究 2009年08期

  严格学理意义上的中国青年研究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而起步的[1],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中国的青年研究风雨兼程走过了30年,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有很多缺憾与彷徨。青年研究的学科化进程是中国青年研究的缩影,30年来青年研究的学科化进程基本上概括了中国青年研究的全貌。撇开众多学术争议,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青年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离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化越来越近了。为此,我们有必要总结30年来中国青年研究的成果和经验,反思其中的不足,展望未来中国青年研究学科化走向。

  一、回顾篇

  对于改革开放之后30年的青年研究,有学者把它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二是80年代中后期以学科建设为主攻方向的研究;三是进入90年代之后的用实证手段进行宏观描述,试图建立指标体系的“准规范”研究[2]。也有学者以“学科化”和“实证性”为标志把30年中国的青年研究分为两个时期: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非学科化阶段转入学科化阶段;80年代末90年代初转入实证研究时期[3]。这两种阶段划分的主张在学科化的进程上有一定的分歧。抛开这些学术争议,我们相信中国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和科学化程度会随着一代代青年研究者的努力逐步提高。笔者的行文主要是沿着中国青年研究的学科化脉络而展开的。

  1.改革开放初期的学科化准备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的青年研究显然无暇顾及学科化问题,但是这一时期的老一代青年研究工作者却为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拨乱反正之后,1700万知青返城安置问题是国家和社会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此时的青年问题不仅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党的执政能力的政治问题。此时的老一代青年研究工作者敏锐地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政治性,立即把这一关乎千家万户的问题引入青年研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这些成果在影响政府决策、干预社会生活、改善青年生存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功不可没。当时的青年研究正是在应对知青大返城这一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为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做出了良好的储备,包括一些青年研究机构的适时建立、青年研究队伍的不断扩大等。紧迫的社会问题的应对,使研究者很难顾及理论上科学化和学科化问题,因而,当时的青年研究多是经验性研究,而理论研究尚显不足。《青年研究》杂志社1983年10月召开的作者座谈会的会议纪要把这一时期定义为经验描述时期[4],笔者从学科化进程的角度姑且把它称之为“学科化准备阶段”。

  2.80年代中后期的学科化热潮阶段

  随着改革的进行,紧迫的知青大返城问题得到解决,此时风风火火的青年研究似乎显得茫然不知所措。研究者们不约而同地把研究的目光投向“学科化”这个方向。一时间,青年研究学科化呼声四起。8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中国,80年代的中国青年研究也同样充满了激情,加上西方青年研究成果的大量引进,人们迫不及待地要把青年研究变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完善的社会学科。伴随着人们的激情,诸多人文学科纷纷与青年研究联姻,“青”字头的著作和学科纷纷问世,诸如青年社会学、青年伦理学、青年文化学、青年心理学、青年行为学等等不胜枚举。有学者甚至用“圈地运动”来形容当时的青年研究盛况[5]。如果说之前的青年研究只是学科化储备阶段的话,此时的青年研究则是正式登上了学科化学术史的舞台。对于青年研究的学科化问题,不仅有人为它呐喊,更有人为它著书立说、大书特书。不可否认,这一时期的青年研究借鉴了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西方青年研究的已有成果,并对前期的青年研究做了经验上的总结,取得的了许多有益的学术成果;然而,此时的学科化程度显得理论不足,有点大跃进的味道。这一时期的青年研究工作者除了官方系统的研究人员外,其他多是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转入的,几乎没有专门从事青年研究的学者,缺乏必要的学术积累[6]。突出表现在:大量的著书立说显得泛、大、空,缺乏实证依据和理论支撑;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社会生活的干预、青年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

  3.90年代以来的学科化转进阶段

  笔者把这一阶段称之为转进阶段,意在表达这一阶段的学科化进程并没有停止,而是换了一种方式朝这个目标迈进。从已经发表的学术成果而言,进入90年代之后有关学科化的成果明显减少,有学者统计从1994-2003年10年间两个主要青年研究理论期刊《青年研究》和《当代青年研究》所发表的1943篇学术论文中,关于青年学学科体系建构和国外青年研究的有102篇,其中涉及青年学学科体系的占48%,即不到50篇[7]。有学者把转向实证研究作为这一阶段青年研究的特征[8]。也有学者基于青年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尚未从整体上被严格规范,因而倾向于把这一阶段称之为“准规范研究”阶段。但无论认知如何迥异,由宏大、空泛的理论研究转向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实证是学界的共识。从学科化的角度分析这一阶段的青年研究,可以看出人们喧嚣追求之后的冷静和理性。当然,完善的理论和成熟的学科不是一蹴而就的,人们在疯狂地呐喊青年研究学科化后发现,实现中国青年研究的学科化需要很多很多的工作。进入新世纪之后研究者在注重实证研究的同时也开始对几十年来的青年研究进行反思,反思的范围包括:已有青年研究的评估、青年研究的学科建设、青年研究的方法等[9],甚至有学者提出要建立青年研究的反思机制[10]。此时的青年研究对学科化的渴求似乎没有80年代中后期那么强烈了,但是他们对青年研究的学科化追求并没有变,只是更加冷静、从容和理性了。

  二、反思篇

  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对30年的青年研究进行反思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既然是反思,就应该有一个范围,那么哪些是需要反思的东西呢?笔者认为,对三十年青年研究的反思应该是全面、深刻的,当然由于功力和篇幅所限,我们也只能围绕学科化进程这一主题来进行,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1.对反思机制的反思

  反思是必要的,反思机制的建立有没有必要呢?简单的肯定与否定,必然缺乏学理上的说服力。有学者在对青年研究进行反思的同时,提出了要建立一种学术上的反思机制,“在当前学科发展的这种转型时期,乃至在学科发展的一切时期,我认为,都非常有必要建立一种学术上的反思性机制。这种反思性机制的形成,对于知识的再生产、特别是对于青年研究作为一个学科或作为一种学术领域的发展来说,都具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审视、自我调整而达到正确定向的重要作用[11]”。这种反思机制包括“问题意识”和“建构素质”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反思机制的建立应该是有益的,需要反思的是这种反思机制应该怎样建立?建立一个怎样的反思机制才能更有利于青年研究科学体系的完善?反思机制的建立是否必须遵守“问题意识”和“结构意识”的窠臼?显然,在目前关注学科化学者较少的背景下,反思机制的建立应该吸引更多的研究者来进行反思和建构。

  2.对学科化程度的反思

  怎样评估当前青年研究的学科化进程?有学者把它定性为学科发展的“转型期”,认为“它正处在一种从‘经验型’研究范式转变到专业化研究范式的时期[12]”。也有学者把它定性为“前学科发展时代”,认为“青年研究仍然处于一个前学科发展时代,无论是从对问题的把握与分析,还是对学科方法论的建设,都远远没有达到一种成熟学科的要求,仍然处于相对毛糙与泛意识形态的阶段[13]”。还有观点更为悲观的学者认为,现在的青年研究更多的是现象的堆砌,很少对本质的分析,因而也就谈不上学术研究的知识增量[14]。事实上,青年学学科建设在学术领域的自觉扩张肇始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倡议,并于1986年11月在杭州举办首次全国青年学研讨会。这次的研讨会掀起了青年研究学科化的“大跃进”,一时间有关青年学的著作和文章风起云涌。但是,即使到今天青年研究还没有被接纳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大家庭中的一员,没有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首肯[15]。对于青年研究自身而言,它并没有根据自己的学科对象而建构出独有的理论和方法,仍处于“青年学是什么”这样的自我审问、自我确认、自我说服的阶段,从而面临着被其他学科吞并和边缘化的尴尬境地。无论是转型期的判断,还是前学科阶段和现象堆砌的判断,都值得我们进行反思,以求客观地评估青年研究的现状,从容应对学科化进程中的问题。

  3.对建立青年学的反思

  要不要建立青年学?这似乎是一个不用回答的问题。但从80年代的青年学研究“大跃进”,到90年代的归于冷静和理性的过程,似乎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建立青年学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我们需要反思的是这样一个“先树碑后立传”[16]的路子是不是真的有益于青年研究的学科化?一个学科的成熟能否通过经验式的积累而树立公认的权威?喋喋不休地拿“××学”的招牌来为自己壮胆,这本身就表明一个学科的地位薄弱。一个公认的学科无须向人们喋喋不休地诉说,无须向人们反复地证明自己是什么。事实上,对于当下建立青年学的呼声,学界也有质疑之声:“青年研究是否已经达到了这个阶段,能否或者说已经在走向这条‘学科’普遍发展脉络?如果没有,又当如何走向这条脉络?这仍然是一个值得我们进行认真反思和深刻自觉地问题。[17]”

  青年研究在国际学术界是一门显学,20世纪初就登上了学术领域的殿堂。一些青年研究相当成熟的国家甚至直到今天也没有明确提出“青年学”这个概念,这多少会给我们一些启发。我们是不是应该抛开争论和自我标榜,拿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来引起人们的目光和学界的关注,而学科地位的确立只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18]?

  4.对青年研究方法的反思

  特定的学术问题有特定的研究方法。我们当前的青年研究是不是也有自己特定的研究方法呢?对这个问题目前恐怕很难给出肯定的答案。有学者提出“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解释模式对于我们建立真问题与真学问相结合的青年研究是一种可行的路径[19]”。更有甚者提出青年学的实质和落脚点就是青年人类学[20]。学者陈亮提出,当前青年研究过程中使用的问卷法、交谈法和文献法都是些省钱省时,立竿见影的方法,这些方法缺乏现场感,不可能达到零距离接触,有必要引入观察法和参与法,来弥补这一缺陷[21],同时,她也认为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作为两种不同的方法论,在实际青年研究中的运用,并不取决于研究者的个人兴趣,而是取决于其要解决的问题。在青年研究中正确运用两种方法论不能以科学数据遮蔽人文精神,以科学名义驱逐人文思想,以“价值无涉”和“价值中立”来忽视对生命质量和生活意义的追问[22]。

  青年研究的前辈谢昌逵先生撰文认为:“随着学术的发展,研究方法也日益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而且有综合使用的趋势。不仅本学科各种方法可以综合使用以避免仅用一种的局限性,对不同学科的方法也提倡综合使用。即使是问卷法现在也发展到了十分精密的程度。比起二十多年前讨论青年研究的方法相比,现在已经明确得多了,已经不是寻找合适的方法,而是没有很好使用的问题”[23]。学界对青年研究方法的批评和反思不仅仅局限于以上这些,几乎涉及到方法论的各个方面,如有的学者提出较为全面的方法论批评,提倡多元化的方法论、细部化的选题、客观化的研究立场、操作化的研究对象、多元化的评价标准等[24]。可以说,缺乏对理论方法的足够重视是中国青年研究难以突进的直接原因[25],无论是质性研究、量化研究还是思辨研究,其需要深入、规范、提高的地方还很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对青年研究方法的反思对于整个青年研究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5.对青年学科元研究的反思

  元研究与青年研究的学科化进程直接相连,甚至关系到青年学这门学科的“生死存亡”[26]。有学者认为,青年研究存在的诸多问题,都与元研究得不够深入有关。元研究主要探讨的是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方法论、理论体系、学科架构与体系,以及上述论题存在与发展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等方面的内容。元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说是青年研究在学术领域中的“圈地运动”。青年研究作为一个学科具有一个什么样的特殊地位与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做出的关于这一学科地位与价值认定的元研究[27]。

  我们对青年研究的元研究进行的反思即是对青年研究基本理论的反思,加强元研究即是深化青年研究的“专业槽”。一个学科体系的建立必然具有自身的专业槽,非经严格的专业训练,不能随便伸进头来吃上一嘴。实际上,我们的青年研究还只是在借用其他学科的方法和理论来解释青年问题,进行着基本上没有自己学科阵地的游击战,远未建构起这样的专业槽。我们对元研究的反思即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建构起这样的专业槽,使青年研究越来越正规化、科学化。

  6.对批判立场与价值取向的反思

  当下的青年研究是不是好好先生太多,而缺乏独立、自由的批判精神呢?批判是学术的生命,当大家都在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吹捧声中做学问时,恐怕真正的学术也就停滞不前了。这不仅针对青年研究,任何一个学术研究领域都是这样。虽然学界对青年研究学术批判的反思不多,但仍有一针见血的呐喊:“批判立场的缺席是青年研究中一个致命的弱点”,没有批判就无所谓对话,没有对话的研究是僵硬的研究,不可能因丰富而充满生机。从这个意义上讲,拒绝批判就意味着拒绝发展。[28]”

  青年研究的学科化是一个走向科学化的过程,研究者就像一个试验员、一个观察者、一个测量员[29],实际中的青年研究恐怕远非如此,许多研究往往带着已有的价值观念进入青年研究的领域。是不是我们习惯于“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化”引导的青年研究[30],在很多时候都戴着有色眼镜来审视自己的研究对象?是不是我们的青年研究并未与青年群体保持一种恰当的关系,从而丧失了批判的能力?是不是我们的研究立场太受部门利益的局限和领导意志的左右,从而丧失了青年研究学术的自尊?只有坚持民主的学术批判、正确的价值中立取向才能使我们今后的学术更独立、更自由,才能使其他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对我们另眼相看,才能使我们的青年研究更加科学。

  7.对青年研究队伍的反思

  青年研究是一个富有挑战和魅力的领域,是一门备受学者追捧的显学[31]。青年研究较为发达的国家大都具有稳定、成熟的青年研究队伍。中国近30年的青年研究队伍却因一波一波的“研究热”呈现出中国特色。国外青年研究队伍的主体是大学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他们几乎来自所有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如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政策、法学、犯罪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化研究、妇女研究、社区研究等,其中不乏国际学术界知名的学者[32]。与国外的青年研究队伍受到高度重视和热情关注相比,我们的青年研究队伍的确应该坐下来好好反思。

  为什么我们的研究队伍会随着一波又一波的“研究热”而呈现出忽多忽少的状况呢?笔者认为,除了以共青团系统为主体的研究队伍的合理性值得反思外,其他系统(高校、社科院等)的研究队伍应该怎样定位自己的角色也需要研究。恐怕这种研究队伍结构上的缺陷与青年研究的科学化、学科化也是紧密相关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统一整合这些研究队伍,才能更有利于青年研究的科学化、学科化。

  8.对青年研究学科属性的反思

  怎样归属青年研究或者定位青年学学科属性?目前,大家都认为青年研究是一门综合研究,教育行政部门或科研委托部门在安排有关青年研究的项目时都把它作为综合研究来进行,如河南省教育厅公布的第二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即把它作为综合研究的类别予以审批;各级各类有关青年的研究课题也都是归属于综合研究项目类别。而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最新《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列表中,青年研究也被归属于社会学的一个三级学科——青年社会学[33],虽然这只是适用于国家宏观管理和科技统计,但是,这起码代表了对青年研究学科的一种认可度。这些学科属性的定位是不是符合青年研究学科化的趋势?怎样定位才能更好地促进青年研究学科化?是不是也要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一样另立门户?这些都有待于我们的思考和研究。

  也许在青年研究学科还未成熟的情况下来定位其学科属性问题显得有点为时过早,但是,回顾30年的研究,对其属性进行反思是值得的。这就好比拉一段距离的车,就要抬头看看路,矫正一下行走的方向一样。对学科属性的反思就好比对行走方向的矫正,只有不断地反思、矫正才能使学科化走得更快和从容。

  三、展望篇

  回顾和反思都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对于以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为研究对象的青年研究来说,它走向科学化、学科化的进程恐怕是不可阻挡的。通过对30年中国青年研究学科化进程的回顾和反思,我们可以对今后的青年研究学科化趋势做出一些建议和预测。

  1.既然学科化进程不可阻挡,就没有必要急于给自身贴上“××学”的标签

  一门学科的地位光靠“自我宣称”是不行的,需要大量实际的工作才能证明自己的地位所在。要走“先立传后立碑”的道路,先进行大量扎扎实实的理论探讨和调查研究,多出一些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术界和决策层的重视,确立自己的学科地位[34]。因此在注重量化研究缺乏高质量的质性研究的今天,尤其要注重的是学科的元研究。

  2.学科化的深入必须建立整套的学术规范体系

  可以说,没有成熟的学术规范体系,就无法形成知识的积累脉络和学术的代际传承,没有青年研究的积累脉络和代际传承,后来的研究者也就无法找到巨人的肩膀,这就意味着每一代的研究者就要从零开始,我们的研究队伍始终是散兵游勇式的游击队。目前学界也不乏建立青年研究学术规范的呼声,有学者提出,应加强的学术规范建设包括学术对话机制、学术竞争和学术争鸣氛围及严格的学术评议和奖惩规则[35]。笔者认为整套的学术规范体系不仅仅包括这些,还应包括反思机制、统一组织的学术协调机制等,只有如此,青年研究才能形成一脉相承的学科体系。

  3.未来青年研究的学科化进程要强化学科的元研究

  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说无论从“先树碑后立传”的角度,还是从“先立传后树碑”的角度,青年学科的元研究都是学科化的前提和基础。其中应该加强的方面包括涉及青年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价值、内容体系等方面。应该说,这些基础问题的解决在任何一门学问的学科化进程中,都是不能回避而又必须解决的。然而,在当前学术重心偏向实证研究的今天,元研究的加强需要更多的、更高水平的研究人员来攀登这一坎坷而又前途光明的学术高峰。

  4.坚持走客观化的研究立场、提倡学术的批判性、保持学术的独立和自由,还青年研究以学术的真面目

  坚持客观化是为了保证青年研究的科学性,防止戴着有色眼镜进行所谓的“研究”;提倡学术的批判性是为了保持青年研究学术竞争、学术争鸣、学术对话的宽松氛围,保持青年研究的学术生命活力,而保持学术的独立和自由需要防止其他因素的干扰。客观的研究立场,独立、自由的学术批判精神是青年研究学科化前进的动力,只有坚持它路才能走得更坚定。

  5.学科化进程必须紧扣时代主题,紧跟社会实践

  理论是时代的回音,每一种伟大的理论都是对时代主题的解答。青年研究必须遵循时代主题的导向,才能使自身的理论体系更趋完善。青年研究是问题导向性的研究[36],时代主题和世界形势的变幻都会对青年和青年研究产生影响,学科化进程既要保持学术的独立性,又要保持理论的时代性。全球化、区域化、网络化,和平与发展大趋势下的竞争、信仰、多元文化,是当前青年研究的时代背景,青年研究的学科化是置身于这一时代背景的学术进程。社会的转型和改革的深入,必然会伴随青年问题和青年研究的新现象,青年研究必须紧密联系实践,对这些问题做出学理上的回答,其学科化进程才能走得更顺。

  6.研究队伍需要统一整合

  笔者认为整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完善研究队伍的系统结构。目前三大系统中团的系统最为庞大,主导着当前的青年研究。这一队伍系统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共青团院校、团委研究室、青少年研究会。而具有科研优势的社科院系统和高校系统却相对较弱,其优势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种局面应该加以改观,其中共青团的作用应该重新定位,社科系统和高校系统的科研优势应该得以充分发挥。其次,青年研究的综合性要求更多学科的研究者加入。与青年研究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青年研究的综合性还显得十分单薄。为此,青年研究不仅要走出德育和教育学的老框框,还要吸纳社会学、社会工作、人类学、法学、犯罪学、文化学、语言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包含生物学、医学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力量,从而壮大青年研究的科研力量,加速青年研究的学科化。

作者介绍:高中建,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教授。

作者:高中建

中国青年研究 2009年08期

  严格学理意义上的中国青年研究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而起步的[1],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中国的青年研究风雨兼程走过了30年,取得了很多成就,但也有很多缺憾与彷徨。青年研究的学科化进程是中国青年研究的缩影,30年来青年研究的学科化进程基本上概括了中国青年研究的全貌。撇开众多学术争议,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青年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离真正意义上的学科化越来越近了。为此,我们有必要总结30年来中国青年研究的成果和经验,反思其中的不足,展望未来中国青年研究学科化走向。

  一、回顾篇

  对于改革开放之后30年的青年研究,有学者把它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二是80年代中后期以学科建设为主攻方向的研究;三是进入90年代之后的用实证手段进行宏观描述,试图建立指标体系的“准规范”研究[2]。也有学者以“学科化”和“实证性”为标志把30年中国的青年研究分为两个时期: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非学科化阶段转入学科化阶段;80年代末90年代初转入实证研究时期[3]。这两种阶段划分的主张在学科化的进程上有一定的分歧。抛开这些学术争议,我们相信中国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和科学化程度会随着一代代青年研究者的努力逐步提高。笔者的行文主要是沿着中国青年研究的学科化脉络而展开的。

  1.改革开放初期的学科化准备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的青年研究显然无暇顾及学科化问题,但是这一时期的老一代青年研究工作者却为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拨乱反正之后,1700万知青返城安置问题是国家和社会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此时的青年问题不仅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关系党的执政能力的政治问题。此时的老一代青年研究工作者敏锐地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政治性,立即把这一关乎千家万户的问题引入青年研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这些成果在影响政府决策、干预社会生活、改善青年生存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功不可没。当时的青年研究正是在应对知青大返城这一社会问题的过程中为青年研究的学科化做出了良好的储备,包括一些青年研究机构的适时建立、青年研究队伍的不断扩大等。紧迫的社会问题的应对,使研究者很难顾及理论上科学化和学科化问题,因而,当时的青年研究多是经验性研究,而理论研究尚显不足。《青年研究》杂志社1983年10月召开的作者座谈会的会议纪要把这一时期定义为经验描述时期[4],笔者从学科化进程的角度姑且把它称之为“学科化准备阶段”。

  2.80年代中后期的学科化热潮阶段

  随着改革的进行,紧迫的知青大返城问题得到解决,此时风风火火的青年研究似乎显得茫然不知所措。研究者们不约而同地把研究的目光投向“学科化”这个方向。一时间,青年研究学科化呼声四起。8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中国,80年代的中国青年研究也同样充满了激情,加上西方青年研究成果的大量引进,人们迫不及待地要把青年研究变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完善的社会学科。伴随着人们的激情,诸多人文学科纷纷与青年研究联姻,“青”字头的著作和学科纷纷问世,诸如青年社会学、青年伦理学、青年文化学、青年心理学、青年行为学等等不胜枚举。有学者甚至用“圈地运动”来形容当时的青年研究盛况[5]。如果说之前的青年研究只是学科化储备阶段的话,此时的青年研究则是正式登上了学科化学术史的舞台。对于青年研究的学科化问题,不仅有人为它呐喊,更有人为它著书立说、大书特书。不可否认,这一时期的青年研究借鉴了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西方青年研究的已有成果,并对前期的青年研究做了经验上的总结,取得的了许多有益的学术成果;然而,此时的学科化程度显得理论不足,有点大跃进的味道。这一时期的青年研究工作者除了官方系统的研究人员外,其他多是从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转入的,几乎没有专门从事青年研究的学者,缺乏必要的学术积累[6]。突出表现在:大量的著书立说显得泛、大、空,缺乏实证依据和理论支撑;对政府决策的影响、社会生活的干预、青年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作用微乎其微。

  3.90年代以来的学科化转进阶段

  笔者把这一阶段称之为转进阶段,意在表达这一阶段的学科化进程并没有停止,而是换了一种方式朝这个目标迈进。从已经发表的学术成果而言,进入90年代之后有关学科化的成果明显减少,有学者统计从1994-2003年10年间两个主要青年研究理论期刊《青年研究》和《当代青年研究》所发表的1943篇学术论文中,关于青年学学科体系建构和国外青年研究的有102篇,其中涉及青年学学科体系的占48%,即不到50篇[7]。有学者把转向实证研究作为这一阶段青年研究的特征[8]。也有学者基于青年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尚未从整体上被严格规范,因而倾向于把这一阶段称之为“准规范研究”阶段。但无论认知如何迥异,由宏大、空泛的理论研究转向具有说服力的数据实证是学界的共识。从学科化的角度分析这一阶段的青年研究,可以看出人们喧嚣追求之后的冷静和理性。当然,完善的理论和成熟的学科不是一蹴而就的,人们在疯狂地呐喊青年研究学科化后发现,实现中国青年研究的学科化需要很多很多的工作。进入新世纪之后研究者在注重实证研究的同时也开始对几十年来的青年研究进行反思,反思的范围包括:已有青年研究的评估、青年研究的学科建设、青年研究的方法等[9],甚至有学者提出要建立青年研究的反思机制[10]。此时的青年研究对学科化的渴求似乎没有80年代中后期那么强烈了,但是他们对青年研究的学科化追求并没有变,只是更加冷静、从容和理性了。

  二、反思篇

  反思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对30年的青年研究进行反思是有益的,也是必要的。既然是反思,就应该有一个范围,那么哪些是需要反思的东西呢?笔者认为,对三十年青年研究的反思应该是全面、深刻的,当然由于功力和篇幅所限,我们也只能围绕学科化进程这一主题来进行,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1.对反思机制的反思

  反思是必要的,反思机制的建立有没有必要呢?简单的肯定与否定,必然缺乏学理上的说服力。有学者在对青年研究进行反思的同时,提出了要建立一种学术上的反思机制,“在当前学科发展的这种转型时期,乃至在学科发展的一切时期,我认为,都非常有必要建立一种学术上的反思性机制。这种反思性机制的形成,对于知识的再生产、特别是对于青年研究作为一个学科或作为一种学术领域的发展来说,都具有通过不断的自我审视、自我调整而达到正确定向的重要作用[11]”。这种反思机制包括“问题意识”和“建构素质”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反思机制的建立应该是有益的,需要反思的是这种反思机制应该怎样建立?建立一个怎样的反思机制才能更有利于青年研究科学体系的完善?反思机制的建立是否必须遵守“问题意识”和“结构意识”的窠臼?显然,在目前关注学科化学者较少的背景下,反思机制的建立应该吸引更多的研究者来进行反思和建构。

  2.对学科化程度的反思

  怎样评估当前青年研究的学科化进程?有学者把它定性为学科发展的“转型期”,认为“它正处在一种从‘经验型’研究范式转变到专业化研究范式的时期[12]”。也有学者把它定性为“前学科发展时代”,认为“青年研究仍然处于一个前学科发展时代,无论是从对问题的把握与分析,还是对学科方法论的建设,都远远没有达到一种成熟学科的要求,仍然处于相对毛糙与泛意识形态的阶段[13]”。还有观点更为悲观的学者认为,现在的青年研究更多的是现象的堆砌,很少对本质的分析,因而也就谈不上学术研究的知识增量[14]。事实上,青年学学科建设在学术领域的自觉扩张肇始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倡议,并于1986年11月在杭州举办首次全国青年学研讨会。这次的研讨会掀起了青年研究学科化的“大跃进”,一时间有关青年学的著作和文章风起云涌。但是,即使到今天青年研究还没有被接纳为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大家庭中的一员,没有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首肯[15]。对于青年研究自身而言,它并没有根据自己的学科对象而建构出独有的理论和方法,仍处于“青年学是什么”这样的自我审问、自我确认、自我说服的阶段,从而面临着被其他学科吞并和边缘化的尴尬境地。无论是转型期的判断,还是前学科阶段和现象堆砌的判断,都值得我们进行反思,以求客观地评估青年研究的现状,从容应对学科化进程中的问题。

  3.对建立青年学的反思

  要不要建立青年学?这似乎是一个不用回答的问题。但从80年代的青年学研究“大跃进”,到90年代的归于冷静和理性的过程,似乎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建立青年学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我们需要反思的是这样一个“先树碑后立传”[16]的路子是不是真的有益于青年研究的学科化?一个学科的成熟能否通过经验式的积累而树立公认的权威?喋喋不休地拿“××学”的招牌来为自己壮胆,这本身就表明一个学科的地位薄弱。一个公认的学科无须向人们喋喋不休地诉说,无须向人们反复地证明自己是什么。事实上,对于当下建立青年学的呼声,学界也有质疑之声:“青年研究是否已经达到了这个阶段,能否或者说已经在走向这条‘学科’普遍发展脉络?如果没有,又当如何走向这条脉络?这仍然是一个值得我们进行认真反思和深刻自觉地问题。[17]”

  青年研究在国际学术界是一门显学,20世纪初就登上了学术领域的殿堂。一些青年研究相当成熟的国家甚至直到今天也没有明确提出“青年学”这个概念,这多少会给我们一些启发。我们是不是应该抛开争论和自我标榜,拿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来引起人们的目光和学界的关注,而学科地位的确立只是一种水到渠成的自然结果[18]?

  4.对青年研究方法的反思

  特定的学术问题有特定的研究方法。我们当前的青年研究是不是也有自己特定的研究方法呢?对这个问题目前恐怕很难给出肯定的答案。有学者提出“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和解释模式对于我们建立真问题与真学问相结合的青年研究是一种可行的路径[19]”。更有甚者提出青年学的实质和落脚点就是青年人类学[20]。学者陈亮提出,当前青年研究过程中使用的问卷法、交谈法和文献法都是些省钱省时,立竿见影的方法,这些方法缺乏现场感,不可能达到零距离接触,有必要引入观察法和参与法,来弥补这一缺陷[21],同时,她也认为实证主义与人文主义作为两种不同的方法论,在实际青年研究中的运用,并不取决于研究者的个人兴趣,而是取决于其要解决的问题。在青年研究中正确运用两种方法论不能以科学数据遮蔽人文精神,以科学名义驱逐人文思想,以“价值无涉”和“价值中立”来忽视对生命质量和生活意义的追问[22]。

  青年研究的前辈谢昌逵先生撰文认为:“随着学术的发展,研究方法也日益标准化、系统化、科学化,而且有综合使用的趋势。不仅本学科各种方法可以综合使用以避免仅用一种的局限性,对不同学科的方法也提倡综合使用。即使是问卷法现在也发展到了十分精密的程度。比起二十多年前讨论青年研究的方法相比,现在已经明确得多了,已经不是寻找合适的方法,而是没有很好使用的问题”[23]。学界对青年研究方法的批评和反思不仅仅局限于以上这些,几乎涉及到方法论的各个方面,如有的学者提出较为全面的方法论批评,提倡多元化的方法论、细部化的选题、客观化的研究立场、操作化的研究对象、多元化的评价标准等[24]。可以说,缺乏对理论方法的足够重视是中国青年研究难以突进的直接原因[25],无论是质性研究、量化研究还是思辨研究,其需要深入、规范、提高的地方还很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对青年研究方法的反思对于整个青年研究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

  5.对青年学科元研究的反思

  元研究与青年研究的学科化进程直接相连,甚至关系到青年学这门学科的“生死存亡”[26]。有学者认为,青年研究存在的诸多问题,都与元研究得不够深入有关。元研究主要探讨的是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方法论、理论体系、学科架构与体系,以及上述论题存在与发展的社会、文化、心理基础等方面的内容。元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说是青年研究在学术领域中的“圈地运动”。青年研究作为一个学科具有一个什么样的特殊地位与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做出的关于这一学科地位与价值认定的元研究[27]。

  我们对青年研究的元研究进行的反思即是对青年研究基本理论的反思,加强元研究即是深化青年研究的“专业槽”。一个学科体系的建立必然具有自身的专业槽,非经严格的专业训练,不能随便伸进头来吃上一嘴。实际上,我们的青年研究还只是在借用其他学科的方法和理论来解释青年问题,进行着基本上没有自己学科阵地的游击战,远未建构起这样的专业槽。我们对元研究的反思即是为了更好、更快地建构起这样的专业槽,使青年研究越来越正规化、科学化。

  6.对批判立场与价值取向的反思

  当下的青年研究是不是好好先生太多,而缺乏独立、自由的批判精神呢?批判是学术的生命,当大家都在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吹捧声中做学问时,恐怕真正的学术也就停滞不前了。这不仅针对青年研究,任何一个学术研究领域都是这样。虽然学界对青年研究学术批判的反思不多,但仍有一针见血的呐喊:“批判立场的缺席是青年研究中一个致命的弱点”,没有批判就无所谓对话,没有对话的研究是僵硬的研究,不可能因丰富而充满生机。从这个意义上讲,拒绝批判就意味着拒绝发展。[28]”

  青年研究的学科化是一个走向科学化的过程,研究者就像一个试验员、一个观察者、一个测量员[29],实际中的青年研究恐怕远非如此,许多研究往往带着已有的价值观念进入青年研究的领域。是不是我们习惯于“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化”引导的青年研究[30],在很多时候都戴着有色眼镜来审视自己的研究对象?是不是我们的青年研究并未与青年群体保持一种恰当的关系,从而丧失了批判的能力?是不是我们的研究立场太受部门利益的局限和领导意志的左右,从而丧失了青年研究学术的自尊?只有坚持民主的学术批判、正确的价值中立取向才能使我们今后的学术更独立、更自由,才能使其他学科包括自然科学对我们另眼相看,才能使我们的青年研究更加科学。

  7.对青年研究队伍的反思

  青年研究是一个富有挑战和魅力的领域,是一门备受学者追捧的显学[31]。青年研究较为发达的国家大都具有稳定、成熟的青年研究队伍。中国近30年的青年研究队伍却因一波一波的“研究热”呈现出中国特色。国外青年研究队伍的主体是大学教师和专业研究人员,他们几乎来自所有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如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政策、法学、犯罪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文化研究、妇女研究、社区研究等,其中不乏国际学术界知名的学者[32]。与国外的青年研究队伍受到高度重视和热情关注相比,我们的青年研究队伍的确应该坐下来好好反思。

  为什么我们的研究队伍会随着一波又一波的“研究热”而呈现出忽多忽少的状况呢?笔者认为,除了以共青团系统为主体的研究队伍的合理性值得反思外,其他系统(高校、社科院等)的研究队伍应该怎样定位自己的角色也需要研究。恐怕这种研究队伍结构上的缺陷与青年研究的科学化、学科化也是紧密相关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统一整合这些研究队伍,才能更有利于青年研究的科学化、学科化。

  8.对青年研究学科属性的反思

  怎样归属青年研究或者定位青年学学科属性?目前,大家都认为青年研究是一门综合研究,教育行政部门或科研委托部门在安排有关青年研究的项目时都把它作为综合研究来进行,如河南省教育厅公布的第二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即把它作为综合研究的类别予以审批;各级各类有关青年的研究课题也都是归属于综合研究项目类别。而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的最新《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列表中,青年研究也被归属于社会学的一个三级学科——青年社会学[33],虽然这只是适用于国家宏观管理和科技统计,但是,这起码代表了对青年研究学科的一种认可度。这些学科属性的定位是不是符合青年研究学科化的趋势?怎样定位才能更好地促进青年研究学科化?是不是也要像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一样另立门户?这些都有待于我们的思考和研究。

  也许在青年研究学科还未成熟的情况下来定位其学科属性问题显得有点为时过早,但是,回顾30年的研究,对其属性进行反思是值得的。这就好比拉一段距离的车,就要抬头看看路,矫正一下行走的方向一样。对学科属性的反思就好比对行走方向的矫正,只有不断地反思、矫正才能使学科化走得更快和从容。

  三、展望篇

  回顾和反思都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对于以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为研究对象的青年研究来说,它走向科学化、学科化的进程恐怕是不可阻挡的。通过对30年中国青年研究学科化进程的回顾和反思,我们可以对今后的青年研究学科化趋势做出一些建议和预测。

  1.既然学科化进程不可阻挡,就没有必要急于给自身贴上“××学”的标签

  一门学科的地位光靠“自我宣称”是不行的,需要大量实际的工作才能证明自己的地位所在。要走“先立传后立碑”的道路,先进行大量扎扎实实的理论探讨和调查研究,多出一些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术界和决策层的重视,确立自己的学科地位[34]。因此在注重量化研究缺乏高质量的质性研究的今天,尤其要注重的是学科的元研究。

  2.学科化的深入必须建立整套的学术规范体系

  可以说,没有成熟的学术规范体系,就无法形成知识的积累脉络和学术的代际传承,没有青年研究的积累脉络和代际传承,后来的研究者也就无法找到巨人的肩膀,这就意味着每一代的研究者就要从零开始,我们的研究队伍始终是散兵游勇式的游击队。目前学界也不乏建立青年研究学术规范的呼声,有学者提出,应加强的学术规范建设包括学术对话机制、学术竞争和学术争鸣氛围及严格的学术评议和奖惩规则[35]。笔者认为整套的学术规范体系不仅仅包括这些,还应包括反思机制、统一组织的学术协调机制等,只有如此,青年研究才能形成一脉相承的学科体系。

  3.未来青年研究的学科化进程要强化学科的元研究

  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说无论从“先树碑后立传”的角度,还是从“先立传后树碑”的角度,青年学科的元研究都是学科化的前提和基础。其中应该加强的方面包括涉及青年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价值、内容体系等方面。应该说,这些基础问题的解决在任何一门学问的学科化进程中,都是不能回避而又必须解决的。然而,在当前学术重心偏向实证研究的今天,元研究的加强需要更多的、更高水平的研究人员来攀登这一坎坷而又前途光明的学术高峰。

  4.坚持走客观化的研究立场、提倡学术的批判性、保持学术的独立和自由,还青年研究以学术的真面目

  坚持客观化是为了保证青年研究的科学性,防止戴着有色眼镜进行所谓的“研究”;提倡学术的批判性是为了保持青年研究学术竞争、学术争鸣、学术对话的宽松氛围,保持青年研究的学术生命活力,而保持学术的独立和自由需要防止其他因素的干扰。客观的研究立场,独立、自由的学术批判精神是青年研究学科化前进的动力,只有坚持它路才能走得更坚定。

  5.学科化进程必须紧扣时代主题,紧跟社会实践

  理论是时代的回音,每一种伟大的理论都是对时代主题的解答。青年研究必须遵循时代主题的导向,才能使自身的理论体系更趋完善。青年研究是问题导向性的研究[36],时代主题和世界形势的变幻都会对青年和青年研究产生影响,学科化进程既要保持学术的独立性,又要保持理论的时代性。全球化、区域化、网络化,和平与发展大趋势下的竞争、信仰、多元文化,是当前青年研究的时代背景,青年研究的学科化是置身于这一时代背景的学术进程。社会的转型和改革的深入,必然会伴随青年问题和青年研究的新现象,青年研究必须紧密联系实践,对这些问题做出学理上的回答,其学科化进程才能走得更顺。

  6.研究队伍需要统一整合

  笔者认为整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完善研究队伍的系统结构。目前三大系统中团的系统最为庞大,主导着当前的青年研究。这一队伍系统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共青团院校、团委研究室、青少年研究会。而具有科研优势的社科院系统和高校系统却相对较弱,其优势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种局面应该加以改观,其中共青团的作用应该重新定位,社科系统和高校系统的科研优势应该得以充分发挥。其次,青年研究的综合性要求更多学科的研究者加入。与青年研究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青年研究的综合性还显得十分单薄。为此,青年研究不仅要走出德育和教育学的老框框,还要吸纳社会学、社会工作、人类学、法学、犯罪学、文化学、语言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以及包含生物学、医学在内的自然科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力量,从而壮大青年研究的科研力量,加速青年研究的学科化。

作者介绍:高中建,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教授。


相关内容

  • 天地之中 对话世界文明 --嵩山论坛回顾与展望(上)
  • 天地之中 对话世界文明 --嵩山论坛回顾与展望(上)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破题" 打造华夏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平台 天地之中 对话世界文明 --嵩山论坛回顾与展望(上) 本报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韩心泽 杜帅武 根植中岳嵩山厚重多元的文化积淀,承继中原大地包容开放的文明风范,201 ...

  • 新学期会议主持稿
  • 亲爱的老师们,大家上午好! 面对着大家亲切的笑脸,我的心中格外激动。金兔迎春,万象更新。在《新年恰欠的歌声里[会前播放“新年恰潜],我向各位同事、朋友们拜个晚年,把我最诚挚的祝福送给大家,并通过你们传递给你的家人。恭祝大家新春快乐,幸福安康!祝愿你在新的一年里,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所有的等候都能出现 ...

  • 新学期会议主持词
  • 亲爱的老师们,大家上午好! 面对着大家亲切的笑脸,我的心中格外激动.金兔迎春,万象更新.在<新年恰欠的歌声里[会前播放"新年恰潜],我向各位同事.朋友们拜个晚年,把我最诚挚的祝福送给大家,并通过你们传递给你的家人.恭祝大家新春快乐,幸福安康!祝愿你在新的一年里,所有的梦想都能实现,所 ...

  • "展望未来 喜迎新年"主题班会策划书
  • 班会主题:展望未来.喜迎新年 指导老师:李华老师 实习班主任:余根梅 活动地点:某某班教室 主持人:连贻剑.林莉 参与人员:某某班全体成员 班会时间:xx-12-27 周一下午第三节课 班会目的:为响应年级"创和河蟹.展风采.迎新年"的主题,促进班级同学积极奋进,努力求索,让班级 ...

  • 拥抱美好的未来教案
  •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新时代 新要求 教学目标 学习作为广大青少年的主要任务,学习压力的存在不可避免,其中考试压力尤为突出,也最为常见.所以教材将克服考试焦虑作为本框的最终落脚点.该框既细化了上一框中的毕业前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又为以后求学和就业出现的压力问题,提供了减压的办法,并为其做好了心理准备. ...

  • 成绩与展望
  • 分析成绩,正视不足,开拓前进 --永丰中学2015年高考质量分析与2016年高考规划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我很高兴在这里参加2015年高考质量分析与2016年高考备考工作座谈会.回顾过去一年的高考备考工作,感触良多,下面主要就几点向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作如下汇报. 一.2015年 ...

  • 大一个人总结范文
  • 经常怨恨时间,总是来去匆匆.就如同水中的倒影,一晃就是一学年了.某人说过:从高中到大学就是从成熟走到幼稚,而大一就是幼稚的开始.在某个程度上,我是挺赞成这句话的.怎么说呢?因为大一就是我人生的另一段起点.回想大一,生活平淡中带有乐趣:学习,无奈茫然中夹着紧张:工作上,忙得晕头转向.这一年来让我成长了 ...

  • 大学毕业班主题班会策划书
  • "追梦∙青春"--毕业季主题班会策划书 班会目的: 此次班会以"追梦∙青春"为主题, 班会时间: 2014年4月10日 班会地点: 数学楼310 参加人员: 数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10-2班 班会流程设计: 一.主持人开场 二.我们的大学 三.活动--方言之谜 ...

  • 回顾反思启示展望
  • 回顾·反思·启示·展望 --宜昌市2007年高考化学试题评价及备考工作总结 2007年高考早已尘埃落定,2008年高考又向我们走来.在这紧张而又忙碌的复习备考里,如何正确把握复习备考的方向,提高课堂复习备考的效率,最大限度地达到复习备考的目标,以期在高考中达到"以不变应万变"取得 ...